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研.ppt
《研究生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研.ppt(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叶 英,细菌耐药的临床对策,抗菌药物发展简史,1929 Alexander Fleming 发现青霉素,Howard Florey 和 Ernst Chain分离获得青霉素,用于动物试验。,青霉素首次用于救治战伤患者,拯救了 许多人的生命,1950s 大量抗生素用于临床。,A poster from World War II,dramatically showing the virtues of the new miracle drug,and representing the high level of motivation in the country to
2、 aid the health of the soldiers at war.,Discovery of Antibacterial Agents,CycloserineErythromycinEthionamideIsoniazidMetronidazolePyrazinamideRifamycinTrimethoprimVancomycinVirginiamycin,Imipenem,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PenicillinProntosil,Cephalosporin C,EthambutolFusidic acidMupiro
3、cinNalidixic acid,OxazolidinonesCecropin,Fluoroquinolones,Newer aminoglycosides,Semi-synthetic penicillins&cephalosporins,Newer carbapenems,Trinems,Synthetic approaches,Empiric screening,Newer macrolides&ketolides,Rifampicin,Rifapentine,Semi-synthetic glycopeptidesSemi-synthetic streptogramins,Neomy
4、cinPolymixinStreptomycinThiacetazone,Chlortetracycline,Glycylcyclines,Minocycline,Chloramphenicol,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内酰胺类 头霉素类,单环类,氧头孢烯类 碳青霉烯类,-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糖肽类抗厌氧菌药抗真菌药,-内酰胺类,(一)青霉素类抗生素(1),青霉素G:窄谱抗生素,主要用于:1.G+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溶血性 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2.G+杆菌感染: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李斯特菌、产气荚膜杆菌等。3.G-球菌感染:脑膜
5、炎双球菌、淋球菌。4.螺旋体感染:梅毒、钩体病。5.放线菌感染。,(一)青霉素类抗生素(2),半合成青霉素:1 耐酶青霉素:适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主要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2 广谱青霉素:对G-及G+菌都有杀菌作用,不耐酶,主要有:氨苄西林(肠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的首选药物);阿莫西林(口腔、颌面部感染+甲硝唑)。3 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美洛西林。适用于敏感G-杆菌引起的各部位轻中度感染。,(二)头孢菌素类(1),是从头孢菌素的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接上不同侧链而制成的半合成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少,
6、(与青霉素仅有部分交叉过敏现象)等优点。根据其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不同,现可分为五代头孢菌素。,(二)头孢菌素类(2),一代头孢(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对G+菌(除肠球菌、MRSA外)有良好作用,G-菌作用差,有一定肾毒性;主要适用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二)头孢菌素类(3),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兼顾G+及G-菌,无显著肾毒性;主要用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等G+球菌,以及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所致呼吸道、尿路、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感染,败血症和腹腔、盆
7、腔感染(与甲硝唑合用)。,(二)头孢菌素类(4),三代头孢(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甲肟、头孢唑肟、头孢地嗪、头孢哌酮)对G-菌作用强,G+菌作用较差,对超广谱酶(ESBLs及AmpC酶)不稳定,胆汁、脑脊液浓度高,无肾毒性;适用于敏感G-肠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如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与盆腔感染(与甲硝唑合用)、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骨关节感染、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可用于链球菌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胆道感染。,(二)头孢菌素类(5),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对细胞膜穿透性更强、-内酰胺酶稳定更强,对球菌作用增强,
8、CSF浓度较高。主要用于对三代耐药而对其敏感的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雷菌属细菌感染(产AmpC酶株)。,(二)头孢菌素类(6),五代头孢(头孢吡普,头孢洛林)对MRSA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同时保持了与四代头孢菌素相当的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三)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1),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单环-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内酰胺酶抑制剂 目前有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3种,当其单独使用时只有很弱的杀菌作用,其主要应用价值在于保护与其组合的药物不被-内酰胺酶水解。,(三)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2),头霉素类(头孢西丁,米诺,美唑,孟多)化学结构与头孢菌素相似,主要是在7-AC
9、A的C7上增加了一个甲氧基,使其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头孢菌素强。抗菌谱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同,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对多种-内酰胺酶稳定。对单纯产ESBLs的菌株敏感。对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有良好作用,适用于盆腔感染、妇科感染及腹腔等需氧与厌氧菌混合感染。,(三)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3),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噻吗灵)1位硫为氧取代,7位碳上也有甲氧基,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及厌氧菌,尤其对脆弱拟杆菌的作用强,对-内酰胺酶极稳定。但有引起出血的危险性。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 对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杀菌作用,并具有耐酶、低毒、对青霉素等无交叉过敏等优点,可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并常作为氨基糖苷类的
