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杜文波,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内容,测土配方施肥基本内涵(定义、环节、原则)土样的采集肥料的混合玉米营养诊断常用肥料及鉴别玉米需肥特点玉米施肥存在问题玉米施肥原则玉米施肥方案,测土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及其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施用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肥料适宜用量与配比,以及相应的施肥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要想在产前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和配比,必须全面考虑“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三个方面的条件,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测土配方施肥的定义,土壤
2、供肥和施用肥料都是为了满足作物的需要。作物需肥一般来说都是相对固定的,关键在于掌握土壤供肥能力,而肥料在其中起一个调剂作用,这种调剂的程度,决定肥料的用量。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处在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是作物需肥不但因作物品种不同,而且因土壤肥力的高低而影响它的产量,那么对肥料的要求也会不同。二是土壤供肥能力因作物品种和土壤性能不同而有差别,施肥是否合理也影响其潜力的发挥。土壤的酸碱度、含水量、质地等间接因子也影响肥力的发挥。三是肥料的作用,不但受土壤肥力的影响,而且也因用量和作物品种特征而变化。协调好以上三者的关系,才能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这是配方施肥的关键。,测土配方施肥的定义,测土配方施
3、肥技术的五个环节,配肥,供肥,施肥,测土,配方,测土配方施肥的五个环节,测土配方施肥的具体内容,包含着“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指导”五个关键环节。“测土”是对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有机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测试。“配方”是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制定出某种作物一定产量水平下的各种肥料的用量和比例。提供肥料配方时,先要了解种植作物种类和计划产量,该作物获取一定产量需吸收多少养分,土壤能提供给多少养分,然后确定施用肥料的品种和每一种肥料相应的最适宜用量。“配肥”和“供肥”是根据确定的肥料配方,以各种单质化肥和(或)复合(混)肥为原料,采用掺混或造粒工艺制成(或农户按方抓药
4、,现用现配)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需求的配方肥料,并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肥料生产企业或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直接供应给使用者。“施肥指导”是指导在生产过程中执行“配方”,以保证目标产量的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则,1.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的土壤肥力条件下,施用化肥的作用确实是很大的。但随着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消耗,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降低,表现为土壤肥力的衰退,则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就越来越小,农民称之为“土壤吃化肥的胃口越来越大”。这实际上是土壤保肥性能越来越差,而且化肥的利用率也越来越低。所以不管化肥的施用量达到多高水平,仍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料
5、。国内外长期试验也证明,单施化肥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只有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才能使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增加。,2.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 要使作物、土壤、肥料三者形成良性的循环体系,必须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根据这个原则,必须坚持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合理施用,做到投入与产出相平衡。同时,在测土配方施肥中,每季作物必须施用最低限度的有机肥料,达到足以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程度。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过程中,从培肥土壤的角度出发,必须通过使用有机肥,用量应在此计算结果上有所增加。这样才能正确处理肥料投入与作物产出、用地与养地的关系,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培肥土壤之目的。,测土配方
