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ppt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Chinese definition,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认知结构,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传统教学中的备课,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将教材规定的知识“教”给学生,因此教案中所谓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构思出的“教”的方法,而忽略学生“学”的方法,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
2、学习动机,同时要设计出学生易于理解并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方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5,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教学理念: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课堂焦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成果:被动学习者-主动学习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6,教学设计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紧紧地联系起来,促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正在逐步摆脱经验化的操作,走向科学化的道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7,教学设计包括的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
3、对象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8,一、教学目标设计,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所有活动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者确定学习方向的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9,一、教学目标设计,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认真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确定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学目标的分类。(提高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的分类,认知目标(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知道领会 封闭性应用分析综合 开放性评价
4、,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的分类,情感目标: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的评定价值的组织由一种价值或价值体系形成的品格,例:学生对某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的分类,动作目标:知觉准备状况在引导之下的反应机械化复杂的外在反应适应创作,例:学生学习计算机进行文字排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3,确定教学目标:,能反映学习过程中每个综合目标(完整性)可直接观察和测评的(可操作性)能解释学生达到目标程度的(可评价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4,正确表述教学目标:,行为主体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能独力进行阅读
5、文章”“可以设计并制作电子报刊”,学习的行为主体为学生,目标描述的对象及出发点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5,正确表述教学目标:,行为动词例:欣赏、喜欢、相信(含糊,无法界定)知道、了解、写出、背出、制作、分辨、解决(明确,直观、可评测),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评测和检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6,正确表述教学目标:,行为条件例:通过网络查找作品所需要的素材利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同学之间互发邮件,教学目标还应该明确学生在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完成指定操作或任务。,方法、途径工具环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7,正确表述教学目标:,行为标准例:学会
6、使用不同的方法移动文件能利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平均值每分钟正确输入文字30个以上,教学目标能够评测出学生对学习内容或知识的熟练和掌握程度。,数量方法时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8,正确表述教学目标:,例:,学生能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符合主题内容的图片或文章。,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清晰、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活动:以使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为内容,设计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9,二、教学对象设计,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己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
7、态等。学生己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准备状况是老师施教的基础,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教与学之间的沟通才能成为可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0,教学对象分析的意义:,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以因材施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1,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学生认知程度方面智力水平知识储备学习方式基本技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2,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学生非认识因素方面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情绪情感心理素质成熟程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3,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学生生活环境方面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
8、环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4,学生在己有知识准备基础上建立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生学习时新旧知识能否发生实质联系的关键: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如原有概念的抽象概括水平、原有概念的稳定性等;一方面也取决于教师是否在清楚地了解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设计了教学的起点水平,正确地把握了教材的结构、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及教材内容呈现的序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5,如何准确设计教学起点:,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学说: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通俗语言给学生提供的支持。新知与旧知缺少明确的可辨别性,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在已有知识上缺乏支持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信息技术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