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复习.ppt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复习.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届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复习,1:基因工程,第一章,2:克隆技术,第二章,3:胚胎工程,第三章,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四章,5:生态工程,第五章,(1)基因工程的诞生,P1:基因工程的核心?,构建重组DNA分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诞生的基础,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中心法则,(1)基因工程的诞生,P1:基因工程的核心?,构建重组DNA分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运载体),三大工具,工具酶仅指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不包含载体。,工具与工具酶的区别,基因工程的技术保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
2、作用特点:特定的序列特定的位点对外不对内2、作用的本质:在特定位点水解磷酸二酯键,把DNA分子切成片段3、效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限制酶所识别的序列有什么特点?,GAATTCCTTAAG,反向对称重复排列(回文结构),EcolI,什么叫黏性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切开时,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特点:单链凸出,G/CTTAA,AATTC/G,什么叫平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是平整的,这样的切口叫平末端。,特点:没有单链凸出,CCC GGGGGG
3、CCC,CCCGGG,GGGCCC,Sma,分析限制酶的切割作用的一般方法,先将告知的单链变双链,明确识别序列及其碱基对数,然后根据切点画出黏性末端,对不同限制酶的末端进行比较作出答案。,下面是5种限制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箭头表示剪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限制酶1:GATC 限制酶2:CATG限制酶3:GGATCC 限制酶4:CCGCGG限制酶5:CCAGG下例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酶2和4识别的序列都包含4个碱基对B限制酶3和5识别的序列都包含5个碱基对C限制酶1和2切出的黏性末端相同D限制酶1和3切出的黏性末端相同,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
4、,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段大小。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1)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_个和_个。,(2)根据表中数据,请在下图中标出相应限制性酶的酶切位点并注明相关片段的大小。,(3)已知BamH I与Bgl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图所示,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mH I和BglU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的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和 _ 序列明显增多。,ATCTAG,GATCT A,GCCTAG,GATCC G,DNA连接酶在脱氧核糖与磷酸
5、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DNA连接酶分为两类: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Ecol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从T4噬菌体中分离到:T4连接酶,既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又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效率比较低。,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的比较,将与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形成子链,将两个DNA分子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分子,载体,能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的工具就是载体。,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是构建重组DNA分子重组DNA分子基因表达载体,一个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具有目的基
6、因外,还应该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为什么不能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完成转化呢?,载体,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对受体细胞无害具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作为载体的必要条件,受体细胞,最常用的载体质粒,质粒细胞染色体(或拟核DNA分子)外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质粒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在宿主细胞内能自主复制,具有复制原点,可以使插入的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复制;有多个限制酶酶切点,且切点不在复制原点内;具备易于检测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但天然质粒往往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目