10、替代品使用。,(三)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4),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分类表,(三)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4),碳青霉烯类: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但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杆菌(产金属酶)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无效。主要用于:多重耐药需氧G-杆菌(产ESBLs或AmpC酶)所致严重感染,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所致败血症、肺部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腹腔盆腔感染等。注意泰能易引起抽搐,不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可用于年龄在3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三)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5),-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主要用于产ESBLs 的对-内酰胺类耐药的细菌感染,对产
11、AmpC酶的菌株无效。舒巴坦制剂,对治疗多重耐药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杆菌有效。,(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共同特性:主要对需氧革兰阴性菌及结核杆菌有强大抑杀作用,对某些革兰阳性菌也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对厌氧菌几乎没有抗菌作用。注意:耳、肾毒性大,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及肾功能减退者避免应用,不单独治疗应用、不作预防应用、不与肾毒性药物合用。,(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第一代: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第二代: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酯化红霉素:主要有琥乙红霉素,无味红霉素共同特性:常用于需氧G+菌、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
12、的首选药,以及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的替代品。注意:长期应用可引起肝酶升高,酯化红霉素对肝脏的毒性更大、应短期减量使用,故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六)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新品种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主要适用于立克次体病、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霍乱、鼠疫(鼠疫耶尔森菌)、布鲁菌病(与庆大或链霉素联合)也可用于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梅毒、淋病、非淋病尿道炎和钩体病的治疗。注意:8岁以下儿童、孕妇、乳妇、已有肾、肝功损害者避免使用。,(七)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第一代喹诺酮:萘啶酸、吡咯酸 第二代喹诺酮:吡哌酸第三代喹诺酮:按照所含氟基团的数量可分三类:(1)单氟化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13、氧氟沙星、左氧(2)双氟化物:洛美沙星(3)三氟化物:氟罗沙星、托氟沙星 第四代喹诺酮: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加替沙星,非氟喹诺酮类,(七)喹诺酮类抗菌药物(2),氟喹诺酮类:对多数需氧G-菌具有优秀的抗菌活性。某些对G+菌、厌氧菌、分支杆菌、军团菌及衣原体也有良好作用,例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第4代喹诺酮:既保留了前三代抗G-菌的活性,又明显增强了抗G+菌活性,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均显示出较强的作用,也提高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可用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胆道、腹腔及盆腔感染(与甲硝唑合用)、伤寒沙门菌、志贺菌肠道感染。,(七)喹诺酮类抗菌药物(3),呼吸喹
14、诺酮:是指对多数呼吸道病原包括非典型病原体有很好的杀菌活性,且容易进入肺脏组织和支气管分泌物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美国IDSA与ATS在2007年发布的CAP指南,将呼吸喹诺酮界定为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及750mg/d剂量的左氧氟沙星。在早发HAP经验性治疗方案中,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是可供选择的药物之一。在晚发HAP经验性治疗方案中,喹诺酮类药如左氧氟沙星等可作为抗假单胞菌药物,推荐与其他抗假单胞菌药物联合使用。,(八)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适用于MRSA、MRCNS感染、PRSP、耐青霉素肠球菌引起的肺炎、心内膜炎、败血症。口服治疗甲硝唑无效的艰难梭菌假膜性肠炎。替考拉宁:同上,对肠球菌作
15、用更强,肺组织、腹水、骨关节浓度高。成人首日400-800mg,第2日起200-400mg/日静滴,肾功不全者按肌酐清除率给药。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多粘菌素:毒性大,仅适用于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难治性G-杆菌感染。成人50万-100万单位,每日2次缓慢静滴。,(九)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替硝唑:首选用于各种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包括胆道、腹腔、盆腔感染、肺脓肿、脑脓肿等。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适用于敏感金葡菌感染、骨髓炎、厌氧菌感染(常联合用药)。氯霉素(常与青霉素)合用于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的耳源性脑脓肿,也用于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头霉素类适用于G-
16、、G+及厌氧菌轻中度混合感染。碳青霉烯类适用于重度混合感染。,(十)抗真菌药物(1),两性霉素B:适用于隐球菌、念珠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烟曲霉菌等深部真菌感染,天,从小剂量开始1mg、2mg、5mg、10mg、15mg、20mg50mg/d,加入5%GS500ml中,加地塞米松2.5mg 6-8小时避光静滴,1-3g为一疗程。不透入脑脊液,隐球菌脑膜炎鞘内注射0.1mg/次0.5mg-1mg/次,加地塞米松1-2.5mg脑脊液稀释后缓慢推注,2-3天一次。两性霉素B脂质体适用于常规制剂不能耐受者,一般20-50mg/天静滴。5-氟胞嘧啶:适用于隐球菌、念珠菌所致全身感染,通常与两性霉素B合
