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容错控制.ppt
《研究生课程-容错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课程-容错控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杂过程的容错控制技术,薄翠梅,1.1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现状分析,复杂过程的生产环境通常处于高温高压或低温真空等极端环境,如操作不当或因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可能造成生产中断、爆炸、毒气泄漏等危险。随着工业过程越来越趋于大型化和复杂化,以及大规模高水平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对控制质量的要求日趋突出。这类故障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对生产过程运行状态、产品质量的在线检测与诊断已成为衡量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多回路控制的耦合现象,造成了故障在回路之间传播,使得系统故障的检测与隔离难度加剧。而目前的过程监控还停留在“变量监控”、“上下限报警”的低层
2、次水平上。长期超负荷运行造成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需合理描述过程的“正常表现”和“异常征兆”现象,有利于建立历史故障库和快速诊断故障;多数的流程工业都具有慢过程特性,控制精度要求比航空航天或运动控制精度要低很多,为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在工业过程中应用提供了可能性。且连续的工业生产线,设备发生故障难以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需要从控制补偿的角度提出容错策略,最大限度地将控制回路性能维持在正常状态。,1.1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现状分析,一般的过程控制系统基础层往往包含90%以上的常规控制回路,回路之间又存在关联耦合现象,一旦局部某一控制回路发生故障(例如,传感器故障或者阀门故障),导致控制回路发生波动
3、,性能退化,故障通过回路之间关联传递机制传播到相关回路,其性能也被退化,致使整个厂级控制系统出现波动,轻则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能耗上升,重则导致厂级控制系统瘫痪,发生安全事故。这时往往都是现场工程师,通过对故障现象分析,准确定位控制回路,并经过维护消除故障,整个工业控制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因此,问题回路的有效定位是解决厂级范围控制回路性能降低退化的重要因素。然而,往往根据已有的采集的监控信号很难直观地实现故障根源的定位,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或者综合集成的故障诊断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1.1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现状分析,例如,2008年春节前夕我国遭受的特大雪灾,造成南方电
4、网故障频发,部分省份大面积停电,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造成这场电力系统灾难的原因固然复杂,而且其电力运行的容错机制和控制策略也确保了整体电力系统的稳定,但在局部地区电力中断,居民的基本生活用电无法保障,仍然是企业和用户难以接受的。例如,对于某一个连续的复杂工业生产线,某一装置发生故障后,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就可能影响整个生产线的平稳运行,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因此工业也急切需求工业控制系统能够具有快速故障检测、诊断与容错控制的能力。,1.1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现状分析,1.对象不确定性问题。工业过程均存在各种干扰,且多数干扰既无法测量又无法消除。控制系统理论研究涉及的数学模型仅是被控对象的简单近
5、似,忽略许多复杂的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不仅很难取得好的控制效果,而且使得故障的漏报和误报率大大增加。2.对象的非线性特性。严格地讲,所有工业过程都存在非线性。对于非线性程度较弱的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当作线性系统来处理,对于非线性程度较强的系统,采用线性化的处理方法时常会产生很大的偏差,甚至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目前线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已基本成熟,但非线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在工业应用方面远没有成熟。,1.1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现状分析,3.对象的时滞性。在化工、炼油、造纸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存在纯滞后现象,如装置的长管道进料传输和带轮进料过程存在
