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标准(2023年版).docx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标准(2023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标准(2023年版).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UDCJGJ20 - X-XX发布20 - 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6720XX备案号JXXXX-2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Technicalstandradforsaferetainingandprotectionofbuildingfoundationexcavationengineeringincollapsibleloessreg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radforsaferetainingandprotectionofbuildingfounda
2、tionexcavationengineeringincollapsibleloessregionsJGJ167-2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xx年月日中国出版社202北京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202221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基坑工程勘察;5.坡率法;6.土钉墙与复合土钉墙;7.水泥土墙;8.钢板桩;9.排桩;10.地下水控制;11.基坑
3、开挖与回填;12.周边环境保护与监测;13.基坑工程验收;14.安全使用与维护。本标准修订采用全面修订的方式,主要修订的技术内容是:增加了复合土钉墙、钢板桩章节;将降水与土方工程修改为地下水控制和基坑开挖与回填两章;增加复合土钉墙、微型桩的计算;在排桩一章中增加双排桩支护型式;基坑工程验收一章中增加关键节点施工前验收;安全使用与维护一章中增加超期服役基坑的检测和安全鉴定;综合考虑基坑深度、周边环境、环境保护等因素,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体系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管道沟槽基坑工程的支护;增加关于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有关规定;增加内支撑结构和地下连续墙设计的有关规定;参
4、照引用标准的相关变化更新,调整相应条文内容。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43基本规定63.1 设计原则63.2 施工要求113.3 水平荷载123.4 被动土压力144基坑工程勘察164.1 一般规定164.2 勘察要求174.3 勘察成果195坡率法205.1 一般规定205.2 设计205.3 构造要求215.4 施工226土钉墙与复合土钉墙236.1 一般规定236.2 设计计算236.3 构造276.4 施工与检测307水泥土墙327.1 一般规定327.2 设计337.3 施工387.4 检验与监测388钢板桩408.1 一般规定408.2 结构设计408.3 施
5、工与检测419排桩459.1 一般规定459.2 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489.3 结构计算539.4 排桩截面承载力计算609.5 锚杆计算609.6 内支撑结构设计639.7 施工与检测6610地下水控制6910.1 一般规定6910.2 管井降水7010.3 沟(槽)明排降水7210.4 截水7210.5 回灌7310.6 变形计算7411基坑开挖与回填7511.1 一般规定7511.2 基坑开挖7611.3 基坑回填7812周边环境保护与监测8112.1 一般规定8112.2 环境保护8112.3 监测8313基坑工程验收8813.1 一般规定8813.2 验收内容8813.3 验收程序和
6、组织9014安全使用与维护9214.1 一般规定9214.2 安全使用9214.3 安全维护9314.4 安全评估与处置94附录A整体稳定性验算圆弧滑动条分法96附录B钉抗拔试验要点98附录C层锚杆试验要点101附录D悬臂梁内力及变位计算公式105附录E基坑涌水量计算107本规程用词说明113本规程用标准名录114附:条文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1总则.o.为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在各环节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基坑工程、周边环境与施工人员安全,做到安全适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制定本规程。1.0.2木规程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基坑的勘察
7、、设计、施工、检测、监测与运行维护及管理中,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的制订以及实施管理;1.0.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湿陷性黄土collapsibleloess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受水浸湿时,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2.1.2 建筑基坑buildingexcavation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包括基槽。2.1.3 基坑侧壁sideofexcavation构成基坑围体的某一侧面。2.1.4 基坑周边环境surroundingsaroundex
8、cavation在建筑基坑施工及使用阶段,与基坑开挖相互影响的既有建(构)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地下管线、岩土体及地下水体等的统称。2.1.5 基坑支护retainingandprotectingIbrexcavation为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及保护地下水控制措施。2.1.6 坡率法sloperatiomethod通过选择合理的放坡开挖坡度,依靠土体自身(或适当加固后)强度维持基坑侧壁边坡整体稳定的方法。2.1.7 土钉soilnail植入土中并注浆形成的承受拉力与剪力的杆件。2.1.8 土钉墙soil-nailingw
9、all由密布的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等组成的支护结构。2.1.9 复合土钉墙compositesoilnailingwall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微型桩、水泥土桩(搅拌桩、旋喷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复合型支护结构。2.1.10 水泥土墙cement-soilwall由水泥土桩相互搭接形成的格栅状、壁状等形式的重力式支护与挡水结构。2.1.11 排桩soldierpileswall沿基坑侧壁排列设置的支护桩及冠梁所组成的悬臂式结构或其它支挡式结构的构件。2.1.12 双排桩double-row-pileswall沿基坑侧壁排列设置的由前、后两排支护桩和桩顶连梁构成的刚架及冠梁所组成的支挡式