6、施肥的基本原则,3.高产与优质高效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农业正处在调整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新阶段,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农产品品质和效益的提高。根据这个原则,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时,一是要合理掌握化肥与有机肥施用比例。二是要合理掌握氮磷钾化肥的施用比例。三是要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田环境污染,实现节本提质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则,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采样单元:根据土壤类型、种植作物等因素确定采样单元。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100200亩(平原区、大田作物每100500亩采一个混合样,丘陵区、大田园艺作物每3080亩采一个混合样)。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采样地块
7、面积为110亩。采样时间: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设施蔬菜在晾棚期采集,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的第一次施肥前采集。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采集样品。,采样周期:同一采样单元,无机氮及植株氮营养快速诊断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等一般23年,中、微量元素一般35年采集1次。采样深度: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采样点数量: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每个样品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采样要求多点混合,每个样品取15-20个样点。,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采样路线: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
8、“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采样方法: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取土;需要测定微量元素时,所有样品必须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S”法布点,样品数量: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四方
9、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样品标记: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一张。将土壤样品采集好后,及时送到土壤化验室进行土壤养分的测试。,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四分法”,配方设计的方法,地力分区(级)配方法 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的作法是,按土壤肥力高低分为若干等级,或划出一个肥力均等的田片,作为一个配方区,利用土壤普查资料和过去田间试验成果,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估算出这一配方区内比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优点:针对性强,提出的用量和措施接近当地经验,群众易于接受,推广
10、的阻力较小。缺点:地区局限性,依赖于经验较多。适用于生产水平差异小、基础较差的地区。在推行过程中,必须结合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科学测试手段和指导的比重。,配方设计的方法,目标产量配方法 目标产量配方法是根据作物产量的构成,由土壤和肥料两个方面供给养分原理来计算施肥量。目标产量确定以后,计算需要吸收多少养分来施用肥料。,配方设计的方法,1、养分平衡法 以土壤养分测定值来计算土壤供肥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肥料需要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土壤测定值0.15 校正系数)/(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0.15是mg/kg换算为每亩养分含量的系数,每亩0-20公分土壤重15万千克,15000
11、0/1000000=0.15。校正系数=缺素区作物地上部分吸收该元素量/(该元素土壤测定值0.15)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概念清楚,容易掌握。缺点是,由于土壤具有缓冲性能,土壤养分处于动态平衡,因此,测定值是一个相对量,不能直接计算出“土壤供肥量”,通常要通过试验,取得“校正系数”加以调整。,配方设计的方法,配方设计的方法,2、地力差减法 作物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情况下所得的产量称空白田产量,它所吸收的养分,全部取自土壤。从目标产量中减去空白田产量,就应是施肥所得的产量。按下列公式计算肥料需要量:肥料需要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空白田产量)/(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这一方法的优点是,不需
