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第一编总论.ppt
《知识产权法第一编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法第一编总论.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产权法,2,知识创造财富智慧创造生活,3,发明世界第一台VCD的安徽万燕现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原理上,VCD格式是DVD格式的鼻祖。中国的DVD厂商集体向国外厂商每年交纳达30亿元的专利费,做自己的品牌,企业要交纳15美元/台的专利费。中国DVD产业面临垮掉的困境。为何如此?,引例一:VCD之痛,4,早在1999年6月,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六大技术开发商就结成联盟(简称6C),面向全球发表了关于“DVD专利联合许可”的联合声明称:6C拥有DVD核心技术的专利所有权,世界上所有从事生产DVD专利产品的厂商,必须向6C购买专利许可才能从事生产,且允许生产厂家一次性取得
2、6C专利许可证书。不交行不行?,引例一:VCD之痛,5,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运往英国Felixtowe港口的3864台DVD,被飞利浦通过当地海关扣押。此次扣押事件是由飞利浦、索尼和先锋三大技术开发商联盟发起,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未缴纳专利费的DVD产品。依据是什么?,引例一:VCD之痛,6,飞利浦:依据欧洲议会第241/1999号法案(修订后为第3295/94号),飞利浦公司向欧盟的数个国家海关请求对未经授权的DVD播放机、DVD光碟机及DVD光碟片进行边境扣货程序,该法案扩及侵犯专利的货物。飞利浦声称,凡是将DVD播放机、DVD光碟机及DVD光碟片进口到欧盟国家的公
3、司,应于下订单之前,先行确认这些DVD产品是由合法授权的制造商所生产,以免遭到当地海关扣押。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引例一:VCD之痛,7,收费。根本症结无自主知识产权即无产业发展在VCD与DVD时代,中国虽是碟机生产与消费大国,但利润却被索尼等跨国巨头攫取。因此,2004年下半年,国内DVD机厂商数量已从500多家锐减至100家。目前,向美国出口一台DVD,市场售价30美元左右,但要向6C联盟、3C联盟、法国汤姆逊、美国DTS、杜比等公司缴纳总共15美元的专利费,占整机出口价格的一半。出口几近无利,国内企业进退无路。所以,中国企业只有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影音技术。新科转型之痛从2004年起,新科
4、开始生产EVD,并豪赌液晶电视生产。,引例一:VCD之痛,8,引例一:王致和商标之诉,9,原告中国王致和集团:欧凯公司此举是恶意抢注行为,侵犯了我公司的商标版权,同时也构成了不正当商业竞争行为。被告德国欧凯公司:是其把“王致和”品牌最早引入德国,其商标注册是“合法注册”,目的是“自我保护”。王致和和欧凯之间的纠纷始于2006年7月。当时,王致和集团准备登陆欧洲市场,并派人首先到德国进行商标注册,却发现商标已经被德国欧凯公司抢注。,引例二:王致和商标之诉,10,负责此次诉讼案的中方代理律师王洪青告诉记者,他当时受王致和集团委托前往德国,在德国商标专利局网站进行注册查询时,却赫然发现了无论是头像还
5、是中英文书写方式都和王致和商标一模一样的商标,注册者是一家名叫“欧凯”的德国公司,注册日期是2005年11月,而王致和集团对此毫不知情。什么后果?,引例二:王致和商标之诉,11,根据德国商标法,王致和集团不能在德国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否则就侵犯了欧凯的商标所有权,属违法行为。王致和集团认为,欧凯公司此举是恶意抢注行为,侵犯了王致和集团的商标版权。欧凯公司不仅抢注了王致和的商标,而且在更早的时候还抢注了老干妈、洽洽、今麦郎、白家、郫县豆瓣酱等其他国内知名食品的商标。,引例二:王致和商标之诉,12,“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首获成功撤销注册!“王致和”赢了德国公司 德国慕尼黑法院:欧凯公司明知“王致和
6、”在中国是知名品牌,却未经同意在德注册该商标,属于恶意抢注行为和不正当商业竞争行为。,引例二:王致和商标之诉,13,其它商标被抢注的情况,“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在加拿大被抢注。“狗不理”在日本遭到抢注。“今麦郎”、“三枪”等128个内地知名商标在香港被抢注。“五粮液”在韩国、加拿大被抢注。“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14,朱志强是计算机网络动画独孤求败、小小特警等作品的作者,上述作品的人物形象均为“火柴棍小人”形象。2003年10月,(美国)耐克公司、耐克(苏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为宣传推广其新产品“NIKE SHOX STATUS TB”,分别在自己的网站和新浪公司新浪网首页及电视台发布“黑棍小人
7、”形象的广告。朱志强为此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四被告:连带赔偿朱志强损失200万元人民币。,引例三:“火柴棍小人”之诉,15,16,案件经过两审,最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了朱志强的诉讼请求。理由:朱志强的“火柴棍小人”形象的独创性程度不高,对其不能给予过高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智力成果,但不是所有的智力成果都受保护的。,引例三:“火柴棍小人”之诉,17,争议域名:,和,由Henao Berenice(被申请人)在eNom注册。Alliance&Leicester Plc(申请人)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和调解中心申请专家组裁决,主张:本案争议的域名同其商标混淆性地相似;被申请人对争议的域名不享
8、有合法的利益或权利;且被申请人而已注册和使用该争议域名。,引例四:Alliance&Leicester Plc V.Berenice 域名争议,18,Alliance&Leicester Plc(申请人):从1985年开始申请人开始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使用ALLIANCE&LEICESTER 和ALLIANCE LEICESTER 商标以及其他包含这些字样的商标进行商业活动。申请人使用Alliance&Leicester 商标向个人和商业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申请人经营了一家名为的网站,其域名和也链接到了该网站上。申请人同时还拥有含ALLIANCE和 LEICESTER两
9、个字样的至少131个域名,以及41个英国注册商标、15个其他国家注册商标、4个欧盟注册商标。被申请人:新几内亚巴布亚莫尔兹比港居民,职业不明。,引例四:Alliance&Leicester Plc V.Berenice 域名争议,19,专家组认定:1、被申请人在申请人商标的发音和拼写上做手脚,从而迷惑网络用户。该有争议的域名与申请人的商标是相同或者至少是混淆性相似的。2、被申请人未将该域名善意地用于提供商品或服务;也未通过该域名的使用而为人广泛知晓;而是通过在这些域名上使用许多链接,以将网络用户引到由其他公司所有的网站上,只要有人进入页面并点击链接被申请人就可获利,构成对网络用户的误导,从而可
