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对流传热.ppt
《相变对流传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变对流传热.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3讲 相变对流传热,提纲:一、凝结传热1.现象与特点基本概念,产生条件是壁面温度h膜状,但不能持久。2.竖壁膜状凝结分析解Nusselt分析解基于9条假设,视液膜内只有纯导热。因此要获得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只需获得该处液膜厚度。竖管与横管,h横h竖。3.膜状凝结的工程计算流态判别(Re迭代法);关联式;注意特征长度和定性温度4.影响因素掌握膜状凝结诸影响因素,尤其是不凝性气体和蒸气流速的影响机理。,5.凝结换热的强化 当凝结热阻是传热过程主要分热阻时,强化效果较好。强化的原则是破坏或减薄液膜层,强化技术是减薄液膜厚度、加速液膜的排泄。二、沸腾换热1.特点 基本概念:蒸发与沸腾,大容器沸腾与管
2、内沸腾,饱和沸腾,过热度。汽化核心数是衡量强化沸腾的重要参数。2.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 曲线形式,随着t,四个不同区域的换热规律和特点。核态沸腾是工业中理想的工作区域,其温差小,换热强。3.沸腾换热的两种加热方式 控制壁温(改变壁温tw与液体饱和温度ts之差t=tw-ts,q的大小受沸腾侧影响很大。)控制热流(改变壁面处的热流密度q,q取决于外部施加的条件,而与h无关),4.临界热流密度qmax 的意义 对热流可控:使q qmax,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不致烧毁 对壁温可控:使t tc,保证设备有较高的传热效率5.沸腾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计算公式的拟合误差一般较大,因为沸腾换热机理复杂,受加热表面影响很
3、大。6.汽化核心 结合汽化核心概念理解沸腾换热机理,结合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了解气泡的生成、长大、脱离、破裂等规律7.沸腾换热影响因素和强化 沸腾换热影响因素就是气泡生长运动的影响因素。强化沸腾换热的主要出发点是增加壁面汽化核心数,基本手段是沸腾表面的特殊加工。,相变对流传热,凝结传热(气相变液相),沸腾传热(液相变气相),7-1 凝结传热的模式,相变:物质系统不同相(气液固)之间的转变。相变过程伴随吸热、放热的相变潜热相变传热的特点:由于有潜热释放和相变过程的复杂性,比单相对流换热更复杂。相变对流传热的重点在于确定表面传热系数,然后由牛顿冷却公式计算热流量,凝结传热:夏天出空调房间后的眼镜表面
4、膜状凝结沸腾传热:烧开水,7-1 凝结传热的模式,凝结传热:蒸汽与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将汽化潜热释放给壁面的过程。,凝结传热产生的必要条件:,凝结模式源于气液界面的接触角(图7-1),凝结传热:蒸汽与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将汽化潜热释放给壁面的过程。,珠状凝结,珠状凝结的表面换热系数 膜状凝结,但是一般无法长久保持。2.55105 500025000,7-1 凝结传热的模式,7-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 层流膜状凝结,努塞尔纯净饱和蒸汽层流膜状凝结理论分析解:液体膜层的热阻为主要因素。,基本假设:二维、稳态、常物性、层流;蒸汽静止,汽液界面无对液膜的粘滞力;忽略惯性力,液膜
5、的运动仅取决于重力和粘滞力;壁温twconst,汽液界面无温差 tts液膜内部无对流而只有导热,温度分布为线性;忽略液膜的过冷度,即认为液膜仅存在潜热;蒸汽密度液体密度;液膜表面平整无波动。,努塞尔纯净饱和蒸汽层流膜状凝结理论分析解,稳态边界层微分方程,简化后的常微分方程,简化后的速度和温度分布,7-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 层流膜状凝结,抛物线,线性,努塞尔纯净饱和蒸汽层流膜状凝结理论分析解,微元体热平衡,导热公式+牛顿冷却公式,简化后的速度和温度分布,7-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 层流膜状凝结,努塞尔纯净饱和蒸汽层流膜状凝结理论分析解,竖壁,倾斜竖壁,水平圆管壁,球壁,特征长度
6、分别为 l 和 d;r 由ts 确定。其它物性由平均温度确定:,为何冷凝器一般多采用水平横管布置?,7-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 层流膜状凝结,膜状凝结实验关联式:,竖壁(层流),理论分析解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获得,实验结果修正,实验关联式,竖壁(湍流),伽利略数,Rec1600,Rec1600,竖壁雷诺数,竖壁临界雷诺数1600,7-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膜状凝结实验关联式:,理论分析解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获得,实验结果修正,实验关联式,水平圆管壁,与分析解一致,水平圆管壁雷诺数,横管一般处于层流范围,上述实验关联式仅适用低流速情况:水蒸气10m/s,氟利昂0.5m/s,7-2
7、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膜状凝结换热的工程计算步骤:,膜状凝结换热的形式(竖壁、侧壁、水平单圆管、多圆管、球壁);判别流态(层流、湍流);利用对应形式的实验关联式计算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利用牛顿冷却公式计算换热量,并计算凝结速率(单位时间内凝结的液膜质量)。,注意事项:1.由于Re中包含未知量 h,先假定流态进行计算,之后再校核流态;2.一定压力下的饱和水蒸气 r 和ts 由附录10确定,其它物性由平均温度tm查附录9确定。,7-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7-3 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及其传热强化,膜状凝结换热的影响因素:,不凝结气体:蒸汽流速:过热蒸汽:液膜的过冷度及温度分布的非线性管子
8、排数管内凝结凝结表面的几何形状,膜状凝结换热的强化措施:,减薄液膜的厚度 基于表面张力减薄液膜厚度(低肋管、锯齿管、微肋管)增加顺液膜流动方向的蒸汽流速 水平放置单管或管束加速液膜的排出 分段排泄管、沟槽管、离心力、静电引力等减少不凝结气体 抽吸、引射等,或者增加蒸气的流速凝结表面实现珠状凝结,7-3 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及其传热强化,7-4 沸腾传热的模式,沸腾:工质内部形成大量气泡并由液态转换到气态的一种剧烈的汽化过程。沸腾换热:液体内部固液界面形成气泡而使热量由固壁传给液体的过程。,沸腾换热产生的必要条件:,沸腾液体是否整体流动,管内强制对流沸腾,大容器沸腾,沸腾液体主体温度是否达到饱和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相变 对流 传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