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ppt
《物流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部 门:太钢自动化公司黑 带:周喜龙开始日期:2006年11月20日结束日期:2007年04月20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Six Sigma 黑带项目,提高太钢物流跟踪 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2,1.项目陈述 太钢自动化公司负责并承担集团公司进厂、出厂、厂际物资计量业务,随着新建产线的逐步投运,产能扩大一倍,所有的物资量也扩大一倍,急需提高物流跟踪系统的资源(人员、设备、计量运行体系等方面)利用率,以适应集团公司生产的需要。根据集团公司2006年1-11月物资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焦化原煤、新炼钢区域废钢物资是目前物资量中增加最多的,且焦化是冶金工业最前端工序,废钢是炼钢系统最大量的物资,为此以
2、这两种物资作为项目的突破点,实现改进。2.项目范围:太钢焦化厂原煤、新炼钢废钢消耗物流3.现状及目标,6 Sigma 项目授权书项目编号:TISCO/6BB-2006-40 项目名称:提高太钢物流跟踪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部 门:自动化公司 黑 带:周喜龙,4.项目实施日期起始日期:06年11月20日 结束日期:07年04月20日5.顾客需求 外部顾客:希望在进厂或出厂物资计量时方便快捷,避免手续繁琐和停车等候。内部顾客:为保供生产,物资及时卸货入库,避免车辆排队等候和厂内绕行。6.项目收益 合理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人力资源浪费,衡器设备均衡计量,全公司物资合理、有序、科学计量,从而提高太钢物流跟踪
3、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收益预计200万元.7、团队成员,3,D-1 定义阶段计划,Measure,4,1、随着公司150万吨不锈钢项目的投产,公司 进厂、厂际、出厂物资量大增,因而对太钢物流跟踪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提高人员、设备、计量运行体系的运行效率,一方面满足外部顾客进出厂物资计量快捷、方便,减少手续繁琐和停车等候,缩短在厂区的滞留时间,另一方面满足内部顾客及时卸货入库保供生产,以适应太钢准时精益生产的需要。2、根据太钢2006年1-11月物资计量数据,7、8月份以后,物资流量逐步增加,厂区道路运输繁忙,而ERP信息化系统要求物流和信息流同步,使生产消耗物资及时进入物理库存和信息库存,
4、以保证各工作(成本)中心的生产投入保持必要的库存,为下一步准时制生产作准备,因而提高物流跟踪系统效率迫在眉睫,刻不容缓。3、汽车运输方式是我公司重要的物资保供形式,新生产线投运以来,汽车运输物资也成倍增加,更加重了厂区运输负荷,特别是西门和新西门(煤运通道),西门为新炼钢系统废钢计量通道,新西门为原煤计量通道,主要为焦化厂运输原煤,均是公司汽车大宗物料的进厂通道,平均每日进厂运输的车辆分别达到1000辆以上,在某些时段汽车排起长队等候计量,在附近的库区等候卸货。大量的运输车辆在厂区道路、计量区域、卸货区域滞留等待形成拥堵,不能及时卸货和回皮计量,造成计量数据无法及时上传ERP系统,难以保证物流
5、和信息流的统一。,D-2 项目选定背景,Define,5,D-3 项目选定背景,Define,汽车进厂大宗原燃料统计帕累托曲线图,车数统计图,吨数统计图,对汽车进厂物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前2项物资占到所有物资的80%,根据柏拉图原则,将前2项物资作为此次改进项目的优先改进项,即焦化厂进厂原煤、炼钢系统废钢原料作为问题突破点,逐步改进物流系统,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对其它物资不单独进行分析。,6,太钢经营战略,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部门经营战略,准确 优质创新 高效,BB 项目,提高太钢物流跟踪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项目达到预定目标,将提高太钢物流跟踪系统有效性,提高客户满意率,减少客
