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九章群体与互动.ppt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九章群体与互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九章群体与互动.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群体与互动,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社会互动的基本含义我们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针对他人的,因为我们随时都会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和反应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在每天与他人进行的面对面的接触中,我们十分清楚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我们也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所处的环境和所处的人。这样一来,我们的大多数行为都与他人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是社会学家或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那种社会行动。,G.米德:从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或曰社会互动开始研究社会。乔治赫伯特布鲁默:(1)我们是根据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我们对它采取的行动的;(2)我们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3)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要经历一种内部解释过程
2、,“和自己对话”为的是给这个环境确定一个意义并决定怎样行动。托马斯:如果人们把情景界定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日常生活方法论:互动中的相互理解,由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于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日常生活方法论的英文写法为“Ethnomethodology”,在汉语文献中也被译成民族(或种族)方法论、本土方法论、民俗学方法论以及人种学方法论等等Ethnomethodology就是本土方法研究,即对某一阶级、地区、团体、行业的人通常用来证明某种关于世界的一致意见和解决具有极不合理特征的各种问题的方法的研究。加芬克尔十分强调按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日常生活。他认为要“把通常赋予特殊事
3、件的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生活最平凡的活动上,并按照这些活动的本来面目进行了解。”,作为交换的社会互动(一),社会交换理论感兴趣的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酬赏。在交换论者眼中,可将人际间的社会互动或交往过程视为“一种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过程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的大小如何。”现代交换论的思想源头能够追溯到古代思想家的天才著作中去,但是其直接的思想滥觞却是近代西方的功利主义经济学、功能主义人类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交换的社会互动(二),交换论者乔治霍曼斯和彼得布劳等人认为,人们的社会互动就是一种交换关系。换言之,个人利益是隐匿于人们的社会互动背后的
4、普遍动机,因此,我们可以用交换的观点去考察所有的社会互动和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理论看到了个人的需要满足和幸福对他人的社会行为的依赖 作为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产物,社会交换理论对人类互动的解释有经济学化和庸俗化的倾向。,第二节 对称性社会互动,互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对称性社会互动。在其它形式的互动中,互动双方的关系不是对等的,这就是非对称性社会互动。,合作与竞争,合作的概念: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合作的条件有两个以上的合作者,而且合作者具备与合作项目有关的知识与技能
5、 有共同的目的,而且合作者对为什么要达到和怎样达到共同目的有着共同的看法 行动上相互配合,而且合作者能够提供并会使用其相互配合的物质手段,合作的分类,直接合作是合作者以其行为直接相互配合,完成某一工作或达到某一目的;间接合作是具有中介者或中介环节的合作,是更广泛的合作。无分工合作是一种简单的合作,是合作者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去做同一件事情;有分工合作则是一种复杂的结合,是合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去做互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事情。结构性合作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合作;非结构性合作就是偶然的巧合或临时凑合。,竞争,竞争的概念:广义上说,竞争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
6、进化的普遍规律。狭义上上是指作为社会互动类型的竞争,这类竞争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发生竞争,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上的物质和荣誉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又不能平均分配,因此就只有通过竞争来分配数量有限的物质和荣誉。,竞争发生的基本条件,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抢占市场是为了企业多挣钱,而参加足球比赛则是为了争夺冠军的荣誉。双方必须争夺的是同一个对像,如果双方争夺的不是同一对像,那么竞争就不会发生。竞争双方中一方的成功必然会使另一方失败。如果双方同时成功或失败也不是竞
7、争。,竞争方法的分类,积极的竞争方法通过扬长避短或改革创新等手段来使自己得到实际提高,从而使自己处于优势 消极的竞争方法 通过破坏对方或贬低对方等手段来使自己得到相对提高,从而使对方处于劣势,竞争的双重性,一方面,在社会互动中,竞争对于提高其间发生的各种社会行动的效率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竞争,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竞争也可能会损耗、抵销不同的社会力量破坏某些社会关系。,冲突与调适,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冲突与竞争的区别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要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冲突的双方
8、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因此,它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冲突各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早期在美华工与美国白人工人阶层的冲突,在美华人为争取平等而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G.齐美尔:冲突是社会生活的精髓,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平和世仇,冲突和秩序是相互关联的。习惯的稳定和变革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永恒辨证规律。马克斯韦伯:系统论述了社会的经济、政治与声望三方面存在的冲突与斗争,并提出对“权力资源”的争夺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源泉之一。达伦多夫: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社会的“丑陋的面孔上”,即放在冲突的一面上。,冲突的方式,口角。口角不是
9、为了弄清是非,而是为了在精神上侮辱或打击对方,是缺乏理智的感情冲动。拳斗。诉诸武力,不仅要在精神上侮辱对方,而且也要在肉体上伤害对方。械斗。一般没有计划、没有预谋,使用的武器通常是随手抄来的。仇斗。发生在部落、家族、种族之间的一种暴力冲突方式,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持械搏斗或战斗。战争。国家、民族、阶级或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武装冲突状态,是冲突的最高表现形式。,调适的方式,和解。在冲突中双方不分胜负,但由于有了新的认识即经第三者调解,双方改变了原来的敌对态度,从而停止冲突,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妥协。是一种经反复较量仍势均力敌,不分胜负时的一种暂时息争。妥协的双方既没有改变敌对态度,又没有胜者和负者。容
10、忍。对立的双方暂时采取克制态度以避免发生冲突。调解。由第三者出面对双方的矛盾加以调解,而第三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有参考价值。仲裁。即通过第三者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第三节 非对称性社会互动,暗示、模仿与感染,是非对称性社会互动的三种主要形式,早期欧洲社会心理学家曾将这三者称为形成群众心理的三大原质。在这里,我们所以将暗示、模仿、感染称为“非对称性”互动,是因为在这些互动形式中,互动双方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也正是由此,才有了暗示与被暗示者、模仿者与被模仿者、感染者与被感染者之分。,暗示,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暗示的特征暗
11、示是一种刺激,但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成为暗示,只有那些能够引起暗示者反应的刺激才是暗示。暗示不是说服,无需讲道理,而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提示。暗示不同于感染和模仿。,暗示的类别,直接暗示。这是由暗示者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间接暗示。这是主要的暗示手法,即由暗示者凭借它事物或行为为其中介,将某一事物的意义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自动暗示。自动暗示即自我暗示,这是由暗示来自何方而划分的。反暗示。凡外界刺激物的结果引起了相反的反应,称之为“反暗示”。,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受暗示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人们在疲劳、疾病和
12、狂热状态下较易受到暗示的影响。暗示的来源问题,暗示者个人的权力、感望及人格力量会对暗示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暗示的程度或质量,如持久和反复的刺激容易对他人产生暗示。暗示的强度,如果一项暗示的力量正好遇上了禁止和阻碍它的反暗示时,就要极大地降低其效力。,模仿,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模仿的内容是极广泛的,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风俗习惯以及个人性格等。模仿的类型自发的模仿,就是无意识地模仿他人。自觉的模仿,则是有意识的模仿他人。,电视和电影内容可以成为儿童模仿的重要对象,模仿可以带来正面的社会效应,塔德的模仿亚定律,下降律,即下层阶级具有“模仿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社会 心理学 第九 群体 互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9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