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苷类及多黏菌素类.ppt
《氨基苷类及多黏菌素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基苷类及多黏菌素类.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十一章 氨基苷类及多黏菌素类,目的要求,掌握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氨基苷类抗生素,分 类,天然来源 来自链霉菌: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来自小单胞菌: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半合成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异帕米星,卡那霉素B,抗菌谱,对需氧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敏感对沙雷菌属,嗜血杆菌属,痢疾杆菌,沙门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有良好的作用对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G-球菌,肠球菌,厌氧菌,链球菌不敏感,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定义:细菌与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接触后,当抗生素浓度下降至低于MIC或消失时,其对细菌生长仍有持续性抑制
2、效应意义:氨基苷类对G-杆菌和G+球菌有明显的PAE,临床给药方案设计时应加以考虑,抗菌机制,抑制细菌核糖体循环中的多个环节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杀菌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于细菌表面造成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而导致细菌死亡,作用机制,抑制蛋白质合成环节:1)抑制30S始动复合物形成 抑制蛋白质合成2)阻止70S始动复合物形成 始动阶段 3)结合30S亚基上的靶蛋白,诱导错误匹配,合 成异常、无功能的蛋白质4)阻止终止密码子与核蛋白体结合,使已合成 肽链不能释放,并阻止70S核糖体解离5)阻碍多核糖体解聚和组装 核糖体耗竭,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开始,体内过程,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给药血浆蛋
3、白结合率低(链霉素除外)分布于细胞外液,胞内浓度较低,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肾皮质,内耳内、外淋巴液有高浓度蓄积原形经肾排泄,尿中浓度很高,肾功能不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及时间,耐药机制,产生钝化酶(乙酰化酶,腺苷酰化酶,磷酸化酶)主要机制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改变及胞内转运功能异常修饰抗生素靶位蛋白(肠球菌、结核杆菌),临床应用,敏感需氧G-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严重感染需与-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联合应用,不良反应,耳毒性 前庭功能障碍: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 平衡障碍 听神经损伤:耳鸣,听力减退,永久性耳聋 机制:药物阻碍毛细胞糖代谢和能量利用,使细 胞膜Na+-K+-ATP酶功能障碍,毛细胞受损,不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氨基 菌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9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