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三章酶.ppt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三章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三章酶.ppt(1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ang-Kai Fang,PhD(方王楷)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第 三 章酶,Enzyme,磨粉 去糠 打碎,酶的应用比酶的研究具有更长的历史,成酒 发酵 装瓶,麦芽 萌发 浸润,酶参与细胞内所有的代谢途径,生物化学是在解决Liebig和Pasteur关于发酵本质的著名论中产生的。,巴斯德(Pasteur),李比希(Leibig),“活力论”,1897年,比希纳(Buchner)发现磨碎的酵母细菌或无细胞酵母抽提液也能和酵母细菌一样,将糖转变成酒精和
2、二氧化碳,这样才把争论统一起来。当时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一种叫酵素的物质,现在称为酶(Enzyme)。,酶的发现,The Nobel Prizein Chemistry 1907,Sumner 对酶的发现有重大贡献,温度,时间,进行酶反应的试管,Sumner,Urease crystal(1926),Discovering Enzyme(1991)p.82,1982年,Thomas Cech从四膜虫rRNA前体的加工研究中首先发现rRNA前体本身具有自我催化作用,提出核酶(ribozyme)的概念。1983年S.Altman等研究RNaseP(20%蛋白质和80%RNA),发现RNase
3、P中的RNA可催化E.coli tRNA的前体加工1995年,Jack W.Szostak研究室首先报道了具有DNA连接酶活性DNA片段,称为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Thomas Cech University of Colorado,USA,Sidney Altman Yale University,USA,酶的概念,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活性和特定空间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及核酸。酶是一类具有高效率、高度专一性、活性可调节的生物催化剂。,丙糖磷酸异构酶(TIM)三维结构的飘带图和半透明的蛋白表面图显示。丙糖磷酸异构酶是典型的TIM桶折叠,图中用不同颜色来
4、表示该酶中所含有的两个TIM桶折叠结构域。,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nzyme,酶的分类:,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由单条肽链构成,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由多个相同或不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酶。,蛋白激酶A、磷酸果糖激酶-1 4个亚基,溶菌酶(英文名称:Lysozyme)是一个分子量为14.4kDa的酶,它通过催化肽聚糖中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残基间和壳糊精中N-乙酰葡糖胺残基间的1,4-链的水解,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multie
5、nzyme system):由几种不同功能的酶彼此聚合形成的多酶复合物。,多酶体系,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 complex)是生物体内催化丙酮酸转变成乙醘辅酶A之反应的三种酶及五种辅酶的组合。,一些多酶体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融合,多种不同催化功能存在于一条多肽链中,这类酶称为多功能酶。由单肽链构成的,含有若干个酶活性的结构域,多功能酶或串联酶(multifunctional or tandem enzyme):,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酶系统,在哺乳动物中,其分子量高达272k
6、Da。在脂肪酸合酶中,底物和中间产物分子在各个功能结构域(可以位于同一酶分子,也可以位于不同酶分子)中传递直到完成脂肪酸的整个合成过程。,一、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simple enzyme)结合酶(conjugated enzyme),*各部分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酶蛋白决定反应的特异性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金属酶(metalloenzyme)金属离子与酶结合紧密,提取过程中不易丢失。金属激活酶(metal-activated enzyme)金属离子为酶的活性所必需,但与酶的结合不甚紧密。,【羧基肽酶、黄嘌呤氧化酶】,【己糖激酶、肌酸激酶】,某些金属酶和金属激活酶,金属离子的作用稳定酶
7、的构象;参与催化反应,传递电子;在酶与底物间起桥梁作用;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作用在反应中起运载体的作用,传递电子、质子或其它基团。,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催化中的作用,NADH 可耦合氧化及还原反应,辅助因子分类(按其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辅酶(coenzyme):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辅基(prosthetic group):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辅酶的作用1参与基团的转移:氨基-磷酸吡哆醛(Vit B6)羧基-生物素(biotin)、维生素K 一碳单位-四氢叶酸(folic acid)甲基-维生素B12
8、酰基-辅酶A、硫辛酸,辅酶的作用 2质子(氢原子)转移:FAD+FADH2 NAD+NADH+H+NADP+NADPH+H+,NAD+是脱氢酶的辅酶,如乙醇脱氢酶(ADH),用于氧化乙醇。它在糖酵解、糖异生、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间产物会将脱下的氢递给NAD,使之成为NADH+H+。而NADH+H+则会作为氢的载体,在呼吸链中通过化学渗透偶联的方式,合成ATP。,或称活性部位(active site),指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遥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二
9、、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essential group)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的化学基团中,一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有些必需基团虽然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集中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该区域与底物相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对于结合酶来说,辅酶或辅基上的一部分结构往往是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位于活性中心以外,维持酶活性中心应有的空间构象所必需。,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底 物,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常位于酶蛋白分子表
