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实验动物科学与比较医学研究.ppt
《现代实验动物科学与比较医学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实验动物科学与比较医学研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实验动物科学与比较医学第一章 导论,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比较医学研究所顾为望13609776168E-mail G,主要内容:一、前言 二、实验动物在医药研究中的历史、现状 和发展趋势 三、基本概念 四、实验动物标准化 五、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与选择 六、国外实验动物管理状况及发展趋势 七、我国实验动物工作现状 八、我省实验动物工作的特点 九、我校实验动物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前 言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越来越渴望揭示遗传奥秘,攻克各种顽症,延长人类寿命。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投入了巨额经费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卫生保健事业。
2、,生命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动物。在美国,60%以上生命科学研究课题需要实验动物。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每年科研经 费的50%用于动物实验有关的项目。,美国:投入生命科学研究和卫生保健事业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增高,超过了航天和原子能事业的投入。,国家科技部在科研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设备(Equipment)、信息(Information)和试剂(Reagent),简称AEIR,是科学研究的四大基本条件。,在当今,我们要获得精密的仪器,高纯度 的试剂、最新信息是轻而易举的。但获得理想 的实验动物却不那麽容易
3、,一方面是人们重视 程度不够;二是我国实验动物学科起步晚,比 较落后,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获得理想的实验动 物。即使获得了所需的实验动物,若动物实验 环境和动物饲养条件达不到标准,也不可能获 得理想的实验结果。由于我国实验动物学科发 展滞后,严重制约了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研 究的发展。,因此国家科委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来促进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1997年国家四部委(国家科委、卫生部、农业部、国家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规定2000年科研和药检的大、小鼠必需达到清洁级以上标准。2001年国家最近颁布的实验动物标准已取消普通级大、小鼠.,实验动物在医药研究中的 历史、
4、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历史 历史上许多重大发现是通过动物实验得到的。,年份发现人 发现 所用动物1628哈维(英国)血液循环 蛙.蛇.鱼.其它1829 Jerner 牛痘免疫预防天花 牛、马、猪1846玛登(德国)乙醚麻醉 鸟类,其它1878科赫(德国)结核杆菌,细菌 牛,羊 与疾病的关系 1885巴斯德(法国)狂犬病免疫 狗1921冯梅林(德国)胰岛素 狗1932Domagk(德国)磺胺药的发现 小鼠1936巴甫洛夫(俄国)条件反射、消化生理 狗低温麻醉、体外循环、器官移植、断肢再植,(二)现状 虽然用动物做实验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作为一门学科仅有50年的时间。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深入,三项
5、重大突破即:近交系小鼠(1909)、无菌动物(1915)和免疫缺陷动物(1966)的发现和培育成功,为创建实验动物科学奠定了基础。近交系小鼠对研究遗传规律和各种遗传病的诊断和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免疫缺陷动物裸小鼠为肿瘤免疫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材料。用无菌动物可了解各种病原体对机体的影响。随着克隆动物的出现,各种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成功和应用,把实验动物学科带到了全新的境地。大大促进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医学研究院96年统计报导:在1991-1996年全世界人类健康研究中有51项突破性重大研究成果,其中22项是通过实验动物模型遗传研究得到的,占43%。南京军区总医院1987-19
6、97年,十年中获得全国,全军科技进步及医疗成果二等以上的奖项共52项。其中通过动物实验取得的有38项,占73%。(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治疗,系列肠漏的外科治疗,脑垂体移植,小肠移植等成果都是通过动物实验取得的)。2002年广东省申报医药类科技进步奖277项,其中使用实验动物获得的成果177项,占63.9。,(三)实验动物的发展趋势:1、高等级动物(清洁级、SPF级)被大量使用。2、模型动物的大量发展和使用,正在逐渐取代常规实验动物。(高血压大鼠、肥胖症小鼠和肿瘤的动物模型等)。3、转基因动物的大量使用(AIDS病毒、乙肝病毒和人白血病I型病毒的小鼠转基因模型)。4、整个实验动物的供应,趋向于社会化
7、、商品化。实验动物的管理标准化、法制化。5、实验动物的福利、保护和“3R”运动呈现全球化趋势。“3R”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其核心是对作为人的替身或“替难者”善待、减少痛苦、降低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3R”研究进一步开拓人们进行科研的思路,使研究手段更加完善。,基本概念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LAS):是研究实验动物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LA):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
