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电路设计.ppt
《电子技术电路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电路设计.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1 概述,10.2 参考选题及参考方案,第10章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任务:培养学生对数字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综合实践技能,掌握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答辩等环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课本知识以外的一些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再学习的能力。如查阅资料、懂得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器件等,从而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初步掌握数字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根据任务和指标,确定电路方案选测元件,安装电路,反复试验,改进方案分析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2.培养学生独立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会自己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分析、观察、判断、试验、再判断以寻找答案。3.掌握制作电子产品的基本技能安装、布线、调试等基本技能,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1.方案设计 明确待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化整为零,将大任务划分为若干单元;设计并实施各个单元电路。尽可能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减少连线,提高可靠性,降成本。组装单元电路成待设计系统。详细考虑各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时序上协调一致的问题,电气特性上的匹配问题,竞争,冒险及电路的自启动问题。衡量一个电路设计的好坏,主要是看是否达到了技术指标及能否长期可靠
3、地工作。此外还应考虑经济实用、容易操作、维修方便。,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2.方案试验安装:一丝不苟、认真仔细。注意集成块方向,注意连线错、漏接,注意电源和接地线等。调试:第一步:各独立单元电路调试,可人为设定各单元电路的触发和控制信号,以达到项目要求。第二步:将控制电路与系统主电路中各个功能部件联接起来,进行电路统调。故障排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查找故障所在。常见故障有:接触不良、接线错误、器件本身损坏、多余控制输入端未正确处理、设计上有缺陷。,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寻找故障的常用方法有:观察法、信号注入替代法、信号寻迹法、电路替代法、分段测试法、单步检查法、多步检查法、逻辑分析仪。3.工
4、艺设计 完成制作实验样机所必需的文件资料,包括整机结构 设计及印制电路板设计等。4.样机制作及调试 包括:组装、焊接、调试等。5.总结鉴定 考核样机是否达到规定指标,能否长期可靠工作,同 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课程设计实验文件的格式,每个同学应完成三个文件:预设计作业、方案实验预习报告及课程设计总结报告。1.预设计作业:A:画框图的原则:所画的框图详细程度得适中。要反映出逻辑电路 的主要单元电路、信号通路、输入、输出以及控制点的设计思路。框图要能清晰地表示出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流向。每个方框不必指出功能块中所包含的具体器件,但应标明各方框的功能名称。所有连线必须清晰整齐。,课程设计实验文件的格