12、要进行土壤测试,避免了养分平衡法的缺点。但空白田产量不能预先获得,给推广带来了困难。,配方设计的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法 通过简单的对比,或应用正交、回归等试验设计,进行多点田间试验,从而选出最优的处理,确定肥料的施用量.,配方设计的方法,1、多因子正交、回归设计法 此法一般采用单因素或二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为基础,将不同处理得到的产量进行数量统计,求得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肥料效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元素肥料的增产效应,以及其配合施用的联应效果,而且还可以分别计算出经济施用量(最佳施肥量)、施肥上限和施肥下限。此法的优点是,能客观地反击影响肥效诸因素的综合效果,精确
13、度高,反馈性好。缺点是有地区局限性,需要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多点试验,积累不同年度的资料,费时较长。,配方设计的方法,2、养分丰缺指标法 利用土壤养分测定值和作物吸收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不同作物通过田间试验,把土壤测定值以一定的级差分等,制成养分丰缺及应施肥料数量检索表。取得土壤测定值,就可对照检索表按级确定肥料施用量。此法的优点是,直感性强,定肥简捷方便。缺点是精确度较差,由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土壤氮的测定值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差,一般只用于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定肥。,配方设计的方法,3、氮、磷、钾比例法 通过一种养分的定量,然后按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决定其它养分的肥料用量,
14、例如,以氮定磷、定钾,以磷定氮等。此法的优点是,减少了工作量,也容易为群众所理解。缺点是,作物对养分吸收的比例和应施肥料养分之间的比例是不同的,在实用上不一定能反映缺素的真实情况。由于土壤各养分的供应强度不同,因此,作为补充养分的肥料需要量只是弥补了土壤的不足。所以,推行这一定肥方法时,必须预选做好田间试验,对不同土壤条件和不同作物相应地作出符合于客观要求的肥料氮、磷、钾比例。,1.化学肥料之间如何混合?根据以上三条原则,肥料是否适宜混合通常有三种情况,可以混合;可以暂时混合;不能混合。可以混合肥料混合过程中或混合后的贮存、施用过程中,不会因肥料的组成不同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引起养分的损失
15、或有效性下降,也不会使肥料的物理性状变差,降低肥效和工效,甚至能够改善肥料的物理性状,使施用更加方便。例如,硫铵、磷矿粉;硫铵与过磷酸钙;尿素与过磷酸钙;氯化铵与氯化钾、硫酸钾;尿素与硝酸钙、氯化铵、硫酸镁等都可以混合。下面举例说明。,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尿素和过磷酸钙。尿素与过磷酸钙混合后,尿素与过磷酸钙中的游离磷酸、磷酸一钙相互形成复合物。CO(NH2)2+H3PO4 CO(NH2)2H3PO4尿素 磷酸 尿素磷酸4CO(NH2)2+Ca(H2PO4)2H2OCa(H2PO4)2CO(NH2)2+H2O尿素 磷酸一钙 尿素磷酸钙 水生成的尿素磷酸和尿素磷酸一钙复合物,可以减少混合物中的尿素
16、转化为氨而挥发损失。所以两者混合使用效果更好。但是尿素与过磷酸钙后,产生水分,使肥料潮湿甚至发粘,增加施用困难。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在混合肥料前,先用2%-3%的硫酸铵或5%-10%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然后再混入尿素。,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尿素和硫酸镁。尿素和硫酸镁混合发生如下变化:CO(NH2)2+MgSO4 Mg SO4CO(NH2)2尿素 硫酸镁 尿素硫酸镁生成的复合物也能够减少尿素在土壤中的流失和氨挥发。硫酸铵和过磷酸钙。这两种肥料混合堆沤两周,可发生下列化学变化:Ca(H2PO4)2+(NH4)2SO4 2NH4N2PO4+CaSO4磷酸一钙 硫酸铵 磷酸一铵 石膏生成的稳
17、定性较好的磷酸一铵,混合后施入土壤,解离出NH4+和H2PO4,都可以被作物吸收作用,从而消除硫酸铵的生理碱性,减少单一肥料对土壤的不良影响。,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当过磷酸钙中含有较多游离硫酸时,与硫酸铵混合,会使混合肥料硬化,并且形成硫酸铵与硫酸铵的复盐,使肥料效果降低,因此要随混随用,防止发生不良变化。如混合后要较长时期贮存,可以在过磷酸钙中混入少量磷矿粉或骨粉,或钙镁磷肥,先中和其中的游离酸,然后再进行混合。,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可以暂时混合有些肥料混合后,若马上使用,不致产生不良影响,但混合后存放的时间较长,则容易引起肥料物理性状变坏或肥效变差。所以这些肥料可以暂时混合但不能长久放置。
18、例如过磷酸钙与硝态氮肥;尿素与硝酸铵;尿素与氯化钾;石灰与氯化钾;石灰氮与氯化钾、硫酸钾;钢渣磷肥与硝酸钾等,都可以暂时混和。现举例说明:尿素与氯化钾。尿素和氯化钾混合,不会降低肥料的有效性,但物理性状变差,吸湿性增强,易于结块。两者分别放置存放5天,尿素吸湿8%,氯化钾吸湿5.5%,而两者混在一起,吸湿则达到36%。所以,这两种肥料混合后应马上施入土壤。,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硝态氮肥与其它无机肥料。硝态氮肥多有较强的吸湿性,与其它无机肥料混合,吸湿性则更强,并且放置结块,不易施用。如果在混合后加入少量的有机物,并且及时施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可混合混合后发生养分损失、肥效降低的肥料不可以混