7、的和需要,对质粒进行人工改造,现在所使用的质粒几乎都是经过改造的。,(2)基因工程的的原理及技术,原理,变异类型:广义上的基因重组实现性状定向改造: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即复制、转录和翻译,操作步骤,获得目的基因,形成重组DNA分子,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目的基因表达,(2)基因工程的的原理及技术,获得目的基因,(2)基因工程的的原理及技术,方法1:从基因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需应用限制酶),方法2: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反转录法,化学合成法,多数目的基因的获得方法真核细胞基因到原核细胞中表达,扩增目的基因,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形成重组DNA
8、分子,(2)基因工程的的原理及技术,具有相同的物质和结构基础以脱氧核苷酸为单位的双螺旋结构,重组的基础:,相同的限制酶与双酶切,形成的重组DNA分子上:既有目的基因又有标记基因,同一种限制酶相同限制酶(P6),仅用限制酶EcoRI(GAATTC)切割:,限制酶EcoRI(GAATTC)和BamHI(GGATCC)联合切割:,某一DNA分子片段可被限制性内切酶Bbu I切成三段(切点为CGTACG),中间一段被限制性内切酶Not I切成两段(切点为GCCGGC)。,(1)在下面写出被两种限制性内切酶所切的一段DNA分子的两个黏性末端。该DNA片段能否首尾连接形成环?,为什么?。(2)上述的两种限
9、制性内切酶作用的化学键是否相同?为什么?(3)如上述的DNA片段中含有某目的基因,现要实现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需要哪些酶?,CGTACG GCCGGC CGTACGGCATGC CGGCCG GCATGC,CATG-C/G,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不能互补配对,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两个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不能,相同,限制性内切酶Bbu I,DNA连接酶,G GCCGG CATGC C,+Not I,C/G-CCGG,获得目的基因,形成重组DNA分子,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2)基因工程的的原理及技术,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常用方法?,显
10、微注射技术,Ca2+处理诱导法,农杆菌介导法,增加细菌细胞壁还是细胞膜的通透性?,先导入土壤农杆菌的目的?,获得目的基因,形成重组DNA分子,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2)基因工程的的原理及技术,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常用方法?,显微注射技术,Ca2+处理诱导法,农杆菌介导法,在导入重组DNA分子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接纳了重组DNA分子!,获得目的基因,形成重组DNA分子,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2)基因工程的的原理及技术,分子水平:DNA分子杂交法(技术),核心DNA探针,目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单链
11、)序列片段,用荧光分子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看能否形成杂合的双链区,获得目的基因,形成重组DNA分子,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2)基因工程的的原理及技术,分子水平:DNA分子杂交技术,标记基因筛选法,利用抗性基因,选择性培养基,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图a示基因工程中经常选用的载体pBR322质粒,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目的基因如果插入四环素抗性基因中,将使该基因失活,而不再具有相应的抗性。,a,b,Ampr,Tetr,c,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图b的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平移
12、按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c的结果(空圈表示与b对照无菌落的位置)。,为了检查载体是否导入原本没有Ampr 和Tetr的大肠杆菌,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得到如图b的结果(黑点表示菌落)。,获得目的基因,形成重组DNA分子,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目的基因表达,(2)基因工程的的原理及技术,:利用核酸(DNA-RNA)分子杂交法看是否生成了相应mRNA: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看是否合成了相应的蛋白质:从个体水平看是否表现出特定的性状,如用棉花叶喂虫,看虫食用后是否死亡判断抗虫基因在棉花植株上的表达。,插入哪一条染色体、插入某一染色体
13、的位置都是随机的,这样可能破坏正常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使受体细胞不能完成某项生命活动甚至死亡。,目的基因插入动植物细胞基因组的随机性问题,糖蛋白是蛋白质肽链上有共价结合的糖链,这些糖链是在内质网上加工完成的。内质网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大肠杆菌不存在这种细胞器,因此,由大肠杆菌中生产糖蛋白是不可能的。,基因工程中生产糖蛋白,为什么不选大肠杆菌而选酵母菌为受体细胞?,这就可以解释基因工程中为何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原、而用酵母菌生产干扰素。,(3)基因工程的应用,一、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1.抗虫转基因植物,2.抗病转基因植物,3.其他抗逆转基因植物(如抗盐、抗旱、抗除草剂植物等),4.利用转基因改良植
14、物的品质,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1)高产、稳产和具优良品质的品种2)抗逆性品种,基因工程在畜牧养殖业上的应用:,(3)基因工程的应用,一、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二、基因工程与疾病治疗,()基因工程药物,(2)基因诊断,(3)基因治疗,三、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基因诊断,第二章,2:克隆技术,基因克隆(分子水平)细胞克隆(细胞水平)个体克隆(植物克隆和动物克隆),一、克隆概念的发展(三个水平),2:克隆技术,二、克隆技术的发展,1、微生物克隆(细胞克隆)2、遗传工程克隆(DNA克隆)3、个体水平克隆,2:克隆技术,三、动物克隆的条件,1、理论条件2、基本条件,具有包含物种完整基因组的细胞核的活性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生物科技 专题 复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9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