5、式,B:画逻辑图的原则:所有小规模器件应使用标准逻辑符号。我们规定画成一个方框,框内应标明器件的型号或名称,引出脚的符号应标注清楚。引出脚的顺序号。电阻、电容、电感类元件应计算出具体值。正式图纸还应列出元器件清单,放在图纸的右下角。2.方案试验预习报告 由学生拟定。内容包括:调试和指标测试内容、方法及步骤,测试线路图,所用仪器设备,记录测试等。3.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如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数字部分总结报告题目:指导教师:设计人员(学号):组号:班级:日期:目录一设计任务书二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四调试过程、结果分析以及调试体会五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
6、议六附录(包括:整机逻辑电路图和元器件清单),参考选题及参考方案的前言,课程设计提倡学生自己选定选题和设计方案。方案必须涵盖的数字电子技术关知识点不少于三点。本指导书有的是给出方案设计的参考电路,有的直接给出一个设计结果。如采用本章所提供的直接设计结果,对其改进创新程度应不低于30%。否则成绩最高不超过80分。课程设计结果最后必须利用万能板或敷铜板制成可以正常工作的电路板,以便老师考核。设计方案时,学生应通过期刊杂志、相关书籍及互联网等充分查阅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电路制作技能,然后再制定方案并制作。参考选题如下:,10.2.1 数码抢答器,10.2.2 数字钟,10.2.3 音乐D/
7、A和A/D转换电路,10.2.4 波形产生电路,10.2.5 霓虹灯控制电路,10.2.6 汽车尾灯电路,10.2 参考选题及参考方案,数码抢答器,1.设计要求07号表示8个选手,抢答中锁定并显示最先抢答选手报警提醒主持人有人抢答。主持人总控电路。2.课题涵盖的知识点编码器、锁存器、脉冲发生器、译码器、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应用等知识。3.单元电路的原理说明A:数码抢答器整机工作电路原理图,框图如右:(1)电路组成如下:U1组成8线3线编码器U3、U7A形成锁存脉冲C1起延时作用74LS175锁存编码信号S9为主持人复位开关U6、SMG1组成译码电路U5、U7B组成报警电路,数码抢答器组成,(2)编
8、码器 为便于锁存、显示抢答的选手号,可利用二进制编码器将8位选手的按键号编为3位二进制数码。编码器可以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而成,也可以直接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如8线-3线编码器74148来实现。(3)译码显示器 本例采用七段数码管,将8421BCD码译码后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驱动共阴数码管的译码器可采用MC14511,其功能表如可见表3.11。参考电路图4511输出所接R1R7为限流电阻,阻值一般为470。数码管的dp端为小数点控制端,本例中不用,将其接地。,数码抢答器,数码抢答器组成,(4)锁存脉冲形成电路 作用:当选手按下按键的瞬间形成脉冲信号,送到锁存器作为错存输入数码所需的时钟脉冲。因为本
9、顶目中使用的锁存器74LS175所需的时钟脉冲为正边沿脉冲,所以在静态无人抢答时,锁存脉冲输出应为低电平0,而一旦有选手按下按键锁存脉冲输出应变为高电平1,由上分析可知,锁存脉冲形成电路满足与非门逻辑关系(全1为0,有0为1),选用8输入与非门集成电路(74LS30)。本项目中74LS30输出端接一小容量电容的目的为延时时等待,以确保在锁存脉冲出现前编码器将需要锁存的数据已经准备好。,数码抢答器,数码抢答器组成,(5)锁存器 利用集成正边沿D触发器74LS175完成数据锁存功能74LS175是由具有共用时钟脉冲和清零端的四个正边沿D触发器构成,在CP由低电平向高电平变化瞬间,锁存器将输入数据D
10、4D1锁存,由Q4Q1输出,过后又维持不变,从而实现数据的锁存,所以要实现数据的锁存,关键有于CP时钟信号的控制。也可利用74LS373(三态输出8路透明同步锁存器)完成锁存功能。74LS373由8个三态输出的锁存器组成,常用于单片机系统中地址的锁存和微机总线系统,本项目也可利用来完成选手的抢答功能。,数码抢答器,数码抢答器组成,(6)报警器 当有选手抢答时,报警器工作。报警器由脉冲振荡器U5(MC14060)、报警控制门电路U7B和振荡驱动三极管VT1组成。没有选手抢答时,报警控制信号为低电平,U7B输出总为低电平,三极管VT1截止,扬声器无报警声音;有选手抢答时,报警控制信号变为高电平,U
11、7B的输出为第五脚的脉冲信号,三极管VT1在脉冲信号的驱动下工作于开关状态,扬声器有报警声音输出。提示:可以将U7B改为3输入或4输入与门,分别接不同的U5输出端,使不同的脉冲信号相互调制,这样报警声音就不会太单调了。,数码抢答器,数码抢答器组成,(1)安装 安装调试的先后顺序如下:先安装调试编码部分,然后安装译码显示部分,两部分安装完后可连接起来进行调试,此时,因为数据锁存部分没安装,所以没有锁存功能,按下相应按键,数码管显示目录相应数字,但松开后,数码管又显示数字0。然后断开前面编码和显示部分的连线,安装锁存部分,再统一调试编码、锁存、显示部分,最后再安装调试报警部分,这样可使学生边安装、
