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论第一课时好.ppt
《现代生物进化论第一课时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物进化论第一课时好.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提问:,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主要观点?2.如果生活在绿色草丛中灰色翅昆虫种群(aa)中出现了两只绿色个体(Aa)翅昆虫。a.该变异对此种群的生存有何影响?b.该绿色个体的基因能不能把它的基因传给子代?通过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方式传给子代?c.该个体的后代一定是绿色的吗?d.进化的方向-长期选择绿色适应环境生存。,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卧龙自然保护区 猕猴,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3)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4)一
2、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5)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庙里的一群和尚也属于种群吗?,否,是,否,否,否,2、种群的特点:,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思考:同前一年的蝗虫种群相比,新形成的蝗虫种群在基因组成上会有什么变化吗?,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研究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如何分析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由此人们提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3、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4、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例:如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
3、因为a,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解:,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基因频率=,=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40%,=30/100100%+1/260/100100%=60%,=10/100100%+1/260/100100%=40%,A%=,a%=,100%,=60%,A%,a%,基因频率,30%,30%,30%,10%,36%,48%,16%,60%,40%,36%,48%,40%,在讨论题2中的群体满足五个条件的情况下,计算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分析一下各代
4、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相同吗?,16%,60%,由此可见,如果满足上述五个条件,则亲代和子代每一种基因的频率都不会改变,到再下一代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基因频率可以代代保持稳定不变。这就是哈代温伯格平衡,也叫遗传平衡定律。它是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以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保持平衡。,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进化过程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课堂练习:课后题作业:练习册76页第6题,78页变式训练,通过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认识到,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5、什么?,变异,变异的类型有那些?,不能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2.种群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变异(基因型)、不定向,(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1.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够改变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呢?,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此外,突变的有
6、害还是有利也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例如:一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2 104 105,个体,108,种群,=2 107,1种群中突变的特点: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2种群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可遗传变异、不定向,结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基因 重组,突变,新的等位基因,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种群中出现大量可遗传的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人类把鲫鱼的后代培育成金鱼,实质就是通过选择改变基因频率。从图中看显然红色基
7、因的频率显著提高了。,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英19世纪曼彻斯特,英20世纪曼彻斯特,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问题: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假设:根据前面所学的你能做出假设吗?,现在我们用数学方法来讨论一下桦尺蠖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SS 10%;Ss 20%;ss 7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以后的几年内,桦尺蠖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是多少呢?,13.1%,升高,26%,6
8、0.9%,26.1%,73.9%,14.6%,29.3%,56.1%,29.3%,70.7%,降低,(1)在这个探究实验中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浅色个体的出生率有影响吗?,(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变黑的环境使控制浅色的s基因频率减少,S基因频率增加,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表现型)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结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三)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
9、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原因:淘汰不利变异基因,积累有利变异基因。结果: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女性患者1人,男性患者14人,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应为()。A、15%B、3.88%C、5.17%D、10.3%,色盲(b)基因频率,15214,2002200,5.17,C,课堂练习:,100%,已知人眼中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布为()和和0.64和和0.
10、18,在某一种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占16%,那么该性状的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分别为()、0.24、0.36,A,A,据调查,某校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 XB(42.32%)XB Xb(7.36%)XbXb(0.32%)XBY(46%)Xb Y(4%),则该地区 XB和 Xb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B.8%、92%C.78%、92%D.92%、8%,D,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
11、率是()A.1/88 B.1/22 C.7/2200 D.3/800,A,在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中,A的频率0.4,a的频率是0.6,若各种条件稳定不变,则该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各是。该种群中所有成熟个体自由交配一次,产生的后代个体中A的频率是,a的频率是。,0.16、0.48、0.36,0.4 0.6,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的两个变种尺蛾的数量比。这些变产生的原因是()A灰尺蛾迁离,黑尺蛾迁入B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黑尺蛾C自然选择作用D人工选择的作用7.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1)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生物 进化论 第一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90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