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代谢1720.ppt
《蛋白质代谢172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白质代谢1720.ppt(1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1章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Protein degradation and amino acids catabolism),一、蛋白质的降解 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三、尿素的形成四、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五、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六、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物质七、氨基酸代谢缺陷症,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主要功能)。2.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 催化、物质转运、代谢调节等。3.氧化供能(次要功能)。人体每日18%能量由蛋白质提供。,蛋白质的营养作用Nutritional Function of Protein,一、蛋白质的降解,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蛋
2、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可通过测定含氮量估算出蛋白质的量。氮平衡:摄入食物的含氮量(摄入氮)与排泄物(尿与粪)中含氮量(排出氮)之间的关系。氮平衡的三种情况:氮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常成人)氮正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儿童、孕妇等)氮负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为保持氮总平衡,每日应从食物中供给的蛋白质的数量。成人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为3045g,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80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营养价值(nutrition value):外源性蛋白质被人体利用的程度。或吸收的食物蛋白被机体利用的几率(利用率)
3、。,2、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其AA的数量及其组成与人体蛋白质接近程度和所含必需AA的种类和数量。主要取决于食物蛋白质的“质”。一般:动物蛋白质 植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必需氨基酸: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有8种:Val、Ile、Leu、Thr、Met、Lys、Phe、Trp。其余12种氨基酸体内可以合成,称非必需氨基酸。目前有人将His和Arg称为营养半必需氨基酸,因为其在体内合成量较小。,记忆方法:,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其本质即为食物蛋白质
4、之间在AA组成上的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如谷类含Lys少,Trp多,而豆类含Lys多,Trp少,两者混合食用可提高营养价值。,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是处于不断地周转的。一些异常的蛋白质、不需要的蛋白质需要清除。对一种特定的蛋白质来说,它在细胞中的含量取决于合成和降解的速率。通过对一些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的合成和降解,控制酶的含量,也是控制代谢途径运行的一个重要措施。,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Digestion,Absorption and Putrefaction of Proteins,蛋白质消化的生理意义由大分子转变为小分子,便于吸收。消除种属特异性和抗原性,防止过敏、毒性反应。机体
5、对外源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高等动物摄入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氨肽酶等降解,全部转变成氨基酸,被小肠吸收。,消化过程 自胃中开始,在小肠中完成。,(一)胃中的消化作用,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对蛋白质肽键作用特异性差,产物主要为多肽及少量氨基酸。,胃蛋白酶对乳中的酪蛋白有凝乳作用,使之在 胃停留时间长,利于充分消化,对婴儿较重要。,(二)小肠中的消化小肠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1.胰酶及其作用,胰酶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酶,最适pH为7.0左右,包括内肽酶和外肽酶。,内肽酶(endopeptidase)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的一些肽键,如胰蛋
6、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外肽酶(exopeptidase)自肽链的末段开始每次水解一个氨基酸残基,如羧基肽酶(A、B)、氨基肽酶。,肠液中酶原的激活,可保护胰组织免受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保证酶在其特定的部位和环境发挥催化作用。酶原还可视为酶的贮存形式。,酶原激活的意义,氨基酸+,蛋白水解酶作用示意图,2.小肠粘膜细胞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主要是寡肽酶(oligopeptidase)的作用,例如氨基肽酶(aminopeptidase)及二肽酶(dipeptidase)等。,蛋白水解酶作用的专一性,二、氨基酸的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吸收形式:氨基酸、二肽、三肽吸收机制: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7、,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及未吸收的蛋白质或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腐败作用的产物大多有害,如胺、氨、苯酚、吲哚等;也可产生少量的脂肪酸及维生素等可被机体利用的物质。,蛋白质的腐败作用(putrefaction),胺类(amines)的生成,其它有害物质的生成,酪氨酸,苯酚,半胱氨酸,硫化氢,色氨酸,吲哚,-羟酪胺和苯乙醇胺结构类似儿茶酚胺,它们可取代儿茶酚胺与脑细胞结合,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使大脑发生异常抑制。因而将其称为假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机构,蛋白质降解是限制在细胞内的特定区域的,一种是称为蛋白酶体的大分子结构,另