6、输入滞后、化学反应过程本身是时滞对象,成分测量等检测环节也存在很大的滞后。与无滞后的过程相比,存在滞后使系统的响应性能变差,控制难度大大增加。4.多变量和强耦合特性。工业过程中,都包含了较多过程变量,而且过程变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耦合,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化都可能会引起其它所有变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工业流程错综复杂。这就一方面增加了过程控制的困难程度和复杂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故障诊断过程所面临的一个难题。5.“数据丰富,信息匾乏”的现象。随着DCS和智能化仪表、现场总线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过程数据被采集并存储下来,以至出现了“数据丰富,信息匾乏”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
7、术的发展,为工业数据的分析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已成为当前过程控制领域研究热点之一。,1.1、什么是容错控制?,容错控制是系统对故障的容忍技术,指当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关键部件发生故障时,系统能继续安全稳定运行的特性。,保证动态系统在发生故障时仍然可以稳定运行,并具有可以接受的性能指标。,1.2、容错控制的学科意义是什么?,1.2 容错控制的概念,1.2 容错控制的概念,容错控制三个基本要素:1.考虑故障类型,即容错控制的对象;2.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容错控制目标)3.容错控制的方案(系统的结构和参数),1.3容错控制理论的国外发展概况,容错控制的思想以1971年
8、Niederlinski提出完整性控制的新概念为标志 1986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IEEE控制科学联合举办的控制界“高峰会议”上,将容错控制列为控制科学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1993年,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技术委员会成立并领导国际上容错控制的研究工作。1993年,英国的Patton教授撰写了第一篇容错控制的综述文章。,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了“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领导国内容错控制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内大量的专家教授在该领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如:南航的胡寿松教授;清华的周东华教授、王桂增教授、方崇智教授、王诗宓教授、葛建华教授;上海海运学院
9、的叶银忠教授;北航的张洪钺教授;浙大的孙优贤院士、褚健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的俞立教授;东北大学的张嗣瀛院士、柴天佑院士、王福利教授。此外,还有东华大学的蒋慰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方华京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胥布工教授、哈工大的段广仁教授、西工大的史忠科教授等。,1.3 容错控制理论的国内发展概况,容错控制,被动容错控制,主动容错控制,可靠镇定,联立镇定,完整性设计,控制律重新调度,控制律在线重构/重组设计,自适应容错控制,智能容错控制器的设计,1.4、容错控制有哪些设计方法?,按照容错控制对象来分类,按照容错控制设计方法来分类,是否含有FDD,控制器失效,被控对象故障,传感器、执行器故障,2.2主
10、动容错控制,主动容错控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包含了故障检测/诊断、隔离和故障适应与容错控制等研究内容。,主动容错控制结构图,2.2主动容错控制,一般控制策略是:先利用故障检测/诊断单元检测、诊断或分离出故障;再根据故障检测/诊断的结果由控制器重组/重构机制进行控制器的重组/重构设计,形成适合的故障容错控制律,设计出新的重组/重构容错控制器,保证故障后系统稳定或使其性能与故障前系统的性能接近。主动容错控制方法较多,例如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策略、应用反馈线性化的方法,应用伪逆建模的方法,基于模型跟随原理的方法,应用自适应的方法,特征结构配置的方法,LMI方法,应用智能技术的容错控制器设计的方法
11、等主动容错控制在航天航空与化工过程领域的研究结果。,2.2主动容错控制,控制律重新调度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它离线计算出各种故障情况下所需要的控制律参数,并存储在控制计算机中,基于在线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得到实时的故障诊断信息后,从中挑选合适的控制律参数进行容错控制。,2.2主动容错控制,控制律在线重构设计 控制律在线重组/重构方法是当故障检测与诊断装置发现并确定出系统的故障后,在线进行系统控制律的重组或重构,这是目前很受关注的研究方向。如胡寿松教授利用检测滤波器理论进行实时故障检测与估计,利用Lyapunov方法设计模型参考容错控制律,保证故障系统的稳定性;周东华教授等人采用基
