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教学:根尖周病.ppt
《牙科教学:根尖周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牙科教学:根尖周病.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根尖周病教学幻灯片,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师,第1节 根尖周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 根尖周组织是指牙根尖部及其周围的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一、牙骨质 牙骨质的基本功能是将牙周膜的主纤维附着于牙面 二、牙周膜 根尖周胶原纤维束呈放射状排列,一端埋在牙骨质内,一端埋入牙槽骨,具有悬吊和支持牙的作用。三、牙槽骨 由固有牙槽骨和支持骨组成,固有牙槽骨为薄层致密骨,构成牙槽骨的内壁,它在X线片上呈围绕牙根的连续阻射白线,又称为硬骨板。牙槽骨因所受刺激的强弱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例如根尖周炎时,感染刺激很强则可造成牙槽骨坏死;刺激较强则引起骨质吸收;较轻微刺激引起骨质增生。,第2节 病因 引
2、起根尖周病的原因主要是感染,其次是外伤及化学刺激。因根尖周病往往是由牙髓病发展而来,所以凡能引起牙髓病的因素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根尖周病。1感染 感染是引起根尖周病的主要病因,其感染源来自髓腔,感染物质可存在于主根管、侧支根管和牙本质小管中。要治愈根尖周炎,关键在于消除髓腔中的感染源。2创伤 急性损伤,如牙体受到外力打击,跌倒碰撞;慢性损伤,如咬合创伤;医源性损伤,如根管治疗器械超出根尖孔。3化学刺激 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时,若使用药物不当将造成化学性刺激,可引起根尖周炎。,第3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一、急性根尖周炎 临床上原发性急性根尖周炎较少,大多数都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这是因为根尖周炎
3、绝大多数是由牙髓病发展而来,而牙髓病大多数是慢性过程,根尖周组织对来自于牙髓病的不断刺激,有较强的防御和修复能力,但不能彻底消除这些刺激,因而在根尖周组织呈现慢性炎症表现。如慢性炎症引流不畅,破坏严重,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即可导致急性发作;相反,急性根尖周炎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急性炎症得到了某种引流,但并未经彻底治疗)可以转变为慢性根尖周炎。,(一)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又称为根尖周炎的急性浆液期,是根尖周炎的初期,可发展为化脓性炎症,也可转为慢性根尖周炎。1临床表现(1)症状:最初患者自觉患牙根尖部不适,轻咬牙时疼痛可缓解。炎症加重时,可出现持续性自发性钝痛,感觉牙伸长或浮起。此时咬着患牙反而更
4、痛,使患者不敢咬合。(2)检查:患牙可见牙体硬组织疾患。扪压患牙根尖部有不适或痛感。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叩诊疼痛(+)(+)。患牙可有度松动。原发性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线检查根尖周组织影象常无明显异常表现。2诊断要点(1)对牙髓活力测验的反应结合患牙的牙髓病史。(2)患牙典型的咬合疼痛症状。(3)对叩诊和扪诊的反应。,(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又称根尖周炎的急性化脓期,多由急性浆液期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转化而来。此阶段也可称作为急性根尖周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早期,脓液只局限在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内,此阶段称为根尖脓肿阶段。积聚在根尖附近的脓液可通过以下途径排出:(1)通
5、过骨髓腔突破骨膜、黏膜或皮肤向外排脓 1)穿通骨壁突破黏膜向口腔内排脓 2)穿通骨壁突破皮肤向口腔外排脓 3)向上颌窦内排脓 4)向鼻腔内排脓(2)脓液通过根管从龋洞排出(3)脓液沿牙周膜由牙龈沟或牙周袋排出,2临床表现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依其脓液相对聚集于不同区域,在临床上分别表现为具有各自特点的3个阶段,即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以及黏膜下脓肿(1)根尖脓肿 1)症状:患牙出现自发性剧烈、持续的跳痛,伸长感明显,以至咬合时首先接触患牙并引起剧痛,患者因而不敢对。2)检查:根尖部牙龈充血,但无明显肿胀。扪诊轻微疼痛。患牙叩痛明显,松动II度III度。相应的区域淋巴结可有肿大及压痛。,(2)骨膜下
6、脓肿:又称牙槽骨骨膜炎或颌骨骨膜炎。此时局部症状极为明显,如全身症状明显,则应注意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1)症状:持续性、搏动性跳痛更加剧烈。感觉患牙明显伸长,轻触患牙疼痛难忍。可伴有体温升高,身体乏力等全身症状。2)检查:患者呈痛苦面容,体温可有升高达约38 C左右。血象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结可肿大和扪痛。叩痛明显,松动II度III度,牙龈红肿,前庭沟变浅,有明显的压痛。严重的病例可出现蜂窝织炎,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压痛,致使面容改变。如上切牙可引起上唇肿胀;上颌后牙可引起眶下、面部肿胀;下颌牙可引起颏部、下颌部肿胀;有时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尖周化脓性炎症可出现张口受限。,(3)黏膜下脓肿 1