8、一种是具有单层膜的溶酶体(细胞器)。溶酶体中含有约50种水解酶,它与吞噬泡及细胞内产生的一些自噬泡融合,然后将摄取的各种蛋白质全部降解,对被降解的蛋白质没有选择性。被降解的蛋白质在进入蛋白酶体降解之前,需要被泛肽标记。,真核生物中蛋白质的两条降解途径的比较,不依赖ATP利用组织蛋白酶(cathepsin)降解外源性蛋白、膜蛋白和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依赖泛素(ubiquitin)的降解过程,溶酶体内降解过程,依赖ATP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蛋白,泛肽,泛肽(ubiquitin)又名遍在蛋白质、泛素,它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蛋白质。它通过其C端Gly的羧基与被降解的蛋白质的氨基共价结合,通
9、常结合在Lys的氨基上,这是一个需要消耗ATP的反应。这样给被降解的蛋白质作了一个标记,随后将靶蛋白质引入蛋白酶体中降解。可有多个泛肽连接到靶蛋白上,形成多泛肽链,后面的每一个泛肽的C端羧基连接到前一个泛肽的Lys48的氨基上。,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4for the discovery of ubiquitin-med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Aaron Ciechanover,Avram Hershko,Irwin Rose,Proteins build up all living things:plants,animal
10、s and therefore us humans.In the past few decades biochemistry has come a long way towards explaining how the cell produces all its various proteins.Aaron Ciechanover,Avram Hershko and Irwin Rose went against the stream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discovered one of the cells most important cyc
11、lical processes,regulated protein degradation.For this,they are being rewarded with this years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Kiss of DeathThe proteins that are to be destructed are marked with a label-the molecule ubiquitin.Proteins so labelled are then rapidly broken down degraded in cellular waste dis
12、posers called proteasomes.,泛素,76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8.5kD)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而得名一级结构高度保守,1.泛素化(ubiquitination),泛素与选择性被降解蛋白质形成共价连接,并使其激活。,2.蛋白酶体(proteasome)对泛素化蛋白质的降解,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Ubiquitin,Ubiquitous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76 aa protein Contains several lysines(K6,K29,K48,K63)allowing for polyubiquitylationBecomes c
13、onjugated to target protein lysines through its carboxy terminus Ubiquitylation occurs in response to a variety of stimuli,MQIFVKTLTGKTITLEVEPSDTIENVKAKIQDKEGIPPDQQRLIFAGKQLEDGRTLSDYNIQKESTLHLVLRLRGG,Ubiquitin Isopeptide Bond,Targetprotein,Targetlysinee-aminogroup,Ubcarboxyterminus,Monoubiquitylatio
14、n,Multiple monoubiquitylation,K48 polyubiquitylationprotein targeting to proteasomes,Ubiquitination Modes,Other polyubiquitylation(e.g.K63)regulation of protein activity orlocalization,E1:泛肽活化酶E2:泛肽载体蛋白E3:泛肽蛋白质连接酶,泛肽,Ubiquitin Conjugation:A 3 Step Mechanism,Ubiquitination requires multiple proteins,
15、Ub added tolysines,E1:泛肽活化酶E2:泛肽载体蛋白E3:泛肽蛋白质连接酶,E1,E2,&E3,With each step increasing level of regulatory specificity:E1:only one(?)E2:10-12(homologous family)E3:many and structurally unrelated(ultimate biological specificity),泛肽蛋白质连接酶,E3在识别和选择被降解蛋白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E3是通过备选蛋白质N端氨基酸的性质来选择靶蛋白质的,以Met、Ser、Ala、
16、Thr、Val、Gly或Cys为N末端的蛋白质对泛肽介导的降解途径有抗性,而以Arg、Lys、His、Phe、Tyr、Trp、Leu、Asn、Gln、Asp或Glu为N末端的蛋白质的半寿期只有230分钟。,E3有3个不同蛋白底物结合位点:类型结合碱性氨基酸末端的蛋白质,如Arg、Lys或His;类型结合具有大疏水基团N末端氨基酸的蛋白质,如Phe、Tyr、Trp或Leu;类型结合其他N末端氨基酸的蛋白质。以酸性氨基酸为N末端的蛋白质的降解需要tRNA参与,将Arg-tRNA的Arg转移到酸性蛋白质的N末端,使之转变成碱性N末端,然后与泛肽连接。,被泛肽介导降解蛋白质的特点,大多数具有敏感N末端
17、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不是正常的细胞内蛋白质,而很可能是分泌性蛋白质,这些蛋白质通过信号肽酶的作用暴露出敏感的N末端氨基酸残基。也许N末端识别系统的功能就是识别和清除任何入侵的异质蛋白质或分泌性蛋白质。,蛋白酶体,蛋白酶体是一个大的寡聚体结构,有一个中空的腔。古细菌Thermoplasma acidophilum的蛋白酶体为20S、700kD的桶状结构,由两种不同的亚基和组成,它们缔合成7777四个堆积的环。这个桶有15nm高,直径11nm,中间有一个可分为3个区域的空腔,蛋白质降解就发生在这个腔中。两端的7环解折叠被降解的蛋白质,并将其送入中央的腔内,而亚基具有蛋白裂解活性。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的
