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件之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物理化学课件之热力学第一定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课件之热力学第一定律.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能量守恒原理,能量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无形消灭,这一原理早就为人们所认识。但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能量守恒这一原理还只是停留在人们的直觉之上,一直没有得到精确的实验证实。,1840 年前后,焦耳(Joule)和迈耶(Meyer)做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能量确实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中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在相互转化时有着严格的当量关系。即著名的热功当量:1卡(cal)=4.184 焦耳(J);1焦耳(J)=0.239卡(cal),1.焦耳实验的意义,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为能量守恒原理提供了科学的实验证明,从直觉到严格的实验验证。2.能量守恒原理的适用范围 能量守恒原理
2、是人们长期经验的总结,其基础十分之广,到现在为止不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还没有发现例外的情形。,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对于宏观体系而言,能量守恒原理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方法很多,但都是说明一个问题 能量守恒。,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种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存在的”不供给能量而可连续不断产生能量的机器叫第一类永动机。,二、内能,考虑一个纯物质单相封闭体系,两个状态函数(V,P)就能确定体系的状态。体系的初态为 A,发生任意变化至状态 B。,其变化途径可以是途径(I),也可以是途径(II),还可以是沿虚线变化(如前述的恒容、恒压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3、原理)得到的直接结果是:“体系从状态 A 状态 B 沿途径(I)的能量变化值,必然等于沿途径(II)或沿其它任意途径的能量变化值。”,再让体系沿途径(II)由 B A,每经过这样一次循环(A B A),体系状态不变,而环境得到了多余的能量。如此往复不断地循环,岂不构成第一类永动机?这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反证法:,否则的话,若沿途径(I)体系给予环境的能量多于途径(II),那么我们可以令体系先沿途径(I)由 A B,,结论:,任意一体系发生状态变化时,其能量的变化值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即其能量的变化值只取决于体系的始态(A)和终态(B)的能位差。换言之,若状态 A 的能量绝对值已知,则状态
4、B 的能量值也能确定(不论用何种方法由 A 达到 B)。,推论:任意体系在状态一定时,体系内部的能量是一定值,其变化值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只与始态、终态的能量有关。也即:“体系内部的能量值是一状态函数。”,内能 U:内能是体系内部的能量(不包括整个体系本身的势能、运动动能等);可用 UA、UB 表示体系在状态A和状态B时的内能值,则在状态A状态B中,体系内能变化值为:U=UB UA,内能的特性:,a.若要确定体系任一状态的状态函数内能 U的绝对值(如 UA,UB 等等),至少必须确定某一状态(如状态A)的内能绝对值 UA,则其他任一状态的 Ui 绝对值就可以推算:Ui=UA+UA i(UA
5、i 实验可测),b.事实上,状态函数 U 的绝对值包含了体系中一切形式的能量。例如:分子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电子运动能、原子核内的能量等等。因此,内能的绝对值大小是无法确定(或测定)的。,c.倘若我们认定某一状态的内能为零(如UA=0),那么其它任意状态的内能值也就能确定了。对于热力学来说,重要的是内能的变化值U(能量转化)而不是其绝对值大小。因此热力学不强求内能绝对值究竟是多少,而只要认识到它是体系的一个状态函数。,d.由于 U 是一状态函数,即确定的状态有确定的 U 值。对于纯物质单相封闭体系,我们可用任意两个状态函数来确定体系的状态。例如上图中的(V,P),而内能 U 也就可看作是体