10、结构。2.1.13 地下连续墙diaphragmwall分槽段用专用机械成槽、放置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所形成的连续地下钢筋混凝土片状结构。2.1.14 钢板桩steelsheetpiling以钢材为原料,经冷弯或热轧工艺加工的、带有锁口连接的钢构件产品,可分为冷弯钢板桩和热轧钢板桩。2.1.15 锚杆(索)anchoredbar由杆体(钢绞线、普通钢筋、热处理钢筋或钢管)、注浆形成的固结体、锚具、套管、连接器所组成的一端与支护结构构件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的受拉杆件。杆体采用钢绞线时,亦可称为锚索。2.1.16 冠梁topbeam设置在支护结构顶部的用于传力或增加围护墙整体刚度的钢筋混凝
11、土连梁或钢质连梁。2.1.17 腰梁waistbeam设置在基坑围体的侧面的连接锚杆或内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型钢梁式构件。2.1.18 内支撑strut设置在基坑内的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构件组成的用以支撑挡土构件的结构部件。支撑构件采用钢材、混凝土时,分别称为钢内支撑、混凝土内支撑。2.1.19 支点bearingpoint锚杆或支撑体系对支护结构的水平约束点。2.1.20 支点刚度系数stiffnessoffulcrumbearing锚杆或支撑体系对支护结构的水平向反作用力与其相应位移的比值。2.1.21 嵌固深度embeddeddepth挡土构件在基坑开挖底面以下的配筋段的长度。2.1.22
12、截水帷幕curtainforcuttingoffdrains用以阻隔或减少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坑底流入基坑和防止基坑外地下水位下降的幕墙状竖向截水体。2.1.23 防护范围areaofprotection基坑周边防护距离以内的区域。2.1.24 信息施工法constructionmethodinformation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监测数据,对地质结论、设计成果进行验证,对施工安全性进行判断并及时修正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2.1.25 动态设计dynamicdesign根据施工勘察和信息施工法反馈的资料,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再验证。如确认原设计条件有较大变化,及时补充、修改原设
13、计的设计方法。2.1.26 基坑工程监测monitoringofexcavationengineering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仪器测量、现场巡视等手段和方法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状况、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实施的定期或连续巡查、量测、监视及数据采集、分析、反馈活动。2.1.27安全设施safetydevice为保护人身、机械的安全,在基坑工程中设置的护栏、标志、防电等设施的总称。2.1.28 关键节点keynodes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较大、风险集中或工序转换时容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工程重要部位和环节。2.2 符号2.3 .1抗力和材料性能ck土的黏聚力标准值;e土的孔隙比epk
14、被动土压力标准值:以、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feu水泥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py.f,py预应力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卜f,y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yk.fpyk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k土的渗透系数;Kp被动土压力系数;Kp基坑开挖面以下土体弹簧系数;Kt支点刚度系数(弹簧系数):切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R1锚杆(士钉)抗拔承载力特征值;Sk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值;w土的天然含水量;土的重力密度(简称土的重度);cs水泥土墙的平均重度;k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2.4 .2作用和作用效应eak水平荷载标准值;K0静止土压力系数;Ka主动土压
15、力系数;M弯矩设计值;Mk弯矩标准值;Td锚杆抗拔力设计值;Thk支点水平力标准值;Tk土钉受拉荷载标准值;V剪力设计值:Vk剪力标准值。2.2.3几何参数As土钉中钢筋截面面积;A桩(墙)身截面面积;as一排桩中心距:b墙身厚度;d锚杆锚固体直径;必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设计值;h基坑开挖深度。2.2.4计算系数K安全系数;o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3基本规定3.1 设计原则3.1.1 基坑工程应综合考虑基坑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基坑重要性、受水浸湿的可能性、施工工艺条件、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并应结合地区工程经验,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严格施工、有效监管
16、。3.1.2 基坑工程的设计使用期限自基坑开挖时起算,土钉墙、坡率法、水泥土墙等无支撑支护体系设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1年;排桩、钢板桩等有支撑支护体系设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2年。3.1.3 基坑工程设计应采用以下状态: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支护结构达到承载力破坏,锚固或支挡系统失效或基坑侧壁失稳,地下水渗流引起基坑土体破坏;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支护结构或基坑边坡的变形达到结构本身或周边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限值或影响其耐久性能,地下水影响正常施工或周边环境正常使用。3.1.4 基坑工程设计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和与之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支护结构立柱(肋柱或桩)和挡墙的基础