10、面,为含有较多疏水氨基酸残基,形成疏水性“裂缝”或“口袋”,形成了利于酶促反应发生的疏水环境,溶菌酶的活性中心,溶菌酶的活性中心是一裂隙,可以容纳肽多糖的6个单糖基(A,B,C,D,E,F),并与之形成氢键和van derwaals力。催化基团是35位Glu,52位Asp;101位Asp和108位Trp是结合基团。,三、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同工酶(isoenzyme)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定义,大多数同工酶由于对底物亲和力不同和受不同因素的调节,常表现不同的生理功能,例如动物肝脏的碱性磷酸酯酶和肝脏的排泄功能有关,而肠粘膜的碱性
11、磷酸酯酶却参与脂肪和钙、磷的吸收。对LDH催化的可逆反应,心肌中富含的LDH1及LDH2在体内倾向于催化乳酸的脱氢,而骨骼肌中丰富的LDH4及LDH5则有利于丙酮酸还原而生成乳酸。所以同工酶只是做相同的“工作”(即催化同一个反应),却不一定有相同的功能。,根据国际生化学会的建议,同工酶是由不同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或由同一基因转录生成的不同mRNA所翻译的不同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同工酶存在于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它使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亚细胞结构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这为同工酶用来诊断不同器官的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举例 1,几乎存在于所有
12、组织中。同功酶有五种形式,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及LDH-5(M4),可用电泳方法将其分离。LDH同功酶的分布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所以可以根据其组织特异性来协用诊断疾病。,M:骨骼肌型;H:心肌型,人体各组织器官LDH同工酶谱(活性%),检测血清中同工酶的变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脏器特异性,举例 2,B,B,B,M,M,M,CK1(BB)CK2(MB)CK3(MM),脑 心肌 骨骼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同工酶,CK2常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一项生化指标,M:肌型;B:脑型,肌酸激酶(CK),能可逆地催
13、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应。在pH中性条件下,逆反应为正反应的26倍,即以ATP生成为主,以保证组织细胞的供能。而正向反应利于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进入细胞液,满足细胞生理活动之需要。,第二节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理The 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sm of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反应总能量改变,非催化反应活化能,酶促反应 活化能,一般催化剂催化反应的活化能,能量,反 应 过 程,底物,产物,酶促反应活化能的改变,活化能:底物分子从初态转变到活化态所需的能量。,酶可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能,催化
14、效率高,用量少(细胞中含量低)。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点(不改变平衡常数)。降低反应活化能。活化能:在一定的温度下,1mol分子全部进入其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反应前后自身结构不变。,酶与非生物催化剂的共性,(一)酶促反应具有高效性,一、酶促反应的特点,酶的催化效率通常比非催化反应高1081020倍,比一般催化剂高1071013倍。酶的催化不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酶和一般催化剂加速反应的机理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酶比一般催化剂更有效地降低反应的活化能。,1,双氧水裂解,FeCl3,Catalase,反应速率,1,000,000,000,1,000,
15、P,E,S,Juang RH(2004)BCbasics,某些酶与一般催化剂催化效率的比较,一种酶仅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生成一定的产物。酶的这种特性称为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酶的特异性(specificity),(二)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分类:,绝对特异性(absolute specificity):只能作用于特定结构的底物,进行一种专一的反应,生成一种特定结构的产物。相对特异性(relative specificity):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立体结构特异性(stereo specificity):作用于立体异构体中的一种。旋光异构特异
16、性几何异构特异性,旋光异构特异性:L-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 L-乳酸 D-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 D-乳酸,酵母中的酶D-型葡萄糖 发酵 酵母中的酶L-型葡萄糖 发酵 L-精氨酸酶L-精氨酸 L-鸟氨酸+尿素D-精氨酸,立体异构特异性,几何异构特异性 延胡索酸酶 反丁烯二酸 苹果酸 延胡索酸酶 顺丁烯二酸,(三)酶促反应的可调节性,对酶生成与降解量的调节酶催化效力的调节通过改变底物浓度对酶进行调节等,酶促反应受多种因素的调控,以适应机体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和生命活动的需要。其中包括三方面的调节。,(四)酶具有不稳定性,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如高温、强酸、强碱等)的作用下,酶会发生
17、变性而失去催化活性。因此,酶促反应往往都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二、酶促反应的机理,(一)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与诱导契合假说,*诱导契合假说(induced-fit hypothesis),酶底物复合物,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进而相互结合。这一过程称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酶通过促进底物形成过渡态而提高反应速率,诱导契合作用使酶与底物密切结合,羧肽酶的诱导契合模式,酶与底物结合 抗体与抗原结合,酶可以催化底物转化成产物,而抗体则不具备此功能,(三)与酶的高效率催化有关的机制:,1.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 2.多元催化:酸碱催化 3.表面效