7、)症状:由于黏膜下组织较疏松,脓液到达黏膜下时,压力已大为降低,自发性胀痛及咬合痛也随之减轻,全身症状缓解。2)检查:患牙叩痛明显,轻度松动。见根尖区黏膜的肿胀已局限,呈半球形隆起,扪诊时波动感明显,脓肿较表浅而易破溃。,3诊断要点 急性根尖周炎从浆液期到化脓期是一连续的发展过程,不能截然分开,只能相对地识别这些阶段。各阶段都有其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根尖脓肿阶段,其持续性的跳痛可与浆液期鉴别;骨膜下脓肿时,疼痛极为剧烈,根尖部红肿明显,叩诊能引起最剧烈的疼痛,且可以伴有全身症状。发展到黏膜下脓肿时,则疼痛有所减轻,且黏膜下肿胀明显而局限,波动感明显。急性根尖周炎可以继发牙髓病而来,也可由慢
8、性根尖周炎转化而来,后者又称为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期。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X线所显示的影像不同,急性根尖周炎时,X线片上看不出根尖部有明显改变,而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则从X线片上可见根尖部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破坏所形成的密度减低区。4鉴别诊断:急性牙槽脓肿与牙周脓肿鉴别。,二、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的只在咀嚼时有不适感或轻微疼痛,有的则完全无自觉症状。但是在自身抵抗力降低时,可转化为急性根尖周炎,因此慢性根尖周炎常有反复疼痛、肿胀的病史。慢性根尖周炎是由于牙髓坏死、坏疽继发而来或急性根尖周炎治疗不彻底造成。主要原因在于根管内病原刺激物的持续刺激引起根尖牙周膜慢性炎症
9、反应。慢性根尖周炎从组织病理上分为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等类型,它们在临床表现上很相似,而且治疗原则和方法都基本相同。,1临床表现(1)症状: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的咀嚼时有不适感。(2)检查:1)患牙可查及牙体 硬组织疾患。2)牙冠变色,探诊无反应,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3)叩诊反应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4)一般无明显松动。5)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者可查及窦管开口。6)X线片上特点:根尖肉芽肿为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楚,周围骨质正常或稍致密,直径一般不超过1cm;慢性根尖周脓肿的透射区边界不清楚,形状也不规则;大的根尖周囊肿可见有较大的圆形透影区,边界很清楚,并有一圈由致密
10、骨组成的阻射白线围绕。2诊断要点 1)X线片上根尖区骨质破坏的影像为确诊的依据;2)牙髓活力检测无反应可作重要参考。3)病史及患牙牙冠情况也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第4节 治疗 对急性根尖周炎,首先应采取应急措施,以控制感染,解除疼痛;对各型根尖周炎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根治疗法。根尖周炎的感染源既然来自髓腔,那么彻底清除髓腔中的病原刺激物,是治愈根尖周炎的关键。根管治疗术是最彻底的疗法,要尽力提倡,但因受到根管形态的变异和器械、技术条件的限制,有的病例往往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结合目前我国的国情,牙髓塑化疗法还是行之有效的。对根尖病变范围较大的及根尖囊肿较大的病例,除作根管治疗术外,还要配合
11、根尖刮治术、根尖切除术等根尖外科手术。如根尖病变范围过大,反复肿胀,治疗效果不佳,牙体缺损又过大,不易修复,可拔除患牙,预防并发症。,一、应急治疗 1.开放髓腔 及早开放髓腔,使渗出物通过根尖孔引流,减压是控制急性根尖周炎的首要措施。2脓肿切开 骨膜下及黏膜下脓肿阶段,脓液已穿出牙槽骨壁,必须切开排脓,才能有效地控制炎症。切开指征:脓肿多在根尖周炎发病后35日形成,可见患牙根尖部移行皱襞变平或呈圆形隆起,扪之有波动感。骨膜下脓肿必须扪及深部波动感或穿刺抽出脓液,才能切开,过早切开会引起剧痛,出血多,还可能合并菌血症。3全身治疗 以抗生素、镇痛剂、维生素等综合治疗。4.急性期拔牙 对不能保存的牙
12、,如估计拔除较容易、损伤不大,可在根尖周脓肿阶段进行拔牙。使脓液从牙槽窝引流,以此缩短病程。,二、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利用机械和化学方法彻底消除髓腔中的感染物质,经过严格的根管清毒,再用根管充填剂严密封闭空的根管,通过这三个关键的步骤,达到防止根尖周再感染,促进根尖病变修复的目的。活髓牙拔髓后即作根管扩大、冲洗、消毒、充填的方法又叫去髓术或牙髓摘除术。(一)适应证 凡是有保留价值的患牙应尽量创造条件作根管治疗。举例如下:1不能保存活髓的牙髓炎、牙髓坏死和根尖周病。2牙根已发育完成,牙冠折断并需桩冠修复的前牙。3牙冠大面积破坏,需行桩核或烤瓷冠修复的后牙。4对错位、扭转或伸长牙作根管治疗,以满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牙科 教学 根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4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