6、积 V 和压力 P 的函数:U=U(V,P),已知状态函数的无限小变量 U 可用全微分 dU 表示,根据多变量函数的微分学,U(P,V)的全微分可写作:dU=(U/P)V dP+(U/V)P dV 同理,对于纯物质单相封闭体系,有:U=U(T,V)dU=(U/T)V dT+(U/V)T dV,U=U(P,T),dU=(U/T)P dT+(U/P)T dP 通常用实验易测量值,如 P、T、V 等,作为独立变量函数。,三、热和功,当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并引起体系的能量变化时,则这种能量变化必须依赖于体系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传递来实现。这种能量的传递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叫做“功”,一种叫做“热”。“热”有
7、温度差存在情况下的能量传递形式叫做“热”,“功”“热”以外其他能量传递形式叫做功,如:体积功、表面功、电功等。1.热和功产生的条件:热和功的产生与体系所进行的状态变化过程相联系,没有状态的变化过程就没有热和功的产生。,2.热和功的性质,热和功不是状态函数,它的大小与体系状态变化的途径有关。即从状态A 状态B,体系和环境间的热或功的传递量与其变化途径有关,不同的变化途径可能得到不同大小的热和功。所以不能说体系在某一状态下有多少热、多少功(这与内能 U 有区别)。,3.符号表示:,功W:体系对环境作功为负值,反之为正值。涉及功W时,通常是以环境为作用对象的;当W为负,表示环境得到功,体系对环境作功
8、;当W为正,表示环境失去功,即环境对体系作功。热Q:体系吸热 Q 为正值,反之 Q 为负值。,四、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当一体系的状态发生某一任意变化时,假设体系吸收热量为Q,同时对环境作功为W,那末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应有下列公式:U=Q+W(封闭体系),注意:上式中 Q、W、U 均为代数值,可负,可正,对这一点初学者要特别注意,其正、负号的确定见前述。,U=Q+W,如果体系状态只发生一无限小量的变化,则上式可写为:dU=Q+W(封闭体系)U 是状态函数,可用全微分 dU 表示其微小变量 U。,而 Q、W 不是状态函数,只能用 Q、W表示其微小变量,其大小与过程有关。注意两者的区别。,
9、例 1:设有一电热丝浸于水中,通以电流,如果按下列几种情况作为体系,试问 U、Q、W 的正、负号或零。,a)以电热丝为体系;b)以电热丝和水为体系;c)以电热丝、水、电源和绝热层为体系;d)以电热丝、电源为体系。,解答:U Q W a)+b)+c)0 0 0 d)0,解答:U Q W a)0 0 0 b)0 0 0,例 2:设有一装置,a)将隔板抽去后,以空气为体系时,U、Q、W 正、负号?b)如右方小室也为空气,只是压力较左方小,隔板抽去后,以空气为体系时,U、Q、W 的符号?,五、膨胀功(体积功):We,1.定义:体系(如:气体)在膨胀过程中对环境作的功即膨胀功。膨胀功在热力学中有着特殊的
10、意义,事实上,膨胀功称体积功更确切(包括体系被压缩时环境对体系的作功)。,功的概念通常是以环境为作用对象的,微量体积功 We 可用 P外dV 表示:We=-P外dV 式中 P外 为环境加在体系上的外压,即环境压力 P环。,2.膨胀功We计算,设一圆筒的截面积为A,筒内有一无重量、无摩擦的理想活塞,活塞上的外压(环境,压力)为P外,则活塞所受的外压力为 P外A,当气体恒温膨胀使活塞向上推了dl 的距离时,体系对环境所作的功为:,We=-Fd l=-P外Ad l=-P外dV(dV为膨胀时体系体积的变化值),由于功不是状态函数,而与途径有关,当上述气缸(体系的体积)从V1 膨胀到 V2 时,根据膨胀
11、方式的不同,体系对外所作的功也不同。,不同过程膨胀功,1)向真空膨胀此时施加在活塞上的外压为零,P外=0,体系在膨胀过程中没有对外作功,即:,2)体系在恒定外压的情况下膨胀 此时 P外=常数,体系所作的功为:,3)在整个膨胀过程中,始终保持外压 P外 比体系压力小一个无限小的量 d P,此时,P外=P d P,体系的体积功:,此处略去二级无限小量 dPdV,数学上是合理的,即此时可用体系压力P代替 P外。,若将体系置于恒温槽中,使气体在恒温条件下膨胀,并且是理想气体,则:P=n RT/V(T为常数),式中脚标“1”为始态,“2”为终态;上式适合封闭、理气、恒温可逆膨胀功计算。上述三种不同的膨胀
12、过程,体积功不同。,六、热学可逆过程,在上述三种膨胀方式中,第三种膨胀方式是热力学中极为重要的过程,即“始终保持外压比体系内压力 P 只差一个无限小量 dP 情况下的膨胀”。我们可设计它是这样膨胀的:,时体系膨胀一个微体积元 dV,并使外压 P外 与体系压力 P 平衡相等;依次一粒一粒地取出砂粒,气体的体积就逐渐膨胀,直到 V2 为止。如图所示。,在活塞上放着一堆细砂作为外压 P外,初始时外压与体系内压P相等,然后每取出一粒砂粒,P外 就减小一个无限小量 dP 而降为(P dP),这,图中棕色柱面为每取出一粒砂粒,体系膨胀一个 dV(每个 dV 不相等)所作的功,整个棕色区域面积即为体系所作为