18、应:防止底物与酶之间形成水化膜,1.趋近效应和定向效应,底物在活性中心聚集,局部微环境浓度 催化基团定向催化反应,将分子间的反应变成类似于分子内的反应,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接受质子:碱 提供质子:酸,2.多元催化(multielement catalysis),1)亲核催化作用(nucleophilic catalysis)2)亲电催化(electrophilic catalysis),1.酸-碱催化作用(general acid-base catalysis),2.亲核催化和亲电子催化作用,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基团可作为质子的供体或受体,从而对底物进行酸碱催化,酶活性中心亲核基团释出的电子攻击过渡
19、态底物上具有部分正电性的原子或基团,形成瞬间共价键;随后,底物进一步水解形成产物和酶。,酶活性中心内的亲电子基团与富含电子的底物形成共价键。,胰凝乳蛋白酶的共价催化和酸-碱催化机制,酶活性中心疏水性“口袋”防止底物与酶之间形成水化膜 有利底物与酶密切接触,3.表面效应(surface effect),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Kinetics of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概念研究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并加以定量的阐述。影响因素包括有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研究一种因素的影响时,其余各因素均恒定。,一、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单底物、
20、单产物反应酶促反应速度一般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和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反应速度取其初速度,即底物的消耗量很小(一般在5以内)时的反应速度底物浓度远远大于酶浓度,研究前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关系。,当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反应为一级反应。,随着底物浓度的增高:,反应速率不再成正比例加速;反应为混合级反应。,当底物浓度高达一定程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达最大速率;反应为零级反应,酶被底物饱和,底物对酶促反应的饱和现象:,(一)米曼氏方程式,中间产物,酶促反应模式中间产物学说,揭示单底物反应的动力学特性,1913年,
21、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数学方程式,即米曼氏方程式,简称米氏方程式(Michaelis equation)。,S:底物浓度V:不同S时的反应速度Vmax:最大反应速度(maximum velocity)m: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E与S形成ES复合物的反应是快速平衡反应,而ES分解为E及P的反应为慢反应,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即 V=k3ES。(1)S的总浓度远远大于E的总浓度,因此在反应的初始阶段,S的浓度可认为不变即S=St。,米曼氏方程式推导基于两个假设:,当底物浓度很高,将酶的活性中心全部饱和时,即Et=ES,反应达
22、最大速率 Vmax=k3ES=k3Et(5),米曼氏方程式推导过程:,ES的生成速率=ES的分解速率,则(2)变为:(EtES)S=Km ES,整理得:,k1(EtES)S=k2 ES+k3 ES,当反应处于稳态时:,当底物浓度很高,将酶的活性中心全部饱和时,即Et=ES,反应达最大速率Vmax=k3ES=k3Et(5),将(5)代入(4)得米氏方程式:,当 V=Vmax/2 时,Km值的推导,KmS,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二)Km与Vmax的意义,Km值 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意义:a)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
23、一;Km 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b)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反比)c)同一酶对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确定最合适底物或天然底物,某些酶对其底物的Km,Km最小的底物大多数是此酶的天然底物 如: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Km 1.5mmol/L 对果糖的Km 28mmol/L 所以葡萄糖为最适底物一种酶对每一种底物都各有一个特定的Km,Vmax定义:Vm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意义:Vmax=K3 E如果酶的总浓度已知,可从Vmax计算 酶的转换数(turnover number),即动力学常数K3。,酶的转换数,当酶被底物完全饱和时(Vmax),单位时间内
24、每个酶分子(或活性中心)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的分子数称为酶的转换数(turnover number),单位是s-1。,酶的转换数可用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三)m值与max值的测定,1.双倒数作图法(double reciprocal plot),又称为 林-贝氏(Lineweaver-Burk)作图法,2.Hanes作图法,在林贝氏方程基础上,两边同乘S,S/V=Km/Vmax+S/Vmax,二、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当SE,酶可被底物饱和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关系式为:V=K3 E,0,V,E,当SE时,Vmax=k3 E,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双重影响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升
25、高;温度升高10oC,反应速度增加一倍由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温度升高,可引起酶的变性,从而反应速度降低。,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温度(optimum temperature):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温血动物:3540Taq DNA聚合酶:7075 可耐受100高温此酶是从水生栖热菌 Thermus Aquaticus(Taq)中分离出的热稳定性DNA聚合酶,用于PCR反应。,低温的作用:贮存生物制品、菌种等 低温时由于活化分子数目减少,反应速度降低,但温度升高后,酶活性又可恢复。临床上的低温麻醉减少组织细胞的代谢程度,使机体耐受手术时氧和营养物质的缺乏,四、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第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9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