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场规划与管理之休闲农业.ppt
《现代农场规划与管理之休闲农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场规划与管理之休闲农业.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休闲农业,主要内容,休闲农业的作用与意义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及启示我国休闲农业现状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任务,休闲农业的春天,2015 年,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提出用地、财税、融资、公共服务等方面政策措施。2016 年农业部再次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 部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加快行业标准制定,推进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夯实政策创设基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并提出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2017中共中
2、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近21 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 亿元,从业人员845 万,带动672 万户农民受益 休闲农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抓手,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生长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举措,一 休闲农业的作用与意义,休闲农业的概念休闲农业的作用休闲农业的意义,休闲农业的概念,休闲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消费者前来观赏、品
3、尝、购物、劳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展休闲农业的作用,(1)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地富裕农民。发展休闲农业,能够使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与经营收入相叠加,在农民传统增收途径外开拓新渠道;能够使农民的就业收入与创业收入相叠加,提高资产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能够使季节性收入和长年性收入相叠加,保障农民收入“四季不断”。据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左右,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并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可以说,发展休闲农业大大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了相关配
4、套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引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举措。,(2)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地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带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农业标准在休闲农业生产基地的贯彻落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助于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改变农业生产规模小、格局散的情况,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有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平衡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农业装备科技化、生产设施智能化和管理运营现代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发
5、展休闲农业,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效产业的转变。,(3)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地美化农村。发展休闲农业,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基地转变为休闲农业景区,使农业与农村成为市民走进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的新天地;能够促进村容村貌的整治,改变传统农村脏、乱、差的情况;能够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改善农村发展环境;能够引导城市人才、技术与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农村整体发展。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重要举措,使农村逐步转变为农民的美丽家园。,(4)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地愉悦城乡居民。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提供绿色生态
6、农产品和特色农业景观,为城乡居民营造宽松的休闲场所;能够提供农业生产环节体验功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农事体验场所;能够提供农业劳动参与服务,为城乡居民打造出一个运动健身场所;能够促进乡土民俗文化的休闲化,为城乡居民打造出寓教于乐的场所。,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经济意义:(1)休闲农业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收益。(2)休闲农业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产业收益。(3)休闲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整体收益。,社会意义:(1)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表现。(2)休闲农业是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接轨的重要选择。(3)休闲农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休闲农业有助于推动城乡
