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事管理学-第二章人事管理的历史发展.ppt
《现代人事管理学-第二章人事管理的历史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人事管理学-第二章人事管理的历史发展.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人事管理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一、中国古代官吏制作的演变,尧,年老了。有人推荐他的儿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因为丹朱很粗野,好闹事。后来大家都推举虞舜,说他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尧很高兴,考验了三年,非常满意,将帝位禅让给舜。,(一)萌芽阶段(夏至秦统一以前)1、禅让制,2、世袭制,相传禹因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按照禅让制的原则要传位给伯益。谁知禹死后,启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禅让制与世袭制,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代。内容:土地和人口。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
2、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3.分封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2)内容:解决贵族之间的继承权之争。推行嫡长子继承制。3)作用:有利于保证贵族的政治垄断特权。,4、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关系,(二)成长阶段(秦至南北朝),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13岁即位,相国吕不韦掌握实权。公元前238年,这年秦王22岁,宦官嫪毒发动政变,秦王率兵围剿,并悬赏说:“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将叛乱者一网打尽。第二年,又借嫪毒事件,免吕不韦,收回朝政大权。后听从李斯之议,定下金帛利诱与武力打击相结合的计策,灭六国。,确立: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皇位世代世袭。特征:皇权至上(总揽国家大权)、皇帝独尊和皇位
3、世袭。,1、皇帝制度,2、三公九卿制,3、郡县制,形成郡县 乡、里的地方行政体制。郡县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三)成熟阶段(汉元时期),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时期。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其他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汉景帝派周亚夫率军进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汉初实行郡县、封国并存,中央与封国矛盾日益激化。,七国之乱,推恩令,(1)背景:,(2)措施:,汉景帝:武力平定“”。汉武帝:颁布“”,并设刺史监察地方。,1.推恩令,1)、发展演变:隋:开始 唐
4、宋元:继承并完善明清:八股取士 2)、评价: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2.科举制,2.三省六部制,文臣,通判,3.文官和通判,保证君权独尊,决策、审议、执行,在大部分地方实行。,行省制度,(1)措施:,(2)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省制的开端。,4.行省制,明清时期,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1.原因:明初,丞相权势过大,威胁皇权。2.措施: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3.设立内阁:明成祖时,内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决策。,1.废丞相,内阁制与宰相制,图一,图二,机构架构,二、中国古代的人事管
5、理思想,(一)人治的思想(二)“任人唯贤”的思想(三)用人“不求全责备,而取其长,避其短”的思想三、中国古代的人事制度的经验(一)以法治吏一是具有完备的体系,二是具有严格的执法机制。(二)合理的管理机制1.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2.按功行赏的激励机制3.老有所养的保障措施,四、中国古代的人事制度的缺陷,(一)君权至上的人身依附关系极为严重(二)入仕的不正当竞争途径(三)官吏选用的不平等政策,第二节 西方文官制度,一、文官与文官制度文官:主要是指“事务官”这类不与内阁共进退,经过公开考试录用,实行常任制的政府文职公务人员。文官制度:是西方各国为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人事 管理学 第二 人事管理 历史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