12、边学习、边思考和巩固理论知识,同时进一步形成数字电路系统的概念。,数码抢答器整机电路安装、调试,在安装数码管前,应选测量数码管的好坏,选用万用表的R10欧或R1欧档,根据内部等效电路将其等效为8个发光二极管进行测量,如共阴数码管为例:将红表笔接数码管公共端(接地端),黑表笔分别接其他各段,相应的字段应点亮,并且阻值较小,而共阳数码管则表笔接法相反。元件布局:选用万用板进行焊接前,应综合考虑整个项目元件的排布和走线,焊接集成电路最好使用集成电路插座,这样便于后面检修和元件的重复利用,焊接前先将插座插在万用板上模拟元件布局,考虑完全后再焊接电路。,数码抢答器整机电路安装、调试,根据前面的真值表1-
13、1按下相应的按键,用万用表检查输出的高低电平状态是否正确,具体确认以下:S1S8没有按键按下时:编码集成电路U1a、U1b、U2a所有输入端都应为高电平。S1S8没有按键按下时,编码集成电路U1a、U1b、U2a所有输出端都应为低电平。S1S8某一个按键按下时,编码集成电路U1a、U1b、U2a三个组的编码状态是否符合编码要求。编码集成电路U1a、U1b、U2a三个编码输出管脚到锁存器74LS175的输入管脚是否连接正确,注意高位和低位。,编码部分调试,显示部分调试 将MC14511的ABC与编码输出的D0、D1、D2相连。接译码器输出端(应注意高低位不要接反,否则数据显示不正常),在按键S1
14、S8没有按下时,观测数码管应该显示为0,当某按键按下时,数码管应该显示相应数字(注意,因为此时并没有安装锁存部分,所以按键弹起来后,数据又恢复为0,即暂时没有锁存功能),并测试显示译码器集成块U6的各管脚电压是否与表10.1相同。,数码抢答器整机电路安装、调试,表10.1 U6MC14511各管脚电压值,锁存部分调试 先按下复位开关S9,此时用万用表测量U4(74LS175)的1脚复位端应为低电平,松开复位开关S9,1脚恢复为高电平,同时数码管应该显示为0。S1S8 中没有按钮按下时,U3输入端应全部为高电平,U3输出端应全部为低电平。U7A输入脚2脚和输出脚3脚应全部为低电平,输入脚1脚应为
15、高电平。当S1S8中某一按键按下时,U3A输出应变为高电平。U7A输出应变为高电平测量集成块U4的各脚电压并与表10.2正常值比较:,数码抢答器整机电路安装、调试,表10.2 U4锁存器74LS175各管脚电压值,报警部分调试 检查脉冲振荡器U5的12脚是否接地,判断U5是否起振。测试U5的第7脚是否有3.6V左右的脉冲,如果有,表明振荡和分频计数器U5工作良好;也可用万用表测量U5第3脚Q14端电压是否在03.6V之间摆动,如果有则正常。在脉冲振荡器U5工作正常后,按一次主持人复位键S9,用万用表检查报警控制门U7B的第4脚是否为低电平,三极管VT1应处于截止状态,基极为低电平,集电极为高电
16、平。然后按动S1S8中的任意一个,此时用万用表检查报警控制门U7B的第4脚是否为高电平,控制门U7B被打开,第6脚输出脉冲,三极管VT1应处于开关状态,扬声器B中应发出报警声音。,数码抢答器整机电路安装、调试,数字钟,1设计要求用数字显示时、分、秒。12小时循环一次;可以在任意时刻校准时间,要求可靠方便;能以音响自动正点报时,12小时循环一次。要求第一响为正点,以后每隔一秒或半秒钟响一下,几点钟就响几声。2课题涵盖的知识点 脉冲产生电路,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构成,译码、显示电路,比较电路。3.原理说明 原理图,数字钟的整体框图,MC14060的Q14产生2HZ信号,然后由计数器MC14040B和U
17、3A、U3B组成120计数器分频,从U3B的输出端输出分脉冲,作为分钟计数器的分钟信号,同时按键开关S作为分钟调时的手动脉冲开关,每按动一次,从U3B的输出端输出一个脉冲,同时U2的Q1管脚输出秒脉冲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1、LED2,作为秒指示。从U3B输出端输出的分钟脉冲经U4“分钟个位”计数器计数,经U5七段译码驱动数码管U6,显示分钟的个位计时,时U7、U8、U9和U10A、U10B组成六进制计数器,作为“分钟十位”计数器。同时U10B输出的复位信号又作为“小时计数器”的计数脉冲,U11、U14、U10C、U10D 组成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同时S2作为小时校时开关。,数字钟的原理说明,
18、脉冲振荡电路的作用:数字电路提供满足要求的脉冲信号,在本项目中主要为计数器产生满足要求的计数时钟脉冲。集成脉冲振荡和14位二进制计数器MC14060 由MC14060组成的脉冲振荡的14位二进制计数器的电路图参见如图10.4相应部位的相线。MC14060是14位二进制计数器,当按照图10.4连接好电阻和晶振后,就能稳定地产生晶体所标称的振荡频率(图中为32 768HZ)脉冲信号输入到后面的14位二进制计数器,所以从最后一级Q14输出的脉冲信号频率为:32768/214=32768/16384=2HZ,脉冲振荡电路,秒信号经秒计数器、分计数器、时计数器之后,分别得到“秒”个位、十位、“分”个位、
