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法律基础知识.ppt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法律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法律基础知识.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11 民事法律行为12 合同法律行为,2,11 民事法律行为,111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简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法律按意思表示赋予法律效果,意思表示成为行为规范。2、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在以商品经济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民法上,法律行为最一般地抽象和概括了商品流转领域内的各种交换行为的基本特征,即,一切财产交换行为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当事人意志的基础之上,从而确定了各种民事活动的一般行为准则;,下一页,返回,3,11 民事法律行为,同时,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直接获得法
2、律上的效力为特征,即民事权利义务的产生及其具体内容,完全取决于行为人的自愿选择。基于此,我们可以把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概括如下:1)民事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 意思表示指民事主体将其想要发生民事后果的内心意志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完整的民事法律行为最重要的基本因素:一是行为人;二是标的即一定的内容;三是意思表示,而意思表示是最重要的基本因素。,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11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民事主体自愿追求某种民事后果的主观意志的行为,而法律正是通过赋予民事主体的愿望以法律效力即产生民事权利义务的方法,使民事主体的愿望能够得以实现。2)民事法律行为以发
3、生一定的民事后果为要素即民事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以引起预期的民事后果为目的而自愿实施的行为。3)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 任何法律效果都是由法律赋予的。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本身,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法律效力的。,下一页,返回,上一页,5,11 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是否能够引起其指向的某种法律效果的发生,取决于意思表示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3、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民事行为的成立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也叫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或构成要件,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民事法律行为所必不可少的事实要素。通常分为一般成立要件和特殊成立要件。(1)一般成立要件 一般成立要件是
4、指一切法律行为依法成立所必不可少的共同要件。,下一页,返回,上一页,6,11 民事法律行为,(2)特别成立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成立要件,是指成立某一具体民事法律行为除需具备一般成立要件外,依法还需具备的其他特殊事实要素,它是法律对于各种民事法律行为规定的特殊构成条件。如要物行为和要式行为。对于要物行为,如“实践行为”、“践成行为”,要以交付标的物为特别成立要件;从大陆法各国的民法典来看,以要物为要件的法律行为主要表现为要物合同行为,如借贷、运输、保管合同等。我国的合同法也有同样的规定。,下一页,返回,上一页,7,11 民事法律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 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开
5、始发生具体作用,即当事人已经享有实际意义上的民事权利和承担实际意义上的民事义务。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是指为使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能够按照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法律效果应当具备的法律条件。由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是关于意思表示品质的要求,因而在传统民法理论上又称为“意思表示的有效要件”。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也分为一般生效要件和特别生效要件。,下一页,返回,上一页,8,11 民事法律行为,(1)一般生效要件 根据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2)特别生效要件 在绝大多数
6、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只要具备一般生效要件,就能引起民事权利义务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效力。但是在某些特殊情下,民事法律行为虽已成立并具备一般有效要件,但其效力仍不能发生,而必须待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才能生效。,下一页,返回,上一页,9,11 民事法律行为,如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等到条件成就时才能生效。特别生效要件只是针对某些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而言。因产生的原因不同,这些原因可分为约定生效要件和法定生效要件。绝大部分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都是当事人约定的,只有遗嘱的特别生效要件遗嘱人死 亡,才是法定的。4、无效民事行为1)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无效
7、的民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但缺乏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的,行为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民法理论又称其为“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0,11 民事法律行为,2)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 民事法律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是认定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依据,相应的构成四类无效民事行为。包括因主体不合格而无效的民事行为、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无效的民事行为、因内容违法而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因形式违法而无效的民事行为。具体来讲,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和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无效民事行为表现为以下情形:(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
8、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11 民事法律行为,(3)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是指因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情况下而为的民事行为认定该民事行为中的欺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欺诈方以欺诈的故意。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包括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作为)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不作为)。被欺诈方对于欺诈行为是不知的。欺诈行为与被欺诈方实施的民事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11 民事法律行为,(4)因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 因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是指由于一方当事人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
