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层损害的室内评价.ppt
《油气层损害的室内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层损害的室内评价.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油气层损害的室内评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教学目标:了解油气层损害室内评价实验的目的;掌握五敏实验的主要实验程序、评价表征、分析方法;了解应力敏感性实验的主要内容和实验目的;了解工作液动态污染评价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五敏实验的实验程序、评价方法和分析方法。,第一节 概述,通过室内评价实验对油气层的物理性质、岩石成分或结构,以及油气层中的流体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用油气藏开发过程中所能接触到的流体进行模拟实验,检验其损害程度,对油气层潜在敏感性作出系统评价,弄清楚引起油气层损害的原因中哪些是内因,哪些是外因,进而提出防治措施。概括起来,进行评价实验有以下四个目的:,一、评价实验
2、的目的,一、评价实验的目的,(1)弄清楚油气层潜在损害因素;(2)弄清楚外因对油气层的影响;(3)弄清在内因、外因影响下,油气层损害类型及程度;(4)筛选合理的防治措施。,1、油气层损害的原因(1)油气层岩石特殊的敏感性矿物性质和结构性质,决定了油气层具有的潜在损害因素;(2)外来条件(如流体、压力、温度等)的干扰。前者是油气层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后者是人为控制的。因此,进行油气层损害室内评价,首先应该从认识岩石本身特性入手,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外来条件的影响。,二、评价程序,2、评价程序,一项系统的评价此程序应该分三步进行:(1)进行岩石特性评价,找出岩石中存在的敏感性矿物及其潜在危害;
3、(2)若有潜在危害,则进行敏感性程度评价,即针对潜在危害模拟外来条件,测定岩石在不同外来条件下的敏感程度;(3)进行措施筛选实验,即根据敏感程度分析,结合工程需要进行系列测定,筛选出防止或减少损害的措施。,二、评价程序,三、评价方法,1、油气层敏感性系统评价实验 岩石物性分析、岩石学分析、岩心流动评价实验和辅助评价。2、模拟动态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模拟实验,四、评价油气层损害的方法和技术的发展,1、20世纪40-70 年代主要是以岩心流动实验为基础,用渗透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发生损害的问题。2、20世纪70-80 年代(1)X 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图象分析系统等电子仪器广泛应用,(2)借助微
4、电脑技术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手段来研究地层孔隙中的固体微粒的运移、微粒的侵入深度、地层中流体运动状态、地层渗透率随时间、流速及温度的变化等。3、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系列实验的实验程序,如 识别水敏性地层 实验程序、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程序等等。并且出现了一些实验条件更加接近矿场实际施工条件的工程模拟实验。,第二节 岩心流动实验,岩心流动实验:通过测定岩心渗透率变化规律来评价油气层损害问题的室内实验方法的总称。岩心流动实验是油气层敏感性系统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油气层损害室内评价的主要手段。岩心流动实验以达西定律为理论依据,实验中需要控制或测量的基本参数有压力、流