10、能损毁申请人商标和品牌的形象。3、该五个域名都是申请人商标的纯粹的错误拼写,是明显的相近域名恶意抢注行为。裁决:被申请人将争议域名转让给申请人。,引例四:Alliance&Leicester Plc V.Berenice 域名争议,20,学习目的,掌握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分析研究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通过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等方式,培养、提高运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则,进行理论研究的思辨能力和实践活动的应用能力。,21,第一编 总论第二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第三编 专利权法律制度第四编 商标权法律制度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制度第六编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主要内容:,
11、22,知识体系,知识产权国际保护,23,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知识产权法(第六版),吴汉东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知识产权法系列知识产权法学(第五版),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教材:,24,知识产权杂志,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主办中国版权杂志,国家版权保护中心主办中华商标杂志,中华商标协会主办科技与法律杂志,中国科技法协会主办电子知识产权杂志,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主办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参考文献,25,成绩构成:平时成绩 30%=到课10%+课程实践20%期末考试 70%(闭卷或开卷),知识体系,26,大量阅读:著作+论文联系实
12、际:判例+事件积极实践:讲授+研讨,学习方法,27,第一编 总论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28,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主体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客体第五节 知识产权的保护第六节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与地位,主要内容:,29,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目前已为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所认可。狭义的知识产
13、权,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为两个类别:文学产权(literature property)和工业产权(industri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30,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一)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二)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三)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不发生消灭知识产权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31,即权利所有人:著作权人、专利权人、商标权人等。知识产权的主体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是以创
14、造者的身份资格为基础,以国家认可或授予为条件。2、知识产权的继受取得,往往是不完全取得或有限制取得,从而产生数个权利主体对同一知识产品分享利益的情形。3、知识产权法对外国人的主体资格,主要奉行“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有别于一般财产法所采取的“有限制的国民待遇原则”。,知识产权的主体,32,(一)知识产品的概念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二)知识产品的类别1、创造性成果,包括作品及其传播媒介、工业技术2、经营性标记 3、经营性资信(三)知识产品的基本特点1、创造性2、非物质性3、公开性4、社会性,知识产权的客体知识产品,33,(一)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 作为知识产权客
15、体的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它的保护范围无法依其本身来确定,而要求法律给予特别的规定。(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基本特征1、侵害形式的特殊性2、侵害行为的高度技术性3、侵害范围的广泛性4、侵害类型的多样性,知识产权的保护,34,(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为补充(四)侵犯知识产权法律救济 1、民事救济措施。2、刑事救济措施。3、行政救济措施。,知识产权的保护,35,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际上通行的确认、保护和利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在立法框架上包括以下制度:知识产权的
16、主体制度 知识产权的客体制度 知识产权的权项制度 知识产权的利用制度 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与地位,36,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包括以下制度:著作权法律制度 专利权法律制度 商标权法律制度 商号权法律制度 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 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从世界范围说,知识产权法基本上采用单行法的立法体例。在英美法系国家,少有法典编纂的传统,知识产权法历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可以采取民事特别法的立法体例,而不必归于民法典。,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与地位,37,第二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38,第二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第三章 著作权客体第四章 著作权主体第五章