13、膨胀功 We。,显然,当砂粒改为粉末时,即 dP 0,dV 0 时,棕色区的面积趋向于体系恒温曲线下面从V1V2 所包围的面积,即:,如果将取下的粉末一粒粒重新加到活塞上,则此压缩过程中,外压始终比体系大一个dP,一直回复到V1为止,在此压缩过程中环境所作的功为如图黄色加棕色阴影面积。,当dP0时,环境作功趋于恒温线下面从V2V1 所包围的面积,即,结论,比较、式,这种无限缓慢的膨胀过程(dP 0)体系所作功We 和无限缓慢的压缩过程(dP 0)环境所作功W环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当体系从V1V2V1 回复到初始态时,环境中没有功的得失,即 W=0。一个循环后,体系(状态函数)U=0,根
14、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U-W=0 即环境也无热的得失。当体系回复到初始(V1,P1)时,W=0,Q=0,环境无功和热的得失,即环境也回复到原状。,恒温槽的作用是:膨胀时体系从它吸热,压缩时体系放热给它,以保持体系温度不变。,1.热力学可逆过程,能经由原来途径的反方向变化而使体系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时环境中没有留下任何永久性变化的过程,为热力学可逆过程。例如:上述第三种膨胀方式即属于热力学可逆过程。,反之,如果体系发生了某一过程,在使体系回复到始态后,在环境中留下了任何永久性变化时,即环境没有回复原状,则此过程就称为热力学不可逆过程。例如:上述第一、第二种膨胀方式属热力学不可逆过程。,在上述第二种
15、抗恒外压P外等温膨胀过程中,体系对环境作功为-P外(V2V1),即图中棕色阴影面积。欲使体系从 V2 回复到 V1,环境所消耗的功至少需要等温线下的阴影面积(棕色+黄色)。若环境以恒外压 P1 使体系压缩至原状 A,则环境需作更大的功:,(蓝色+棕色+黄色)。环境所作功必然大于体系膨胀过程中所作的功(棕色阴影)。,所以说,要使体系回复到原状 A,环境中将有功的损失(至少为黄色阴影面积大小),而获得大小相等的热(能量守恒),即环境有了永久性的变化。故第二种抗恒外压P外等温膨胀过程属热力学不可逆过程。,2.热力学可逆过程的特征,1)可逆过程是一系列连续的平衡过程(准静态过程),即在过程进行中体系的
16、压力与外界作用于体系的压力相等;2)只要循着原过程的反方向进行,可使体系回复原状而且使环境无功的损耗;3)在恒温可逆过程中,体系对环境所作的膨胀功为(绝对值)最小;而可逆压缩时,环境对体系所作的功最大功。,3.热力学可逆过程的研究意义,上述分析可知,热力学可逆过程是一个无限缓慢的准静态过程,过程进行中体系一直处于平衡状态,它是一个极限的理想过程,实际的自然界并不存在。但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状态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总可以通过无限接近于可逆过程来实现(如前述第三中种膨胀)。,因此,不能认为实际过程没有绝对的可逆过程,研究可逆过程就没有意义。可逆过程概念与科学研究中的其它“极限”概念一样(如“理想气体”
17、概念),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例如,1.通过比较可逆过程和实际过程,可以确定提高实际过程效率(热机效率)的可能性,可逆过程热效率为过程热效率的最高值。(后面详细讲述)2.某些重要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只有通过可逆过程才能求算,如状态函数“熵”的变化量 S 等。而这些函数的变化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题,298K下 2mol H2(理气),V1=15 dm3,计算其膨胀功。1)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外压 P外=1atm 膨胀到 50 dm3;2)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到 50 dm3。,膨胀(1)是等温不可逆过程,等温过程指:T始=T终=T外等温不可逆过程进行时体系处于非平衡态
18、,体系各部温度不均或认为不可测;但在达到终态压力位置后,体系总能通过(体系与环境,或体系各部分之间的)热交换而达到平衡态,使 T终=T始=T外。,解:,等温过程(T始=T终=T外)不考虑过程进行时体系的温度情况,只要始态、终态温度与(恒定的)环境温度相等。等温过程与恒温过程严格说是有差别的。但许多情况下,热力学量的计算结果没有差别。,对于过程(1)抗恒外压 P外1atm 膨胀到 50dm3:W1=-V1V2 P外dV=-P外(V2V1)=-101325(5015)103=-3546.4 J结果与过程是否恒温没有关系,所以有时人们把恒温过程与等温过程不加区别。处理问题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所指的过