8、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人们运用现代手段和方法培育的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动物品种(系)用于科学研究。,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遗传控制不同 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 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为科研、教学、药品检定等目的,对动物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的问题。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动物标准化定义:对动物的质量,繁育条件,实验条件等方面规 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内容: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
9、质量控制 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标准化 实验动物饲料营养标准化一、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按遗传学控制标准即基因的纯合成度,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inbred strain)C3H(300多种)突变系(mutant strain)裸鼠 杂交群(hybrid colony)F1 封闭群(close colony)昆明小鼠、wister大鼠,近交系:连续全同胞交配20代以上的动物称为近交系。特点: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
10、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内障、糖尿病.动物模型.缺点:出现近交衰退.,F1代动物: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后代.特点:虽然基因杂合,但个体之间基因杂合的一致,个体差异小。除具有近交系的优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例如: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为肿瘤、免疫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二、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通过微生物学的检测
11、手段,根据微生物净化程度我国把实验动物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普通级动物二级:清洁级动物三级:SPF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四级:无菌动物,三、实验动物生产与动物实验环境 标准化 普通级环境:一级动物(普通级)屏障系统:SPF级 亚屏障系统:二级动物(清洁级)(亚屏障系统现已取消)隔离系统:无菌动物,表1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环境指标(静态),表2 动物实验设施(设备3)环境指标(静态),实验动物在医药研究中的选择与应用,动物和人有共同的进化起源,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系统。因此把动物和人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有助于揭示生命的本质、遗传的奥秘同样可以依据这种进化上的同源性和遗传上的同质性在实
12、验动物体复制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模型,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药物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应用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促进了社会的繁荣昌盛、社会进步、科学的昌明。人们日益讲究生活质量,对药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有病当治病,无病需防病。人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迫切需要提高智能和体能,延年益寿,延缓衰老,保持青春常驻和旺盛的精力,所有这一切药物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是药三分毒”,药品如使用不当对人体都会产生毒性作用。“药疗事故”、“药源性疾病”或“药害事件”教训很多。所以新药在进入临床使用前均需经过安全性评价。,历史上重大的药害事件举例(1),历史上重大的药害事
13、件举例(2),以上药害事件的发生决大部分是因为临床前动物实验没做好,有的是时间过短、有的是动物数量不够、还有的是实验动物选择不当。所以,美国早在七十年代就制定了GLP规范(草案)。GLP是非临床实验的优良实验室规范的英文缩写。现在一般翻译为“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主要就是针对药品临床前动物实验研究制定的法规性文件,其主要精神就是所有的动物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是按照既定的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确保所有的数据都经过两个以上的人审核,所有数据和结论的更改都必须记录在案。由于GLP对动物实验的要求非常严格,使得我们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进行动物实验时都借鉴GLP规范制定各种SOP。,医
14、药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原则:1.选择与人的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LA)如:猴、小鼠的NH4OH致咳 2.选择遗传背景明确,得到良好微生物控制,具有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的LA,如:裸鼠、青光眼兔、糖尿病大鼠 3.选择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LA。如:家犬的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表面利于甲状旁腺切除 4 选择靶器官效应好的LA。5.选择科研、检定及生产中传统使用的LA。,6.选择具有特殊反应性的实验动物品种(系)。如:对血压的影响,狗、猫、鼠易复制高血压模型。过敏反应,变态反应:豚鼠 呕吐反应:狗 对皮肤的局部作用:家兔、豚鼠、猪 致热反应:
