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镀膜技术与离子镀膜.ppt
《真空镀膜技术与离子镀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镀膜技术与离子镀膜.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薄膜制备技术,2.4 迪通恒业科技开发的外延制膜技术,2.3 富森钛金设备开发的溶液镀膜技术,2.2 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2.1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1 引言,薄膜生长方法是获得薄膜的关键。薄膜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不仅依赖于薄膜材料的化学组成,而且与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具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薄膜制备技术。这些薄膜制备方法的出现,不仅使薄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而且为发展一些新型的薄膜材料提供了必要的制备技术。,第二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1 引言,薄膜的制备方法可分为:1、气相法 PVD:
2、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不伴随化学反应发生 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发生化学反应 2、非气相法(主要是液相),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1 引言,真空蒸发,溅射沉积,离子镀,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气相沉积,电阻加热、弧光放电加热、感应加热、电子束加热、激光加热,化学反应法,热分解法,直流溅射、射频溅射、磁控溅射、离子束溅射,直流二极型离子镀、射频放电离子镀、等离子体离子镀,氢还原法、卤素输运法,含氢化合物分解法、有机金属热分解法,分子束外延固相外延,离子外延,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
3、1 引言,非气相沉积,氧化法,离子注入法,扩散法,电化学法,涂覆法,液相生长法,Sol-gel 法,高温氧化、低温氧化、阳极氧化,气相扩散、固相扩散,电解电镀、非电解电镀,溶液输运法、溶液温度减少法,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利用某种物理过程,如物质的热蒸发或在受到粒子轰击时物质表面原子的溅射等现象,实现物质原子从源物质到薄膜的可控转移的过程。,块状材料(靶材),薄膜,物质输运能量输运,能量,衬底,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方法的核心点:薄膜材料通过物理方法产生并输运到基
4、体表面的镀膜方法;通常是固体或熔融源;一般来说,在气相或衬底表面没有化学反应;需要相对较低的气体压力环境:a)其他气体分子对于气相分子的散射作用较小;b)气相分子的运动路径近似为一条直线;c)气相分子在衬底上的沉积几率接近100%。代表性技术:蒸发镀膜、溅射镀膜;技术特点:真空度高、沉积温度低、设备相对比较简单。薄膜质量可控度小、表面容易不均匀。,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要点:真空蒸发原理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蒸发源的类型 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真空蒸发镀膜法(简称真空蒸镀)是在真空室中,加热蒸发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原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
5、气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基片表面,凝结形成固态薄膜的方法。,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加热丝,加热舟,坩埚,盒状源(Knudsen Cell),常用蒸发源,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1)优点:成膜速度快:0.150m/min,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制得薄膜纯度高;用掩模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形;薄膜生长机理较单纯。,(2)缺点:薄膜附着力较小;结晶不够完善;工艺重复性不够好;膜厚不易控制;薄膜质量不是很好。,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
6、,一、真空蒸发镀膜法,基本过程:(1)加热蒸发过程,凝聚相气相 该阶段的主要作用因素:饱和蒸气压(2)输运过程,气化原子或分子在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输运 该阶段的主要作用因素: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工作气压),源基距(3)基片表面的淀积过程,气相固相 凝聚成核核生长连续薄膜,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气体与蒸气,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对于每一种气体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高于此温度时,气体不能通过等温压缩而液化,这个温度称为该气体的临界温度。温度高于临界温度的气态物质称为气体,低于临界温度的气态物质称为蒸气。注意
7、:蒸气不是理想气体!只有在很低气压下,近似符合理想气体方程。,气体与蒸气,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临界温度不是沸点!,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在一定温度下,气、固或气、液两相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该物质的饱和蒸气压。,饱和蒸气压(Saturation vapor pressure):,注意:取决于液体(或固体)本性和温度,与液体(或固体)存在的量无关。,饱和蒸气压,一定温度下,蒸发(或升华)出来的蒸气分子的量,标志着物质的蒸发(或升华)能力,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
8、镀膜法,饱和蒸气压:,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Pv:饱和蒸气压;vapHm:温度T时纯液体的 摩尔气化热;,假定vapHm与温度无关,或因温度范围较小,vapHm可以近似作为常数,积分上式,得:,第二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6.2.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饱和蒸气压:,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饱和蒸气压为10-2Torr时的温度。由此,蒸发材料分为两种:1)蒸发:蒸发温度大于熔点,大多数金属 2)升华
