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物种入侵的危害.ppt
《生态学物种入侵的危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物种入侵的危害.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态学之物种入侵,01,03,02,04,05,06,物种入侵的特点,物种入侵的现状,物种入侵的防治,物种入侵的途径,物种入侵的危害,物种入侵的国家政策,目 录,什么是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内,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非本地种,它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并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渔业生产、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者生态灾难。外来生物和外来入侵物种并不是一个概念。可以通过以下的标准定义入侵物种: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自然形成的物种。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3、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
2、害或影响。,入侵途径,(1)人为有意引种:我国目前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一半的种类是由于人为引种造成的。作为经济物种、药物、牧草或饲料引入;作为改善环境植物种类引入。(2)无意间带入:随人类交通工具带入。(3)自然扩散:凭借风、水或其他媒介实现自然传播和扩散。(4)动、植物园逃逸:人为管理不当因素造成的物种释放。,1、外来物种自身的特点(1)生态适应能力强;(2)繁殖能力强;(3)传播能力强。2、被入侵生态系统的特点(1)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2)缺乏自然控制机制;(3)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物种入侵的特点,(1)重要的港口、口岸附近,铁路、公路两侧。(2)人为干扰严重的森林、草场。生态系
3、统退化、多样性下降,给外来种的入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物种多样性较低、生境较为简单的岛屿、水域、牧场。(4)受突发性的自然干扰,如火灾、洪水和干旱等破坏后的生态环境。(5)温暖湿润、气候条件好的地区。,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区域,1、紫茎泽兰 2、薇甘菊 3、空心莲子草 4、豚草 5、毒麦 6、互花米草 7、飞机草 8、凤眼莲 9、假高梁 10、蔗扁蛾 11、湿地松粉蚧 12、强大小蠹 13、美国白蛾 14、非洲大蜗牛 15、福寿螺 16、牛蛙,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013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16种入侵物种,紫茎泽兰 又名:解放草、破坏草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4、鉴别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台湾。危害: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种优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影响天然林的恢复;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生长;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性,危害畜牧业。,薇甘菊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鉴别特征:茎细长,匍匐或攀授,多分枝;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花白色,头状花序。原产地:中美洲。中国分布:现广泛分布于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危害:1919年曾在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具有超强繁殖能力,攀上灌木和乔木后,能迅速形
5、成整株覆盖之势,使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窒息而死,也可通过产生化感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空心莲子草,豚草,假高粱,葛藤,水葫芦,太湖蓝藻,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现状,在04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就有50余种。据统计,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至少有400多种。1、涉及面广: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无一例外。2、涉及的生态系统多: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可见到。3、入侵的物种类型多: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都有)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高低等植物 小到细菌、微生物、病毒 都能找到例证。,(一)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对文化:飞机草、紫茎泽兰等外来
6、入侵植物不断竞争、取代本地植物资源,生物入侵正在无声地削弱民族文化的根基。对社会:外来种对人类健康可构成直接威胁。豚草花粉-“枯草热”福寿螺等-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麝鼠-可传播野兔热,生物入侵的危害,(二)对经济的影响直接影响:1.外来入侵动植物对农田、园艺、草坪、森林、畜牧、水产等可带来直接经济危害。(近年来我国出口美国的木制包装品因光肩星天牛问题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数以千万计的经济损失。)2.外来有害生物通过影响生态系统而给旅游业带来损失间接影响:如:大量的水葫芦植株死亡后与泥沙混合沉积水底,抬高河床,使很多河道、池塘、湖泊逐渐出现了沼泽化,有的因此而被废弃使用,由此对周围气候
7、和自然景观产生不利变化,并加剧了旱灾、水灾的危害程度;而且水葫芦植株大量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地,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引入的物种在新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天敌、竞争和干扰等限制因素。该物种就可能在该生态系统中“为所欲为”,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极易大肆扩散蔓延,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相,危及本地濒危动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影响生态系统的机理 1.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种失去生存空间。2.与当地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杀死当地物种,影响本地物种生存。3.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它物种生长。4.通过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学 物种 入侵 危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9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