12、于强跟踪滤波器的自适应一般模型控制技术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主动重构容错设计方法。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控制器重构的设计方法。对线性不确定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故障进行了主动容错控制的研究,通过设计故障检测滤波器进行故障检测,并采用故障的有效因子和激励重构技术进行控制律的重构设计,保证故障前后的系统具有相同的特征值。,2.2主动容错控制研究例子,三水箱实验平台的容错控制策略,三水箱实验平台的容错控制策略,图2.5.4 水箱2液位传感器故障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假设水箱2在500秒-800秒期间发生精度下降故障:,图2.5.5 具有容错控制策略的系统响应曲线,三水箱实验平台的容错控制策略,多故障模式下系统响应分
13、析,图2.5.7 多模式传感器故障诊断响应曲线,水箱2液位传感器在400s时刻发生精度下降故障,同时水箱1液位在500s时刻发生衰减性完全故障,三水箱实验平台的容错控制策略,图2.5.6 多模式传感器故障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图2.5.8容错控制策略的系统实时响应曲线,DAMADICS 19种阀门故障容错仿真研究,阀座下沉故障(故障2)检测结果 在系统运行100秒后加入故障模式2:Hf=H0(1-0.2fs),Xf=min1,(X0+0.2fs),Kvrf=min1,Kvr0(1-0.2fs),图2.6.3 阀座下沉故障(故障2)实时检测曲线,2.6.3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阀门故障鲁棒检测仿真,DA
14、MADICS 19种阀门故障容错仿真研究,2.阀杆位移传感器故障(故障13)检测结果,图2.6.4 阀杆位移衰减故障(故障13)实时检测曲线,系统在112秒处流量输出值超出了系统正常模型不确定范围,检测到故障。由于阀杆检测回路发生故障,负反馈控制被破坏,阀门流量开到最大值,DAMADICS 19种阀门故障容错仿真研究,3.压差变化故障(故障17)检测结果,100秒处压差发生突然增大故障,可用下式描述故障:,图2.6.5 阀压差发生故障(故障17)实时检测曲线,2.6 DAMADICS 19种阀门故障仿真,DAMADICS 19种阀门故障容错仿真研究,2.6.4 基于多残差的阀门故障快速诊断仿真
15、,1.基于多残差的故障特征的描述根据可测量的变量信号和控制信号以及故障信号在闭环系统中的传播途径,可以定义下面8种残差变量,描述不同故障模式的故障特征。8种残差变量可定义为:,DAMADICS 19种阀门故障容错仿真研究,2.执行器故障诊断结果分析,DAMADICS 19种阀门故障容错仿真研究,基于自愈补偿的主动容错控制仿真,图2.6.7 故障11自愈补偿容错控制曲线,故障补偿策略是根据阀门故障模式对流量和阀杆位移的影响,首先在线估计故障的大小和参数,然后根据阀门输出流量或阀杆位移偏离正常值的大小设定补偿器给定值,也可通过调节旁路阀的设定值对故障进行补偿。,2.2主动容错控制,自适应容错控制这
16、种方法主要有模型参考自适应容错和多模型自适应容错方法。多模型自适应容错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与联立镇定相似,它依据自适应律调整控制参数,克服故障影响。柴天佑院士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自动在线估计故障,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设计容错补偿控制器使故障前后的闭环系统具有相同的稳定性。Tao G针对线性时不变系统提出一种针对执行器卡死故障的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设计方法,使得系统在有执行器故障时仍能获得满意的性能。Zhang X基于信息诊断技术研究了一类多变量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自适应主动容错控制。自适应容错控制中控制律的自适应过程或参数调整过程时间的大小会影响系统的稳定。,2.2主动容错控制,智能容错控制器的设计将模糊理
17、论、神经网络等智能技术用于主动容错控制器设计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目前这方面的成果还有限。最近的成果主要有:利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系统模型研究了动态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容错问题;对一类双线性系统建立T-S模糊模型,对传感器故障,通过设计模糊观测器实现故障检测与诊断,进而利用极点配置和LMI技术设计容错控制器,实现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首先应用神经网络设计一种非线性系统的在线故障估计器,实现故障检测;再引入补偿控制器,消除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保证了故障系统的稳定性。利用集成神经网络技术研究了飞行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故障的容错控制,利用主神经网络(main neural network,MNN)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生课程 容错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6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