18、产物为79个氨基酸残基的寡肽。,古细菌T.acidophilum 20S蛋白酶体的结构,顶面观 侧面观 纵剖面观,真核细胞中的蛋白酶体,真核细胞含有两种蛋白酶体:20S和26S蛋白酶体。26S蛋白酶体(1700kD)是一个45nm长的结构,是在20S蛋白酶体的两端各加上1个19S的帽结构或称PA700(Proteasome activator-700kD),这种帽结构至少由15个不同的亚基组成,其中许多有ATP酶活性。与古细菌20S蛋白酶体不同,真核细胞的蛋白酶体含有7 个不同的亚基及7 个不同的亚基。,The Proteasome,Consists of two multisubunit c
19、omponents 20S proteasome sealed barrel contains protease activity digests proteins down to 7-9 aa peptides 19S caps regulatory subunit binds to both ends of 20S to form 26S complex recognizes K48 polyubiquitin removes ubiquitin so that it can be recycled associated ATPase may unfold substrates for p
20、assage into 20S compartment,ATP consuming process,氨基酸代谢库(metabolic pool),食物蛋白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氨基酸代谢库,氨基酸代谢概况,氨基酸分解代谢,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和肽类物质的基本成分,可以氧化释放出能量,还可以转变成各种其他含氮物质。氨基酸的分解一般有三步:1.脱氨基;2.脱下的氨基排出体外,或转变成尿素或尿酸排出体外;3.氨基酸脱氨后的碳骨架进入糖代谢途径彻底氧化。碳骨架也可以进入其他代谢途径用于合成其他
21、物质。,氨基酸代谢概况,食物蛋白质,氨基酸,特殊途径,-酮酸,糖及其代谢中间产物,脂肪及其代谢中间产物,TCA,鸟氨酸循环,NH4+,NH4+,NH3,CO2,H2O,体蛋白,尿素,尿酸,激素,卟啉,尼克酰氨衍生物,肌酸胺,嘧啶,嘌呤,(次生物质代谢),CO2,胺,一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定义:指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相应-酮酸的过程。,脱氨基方式:,氧化脱氨基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非氧化脱氨基,(一)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1.定义:在转氨酶(transaminase)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氨基生成相应的-酮酸,而另一种-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转氨基作用不
22、仅是体内多数氨基酸脱氨基的重要方式,也是机体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氨基酸可参与转氨基作用,但赖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除外。,转氨酶:催化转氨反应的酶很多,大多数转氨酶以酮戊二酸为氨基受体,而对氨基供体无严格要求。动物和高等植物的转氨酶一般只催化L-氨基酸的转氨,某些细菌中也有可以催化D-和L-两种构型氨基酸转氨的转氨酶。,转氨反应机制:转氨酶以磷酸吡哆醛为辅基,从氨基酸上脱下的氨基先结合在磷酸吡哆醛上,氨基酸转变成酮酸,然后氨基转到另一个酮酸的碳上,产生新的氨基酸。结合氨的反应是脱氨反应的逆反应。,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葡萄糖丙氨酸循环(alanine-glucose cycl
23、e),在肌肉中有一组转氨酶,可把肌肉中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当作氨基的受体。形成的丙氨酸进入血液,运输到肝脏,在肝脏中再次转氨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可进入糖异生途径产生葡萄糖,再回到肌肉中。通过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将肌肉中的氨运输到了肝脏中。肝脏中的氨可转变成尿素,从尿液中排出。,生理意义:肌肉中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肝为肌肉提供葡萄糖。,转氨作用产生了大量的谷氨酸,谷氨酸可以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脱氨。谷氨酸脱氢酶由6个亚基组成,存在于细胞溶胶中,它受GTP和ATP的别构抑制,受ADP的别构激活。该酶既可以用NAD+也可以用NADP+作为氧化剂。,(二)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催化酶
24、:L-谷氨酸脱氢酶 存在于肝、脑、肾中;辅酶为 NAD+或NADP+;GTP、ATP为其抑制剂;GDP、ADP为其激活剂,-亚氨基戊二酸,(三)联合脱氨基作用,定义:两种脱氨基方式的联合作用,使氨基酸脱下-氨基生成-酮酸的过程。类型: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偶联嘌呤核苷酸循环,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此种方式既是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也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主要方式。主要在肝、肾组织进行。,转氨基偶联嘌呤核苷酸循环,苹果酸,腺苷酸代琥珀酸,次黄嘌呤 核苷酸(IMP),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此种方式主要在肌肉组织进行。,(四)其他氧化脱氨作用,L氨基酸氧化酶和D氨基酸氧化酶以FAD
25、为辅基,催化L及D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反应。产生的FADH2又被O2氧化。,氨基酸+FAD+H2O 酮酸+NH3+FADH2FADH2+O2 FAD+H2O2,-酮酸的代谢,(一)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二)转变成糖及脂类(三)氧化供能:-酮酸在体内可通过TAC 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为H2O和CO2,同时生成ATP。,(五)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机体内部分氨基酸可进行脱羧反应,生成相应的一级胺。催化脱羧反应的酶称为脱羧酶(decarboxylase),这类酶的辅基为磷酸吡哆醛。,氨基酸 磷酸吡哆醛 醛亚胺,一级胺 磷酸吡哆醛,二 氨的命运(Metabolism of Ammonia),氨对生物机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蛋白质 代谢 1720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