5、速、注入流体的组分、pH 值及流过的流体体积。,一、基本实验程序,(一)选择岩心实验用岩样应选择本油气层未受到污染和破坏的天然岩心,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二、实验条件,在取样前,应将岩心表面的滤饼刮净,并切去被污染环,制成圆柱状岩塞。在取样时,为使岩样中粘土不受破坏,应采用煤油或高矿化度盐水作润滑剂和冷却剂;若岩石胶结极差,应采用液氮作润滑剂和冷却剂进行低温冷冻加工,并用钻套或筛网/端盖/热缩套CST 包封法进行人工包封,以保证岩石结构不受破坏。,(二)岩样制备,实验前,必须将岩样中的烃类和束缚水清洗干净。清洗的方法:溶剂抽提法、二氧化碳溶剂驱替法、加压溶剂清洗法和热解法。烘干:清洗干净得样品
6、需保持温度在60-65,相对湿度40%-45%条降下烘干后才能使用,此条件可使岩样中粘土矿物不受到破坏。,(三)岩样的清洗与烘干,克氏渗透率当平均压力增至无穷大时的气测渗透率(平均压力增加,气测渗透率减小)。,(四)测Ka及K(克氏渗透率),b-滑动因子;-岩样进出口平均压力,(p1+p2)/2,饱和液:地层水或标准盐水(7%NaCl+0.6CaCl2+0.4%MgCl2)。按照标准SY/T5336-1996(岩心常规分析方法)规定,饱和后应浸泡4h,若气测渗透率10-3m2,应在10MPa的压力下浸泡40h以上。孔隙度用饱和法测定。,(五)抽空饱和、测孔隙度,对油井:用煤油作为实验流体,要求
7、煤油先经过干燥,再用白土除去其中的极性物质,然后用G5砂芯漏斗过滤;对注水井:应使用经过过滤处理的地层水或模拟地层水作为实验流体。,(六)配制实验液,三、常用的测定项目,在评价油气层损害时,最常用的测定项目有:速敏性评价实验酸敏性评价实验碱敏性评价实验水敏性评价实验盐敏评价实验应力敏感评价实验体积流过量评价实验正反向流动实验系列流体评价实验钻井(完井)液污染评价实验等。,(一)速敏性评价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流体流速的变化引起岩石颗粒运移时对油气层渗透率的影响,并且测定临界流速,并把它作为评估油气层速敏性程度的指标。(2)为其它实验提供合理的实验流速提供依据。,因流体流动速度变化引起储层
8、岩石中微粒运移,堵塞吼道,导致岩石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下降的现象。,2、临界流速:维持渗透率平稳的最大流速。,如图中所示的Qi-1对应的流速,当流速大于此值,岩石孔道中运移的微粒就会产生堵塞。,3、速敏性评价指标,临界流速vc:vc越小,岩石中微粒运移越容易发生。如果流量Qi-1 对应的渗透率 Ki-1 与流量Qi对应的渗透率Ki 之间满足下述关系,说明已发生速敏,并且流量Qi-1即为临界流量 Qc,QC对应的流速为临界流速 VC。,(2)损害程度,从各级流量的渗透率Ki(i=1,2,3,n)中找出最大渗透率Kmax和最小渗透率Kmin,按下式计算损害程度:,砂岩(正向),砂岩(反向),灰岩,(
9、二)水敏性实验,1、水敏 指与油气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油气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使孔隙和喉道减小或堵塞,降低油气层渗透率的现象。2、实验目的 了解发生水敏的过程,综合评价油气层水敏性程度,并测定最终使油气层渗透率降低的程度。,用三种不同盐度但成系列的流体-地层水、次地层水(即地层水与蒸馏水的等体积混合物)和蒸馏水流过岩样,分别测定不同盐度的流体流过岩样时的液相渗透率。,3、实验方法,4、水敏性评价指标,式中:Kw-蒸馏水通过时的渗透率 Kf-地层水流过时岩样的水相渗透率,砂岩,灰岩,(三)盐敏评价实验,1、盐敏 高于地层水矿化度的工作液滤液进入油气层后,可能引起粘土的收缩、失稳、脱落
10、;低于地层水矿化度的工作液滤液进入油气层后,则可能引起粘土的膨胀和分散,引起渗透率的下降的现象。2、实验目的 找出盐敏发生的条件,以及由盐敏引起的油气层伤害程度,为各类工作液的设计提供依据。,3、实验方法,通过向岩心注入不同矿化度等级的盐水(按地层水的化学组成配制)并测定各矿化度下岩心对盐水的渗透率,根据渗透率随矿化度的变化来评价盐敏伤害程度,找出盐敏伤害发生的条件。,(1)盐敏判断 如果矿化度 Ci-1 对应的渗透率 Ki-1 与矿化度 Ci 对应的渗透率 Ki 之间满足下述关系,说明已发生盐敏,并且矿化度Ci-1即为临界矿化度 Cc。,4、盐敏判断及评价指标,(2)评价指标,Kmax和K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气 损害 室内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8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