7、一体化的进程。(5)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6)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的建设。,二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及启示,发展背景及简史发达国家和地区休闲农业类型发达国家休闲农业特色休闲农业推动策略,14,休闲农业发展背景,国外休闲农业发展阶段,绿色假期,休闲渔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休闲农业类型,教育农园,乡村民宿,民俗旅游,市民农园,休闲农场,观光农园,日本、台湾、德国,法、美、意、台湾,日、美、西、台湾,意大利、台湾,以、德、巴、意、法,以、巴、西,澳大利亚、台湾,意大利,意大利休闲农业发展概况,意大利绿色假期:从城市走向农村 意大利是最早发展休闲农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最先成立
8、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土地上搭起帐篷野营,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意大利休闲农业发展的巅峰时期,学术界称之为“绿色假期”,始于 19世纪70年代,发展于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到达鼎盛时期。目前,休闲农业已成为意大利现代农业的一部分,它融合了当地自然、人文、社会等环境,综合开发和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对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至2002年,意大利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企业,当年夏季就招来了120万本国旅游者和20万外国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崇尚绿色、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在“绿色假期”出现后成为意
9、大利人的新追求。同时,“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村成为一个“寓教于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有效地扩大了生态农业耕地面积。此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意大利还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作用,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完善的管理体系。,樱桃采摘,意大利休闲农庄,法国休闲农庄发展概况,法国专业农场:非政府组织引导型的发展模式 早在1855年,法国有一位名叫欧贝尔的国家参议院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区农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伐木种树、观赏田园、学习养蜂,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开创了观光农业旅游之先例。真正发生于法国的休闲农业浪潮是在19世纪70年代的农庄旅游。自从法国推出“农业旅游”后,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得到较快
10、的发展。据统计,法国现有农场1017万个,其中大于50hm2的农场数量为172万个,占农场总量的17;50hm2以下的中小型农场845万个,占农场总量的83(郭焕成等,2007)。这些农场基本上是专业化经营,其中主要有九种性质: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1998年,法国农会常务委员会(APCA)设立了农业与旅游接待服务处,并联合其他社会团体,如互助联盟(CNMCCA)、国家青年农民中心(CNJA)等组织,建立了“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为法国农场划出明确定位区域,连接法国各大
11、区农场,成为法国农场强有力的促销策略。,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民宿农场露营农场,农场客栈,民宿农场,露营农场,美国休闲农业发展概况,美国社区参与的市民农园: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美国休闲农业的兴起可追溯至19世纪上流阶层的乡村旅游。第一个休闲牧场于1880年在北达科他州诞生。1925年,为加强与铁路公司联系和整体推介休闲农业品牌,许多地区休闲牧场纷纷成立协会。1945年左右,许多东部的富裕家庭前往西部的怀俄明州或蒙大拿州度长假,慢慢地这种颇为贵族化的度假方式逐渐普及至中产阶层而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休闲方式。到1970年,仅美国东部就有500处以上的休闲农场。美国休闲
12、农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食物生产过剩的局面,由美国农业部(USDA)协助进行农地转移计划,政府在经费和技术上协助农民转移农地非农业使用,其中一部分即转移为野生动物保育与游憩(陈墀吉,2005)。美国市民农园采用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参与市民农园的居民与农园的农民共同分担成本、风险和赢利。农园尽最大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格的农产品,市民为农园提供固定的销售渠道,双方互利共赢,在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连通的桥梁。这种市场农园在北美发展很快,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已有600多个。这种市民农园极大地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了区域食品
13、的有效供给,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的顺利发展。,美国各种休闲农场,德国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德国市民农园:自家庭院的农家生活体验 德国的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度假农场、乡村博物馆及市民农园等三种类型。其中度假农场的发展可追溯至1960年;乡村博物馆起源于1973年在奥地利展示的民俗村;而德国休闲农业作为欧美休闲农业中比较有代表的是市民农园,它起源于中世纪德国的Klien Garden。在那个时期,德国人习惯于在自家的大庭院里划出小部分土地作为园艺用地,栽种花、草、蔬菜,享受亲自栽培作物的乐趣。但真正成熟发展起来的市民农园,一般认为是19世纪初德国政府为每户市民提供的一小块荒地,以实现蔬菜自产的活动。,19
14、19年,德国制定了市民农园法,成为世界最早制定市民农园法律的国家。1983年,德国修订市民农园法,其主旨转向为市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经营方向也由生产导向转向农业耕作体验与休闲度假为主,生产、生活及生态三生一体的经营方式,并规定了市民农园五大功能:提供体验农耕之乐趣;提供健康自给自足的食物;提供休闲娱乐及社交的场所;提供自然、绿化、美化的绿色环境;提供退休人员或老年人最佳消磨时间地方。市民农园土地来源于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一部分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每个市民农园的规模约2hm2。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园,每个承租人租