9、健康、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志的意思表示所为的民事行为。认定该民事行为中的胁迫,应当具备以下条件:胁迫方有胁迫的故意。胁迫方实施了胁迫行为,即正在发生或者在将来可能发生危害,并且足以使被胁迫方产生恐惧,害怕胁迫的发生。,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3,11 民事法律行为,被胁迫方实施的民事行为与胁迫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是说该被胁迫方因受胁迫而被迫作出违背真实意志的意思表示并实施相应的民事行为。应当注意的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四条第二款亦规定,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在损害国家利益时,必然是确定无效的合同,而在未损害国
10、家利益的情况下,则可经被胁迫方请求,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5)因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而为的民事行为。认定该民事行为中的乘人之危,应当具有以下条件:,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11 民事法律行为,一方当事人处于危难境地,如本人或其亲属突患危重病症。另一方当事人以牟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利用对方的危难情况,提出苛刻的条件,严重损害对方的利益。乘人之危一方主观上是故意的。危难一方所为的民事行为与乘人之危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因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而为的民事行为是确定无效的民事行为,但是,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
11、的规定,一方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也可以经受损害方的请求,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依法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5,11 民事法律行为,(6)因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而为的民事行为。认定该民事行为的条件包括:当事人之间的恶意串通的共同故意,故不同于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而为的民事行为。当事人恶意串通的内容是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该民事行为的实施造成了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结果。3)民事行为无效分为两种(1)部分无效(2)全部无效 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率,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6,11 民事法律行为,5、可
12、撤消的民事行为 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享有变更权撤消权的当事人,可依其自主意思申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行使民事行为变更或使之效力消灭的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属于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在撤销前,其效力已发生,而且未撤销,其效力不消灭。(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效力消灭,以撤销行为为条件。,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7,11 民事法律行为,(3)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为之,非撤销权人不得主张其效力消灭;(4)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权人,对权利的行使拥有选择的自由,撤销权人可以撤销其行为,也可以通过承认的表示
13、使撤销归于消灭。(5)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溯及于行为的开始,即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无效;(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8,11 民事法律行为,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种类 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主要有两种:(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重大误解与欺诈的 民事行为是不同的:重大误解是行为人自己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而欺诈是故意的。(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紧迫情况下实施了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民事行为;二是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实施了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民事
14、行为。,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9,11 民事法律行为,3)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的民事行为的主要区别(1)条件不同。无效的民事行为不附带任何条件,不待当事人主张或有关机关宣告而当然无效;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只有在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申请并经有关机关宣告才无效。(2)时间不同。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起就不发生法律效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被撤销前是有法律约束力的,一旦被撤销后,撤销行为具有溯及力。,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0,11 民事法律行为,(3)主张无效的人不同。无效的民事行为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都可以主张无效,人民法院、仲裁机关也可以主张无效;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只有享有撤
15、销请求权的当事人才可以主张无效,其他人不享有撤销请求权。4)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效力(1)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效力。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效力不同于无效民事行为,它自成立之时产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在当事人依法行使变更权、撤销权的情况下,该民事行为基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的裁判相应地变更其内容而继续有效,或者被撤销而丧失法律效力。,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1,11 民事法律行为,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一样,从行为开始时起无效。但是,被撤销的合同,不影响其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2)撤销权的概念。撤销权是指民事行为的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
16、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的权利。(3)撤销权的行使。如果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仅损害当事人的利益时,当事人有可能请求撤销民事行为,也可能自愿接受行为结果而不行使撤销权。,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2,11 民事法律行为,因此,为了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撤销权,避免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法律效力长期处于或然状态,法律对于撤销权的行使规定了1年的期限,即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1年当事人才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不予以保护。在一年期限内,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予以撤销,但是,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