15、兔,不能用狗(无汗腺或汗腺不发达)动脉粥样硬化:鸽、鸡、家兔 致癌作用:小鼠、大鼠考虑到品种品系 放射病:狗(不用兔,非常敏感)免疫:C57BL/6 国际通用小鼠。,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相似性:复制的模型尽可能近似与人类疾病。重复性可靠性 适用性和可控性 易行性和经济性,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物理诱发方法:放射线(萎缩性胃炎)、机械损伤化学诱发方法:致癌剂(氨基半乳糖致大鼠肝硬化)化学毒物、强酸强碱烧伤等 生物诱发方法:细菌、病毒、寄生虫、生物毒素等 复合方法:如用细菌加寒冷方法复制豚鼠慢性支气管炎 遗传工程方法:AIDS、老年痴呆症的动物模型,动物模型的优点 1.避免了在人类进行实验所带来得风
16、险。2.临床上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可用动物随时复制出来。例如:放射病、毒气中毒、战伤。3.可以克服人类某些疾病潜伏期长、病程长和发病率 低的缺点。例如:肿瘤、肺心病、再障 4.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增加实验条件的可比性 5.可以简化实验操作和样品收集。按时采集所需的各种样本,及时或分批处死动物 收集样本,以便更好了解疾病过程,完成实验目的,这点在临床时办不到的。6.有助于更全面的认识疾病和疾病本质。但是动物机体结构和代谢与人类有较大差异,实验 结果不能完全照搬于人。,实验动物既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支撑条件,又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其发展和应用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命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
17、志。实验动物在保障人类健康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天花的灭绝、各种人和动物疫苗的研制、断肢再植、器官移植以及转基因和克隆技术等重大突破,都是借助于实验动物获得成功的。当前人类仍面临癌症、艾滋病、SARS等重大疾病的威胁,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药品、保健食品、美容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以及农药、化肥、除草剂、促生长剂、兽药添加剂的研制开发、毒性残留、生物安全性的评定以及与人们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研究都离不开实验动物。,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验动物基础明显滞后于生物高科技的发展需求。近些年,为提高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水平、加强实验动物工作管理,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
18、联合有关部门努力工作,使我国实验动物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标准化。,国外实验动物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生命科学发展推动了实验动物科学的现代化进程,以无菌动物、近交系动物和免疫缺陷动物的培育成功奠定了现代实验动物科学的基础,而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的培育成功又把实验动物科学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主要表现如下:,1.随着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实验动物使用总量减少。因为实验动物质量提高,减少了个体差异,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均一性和可重复性,少量实验动物即可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另一个原因就是当前普及“3R”原则,替代方法和替代材料的发现使用减少了实验动物用量。以英国为例,2000年使用实验动物数量
19、比1976年减少50,而美国在1994年使用实验动物数量与1968年相比,减少了近60。,2.高等级实验动物、转基因动物、模型动物使用量增加。在日本1985年大鼠使用:普通级 清洁级SPF级为2512,而到1991年该比例则改为21150。在英国1990年科研使用转基因动物只占实验动物总数的3,而在2000年短短十年发展到转基因动物占动物数量的18.8;此外,模型动物和各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使用数量急剧上升。,3.国外实验动物管理趋于法制化 随着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产品检验中全方位使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先后立法管理,近几十年又在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在国外实验动
20、物生产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通过立法管理实验动物,尽管国际上不同国家对实验动物管理和立法有不同的尺度,但都是围绕保障动物福利和实验动物质量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3.1 美国,美国政府不直接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而是通过立法经过动植物检疫局(APHIS)、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动物饲养管理与应用委员会(LACUC)等官方或民间渠道,对实验动物及其设施条件进行监督与调控。1966年,第一部保护农用动物法规动物福利法由APHIS颁布实施;1966年颁布濒危物种保护法;1985年颁布食品安全法,对动物福利作出了规定。1990年颁布的食品
21、和农业保护贸易法规定宠物保护。1963年,NIH颁布了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与使用指南,覆盖了实验动物在使用、饲养管理、照料、保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1985年,卫生部颁布了人道主义饲养和使用实验动物的公共卫生服务方针。该方针对政府制定的美国政府关于在测试、科研和培训中使用和管理脊椎动物的原则和动物福利法作了全面的补充和完善。FDA颁布了良好实验室操作规程(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制定了非临床测试标准。,3.2 欧洲 在英国,早在1867年会议通过了防止虐待动物法。1986年颁布了新的动物法。新动物法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其许可证制度,它规定开展与动物有关的科研工作需要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实验 动物 科学 比较 医学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