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大气运动及其表现形式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ppt
《知识点一大气运动及其表现形式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一大气运动及其表现形式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点一 大气运动及其表现形式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1)理解原理 把握“气温气压气流天气”这一线索,弄清因 果关系;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受热膨胀上升、遇 冷收缩下沉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水平方向 上,风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低压气 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带来狂风暴雨),高 压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如副高引起江淮地区伏 旱天气)。,第二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2)注意问题说明,上图中的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相反,近地面气温低,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若低空低压,则高空高压;若低空高压,则高空低
2、压。若等压面凸向高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平面气压高;相反,若等压面凸向低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平面气压低。,(3)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图示,特别说明(1)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北半球低压中心东部多吹偏南风,西部多吹偏北风;北半球高压中心东部多吹偏北风,西部多吹偏南风。同时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与风力的大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等压线愈密集,气压差愈大,风力就愈强;等压线愈稀疏,气压差愈小,风力就愈弱。(2)在弯曲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与该点相邻的等压线垂直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
3、压梯度力的方向(见图中箭头A)。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这点的风向(见图中箭头B)。,3.全球性大气环流与气候环流,特别说明 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季节 位移,进而造成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 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 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气 候状况。4.季风环流(1)季风的形成 受大气活动中心影响,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季 风气候,其风向分别为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冬 季,1月)和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夏季,7月)。如
4、下图:,(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东亚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其形成的季风环流也最典型。东亚北部为温带季风,南部为亚热带季风;南亚为热带季风。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见下表:,(2009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3)题。(1)N地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 在()A.M地 B.N地 C.P地 D.Q地(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巴西高原
5、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解析 第(1)题,采用画图法判断风向。首先过N点画箭头指向低压方向的等压线垂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沿箭头方向画向右偏转的风向箭头(此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可以判定方向为东北风(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第(2)题,出现阴雨天气的原因包括位于气旋中心、位于冷锋锋后、位于暖锋锋前或者位于低压槽内等。M、N地位于高压脊上,气流辐散下沉,天气晴朗;P地位于低压槽内,且大致与槽线重合,多阴雨天气。第(3)题,M地位于新疆境内,月平均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据此确定正确选项。A项排除,因为此时巴西高原
6、正值雨季;B项排除,因为尼罗河的丰水期是610月;C项排除,因为小麦的收获期是夏初;D项正确,我国东北冬季寒冷干燥。答案(1)A(2)C(3)D,1.锋面与天气,知识点二 常见天气系统,2.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特别说明(1)锋面气旋的判读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下图为某等压线分布图,甲处箭头为风向,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的近地面,是一个低压系统,也就是气旋。图中的OM和ON为两个低压槽(也就是两个锋面)。由于是北半球,所以该气旋的西部吹偏北风,气流从较冷的北方吹向较暖的南方,因此可以判断OM为冷锋,该气旋的东部吹偏南风,气流从较暖的南方吹向较冷的北方,因此
7、可以判断ON为暖锋。从降水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A区域(冷锋的锋后)和D区域(暖锋的锋前),都是位于冷空气一侧。,(2)我国主要的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抬升演变而形成,易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贵阳“天无三日晴”与昆明准静止锋活动有关,多出现于冬季,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天山准静止锋: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受天山阻挡而形成。,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 0003 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
8、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读“冻雨天气形成示意图”,回答(1)(2)题。,(1)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A.处 B.处 C.处 D.处(2)当某地区出现冻雨现象时,该地区()A.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B.上空有逆温层存在C.正值春秋季节D.地下潜水位迅速上升解析 第(1)题,处受冷气团控制,且气温低于0,易形成冻雨。第(2)题,图中处气温大于0,处气温小于0,属于锋面逆温现象。,A,B,知识点三 气候类型的判读1.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2.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3.气候类
9、型的判断 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差异,一般是从气温和降水两 方面进行描述,因此气候类型的判断也多从这两个 方面进行分析归类。第一步:定南北半球。气温曲线的最高点(最热月)出现在7月,该地在北半球;出现在1月,则该地 在南半球。,第二步:定温度带,第三步:定降水类型,第四步:定气候类型,温度带,降雨型,注意:从上表可以看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同属于热带且干湿季明显,二者判断困难;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同受季风环流影响,较难区分。现比较如下:,下图表示地球上某两个区域等压线分布状况,图中数值abc。读图回答(1)(2)题。(1)以下关于两图的正确说法是()A.甲、乙两天气系统在同一季
10、节达到强盛B.甲冬季强盛,乙夏季强盛C.甲是由副热带高压北移形成的D.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2)当乙达到强盛时期()A.我国华南处于雨季B.由波斯湾返回的日本油轮在北印度洋逆风逆水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D.非洲南部草原的动物向北部迁徙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乙为阿留申低压;甲、乙两天气系统在北半球冬季可同时达到强盛;甲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乙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切断后保留在海洋上而形成的。第(2)题,当乙达到强盛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日本由波斯湾返回的油轮在北印度洋逆风逆水;此时我国华南降水较少,地中海沿岸地区温暖多雨,非洲南部草原植物
11、生长茂盛,动物不可能向北部迁徙。答案(1)A(2)B,考向一 大气受热过程、气候类型与特征及其影响示例1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 800米,降水资料如 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 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 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进行区域定位,由a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12、的的喀喀湖附近地区。第(1)题,从纬度位置(地处热带)及海拔高度(空气稀薄)两方面分析,气温年变化较小,日变化较大。第(2)题,依据图b可从降水的问题以及降水的季节分布等方面分析降水的特征。,第(3)题,D湖海拔约3 800米,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夜间易发生低温冻害,降水季节变化大易产生旱灾和洪涝灾害。第(4)题,从图c中可以看到该农耕系统是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分布,有利于排水与灌溉,结合水(水塘)与土壤(高台)的热力性质差异,也有利于调节气温,减少低温、冻害对作物的影响。,答案(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
13、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11月,答春、秋季即可得分)。(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方法技巧大气热状况及其应用(与气温、温差有关的问题),通过上图可
14、以帮助我们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是由一系列的热传递和热交换过程组成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气对太阳幅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这两种作用是建立在三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基础之上的。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这是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试题切入点。,考向二 气候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示例2(2008江苏地理)图1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
15、;不利影响:。(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解析 东亚和南亚都属于季风气候,但东亚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两地季风成因、风向、降水量和降水时间都有明显的区别,但两地都因为降水集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答案(1)见下表:(2)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3)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方法技巧在有关气候的相关内容考查时,主要涉及到气候特征、分布、成因及其描述。做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描述气候特征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点 大气 运动 及其 表现形式 简单 形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