17、裁机构不得撤销。(4)撤销权的消灭,撤销权可因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消灭。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消灭撤销权的事由包括:,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3,11 民事法律行为,因除斥期间届满而消灭。当事人依法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一年,这是一种除斥期间。因当事人放弃而消灭。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该权利即行消灭。6、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后果 无效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均自行为开始起无效,并且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和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和第五十九条的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还会产生下列法律后果:,
18、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4,11 民事法律行为,1)财产返还 由于民事行为无效,当事人从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就失去了合法根据,所以,当事人应将其从该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财产返还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前者是有过错的一方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返还给对方,而对方所得财产则不予以返还,依法另行处理。后者则是双方各自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分别返还给对方。2)赔偿损失 无效民事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还相应地产生损失赔偿的后果。该后果的承担是与当事人的过错相联系的。,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5,11 民事法律行为,应依据当事人的过错确认其赔偿责任。尤其应当注意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所规
19、定的缔约过错责任。是指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在缔结合同过程中,基于其主观过错而违反法定的缔约义务。致使所欲订立的合同未能成立或者无效,并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所应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不过,追究缔约当事人的缔约过错责任,依合同法规定应具备以下条件:(1)缔约当事人有违反法定缔约义务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此外,当事人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也属于违反缔约义务的行为。,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6,11 民事法律行为,(2)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了损失。(3)违反缔约义务的当事人主观上存在过
20、错。这是当事人承担缔约过错责任的主观条件,依据合同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包括故意和过失。2)追缴财产 在法律规定情况下,执法机关要将当事人因无效民事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已经取得和约定取得的财产)予以追缴,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给第三人。,返回,上一页,27,12 合同法律行为,121 合同概述1、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合同也称为契约。合同是反映交易的法律形式。我国民法理论在合同定义上,认为合同是一种合意或协议。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五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
21、利义务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综上所述,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财产权力和义务关系的协议。,下一页,返回,28,12 合同法律行为,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 行为作为一种民事法律事实,它是民事主体实施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合法行为,它在性质上不同于事实行为。所谓事实行为,是指不以意思表示为要件,并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的行为。如侵权行为、拾得遗失物、加工等。事实行为并不是法律行为,因此与合同是不同的。,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9,12 合同法律行为,合
22、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在本质上属于合法行为。只有在合同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是合法的、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而如果当事人作出了违法的意思表示,即使达成协议,也不能产生合同的效力。2)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 一方面,尽管合同主要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但也不完全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要涉及整个民事关系。另一方面,合同不仅导致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而且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变更和终止的原因。,下一页,返回,上一页,30,12 合同法律行为,所谓产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旨在形成某种法律关系(如买卖关系、租赁关系),从而具
23、体地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所谓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使原有的合同关系在内容上发生变化。变更合同关系通常是在继续保持 原合同关系效力的前提下变更合同内容。如果因为变更使原合同关系消灭并产生一个新的合同关系,则不属于变更的范畴。所谓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旨在消灭原合同关系。,下一页,返回,上一页,31,12 合同法律行为,无论当事人订立合同旨在达到何种目的,只有当事人达成的协议依法成 立并生效,就会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也必须依照合同的规定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3)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或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由于合同是合意的结果,因此它必
24、须包括以下要素:(1)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2)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就是说,当事人各自从追求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作出意思表示,双方的意思表示是交互的才能成立合同。,下一页,返回,上一页,32,12 合同法律行为,(3)各个意思表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协议一词,在民法中有时作为合同的同义语,也可以指当事人之间形成的合意。由于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因此当事人只有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进行协商,才能使其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如果不存在平等自愿,也就没有真正的合意。由于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协议,因此合同与能够证明协议存在的合同书是不同的。在实践中,
25、许多人将合同等同于合同书,认为只有存在着合同书才有合同关系的存在,这种理解是不妥当的。,下一页,返回,上一页,33,12 合同法律行为,合同书和其他有关合同的证据一样,都只是用来证明合同关系的存在及内容的证据,但其本身不能等同于合同关系,也不能认为只有合同书才有合同关系。2、合同的分类1)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根据当事人是否互相负有给付义务,可以分为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双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即双方当事人互享债权,互负债务,一方的权利正好是对方的义务,彼此形成对价关系。,下一页,返回,上一页,34,12 合同法律行为,单务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中仅有一方负担义务,而另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法律基础知识 物流 法律法规 知识 法律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