6、户抱怨,减少厂区物流拥堵。,D-4 与战略联系,Define,7,D-5 问题陈述,问题陈述(Problem statement):据2006年汽车运输(焦煤、废钢)计量数据统计结果,其中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的车数约为50%,由于物流不畅,不能及时将物资卸入库内,造成厂区物流拥堵,特别是7月份计质量系统运行后,ERP要求物流和信息流实现同步,以保证物理和信息库存物料满足生产投入的需要。因而,如果物资到厂、卸货入库的数据无法及时上传,将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并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Define,8,D-6 顾客及 CTE,内部顾客:焦化厂 二钢厂 顾客要求:物资及
7、时卸货入库 数据及时上传系统,项目CTE 物流跟踪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80%,Define,1.根据2006年1-11月物资计量统计数据,焦化厂进厂原煤从前半年的每月平均116609吨,上升到后半年的191674吨。二钢厂新炼钢系统投运后废钢消耗平均每日需要备料2000吨,每月平均消耗近50000 吨。2.焦化厂是冶金工业的前部工序,废钢是炼钢系统主要的大量的原料,况且公司运煤通道和废钢运输通道车辆大增,经常拥堵。由此可见,将提高公司物流跟踪系统有效利用率进行立项、改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外部顾客:物资供应商和承运方顾客要求:减少物流拥堵,9,D-7 项目范围,厂际物流,Process,进厂(焦
8、煤、废钢)物流,出厂物流,Define,重车进厂,太钢物流图,上秤计量,回皮计量,卸货,空车出厂,10,D-8 Y 及缺陷定义,DEFECT,Y1.原煤进厂到卸货入库的时间标准时间 Y2.废钢进厂到卸货入库的时间标准时间,Y定义,物流跟踪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Define,计算公式:Y=,100%,每月符合标准时间的车数每月焦煤(废钢)计量总车数,Y1.原煤进厂到卸货入库的时间标准时间(8小时)Y2.废钢计量到卸货入库的时间标准时间(7小时),11,D-9 基线及目标陈述,基线,50%,目标,80%,潜在最佳值,数据来源:06年1-11月计量数据 与07年公司目标值,83%,Define,12,
9、D-10 效果陈述,直接效益,煤运通道衡器、焦化卸煤区机械24小时计量。废钢通道汽车衡,新废钢料场废钢卸货区机械24小时运行。物资量增加一倍,人员、设备不增加,通过优化流程,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保证物资按时计量、卸货入库,信息即使上传,确保准时生产,减少库存,缩短运输车辆厂区滞留时间,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投资和库存占用,直接收益200万元。,间接效益,项目改善后,确保物资准时入库,保证准时制生产,同时提高顾客满意度。,直接节约的成本:2,000,000元,Define,13,D-11 人力组织,Define,龙顺平,单位倡导者:王 洪,指导老师:王平军,专业管理员,核心成员,李振中,罗胜,王
10、省林,温鹏,李华,申宏伟,任慧娟,银丽馨,绿 带,专业管理员,系统工程师,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物流管理,网络工程师,调度室主任,工程师,王犁,赵鹏伟,废钢管理,采购管理,黑带:周喜龙,石玉生,煤炭管理,项目倡导者:何建平,14,D-12 项目推进计划,Define,15,Measure,M-1 测量阶段计划,16,Measure,测量内容:进厂计量时间样本数量:共10个车90数据 测量机器:时钟测 量 者:银丽馨、任慧娟、申宏伟 记 录 者:银丽馨测量方法:随机抽样,从ANOVA Table分析结果可知:P/TV=9.22%,小于10%,说明测量系统可用,分组数=15,说明测量系统分辨率可以满
11、足要求。,M-2 测量系统分析,Study Var%Study VarSource StdDev(SD)(6*SD)(%SV)Total Gage R&R 0.011621 0.069724 9.22 Repeatability 0.005887 0.035321 4.67 Reproducibility 0.010019 0.060115 7.95 测量者 0.002844 0.017062 2.26 测量者*样本 0.009607 0.057643 7.62Part-To-Part 0.125511 0.753069 99.57Total Variation 0.126048 0.7562
