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ppt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习回顾,1.(2017菏泽市中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菏泽市多地已经开始实现电动公交出行,推广太阳能路灯,升级改造燃煤锅炉,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D.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点评】D将废气排放到高空,也不会减少污染气体和PM2.5的排放,也会造成空气污染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课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
2、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变化着。,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3,九年级化学上册,节 日 焰 火,九年级化学上册,燃 烧,九年级化学上册,钢 铁 生 锈,九年级化学上册,牛奶变质,九年级化学上册,溶洞钟乳石的形成,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实验观察方法,几种物质参加反应;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反应时,观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件)。,有几种物质生成;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实验1-1】,操作:,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
3、近试管口。,水的沸腾,10,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实验1-2】,操作:,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胆矾的研碎,11,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2粉碎后的胆矾颜色、状态又是什么样的?3变化前、后胆矾有什么不同?变化后的粉末物质还是原来的胆矾吗?为什么?,【实验1-3】,操作:,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2,1.加水溶解后,溶液的颜色是什么样的?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什么
4、现象?,【实验1-4】,操作:,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13,1.在石灰石表面,观察到什么现象?2.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有何变化?,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液体,由块状变粉末,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和石灰水变浑浊,有,有,无,无,14,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化学来源生活,化学服务社会”的理念。,教材特点,教材分析,想一想:,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三、实验1、2与
5、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情境引入,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应用结论,内容组成,教材分析,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现象: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2.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常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那么是否有这些现象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呢?,情境引入,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应用结论,内容组成,教材分析,电灯通电发光是什么变化?,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 变化 性质 第一 课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