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预应力结构第3章.ppt
《现代预应力结构第3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预应力结构第3章.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3.2 张拉控制应力3.3 预应力损失,第三章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和预应力损失,3.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1.先张法 先张拉预应力筋后 浇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预应力通过预应力筋与 混凝土之间粘结传递一般采用表面有肋纹的 预应力筋预制生产,可加温养护,工艺少而简单,质量易保证,3.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2.后张法 先浇注构件混凝土,达到 一定强度后直接在构件上张拉 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有粘结施工 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孔道 中穿入预应力筋混凝土达到 强度张拉锚固孔道灌浆便于现场施工,大型构件或 结构,适用曲线形筋孔道灌浆质量不易保证 耐久性问题,3.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无粘结
2、施工 在构件中预埋无粘结筋混凝土达到强度、张拉锚固不需孔道灌浆,施工简便,耐久性得到保证端部锚具尤为重要,一旦失效后果严重,3.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体外配筋 在构件端部设承力端块锚固体外筋,中间设转向装置改变力筋形状便于检查、更换预应力筋桥梁,钢结构,加固应用较多,3.2 张拉控制应力con,为充分发挥预应力优势、减小预应力损失影响,con宜尽可能高con过高:预应力筋非弹性变形加大,有断裂可能 Mcr与 Mu 接近,延性降低con限值:钢绞线 con 0.75 fptk,其它见规范 con 0.4 fptk特殊情况con可提高0.05 fptk 抵消预应力损失;对受压区中的;,3.3 预应
3、力损失,概述预应力损失在构件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预应力由于 张拉工艺和材料特性等原因而不断降低的现象预应力损失的正确估计(计算)对构件使用性能影响甚大 估计过大要增加预应力可能反拱过大 估计过小要减小预应力可能过早开裂,概述,按时间分类 瞬时损失施加预应力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损失(锚具变形和力筋回缩、摩阻、温差损失)长期损失材料的时间效应引起的损失(应力松弛、混凝土收缩徐变,局部挤压),预应力损失计算,1.摩擦损失 后张法中力筋与孔道壁 之间的摩擦引起损失距离张拉端越远,损失越大,与实际有效预应力分布 为曲线,后张法中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损失,曲线预应力筋与孔道间的法向正压力引起的 由图b
4、,取一微段,其上法向正压力 为:设摩擦系数,则dx微段上产生的摩阻力:,孔道壁凹凸、局部偏差引起的,设每长度局部偏差影响系数,则dx微段上产生的摩阻力类似有:两部分相加,并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B进行积分:,后张法中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损失,从张拉端到B截面的张拉力损失:则预应力损失:曲线转角的近似计算曲线较平缓,近似用圆弧线代替,则AB的转角(圆心角):,后张法中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损失,甚小 式中:y 曲线的垂度,减小摩擦损失 的措施:塑料波纹管、两端张拉、超张拉,减小 的措施:采用塑料波纹管 以减小 及 k 值两端张拉超张拉当,1.摩擦损失,预应力筋在转向块或锚口处的摩擦损失 按
5、实际情况确定,预应力损失计算,2.锚具变形、力筋回缩及接缝引起的损失 直线筋,2.锚具变形、力筋回缩及接缝引起的损失,曲线筋 单跨、力筋为一段全抛物线型,一端张拉锚固时,预应力筋因锚固变形和力筋回缩产生的缩短受到孔道反向摩阻,随距张拉端越远,其值越小,当距张拉端 处,值等于反向摩阻引起的力筋变形增量值 反向摩擦影响长度假定:较小 正反摩系数相等,且具对称性 力筋应力变化为直线变化 为应力分布图斜率,曲线筋、分布示意图,2.锚具变形、力筋回缩及接缝引起的损失,则张拉端:等于力筋变形增量:所以:,力筋为:水平段+正反两段抛物线型(常见梁),力筋为:水平段+正反两段抛物线型,由图:,力筋为:水平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预应力 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9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