19、十位以及“时”个位、十位的计时输出信号,然后送至译码显示电路,以便实现用数字显示时、分、秒的要求。“秒”和“分”计数器应为六十进制,而“时”计数器应为十二进制。要实现这一要求,可选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较多,这里推荐74LS90,74LS161,74LS192,MC14510,由读者自行选择。参考电路用的是4510集成十进制计数器MC14510。,时、分、秒计数器,用12位二进制计数器MC14040实现120进制计数器 由于脉冲振荡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频率为2Hz,要作为分钟计数器的输入信号,必须进行120分频,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一百二十进制的计数器,同样可利用反馈归零法使用12位二进制计数器MC1
20、4040实现一百二十进制计数器。写出120的译码表达式为:挑出状态表达式中的原变量写成与项,实例中MC14020为高电平复位,所以用与表达式,即R=Q7Q6Q5Q4;具体连接图10.4所示。,数字钟的原理说明,反馈归零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和实例十进制计 数器MC14511转换为六进制计数器写出N的状态译码表达式,N为想转换计数器的进制数。如本例中N取6,写出6的状态译码表达式为:,挑出状态表达式中的原变量(即表达式中无横线标记的变量)写成与项,并根据集成计数器有效复位电平的高低,确定使用与表达式(高电平复位)或与非表达式(低电平)。实例中MC14511为高电复位,所以用与表达式,即 R=Q2Q1;
21、具体连接见路图10.4。,数字钟的原理说明,利用二级MC14510构成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因为MC14510为BCD码十进制计数器,所以写出二十四的BCD码状态译码表达式为前级计数器2,用8421BCD码表示为:;后计数器4用8421BCD码表示为:挑出状态表达式中的原变量写成与项,实例中MC14020为高电平复位,所以用与表达式,R=Q1(前级)Q2(后级)。具体连接见路图10.4。,数字钟的原理说明,(3)译码显示电路 选用译码和显示器件时应注意配合。一是驱动功率,二是逻辑电平的匹配。例如,共阴型的LED数码管配合采用“译码”输出为高电平有效的译码电路;若采用输出为低的译码电路,则需加非门。
22、数码管工作电流较大,可选用功率门或者OC门。推荐使用MC14511。对于“时”十位的译码显示,在设计时应注意:一是在显示1点至点时,“时”的十位均是0,此时应使“时”十位上的“0”熄灭;二是“时”的十位实际上只是显示“0”和“1”两种状态,此时可以考虑不用七段显示译码电路,但必须另设计电路以驱动LED数码管,该驱动电路必须考虑驱动能力和电平匹配的问题。,数字钟的原理说明,(4)校对电路原理 时钟出现误差时,需校准。校对时间总是在标准时间到来之前进行,一般分四个步骤:首先把小时计数器置到所需的数字;然后再将分计数器置到所需数字;在此同时或之后,应将秒计数器清零,时钟暂停计数,处于等待启动;当选定
23、的标准时刻到达的瞬间,按起动按钮,电路则从所预置时间开始计数。由此可知,校时电路应具有预置小时,预置分、等待启动、计时四个阶段,因此,在设计校对电路时,应能方便、可靠地实现这四个阶段所要求的功能。本项目的校时电路用与非门74LS00实现。按动校时开关强制输入一个计数脉冲。从而改变时间。,数字钟的原理说明,(5)自动报时电路(原理图中省略了这一功能)(1)音响电路 音频振荡器,数字钟的原理说明,音频振荡信号VS可用8001000Hz的正弦波或矩形波。可用RC环形振荡器、自激对称自激多谐振荡器和555集成电路定时器构成。音响控制电路 用TTL功率门或OC门可以直接驱动小功率喇叭发声,如左图。若VS
24、是周期1S的矩形波,则会产生0.5秒的声音。Q是报时控制信号。,音响控制电路,要实现整点报时,应当在产生分进位信号时响第一声,但响的次数则由时计数的状态来确定。由于时计数器为12进制,报时要求12小时循环一次,所以需要一个12进制计数器来计响声的次数,由分进位信号来控制报时的开始,每响一次让响声计数器计一个数,将小时计数器与响声计数器的状态进行比较,当它们的状态相同时,比较电路则发出停止报时的信号。见上图,自动报时原理,数字钟的原理说明,上述原理还可用右图的波形说明。例:2点正,从波形可以看出,当分进位信号产生负脉冲时,触发器被置为1状态,Q=1,在Vk控制下,响一秒、停一秒。由于此时的小时计
25、数器的状态为“2“,当响了第二声之后,响声计数器也计到“2”的状态,经电路比较后,输出一负脉冲信号加至RS触发器的控制端,使RS触发器变为0状态,即Q=0,停止报时。,直接利用小时计数器输出状态与响声计数器的状态加以比较,来控制音响电路。由于小时计数器是由十位和个位计数器组成,且十位计数器为二进制计数器,个位计数器为十进制计数器,其输出状态为五位二进制数,因此这时响声计数器也应为与此相对应的五位二进制计数器(同样由十位和个位计数器构成),然后将其状态与时计数器的加以比较。如上图示。,推荐两种自动报时方案,如右图 利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四位十二进制的响声计数器。那么在小时计数器与响声计数器的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技术 电路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