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卫生陶瓷生产技术.ppt
《现代卫生陶瓷生产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卫生陶瓷生产技术.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卫生陶瓷生产技术主讲:王永刚 学时:56学时,(二)湿物料水分的表示方法湿物料可以看作绝干物料加水分。表示湿物料中水分含量有以下两种方法:(1)相对水分v为湿物料中水分质量W与湿物料质量G之比。显然,它是以湿物料为基准的水分含量百分数。V=W/G 100%,(2)绝对水分u为湿物料中水分质量w与绝干物料质量之比,它是以绝干物料为基准的水分含量百分数。U=W/Go 100%=W/(G-W)100%相对水分虽然是物料的实际含水量,但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基准(湿物料质量)会变化,不能直接运算。绝对水分以绝干物料为基准,因此,计算比较方便。在干燥计算中两种基准要经常换算,换算关系如下:u=v/(1-v
2、)100%v=u/(1+u)100%,(三)干燥器每小时蒸发的水分M(kg水/h)当稳定工况时:蒸发水=进入物料量G1一排出物料量G2(kg/h)=进入物料带入水分排出物料带出水分(kg/h)M=Go(U1-U2)kg/h,u=v/(1-v)绝干物料量 G0=G1(1-V1)=G2(1-V2)由此可导出:M=G1(V1-V2)/(1-V2)kg/h代换后,同样可导出:M=G2(V1-V2)/(1-V1)kg/h,(四)干燥器的物料平衡物料平衡的基准常用1小时或1Kg蒸发水,下面以1小时为基准进行计算。假定在干燥器(物料平衡范围)内,物料没有损失,干燥介质也没有漏逸,则进入干燥器内的物质量应等于
3、离开干燥器的物质量。于是可以写出:L1+L1X1+G1=L2+L2X2+G2此即干燥器无漏逸时的物料平衡式。由于进、出干燥器的干空气质量不发生变化,故:L1=L2=L 此外,物料进、出干燥器时减少的质量即为蒸发出的水分量:M=G1-G2。代入上式后,得:M=LX2-LX1 kg 水/h其中LX2、LX1分别为每小时从干燥器排出的废气带出得水汽质量和进入干燥器的空气所带入的水汽质量。由此得干燥器每小时需供给的空气量:L=M/(X2-X1)kg干空气/h故每蒸发1Kg水所需之干空气量为:l=1/(X2-X1)kg干空气/kg水汽,(五)干燥器的热平衡 干燥器热平衡计算目的是确定每小时消耗的热量,为
4、加热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计算取物质基准为蒸发1kg水,温度基准为0。热平衡范围分干燥器和预热器两部分。蒸发1kg水的干空气量为l,每小时预热器传给空气的热量为Q kJ/h,干燥器蒸发的水量为M kg/h.因此,蒸发1kg水所需的热量为q=Q/M(kJ/kg水)。,(1)干燥器的热收入项目a、热空气带入的热量b、被蒸发水带入干燥器的热量c、在干燥器中补充之热量(2)干燥器热支出项目a、废气离开干燥器带出的热量b、物料在干燥器内吸热,即离开干燥器的物料在出口和入口显热之差c、物料输送设备在干燥器内吸热当运输设备由多种材料组成,比热不同或温度相差较大时,可分开计算。d、向外界散热(3)根据热收入=热
5、支出,列出热平衡方程式:由热平衡方程式计算出每蒸发1kg水所需之干空气量l。它等于:(热支出项目中第2至4项之和,减去热收入项目中第2、3项之和)再除以热空气与废气之热焓差。,3434 干燥过程计算干燥过程计算,基于干燥介质的状态变化,通常借助于热含量-湿含量图,用图解法进行计算。(一)理论干燥过程计算:由前述干燥器热平衡的分析,若热收入中的(b 被蒸发水带入干燥器的热量和c 在干燥器中补充之热量),热支出中的第2、3、4项(b物料在干燥器内吸热,即离开干燥器的物料在出口和入口显热之差 c物料输送设备在干燥器内吸热当运输设备由多种材料组成,比热不同或温度相差较大时,可分开计算。d 向外界散热)
6、均为零,这样的过程称为理论干燥过程,显然所有热损失为零的理想干燥是不存在的,但它对于分析干燥过程却大有益处。在理论干燥过程中,干燥介质的总热焓不变。故理论干燥过程又称定热焓过程或绝热干燥过程。,3432 焓-湿图(-图)为了简化干燥过程的分析计算,常采用-图,即湿空气的焓-湿图,利用该图可以在两维的坐标平面上图示湿空气的状态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大大地简化了干燥计算的过程。湿空气的焓湿图是以含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为基准,总压力取760mm水银柱(也有例外),绘制的图中纵坐标为热含量I单位是:kJ/kg干空气,横坐标为湿含量X,单位是kg水汽/kg干空气。图中绘有五组曲线:等热含量线;等湿含量线;等
7、温线(或等干球温度线),等相对湿度线;水蒸汽分压线;为清楚起见,把横坐标向下转动45,使两坐标轴的间的夹角为135。由于等相对湿度线=100%以下已出现冷凝水,失去意义,因此,作与I轴成正交的X辅助轴,将湿含量的刻度投影到水平X辅助轴上,以便于使用。,1 等湿度线,一组与纵轴平行的直线。在同一条等H线上,湿空气的露点td不变。,2 等焓线,一组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在同一条等I线上,湿空气的温度t随湿度H的增大而下降,但其焓值不变。,3 等温线,当空气的干球温度t不变时,I与H成直线关系,故在I-H图中对应不同的t,可作出许多等t线。各种不同温度的等温线,其斜率为(1.88t+2492),故温度愈
8、高,其斜率愈大。因此,这许多成直线的等t线并不是互相平行的。,焓-湿图图上共有五种线,4 等相对湿度线(等线),当湿空气的湿度一定时,温度愈高,其相对湿度值愈低,即其作为干燥介质时,吸收水汽能力愈强。特征:等相对湿度线是从左下角开始,逐渐向上向右弯曲延伸(似抛物线状),与=99.4的等温线相交后,垂直向上的一束曲折线。湿空气温度超过了沸点,其相对湿度只和湿含量 有关,即在 图上等相对湿度线的温度超过了沸点就垂直向上。,5 水蒸汽分压线,该线表示空气的湿度rm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p1之间关系曲线。当湿空气的总压不变时,水蒸汽的分压p1随湿度而变化。水蒸气分压是一条从原点开始,自左至右微向上凸起的
9、曲线。,等湿度线 等焓线 等温线 等相对湿度线水蒸汽分压线:,图中A点为进预热器前空气的状态,B点为出预器后,进干燥器前空气的状态,点C为出干燥器后空气的状态。由图可见:等热含过程。也就是说热空气的热含量只用于蒸发水分,蒸发水分的热量又全部随被蒸发的水分回到热空气中。在空气绝热增湿过程中,空气失去的是显热,而得到的是汽化水带来的潜热,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虽随过程的进行而变化,但其焓值不变。,图解方法:(1)确定状态点由任意两个已知的、彼此独立的状态参数从图上找出交点,即为空气的状态点。(2)通过状态点在图中查找其它状态参数由各状态参数的特征进行查找。,2、湿空气状态参数的图解举例(1)已知干球温度