9、:蒸发温度小于熔点 Cr、Ti、Mo、Fe等,蒸发温度,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蒸发速率,气相分子的入射频率:,但并非所有气相分子入射到液面时凝结,C:冷凝系数,n:分子密度,Va:平均速度m:分子质量,根据分子运动论:,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蒸发速率,若蒸发进入动态平衡:气液 与 液气 分子数相等,N:蒸发分子(原子数),A:蒸发表面积,t:时间,Pv:饱和蒸气压,Pk:液体静压v:蒸发系数,Hertz-Knudsen-Langmuir公式,v是否等于c没有定论,但1,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
10、.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蒸发速率,最大蒸发速率:HKL公式中令v=1,Pk=0,质量最大蒸发速率:,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蒸发速率,在实际蒸发过程中,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饱和蒸气压 温度 蒸发物质的分子量 表面清洁度 蒸发源的形状等,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蒸发速率,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温度,例如Al:温度变化1%,蒸发速度变化19%,将公式:代入HKL公式中,并进行微分,可得到:,1、如需精确控制蒸发速率,就必须精确控制源温。2、在加热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过大的温度梯度。,第一节 薄膜
11、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1、从薄膜纯度考虑:,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气体的分子数:,25时,10-5 Torr时,Ng大约为10151016个/cm2s,此时蒸发原子与杂质原子几乎按1:1到达基板,本底真空度的选择,残留气体的污染。蒸发源物质的纯度;加热装置、坩埚的污染;,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大气的残余物(O2、N2、CO2、H2O),扩散泵油蒸气,真空室吸气 对真空蒸发镀膜质量有重要影响。在设计优良的系统中,真空泵的回流扩散作用不明显。当P10-4Pa时,主要为被解吸的真空室吸气。水汽影响很大,易与金属膜反
12、应,或与W,Mo等加热器材料反应,生 成氧化物和氢。,残留气体的影响,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2、从碰撞几率的角度:,本底真空度的选择,考虑蒸发分子与残留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问题:N0个蒸发分子在飞行x距离后,未受到残留气体分子碰撞的数目:,则被碰撞的分子的百分数:,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Example:若要求f 0.1,源基距为25cm 则P 310-3Pa,要有效减少蒸发分子在渡越中的碰撞现象,应当使 源基距,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
13、厚分布,在真空蒸发镀膜过程中,能否在基板上获得均匀膜厚,是制膜的关键问题。膜厚的影响因素 A、蒸发源的特性;B、基板与蒸发源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C、蒸发物质的蒸发量。,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真空蒸发镀膜法,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为了对膜厚进行理论计算,找到其分布的规律,作如下假设:1)在蒸发源附近的蒸发原子间或分子之间不发生碰撞;2)蒸发原子或分子与残余气体分子之间不发生碰撞;3)蒸发原子到达基板上后不发生再蒸发现象。,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点蒸发源,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特点:向各个方向等量蒸发,:蒸发膜的密度 t
14、:蒸发膜的厚度,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一、点蒸发源,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最大厚度:=0时:,其它情况下:,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二、小平面蒸发源,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特点:发射特性具有方向性 在角方向蒸发的材料质量与cos成正比,最大厚度:正上方:=0,=0时:,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点源与小平面蒸发源相比,厚度的均匀性要好一些但淀积速率要低得多,单位质量的原料所得膜厚1/4,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三、克努曾蒸发源,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
15、布,2r,l,分子流,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四、细长平面蒸发源,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相当于热丝,由许多小平面蒸发源构成,由ds蒸发到d上的质量,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四、细长平面蒸发源,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由:可推导出膜厚变化:,积分后:,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五、环状蒸发源,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蒸发特性,dS1相当于小平面源,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实际蒸发源的发射特点,1)点源:发针形蒸发源、电子束蒸发源2)小平面蒸发源:蒸发舟3)平面蒸发源:坩埚、锥形蓝式
16、蒸发源4)柱状蒸发源:蒸发料润湿的螺旋丝状蒸发源5)可视为大面积(平面或柱面)蒸发源:磁控靶源。,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蒸发源与基板的相对位置配置,1.点源,蒸发源放在球心,基板放在球面上,可得到均匀薄膜。,=0时,t为常数:,蒸发源、基板放在同一球面上,可得到均匀薄膜。,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蒸发源与基板的相对位置配置,2.小平面源,可将蒸发源直接配置于基板的中心线上:,第一节 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2.1.2 PVD法,蒸发源与基板的相对位置配置,3.小面积基板的情况,A、基板公转加自转的“行星”方式运动 B、采用多个分离的点源代替单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真空镀膜 技术 离子 镀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