15、地100m2。租赁者与政府签订为期25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决定如何经营,但其产品不能出售。若承租人不想继续经营,可中途退出或转让,市民农园委员会选出新的承租人继续租赁,新承租人要承担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费用。2006年,德国市民农园呈兴旺之势,承租者已超过80万人,其产品总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3(辛国荣,2006)。,德国施雷勃田园,位于德国莱比锡,施雷勃田园的各家各户都是独门独院,各具风格,充满了浓郁的大自然情趣和文化气息,如同微缩的露天民居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各家的杰作。施雷勃田园最美丽的景色要算是木屋门前长满奇花野草的蔬菜田园,菜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或鲜花(按照规定,田园里的菜只
16、许种不许收)。每到周末人们走出喧闹的城市,举家来到郊区的施雷勃田园从事“山间劳动”,休闲健身,享受环境,陶冶情操。,案例,德国人首创的生活生态型市民田园施雷勃田园,实在是社区农业的菁华之作,全国超过百万个施雷伯田园每到旅游旺季,总是人声鼎沸,小木屋租赁总是供不应求。慵懒地躺在小木屋门前的躺椅上,看着孩子在那欢呼雀跃,一家人在此享受温馨假日,鸟语花香,好不惬意,德国人真是能工作会享受。“施雷伯”不但解决了农业产业问题,更成为一种区域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秀范本。,施雷勃田园的各家各户都是独门独院,各具风格,充满了浓郁的大自然情趣和文化气息,如同微缩的露天民居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各家的杰作。在每一户的
17、小田园里,好似童话世界里的“小木屋”美观精致,是小田园里的主体建筑。院子里有象征时代的辘轳井或泵水井,地上摆放着精美可爱的小风车和各种家禽模型作为“农舍”的装点。有的院子里还修有“小桥流水”或直径只有一米多的“天然水塘”供野鸟来饮水。,施雷勃田园现状图,施雷勃田园现状图,施雷勃田园最美丽的景色要算是小木屋门前那块周围长满奇花野草的蔬菜园了。菜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或鲜花。按照规定,田园里的菜只许种不许收。秋后田园里枯萎的蔬菜和花草都倒伏在地上,覆盖住潮湿的土地,保护地里的水分,既避免秋冬刮风带起沙尘,第二年春天又可以翻到土地里当作肥料,松弛土壤。,菜园里的田埂上装点着星星点点的五色鲜花,姿姿
18、媚媚,斑斓多彩,既镶嵌着花团锦簇又飘洒着阵阵芳香。田园里绿草成茵,花开遍地,蝴蝶蜻蜓翩翩起舞。小田园的整体面貌朴实自然,风雅备至。微风吹来空气新鲜,拥有广阔原野的宁静,是都市人理想的“后花园”。,人们一走进施雷勃田园,草木清香之气便扑面而来,眼前的“田园风光”已经不是幻想和形容。每到周末人们走出喧闹的城市,举家来到郊区的施雷勃田园或从事“山间劳动”,休闲健身,享受环境,陶冶情操或躺在小木屋门前的躺椅上沐浴和煦的阳光,舒展劳累的筋骨。在田园外边的小道上三三两两休闲散步或跑步锻炼身体的人们显得格外轻松逍遥。,施雷勃田园都建在大中城市的近郊区。目前德国东部有70万个小田园,西部有65万个。今天的施雷
19、勃田园已经大大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和用途,早期那种原始杂乱和贫穷疾苦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的田园租用者都是收入较高的社会中上层人家。近年来申请租赁施雷勃田园的家庭急剧增加,施雷勃协会的数量也在快速发展,“小木屋”供不应求,施雷勃田园的发展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兴旺。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经济收入增长较快,业余时间越来越多,而每年人们“远足旅游”的次数毕竟有限。相比之下,既方便又经济的郊区施雷勃田园这块“世外桃源”就成了居民利用业余时间休闲旅游、度假健身以及躲避城市喧闹的好去处。施雷勃田园还有一个特别的用处。这里不但是孩子们最安全的游戏运动场所,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大自然的美好课堂。当然,施雷勃田园的最大好处
20、还在于它不仅给租用者,而且还给城市的全体居民带来不小的益处。因为城市周围的施雷勃田园区都种满了绿草鲜花及蔬菜等绿色物种,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城市包围起来,为居民输送大量的新鲜空气,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据有关专家研究报告,一个拥有50户田园的施雷勃田园小区占地面积大约25000平方米,在12个小时便可过滤2000公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出1800公斤的氧气。国家不出钱不出力,依靠民间组织就把在许多国家被认为“脏乱差”最难管理的“城乡结合部”变成了“绿色与文化”相融合的“环城公园”。,日本休闲农业发展概况,日本休闲农业发展过程兴起 20世纪60年代,日本工业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
21、民离开土地进城成为工人,导致农业生产萎缩,农民收入急剧下降。为解决这一尴尬局面,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也引导、扶持他们开展兼营水果、蔬菜、花卉、园艺和畜牧水产等多元化生产活动,还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农民开发酒店、餐饮、观光果园和休闲农场等非农业项目来增加收人。,热潮 20世纪70年代,日本农村地区开始出现了比较专业化的“农村观光”经营场所,大量城市居民开始走进乡村度假。20世纪80年代,日本各地农村出现了利用民间资本大规模开发乡村度假村和进行农村旅游建设的热潮,一大批可以容纳500人1000人的大型“农家乐”景点相继建成,如北海道的“农业综合休养地”、冈山
22、县的农业主题公园“荷兰村”等。,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日本旅游休闲农业在旅行社的助动下又向纵深发展,逐渐突破以往只有观光与休闲功能的局限,进一步拓展其体验与学习功能,真正体验农事的原汁原味。进人21世纪以后,日本的休闲农业迈人了高速发展期,通过立法提出建设新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促进城乡“交流融合”新生活方式的实现3,提出“绿色”旅游休闲农业概念,提倡绿色休闲、设立都市菜园等,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精品化的特点,其经营范围相当广泛,经营成效日益显著。,日本休闲农业特色模式,特色农产品开发型 日本大分县的“丰后牛”是日本有名的食用肉牛品种之一,据称其肥嫩的口感堪称世界一流。大分县的汤布院几十年以
23、前有很多农家饲养耕牛,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耕牛已经越来越少,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有效利用原来饲养耕牛留下来的大片草地,当地人自发开展了“一头牛牧场”运动。他们以20万日元为一个认养单位,以居住在大都市的居民为对象,开展了认养肉牛的活动,他们以当地的特色产品作为利息每年寄给认养肉牛的主人。后来这种认养活动发展为每年一度举办“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即每年秋天,饲养肉牛的农家邀请认养肉牛的主人(可以带小孩)到牧场来欢聚,现场烧烤品尝肉牛,根据抽签选出100人依次向着蓝天在噪音测定器跟前大喊大叫,把自己平常不敢、不愿说的一些心愿、牢骚、不满等喊出来,根据噪音大小、喊叫的内容是否独特有趣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农场 规划 管理 休闲 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