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PPT.ppt
《【课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PPT.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http:/,中国大陆正在经历快速的 人口城镇化过程,1990年到2012年,大陆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由22%上升到52.57%。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由2.54亿人增加到7.11亿人。预计大陆城镇化水平的峰值在70%75%之间。2020年将达到60%左右,2030年将达到66%左右。从2011至2030年的20年间,大陆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http:/,城镇化的“纳瑟姆”曲线定律,美国的城市地理学家Ray.M.Northam在1979年研究提出了城镇化的“纳瑟姆”曲线定律。一个国家城镇化的过程包括三个时期:即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城镇化水平低于30);
2、发展势头迅猛的高速发展阶段(30至65或75);以及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超过65或75)。中国大陆城镇化率在1996年跨国“纳瑟姆”曲线第一拐点,城镇化的第二拐点渐行渐近。,http:/,中国大陆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正由 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http:/,迈向高收入国家的道路充满挑战,http:/,大陆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 阶段转换面临挑战,能否有效应对和化解伴随增长速度下滑,特别是短期内增速过快下滑所导致的财政、金融、就业、企业盈利等风险;能否处理好虚拟与实体经济关系,防止资产泡沫破裂。能否由低成本要素驱动转向由中高级生产要素支撑的创新驱动。,http:/,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
3、大潜力所在,有效利用城镇基础设施建改造空间,以释放内需潜力;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使城市经济的增长更趋向消费驱动;依靠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挖掘产业升级中的投资潜力;充分挖掘和释放服务业蕴含的发展潜力.,http:/,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投资的扩大内需潜力有待释放,http:/,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结构效率和聚集效率,城镇化结构效率的释放劳动力从低效的农业部门流向高效的工业部门带来的生产率提高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城镇化聚集效率的释放城市规模经济带动的生产率提高将成为经济继续增长的主要动力。,http:/,城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粮食安全问题: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中国粮食大
4、陆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农民工问题: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土地问题: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城镇建设对“土地财政”依赖过大。环境问题:城市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突出,资源和环境压力逐步加大。,http:/,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于2012年对全国205个村5165个农户进行了“百村千户”问卷调查。调查表明,伴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转移,农业劳动力出现了老龄化、兼业化趋势。调查表明,40.3%的家庭土地由妇女耕种,38.5%的家庭土地由老人耕种,二者合计占近80%。只有1/5的家庭土地是青壮年男劳力耕种。在家从事农业的农民中,还有31
5、.7%的人兼业。调查显示,农业生产者的平均年龄为47.3岁。,http:/,农业收入不再是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调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83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其中来自农业的收入占34%。在调查的5165个农户中,58.6%的家庭有人外出。外出农户家庭平均每户4.6人,外出人口2.0人,留守的2.6口人中,有1.6人为60岁以上老人。,http:/,农村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为严峻,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长期在城镇务工,导致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为主现象加剧。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传统农区率先进入了“未富先老”的怪圈。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留守老人接近5000万.,h
6、ttp:/,城镇化不是灵丹妙药,而是把双刃剑,战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经验表明,在越过50%的城镇化水平之后,许多国家不仅没有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走向高收入社会,而是长期陷于中等收入陷阱。如果我国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如果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城镇化率,则会面临巨大风险。,http:/,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英国从15世纪末的圈地运动开始到19世纪中叶,英国大约用了三个世纪时间完成城市化。法国和美国大致用了一百多年时间来
7、完成人口转移。法国从1846年到1960年,城市人口比例从21%上升到62%,提高了41个百分点。美国从1820年到1960年,城市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63%,提高了56个百分点。日本用了不到一百年时间来完成人口转移。日本在19世纪70年代明治维新之后,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镇地区流动。到196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也已达到63%。中国大陆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http:/,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公共服务和人口集聚相统一。集约、智能、
8、绿色和低碳;城镇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http:/,大陆保证粮食基本自给的努力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过去三十多年在很少依赖进口的情况下满足了国人的粮食需求和多元的饮食结构。中国大陆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已经稳定提高到410公斤以上,比1978年增长近70%。在过去35年里,中国5亿人摆脱了贫困(WB)。,http:/,全球粮食安全指数大陆排名中上游,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最近发布全球食粮食安全指数报告(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中国大陆在107个国家中位居42,报告将中国大陆列入良好表现(Good Performance)一档。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中国大陆是
9、为数不多的粮食安全水平超越其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http:/,在国内粮食生产“10 连增”背景下,大陆粮食进口大幅度增加,2004年以来,大陆粮食连续10年增产,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有望迈上12000亿斤新台阶。大豆进口一路飙升,2012年大豆净进口量达到5838.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不仅大豆需要大量进口,近几年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谷物均为净进口。2012年大陆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748万吨,粮食年度自给率已降至88.4%,其中大豆自给率18.1%。,http:/,大陆由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粮食供求前景,未来10-20年,大陆仍处在食物消费结构持续转变的过程中,除了口粮消费
10、会继续下降外,其他农产品的食用消费都还有较大增长空间,粮食需求总量将会持续增长。同时,耕地减少势头不减,水资源短缺加剧,气候恶化影响加深,大陆粮食将面临供需差距的巨大压力。全球粮食市场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如何有效管理风险、如何确保安全稳定的农产品供给成为关键命题。,http:/,大陆人均耕地面积与其他国家的对比,http:/,大陆人均淡水资源与其他国家的对比,http:/,大陆与世界人均肉类需求预测(公斤),http:/,中国大陆要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这是由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大陆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如果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
11、安全带来不利影响。这是由大陆农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水平分别是单产排在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60%、71%和67%左右。未来大陆粮食增产潜力仍然十分可观。2020年和20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仍会多达2.1亿和1.6亿人。如果过度进口粮食,必然会冲击国内粮食生产,造成大量农民失业。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大陆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责任要求都在不断增加。大陆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http:/,大陆粮食自给率必须保持在较高水平,核心目标是口粮绝对安全:大米和小麦自给率基本达到100%;基本目标是谷物基本安全:谷物自
12、给率在正常年份保持在90%以上。总体目标是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http:/,人的城镇化是核心,所谓人口城镇化,就是让农民进城,将农民真正变成新市民的城镇化。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 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现有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3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不到个城镇常住人口中,就有个是流动人口。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没有普遍地、均等地惠及农民工阶层。,http:/,人口集聚:城镇化的本质要求,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态势是通过强化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分工和联系,提高城市的一体化
13、程度。发展壮大县级城市,积极培育中心镇。,http:/,实现农民工向市民角色转变 是大势所趋,20多个城市开展的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比例高达85%,“亦工亦农”正在成为历史;八成农民工即便不放开户口也将长期留在城镇,他们进城的选择与户籍制度是否改变无关;外出农民工希望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定居的占53.2%,希望在县城或小城镇定居的37.9%,愿意回农村定居的仅占8.9%,http:/,农民工的主要利益诉求,http:/,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消除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一些不平等待遇和差距,保障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件 推进 新型 城镇 全面 深化改革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9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