12、90 100.00Number of Distinct Categories=15,17,M-3 Y的工程能力分析,Measure,现状:Invers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Normal with mean=0 and standard deviation=1P(X=x)x 0.51 0.0250689目标:Invers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Normal with mean=0 and standard deviation=1P(X=x)x 0.8 0.841621,工程能力分析:现状:水平为0.02
13、50689目标:水平为0.841621实施改善达到目标值后水平可由 0.0250689 提高到 0.841621,18,M-4 焦化原煤汽车运输进厂出厂过程时间测量,计量出票,重车计量作业,卸货作业,办理票据,回皮计量,卸货,空车上秤,上货位,计量出厂,上货位作业,重车进厂,平均时间8.08,信息流,物流,下发采购订单 ERP 接收进入库存,计质量,衡器计量,收方卸货,收方卸货,质量检验,回皮计量,数据匹配,0.36h,0.72h,0.53h,6.28h,0.19h,Measure,19,计量出票,重车计量作业,卸货作业,办理票据,回皮计量,卸货,空车上秤,上货位,计量出厂,上货位作业,重车进
14、厂,信息流,物流,下发采购订单 ERP 接收进入库存,计质量,衡器计量,收方卸货,收方卸货,质量检验,回皮计量,数据匹配,平均时间7.65,M-5 废钢汽车运输进厂出厂过程时间测量,0.26h,0.43h,1.08h,5.66h,0.22h,Measure,20,M-6 汽车运输进厂出厂过程时间分析,通过随机抽取焦煤和废钢各30车次重车计量进厂到出厂过程各个作业过程时间的统计分析,根据帕累托原则,主要的影响为卸货作业过程的时间.,Measure,焦煤,废钢,21,M-7 Process Mapping(鱼骨图),Measure,焦煤时间,上货位,重车计量,回皮计量,办理票据,卸货,计量IC卡,
15、系统信息传递,车辆到达均衡性,衡器计量系统,计质量系统,网络系统,司机,计量人员,检验时间,质检(目测),卸车计划,车辆到达均衡性,卸车能力,卸车确认手续,系统集中卸货,计算机系统操作,收料业务票据传递,衡器计量系统,计质量系统,网络系统,外部交通,办理出门手续,卸车能力,门警车辆检查,外部交通,系统信息传递,车辆到达均衡性,网络系统,计质量系统,计算机系统操作,计量IC卡,系统信息传递,车辆到达均衡性,计算机系统操作,收料业务票据传递,汽车故障,系统信息传递,22,M-7 Process Mapping(鱼骨图),Measure,废钢时间,上货位,重车计量,回皮计量,办理票据,卸货,计量流转
16、单,系统信息传递,车辆到达均衡性,衡器计量系统,计质量系统,网络系统,司机,计量人员,检验时间,质检(目测),卸车计划,车辆到达均衡性,卸车能力,卸车确认手续,系统集中卸货,计算机系统操作,收料业务票据传递,衡器计量系统,计质量系统,网络系统,外部交通,办理出门手续,卸车能力,门警车辆检查,外部交通,系统信息传递,车辆到达均衡性,网络系统,计质量系统,计算机系统操作,计量流转单,系统信息传递,车辆到达均衡性,计算机系统操作,收料业务票据传递,汽车故障,系统信息传递,23,M-9 C&E矩阵,Measure,24,M-10 C&E矩阵,Measure,25,由以上柏拉图可见,前10项因子占到所有
17、因子的80%,根据柏拉图原则,即80%的结果原于20%的原因,将前10项因子作为此次改进项目的优先改进项,对其它因子不单独进行分析。,结论,Measure,M-11 帕累托曲线,26,M-12 失效模式分析(FMEA),Measure,27,M-13 失效模式分析(FMEA),Measure,使用失效模式分析(FMEA),从关键输入中找出影响的各种潜在隐患,估计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并根据事先风险数确定主要改进方向。,28,M-14 部分改善措施,Measure,29,M-15 部分改善措施,Measure,30,Measure,M-16 采取部分改善后的 2nd FMEA,31,使用失效模式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系统资源 有效 利用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