17、底面积及其埋深时,荷载效应组合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当基坑侧壁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时,荷载效应组合应采用承教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但其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也可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采用简化规则,支护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下式要求:Y0SdR1(3.1.4)式中:Xo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根据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取值,一、二、三级分别取1.1、 1.0、0.9,有特殊要求的基坑工程可适当提高重要性系数;Sd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轴力、弯矩、剪力)设计值;Rd支护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1.1.1 杆、上钉、支护结构立柱、挡板
18、、挡墙截面尺寸、内力及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荷载效应组合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并应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4计算锚杆变形和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时,荷载效应组合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准永久组合,可不计入地震作用。1.1.5 基坑支护设计时,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周边建构筑物与基坑侧壁的相对距离、地质环境条件等,按表3.1.5划分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表3.1.5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开挖深度h(m)环境条件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a2.0IIIIIII11III1III12一级一级一级8A12一级一级二级一级二级8一级二级二级三级注:1h基坑开挖深度(m).2a相对距离比(ft=),为邻
19、近建(构)筑物基础外边缘(或管线最外边缘)距基坑侧壁的水平距离与基础(管线)底面距基坑底垂直距离的比值,如图3.L4所示。3地质环境条件分类:I复杂。具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视为复杂:(1)基坑侧壁受水浸湿可能性大:(2)基坑工程水位降深大于6m,降水对周边环境有较大膨响:(3)坑壁土多为填土、饱和软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II较复杂。具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视为较复杂:(1)基坑侧壁有受水浸湿可能性:(2)基坑工程水位降深介于36m,降水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膨响;(3)坑壁土局部为填土层、饱和软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HI一般。具有下述全部条件时,可视为简单:(1)基坑侧壁受水浸湿可能性小;(2)基坑工程
20、水位降深小于3m,降水时周边环境影响轻微:(3)坑壁土很少有填土层、饱和软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4同一基坑依周边条件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侧壁安全等级。5如邻近建(构)筑物为待拆除或临时性的,管线为非重要干线,一旦破坏没有危险且易于修复,则a值可增大一个范围值:当周边环境为变形特别敏感的邻近建(构)筑物或重点保护的古建筑物、市政管线等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当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或三级时,安全等级应提高一级:当既有基础(或桩基础桩端)埋深大于基坑深度时,应根据基础距基坑底的相对距离、基底附加应力、桩基础形式以及上部结构对变形的敏感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值及安全等级。6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
21、安全等级应为级。图3.1.5相邻建筑物基础(管线)与基坑相对关系1.1.6 安全等级为一级或易受水浸湿的坑壁,应采用天然状态下的参数进行设计,并采用饱和状态条件下的参数进行校核;校核时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05。1.1.7 基坑支护设计应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1支护结构的强度计算:桩、面板、挡墙及其基础的抗压、抗弯、抗剪、抗冲切承载力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锚杆、土钉杆体的抗拉承载力计算等;2锚杆及土钉锚固体的抗拔承载力,桩的承载力和挡墙基础的地基承载力;3支护结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4对变形控制有要求的基坑工程,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进行变形验算;5地下水控制计算和验算;6对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不利工况
22、进行验算。1.1.8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结构变形、地下水位升降对周边环境变形的影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安全等级为一级和周边环境变形有限定要求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应根据周边环境重要性、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及岩土工程性质等因素确定支护结构变形限值,最大变形限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最大变形限值可按表3.1.8确定。表3.1.8支护结构安全使用的最大变形限值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水平位移限值(mm)垂直位移限值(mm)绝对值(mm)基坑深度相对值绝对值(mm)基坑深度人相对值一级350.0025300.002/7二级500.004/1450.0035三级600.006600.005/注:1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湿陷性 黄土 地区 建筑 基坑 工程 安全技术 标准 2023 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9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