17、 著作权内容第六章 著作权取得和期限第七章 邻接权第八章 著作权限制 第九章 著作权利用第十章 著作权管理第十一章 著作权法律保护,主要内容:,39,第二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第一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40,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我国近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与改革第四节 著作权的性质第五节 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主要内容:,41,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在历史上,英美法系国家最早使用“版权”的概念来描述著作权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其本意是禁止他人未经授权
18、而复制或使用作品。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法所采用的“作者权”概念起源于法国。关于“著作权”的称谓,据史料记载,最早是日本学者在翻译西文“版权”一词时引入的,并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42,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著作权制度的起源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晚于一般财产所有权制度。二、西方诸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沿革 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在1525年出版了一本对印刷商的警告的小册子,揭露了一些印刷商盗用其手稿的行为。1690年,英国哲学家洛克在论国民政府的两个条约一文中指出,作者创作花费的时间和劳动与其他劳动成果的创作人的花费没有什么不同。,43,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首部著作权法为鼓
19、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法(简称为安娜女王法令)。该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使著作权由最初的“印刷翻印权”演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版权”。法国早在1777年由国王路易十六颁布6项关于印刷出版的法令,确认作者有权出版和销售自己的作品。1791年的著作权法,不仅承认作者享有出版权,而且承认其享有表演权。法国著作权法最主要的特点是以“人格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在保护著作财产权的同时,强调对作者精神权利的全面保护。,44,1791年的著作权法,不仅承认作者享有出版权,而且承认其享有表演权。法国著作权法最主要的特点是以“人格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在保护著作财产权的同时,强调
20、对作者精神权利的全面保护。三、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变化1、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逐渐形成。2、新的著作权权项和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制度陆续出现。3、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4、两大法系著作权立法的差异逐渐缩小。,45,第三节 我国近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与变革,一、我国近现代著作权法律制度 1903年,中国和美国在上海签订的中美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涉及著作权的条约,也是近代著作权法律制度引入我国的开端。为了履行1903年中美条约的义务,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二、建国后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发展三、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概况,46,第四节 著作权的性质,一、关于
21、著作权性质的各种学说1、精神所有权说。2、人格价值观说。3、商业版权说。4、著作权二元说。5、著作权一元说。,47,二、各种学说对著作权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看法(一)著作人身权的性质 1、不可让与性2、永久性(我国)著作权的保护期间:永久保护的无限主义 v.限定保护期间的有限主义(二)著作财产权的性质1、可让与性2、有期限性3、可继承性,48,第五节 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一、著作权与所有权 1、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2、著作权利用上的特殊性。3、著作权权能的可分性。4、著作权存续的有限性。5、著作权具有人身性。,49,二、著作权与商标权1、在取得保护的方式上有所不同。2、在一定情况下还
22、可能发生交叉关系,即商标设计图案可以作为商标受商标法的保护,也可以构成一件艺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50,三、著作权与专利权1、著作权并不保护作品的思想,而只保护作品的表达方式。专利权所保护的是作者创造的思想内容。2、著作权并不要求保护的作品是首创的,而只要求它是独创的。任何作品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不论其是否与已发表的作品相似,均可获得独立的著作权。对于同一内容的发明,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这是“首创性”与“独创性”的区别。,51,画家张甲与图画爱好者杨乙是挚友,杨是张家的常客,茶余饭后,张常乘兴作画相赠。积年累月,杨收藏张的赠画50余幅。1992年6月张甲因病去逝,杨十分悲痛。1997年6月
23、,时值张逝世五周年,为表示对亡友的哀悼之情,杨乙从张的生前赠画中精选了30幅,以长甲的名义出版发行。张的子女得知后,认为杨擅扑克出版张的绘画,侵犯了他们及其你的著作权,遂与杨进行交涉。杨则认为,画既已赠送给自己,自己便取得了包括权在内的所有权,绘画是以张的名义发表,案例分析: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与所有权区分,52,的,自己没有欺世盗名,不发生侵犯著作权问题。双方相持不下,张的子女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杨乙的行为是否侵犯张及其子女的著作权,为什么?分析:杨乙的行为侵犯了张及其子女的著作权。理由如下:(1)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8条的规定: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因此,张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产权 第一 总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