10、tA、湿含量xA,求其它状态参数。图解步骤:由已知参数在图上求出状态点A在图上找出的等温线与等湿线的交点A,即为温空气的状态点。由状态点读出其它状态参数,a从A点引平行于等I线的直线和纵座标轴相交,可查出IA,b从A点可读出Ac从A点沿等湿含量线向下,与=100%的等相对湿度线相交,过交点的等温线所示的温度即为露点温度,35 施釉及装饰351 卫生瓷施釉工艺3511 概况陶瓷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烧成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器是用粘土(陶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瓷器是用瓷土烧制的器皿,是中
11、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釉,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衣裳,特别是日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一)旧石器时代 人类在用火和捏制泥土容器的过程中,发现经过制作的粘性泥制容器过火后变得十分坚硬,并且遇水不化,于是有意识的制作泥胚,据对南方地区洞穴居住遗址中出土的陶器残片作碳14测定,证明其年代距今约9,000-10,000年左右,是灰陶。,两汉时期正值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过渡的时期,东汉时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国历代的青釉都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
12、钙为主要助熔剂,加了氧化铁的色釉。在氧化焰里烧成黄色,经过还原焰才成为青色。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对釉的成色有很大关系。当釉内含铁量较高时,则颜色黑如漆。,至两晋时,青瓷在浙江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色彩上打破单一釉色,烧成多色彩瓷。这种施釉方法,直接导出了唐代著名的唐三彩陶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白瓷和黑瓷。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隋代已烧制出胎质洁白,釉面光润的白瓷,开启了唐代瓷业“南青北白”局面的先河。白釉是瓷器釉色之一。为含铁量最低的高温透明釉,釉的本身并无颜色,由于坯的颜色是白色,故看起来为白色。,唐唐代瓷器的制作与使用
13、更为普及,瓷器的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其精细程度远远超越前代,在发展中形成了“南青北白”的两大瓷窑系统。,宋宋朝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贵。,在景德镇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左右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钴料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明代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
14、北成百上千窑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景德镇也被称为“瓷都”。,清朝我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特别是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更是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近代出现没落。,五大名窑1、定窑定窑在河北定州,即今天的曲阳县。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以烧白瓷为主。宋代定窑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是当时最有名的白瓷,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定窑白釉盏
15、托,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2.汝窑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宝丰县,制品为青瓷,传世器物有盘、碟、洗、瓶、樽、碗、盏托、水仙盆等。汝窑曾烧造供宫廷使用之器大约20年,御用瓷作品很少,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北宋末年,汝窑被毁,技艺失传。,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天青釉碗,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官窑 官窑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官窑青釉盏托,官窑青釉方花盆,官窑青釉弦纹瓶,4、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16、,是宋代著名的民窑。位于浙江龙泉县。哥窑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土黄等多种色泽,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不同,而以油灰为主。哥窑瓷器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就是“开片”。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瓷釉比瓷胎的膨胀系数大,瓷器烧成冷却的时候,釉面出现开片。,哥窑葵花洗,哥窑八方碗,开片原本是一种釉面缺陷。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制出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且效果精美绝伦,浑然天成,让自然延伸、交错的开片裂纹与温润的釉面和谐搭配,给单色的器物平添了天然的美感,开片是极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残缺之美。哥窑就是以其自然的开裂现象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卫生陶瓷 生产技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9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