19、合。例如,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碱性肥料与过磷酸钙;硝态氮肥与窑灰钾肥;石灰与硫酸亚铁;钢渣磷肥与窑灰钾肥等,都不可以混合。举例说明如下:,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如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窑灰钾肥混合,否则引起氨的挥发损失。(NH4)2SO4+CaO 2NH3+CaSO4+H2O硫酸铵 石灰 氨 硫酸钙 水过磷酸钙不能与石灰、草木灰、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混合,以免导致水溶性磷转化为难溶性磷,使磷肥有效性降低。Ca(H2PO4)2+2CaO Ca(PO4)2+2H2O磷酸一钙 石灰 磷酸三钙 水,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难溶性磷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
20、。如骨粉和磷矿粉不宜与石灰、草木灰、石灰氮等碱性肥料混合。因为骨粉、磷矿粉中的磷是难溶性化合物磷酸三钙,施入土壤后,靠土壤中的酸和根系分泌的酸来提高其溶解度,如与碱性肥料混合,则更难为作物吸收利用。过磷酸钙不能与碳酸氢铵混合使用。碳酸氢铵只能用来中和过磷酸钙中的游离酸,作为氨化剂使用,但不能用大量的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否则会引起水溶性磷的降低和加速氨的挥发。,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2)化肥与有机肥之间如何混合?化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可分为两种情况。可以混合过磷酸钙与堆肥、厩肥可以混合,因为二者混合可以使有机肥料把过磷酸钙包被起来,减少土壤与过磷酸钙接触的机会,减少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同时
21、有机肥还能络合土壤中的钙或活性铁铝形成稳定的金属,避免金属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结合成难溶性磷酸盐,降低磷肥肥效。此外,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混合堆沤,有机肥在腐熟过程中产生的氨可以与过磷酸钙反应生成磷酸铵,可以减少氨的挥发,起保氮作用。,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磷矿粉、钙镁磷肥与堆肥、厩肥可以混合。因为堆肥、厩肥分解出的有机酸可以促进磷矿粉和钙镁磷肥的分解,释放出有效磷,从而提高磷肥肥效。新鲜厩肥与铵态氮肥、钾肥;堆肥、沤肥与钢渣磷肥、沉淀磷肥;人粪尿与少量过磷酸钙;泥炭与石灰氮、草木灰等都可以混合。,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不可以混合有机肥料与有些化肥混合,易引起氨的挥发,降低肥效,故不可以混合。如一些碱性肥
22、料草木灰、石灰氮、钙镁磷肥与腐熟的堆肥、厩肥混合,有机肥的铵态氮变成气态而损失。硝态氮肥硝酸铵、硝酸钾、硝酸磷肥等与未腐熟的有机肥堆肥、厩肥等混合沤制,硝态氮易变成五氧化二氮呈气态挥发到大气中去。,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3)生物肥料与其他肥料之间如何混合?生物肥料是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在这种制品中,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起关键作用。因此,生物肥料与其他肥料或物质混合,以不伤害微生物活体为主,如果伤害了微生物活体就不可以混合。可以混合生物肥料之间可以混合,不同菌种之间生产的生物肥料可以混合,生物肥料可与有机肥混合。生物肥料与少量微量元素混合。固氮菌可添加少量钼、铁等微量元素。生物肥料可与少量稀土
23、混合。,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有条件混合生物肥料(主要为牙杆菌)单独造粒,然后与复混肥混合。微生物菌剂接种鸡粪、猪粪等有机肥,发酵后,然后与无机肥料混合。不能混合生物肥料不能与含有大量挥发氨的化学肥料混合。生物肥料不能与大量过酸或过碱的物质混合。以上说明了各种肥料相互混合的适宜性,有的可以混合,有的可以暂时混合但不宜久存,有的则不可以混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混合施用的要尽量混合施用。不可混合施用的,可相隔几天,分别施用。配制混合肥料,现用现配较好,尽可能不要过早混合。有条件的地方把混合肥料制成颗粒更好,以便于机械施肥。,各种肥料之间的混合,玉米营养缺乏症状,缺 钾,缺 氮,缺 磷,缺 镁,玉米
24、营养缺乏症状,(1)玉米缺氮有什么症状?玉米缺氮时,植株矮小,茎细弱,生长缓慢,叶片由下而上失绿黄化,症状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发展,先黄后枯,黄化部分呈“V”字形。(2)玉米缺磷有什么症状玉米缺磷时,从幼苗开始,在叶尖部分沿叶缘向叶鞘发展,呈深绿带紫红色,逐渐扩大到整个叶片,症状从下部叶片转向上部叶片,基至全株紫红色,严重缺磷叶片从叶尖开始枯萎呈褐色,抽丝延迟,雌穗发育不完全,弯曲畸形,籽粒排列不整齐,果穗结粒差。,(3)玉米缺钾有什么症状?玉米缺钾时,叶片与茎节的长度比例失调,叶片长,茎秆短,老叶尖端及边缘褐色焦枯,茎秆细小柔弱,易倒伏。(4)玉米缺钙有什么症状?玉米缺钙时,植株矮,叶缘有时呈
25、白色锯齿状不规则破裂,茎顶端呈弯钩状,新叶尖端粘连,不能正常伸展,老叶尖端也出现棕色焦枯。(5)玉米缺镁有什么症状?玉米缺镁时,下部叶片脉间出现淡黄色条纹,后变为白色条纹,严重时脉间组织干枯死亡,呈紫红色花斑叶,而新叶变淡。,玉米营养缺乏症状,(6)玉米缺硫有什么症状 玉米缺硫时,全株黄绿色,新叶黄于老叶,叶缘显紫色。(7)玉米缺硼有什么症状?玉米缺硼时,上部叶片发生不规则的褪绿白斑或条斑,果穗畸形,行列不齐,着粒稀疏,籽粒基部常有带状褐色。(8)玉米缺铁有什么症状?玉米缺铁时,幼叶脉间失绿呈条纹状,中下部叶片为黄色条纹,老叶绿色。严重时整个新叶失绿发白,失绿部分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坏死斑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米 配方 施肥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