19、程是恒温还是等温。而等温可逆过程(因过程无限缓慢)与恒温可逆过程是等价的。,对于膨胀过程(2),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到50 dm3 W2=-nRT ln(V2/V1)=-28.314298ln(50/15)=-5973.0 J W1=-3546.4 J比较过程(1)与过程(2)得:体系可逆膨胀功比抗恒外压不可逆膨胀功大。,七、可逆相变及其膨胀功,物质的相转变,如液体的蒸发、固体的升华、固体的熔化、固体晶型的转变等等,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下是可以可逆地进行的。,例如水在 1atm,100C 下的可逆蒸发,如图:,当P外=1atm时,活塞受力平衡,不动;当P外比水的饱和蒸汽压(373K 时为1atm)
20、小一个无限小的量(dP),时,容器中的水将蒸发,直到全部变成蒸汽,此过程无限缓慢,体系始终保持平衡态,所以它是一个可逆蒸发过程。,对于可逆蒸发过程:We=-P外dV=-PdV=-P V式中P为两相平衡时的压力,即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可逆过程温度恒定不变,P 恒定(如:1atm);V为蒸发过程中体系体积的变化:V=Vv V l 一般地与Vv相比Vl 为小量,可忽略不计:We=-P Vv,若蒸气为理想气体,则:Vv=n RT/P(恒温可逆蒸发)We=-P n RT/P=-n RT(n:蒸发液体 mol 数),*此式也适用于固体的可逆升华。*对于固液相变、固体晶型转化,由于不同相的密度差别不大
21、,故:We=-P V(固液相变、固体晶型转化),讨论,若外压 P外 远比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小(甚至真空),此时液体将发生“快速蒸发”,此过程就不是“可逆过程”了,下面将证明这一点:,首先考虑“快速蒸发”过程的膨胀功,若恒外压 P外=0.5 atm(明显小于373K 下水的饱和蒸汽压 P1=1atm);尽管膨胀过程为非平衡过程,但在恒温槽(373K)的作用下,体系最终达到一个 T=373K,P2=P外=0.5 atm 的平衡气体状态。理想气体假设下:Vv=nRT/P外(忽略Vl),结论:一定温度下液体蒸发过程中抗恒外压膨胀所作的功 We 的大小与外压 P外(0)的大小无关。We=-nRT(等
22、温抗衡外压蒸发膨胀功,P外 0)当 P外=0 时,We=0,膨胀功大小与可逆蒸发时一样:We=-P外dV=-P外 V=-P外Vv=-P2 Vv=-nRT,要使体系复原,回到 373K、P1=1atm下的水,环境至少需作功:W外,min=P2P1P外dV+P1(Vl Vv)=nRT ln(P2/P1)P1Vv=nRT ln(0.5 atm/1atm)nRT=1.693 nRT,如此循环,环境至少作功 1.693nRT,大于得到的功 nRT。体系恢复原状后,环境至少损失 0.693 nRT 的功,即环境不能复原。这证明了上述“低压快速蒸发”过程为热力学不可逆过程。,八、恒容和恒压下的热量(交换),
23、如前所述,体系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量(Q)不是状态函数,它是一个与过程有关的量。但是一旦确定了体系以某一特定的途径(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则其热交换量(Q)就可变成一个只取决于体系始态和终态的量。,考虑体系在变化过程中只做体积功而无非体积功(Wf=0),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dU=Q+We=Q P外dV,1.恒容过程,体系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体积恒定不变,dV0 则 Q v=dU(下标“V”表示恒容过程)Qv=U1U2 dU=U2 U1=U(封闭体系、恒容、Wf=0 过程),a.由于U只取决于体系的始、终态,所以恒容下热交换 Qv 也只取决于始、终态状态,而与经历什么样的恒容变化途径无关。b.上式表明
24、,恒容过程体系的吸热量等于体系内能的增加。,恒容:dV0,过程进行时体系体积保持恒定不变;等容:dV 0,但V1V2 dV=V=0,即过程进行时体系不一定保持体积不变,但始、终态同体积:V1=V2,讨论:恒容与等容过程严格地说两者是有差别的,若环境压力恒定,则恒外压下的等容过程:We=-V1V2P外dV=-P外V1V2 dV=0(恒容与等容 We 都为 0,无区别)Qv=U 若非恒外压下的等容过程:We=-V1V2 P外dV 0,则 Qv U,结论,非恒外压下等容过程,Qv=U不一定成立;但在通常情况下,恒容或等容过程的环境压力(外压)恒定不变;所以除非特别说明,一般地恒容过程或等容过程热效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化学 课件 热力学 第一 定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6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