17、用。100-150mg/kg/天,分4次口服,疗程一般2-4周。隐球菌脑膜炎8周。,氟康唑:适用于白色、热带念珠菌、隐球菌、球孢子菌、等深部真菌感染。400-200mg/天,首剂加倍,疗程2周以上。伊曲康唑:胶囊200-400mg/天适用于皮肤真菌感染;口服液200mg(2量杯或20ml)每天2次口服适用于粒细胞缺乏者的经验治疗或口咽部、食道念珠菌感染;注射剂适用于肺烟曲霉菌、耐氟康唑念珠菌感染及芽生菌、组织胞浆菌感染,200mg静滴,每天2次2天,继200mg/天静滴12天,再以口服液200mg,每天2次维持。不用于尿路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肝内代谢,尿排1%)。,(十)抗真菌药物(2),伏立
18、康唑:适用于侵袭性曲霉菌及严重真菌感染不能耐受其他药物或治疗失败者。口服200mg q12h,体重40kg以下者100mg,q12h。静滴6mg/kg(300-400mg),q12h1天,后4mg/kg(200mg)q12h,至少7天后改口服维持。卡泊芬净:适用于其他药物抗真菌无效或不能耐受的念珠菌和曲菌感染。首日70mg,继以50mg/天1小时以上静滴(肝中毒受损者减到35mg/天)。18岁以下、孕妇不用。,(十)抗真菌药物(3),抗菌药物的开发,临床应用时间 开发 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 发现年代 临床应用年代 青霉素 1940年 1943年 链霉素 1944年 1947年 四环素 1948年
19、 1952年 庆大霉素 1963年 1970年 红霉素 1952年 1955年 万古霉素 1956年 1972年 喹诺酮类 1962年 1980s年 头孢菌素 1962年 1962年 恩唑烷酮 1962年 2000年(利奈唑胺),“Close the book on infectious disease”,“Infectious disease will be with us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US Surgeon General William Stewart,1969,Harvard Medical School Mary Wilson,1998,抗生
20、素时代感染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不久也伴随着耐药菌的产生 抗生素 发现年代 临床应用年代 发现耐药年代 青霉素 1940年 1943年 1940年 链霉素 1944年 1947年 1947年 四环素 1948年 1952年 1956年 红霉素 1952年 1955年 1956年 庆大霉素 1963年 1970年 1972年 万古霉素 1956年 1972年 1987年 喹诺酮类 1962年 1980s年 1987年 头孢菌素 1962年 1962年 1963年 恩唑烷酮 1962年 2000年 2001年(利奈唑胺),新耐药菌株的发现 年代 耐药菌1961年 耐甲氧西林
21、金葡菌(MRSA)1967年 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SP)1982年 产内酰胺酶阴性菌1986年 耐氨基糖肽类肠球菌(G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1990年 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BLNAR)1992年 耐多药结核杆菌(MDR-TB)1997年 耐糖肽中介的金葡菌(GISA)1997年 多重耐药肺炎球菌(PRSP)1997年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1998年 产超广谱酶(ESBLs)/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阴性菌2001年 耐恩唑烷酮(利奈唑胺)金葡菌和肠球菌2010年 产碳青霉烯酶阴性菌(NDM-1,KPC等),在全球范围内,“ESKAPE”耐药已成为导致患者发病及
22、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鲍曼不动杆菌等阴性菌感染的诊治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XDR,PDR,仅1-2种药物敏感(一般指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全耐药(包括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包括药物当时所能得到的药物 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药物,Matthew E.Falagas,et al.CID 2008:46(1):1121-1122,过去近70年细菌耐药性的 变化趋势,19401960,青霉素时代:解决了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但逐渐出现葡萄球菌耐药70年代头孢菌素时代: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90年代万古霉素时代:阳性菌耐药问题再次出现,MRSA、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增加21世纪阴盛
23、阳衰时代:多粘菌素/替加环素,1、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2、对抗菌药物监管失控3、养殖业滥用抗菌药物不容忽视,细菌耐药的原因,1.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 表现为:(1)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以及注射剂的过度使用。如我国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在三级医院是70%以上,二级医院80%以上,一级医院达90%以上。欧美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2)适应症过宽或失控。将抗菌药物当作“万能药”、“保险药”,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用抗菌药物治疗。无菌手术不合理的预防性用抗菌药物非常普遍。(3)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过多。我国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仅十分之一的病人在用药前做
24、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4)用药方法不当,不正确的联合用药;种类过多,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或过短,更换频繁等。(5)不根据药代学和药效学参数、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特征选择抗菌药物,用药随意和盲目。,2、对抗菌药物监管失控 SFDA审批药物不严及过多 药房无处方可以随意购买抗菌药物 商家推波助澜,3、养殖业滥用抗菌药物不容忽视 目前国内外的养殖业均将抗菌药物作为防病和家畜(禽类、渔类)的促生长药物,无节制使用。其诱导产生的耐药菌已成为人类耐药菌感染的或耐药基因库的重要来源。已发现因养殖业给动物添加抗菌药物而诱导的动物耐药菌引起人类感染的病例。应引起高度关注。,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
25、之一,由此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但人们普遍对其危害性知之甚少。由于开发新型抗生素的速度远没有耐药细菌产生的速度快,照此下去,有专家估计,中国人将可能自食恶果,率先进入“后抗生素时代”,亦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黑暗时代,那绝对是一场重大灾难。,中国致病细菌耐药现状,Drugs as a Percentage of Healthcare Costs 2000,U.S.U.K.France Italy Germany Japan PRC,8%11%17%18%22%24%53%,OECD 2000,抗菌药物耐药的基本规律PRINCIPLE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生 细菌 耐药 临床 对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