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应力测量与消除方式的介绍.ppt
《残余应力测量与消除方式的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余应力测量与消除方式的介绍.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陵船厂,残余应力测量与消除方式的介绍,4,残余应力及消除应力方式的介绍,1,2,3,振动时效的介绍,超声波时效的介绍,残余应力测量的介绍,5,实施步骤,残余应力的产生,残余应力(Residual Stress):消除外力或不均匀的温度场等作用后仍留在物体内的自相平衡的内应力。机械加工和强化工艺都能引起残余应力。如冷拉、弯曲、切削加工、滚压、喷丸、铸造、锻压、焊接和金属热加工等,因不均匀塑性变形或相变都可能引起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会致使工件处于不稳定状态,降低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物理性能,使工件在成品后使用过程中因残余应力的释放而产生变形和失效。,1、残余应力及消除应力方式的介绍,消除内应力的
2、几种方法:一是对物体进行热处理(针对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工件)。二是放到自然条件下进行消除(即自然时效消除内应力)。三是人工通过敲打振动等方式进行消除。四是通过超声冲击震荡来优化应力,或改变应力的方向。,残余应力如何消除,1、残余应力及消除应力方式的介绍,振动时效技术,国外称之为“Vibrating Stress Relief”简称“VSR”,源自于敲击时效,通过专业的振动时效设备,使被处理的工件产生共振,并通过这种共振方式将一定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工件的所有部位,使工件内部发生微观的塑性变形,从而使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得以消除和均化,最终防止工件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变形和开裂。,振动时效技术,2、
3、振动时效的介绍,振动处理技术又称做振动消除应力,在我国又称做振动时效。它是将一个具有偏心重块的电机系统(称做激振器)安放在构件上,并将构件用橡皮垫等弹性物体支承,通过控制器起动电机并调节其转速,使构件处于共振状态。约经2030分钟的振动处理即可达到调整残余应力的目的。可见,用振动调整残余应力技术是十分简单和可行的。,2、振动时效的介绍,振动时效设备原理,振动时效设备构成,2、振动时效的介绍,直流振动时效设备,高能振动时效设备,定量振动时效设备,液晶振动时效设备,数码振动时效设备,经济型振动时效设备,智能频谱交流振动时效设备,液晶振动时效设备,数码交流振动时效设备,定量式多通道振动时效系统,定量
4、式全自动振动时效设备,全功能振动时效设备,振动时效设备类型,2、振动时效的介绍,交流与直流对比,2、振动时效的介绍,设备的技术参数,2、振动时效的介绍,振动时效工艺守则是指导对振动时效技术应用及检查的总的原则,它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总则部分:它包括制定本守则的目的及使用范围。二、生产前的准备:它包括对设备的检查、仪器的导线联接、工作场地的定置管理等。三、预分析:根据工件的形状、分析可能出现的振型,以指导操作人员正确的进行对工件的支撑及激振器和传感器的装夹。四、试振:它包括初步测试工件的固有频率和验证第三部分所做出的分析是否正确,如果预分析与实际有所差别,应通过这步工作调整过来。在这一部
5、分中还包括主振器频率、激振力、振动时间的确定原则等。五、振动处理过程:包括振动处理全过程的操作程序和各程序的确定原则。六、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时效效果的检验方法及检验方式。七、仪器的保养和维护。,振动时效工艺守则,2、振动时效的介绍,振动时效局限性,1.不能替代去应力目的以外的热处理2.不能显著改变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3.不能用于校形4.对于箱,板形工件时效噪音较大5.工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艺员的振动时效工艺理论水平和经验6.不适宜于高压容器、残余应力较小的工件、大尺寸的薄板焊接件、薄壁铸件、大部分冷加工件、弹性结构应力为主的工件、刚性过大或尺寸过小件(其中部分可用振动平台来
6、时效)7.并非工件所有部位的时效效果都一致,2、振动时效的介绍,2、振动时效的介绍,根据JB/T 10375-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有以下几种方法:(1)参数曲线观测法可根据振动时效过程中实时打印的a-t曲线的变化及a-n曲线振动前后的变化评估振动时效实际效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判定振动时效有效:a-t(加速度-时间)曲线上升后变平;a-t(加速度-时间)曲线上升后下降,最终变平;a-n(加速度-频率)曲线振后共振发生了单项特征或组合特征的变化(出现振幅升高、降低、左移、右移);a-n(加速度-频率)曲线振后变的简洁而平滑;a-n(加速度-频率)曲线振后出现低幅振峰增值现象
7、。(2)尺寸精度稳定性测试:以尺寸精度为目的而进行振动时效处理的焊接构件,振动后应进行尺寸测试。尺寸测试具体方法如下:,振动时效效果评测,2、振动时效的介绍,振后尺寸测试 加工后尺寸测试 长期放置,定期进行尺寸测试。在动载情况下测试所有测试结果应当满足要求3、残余应力检测法A:推荐使用盲孔松弛法,也可以使用X射线衍射法或在条件许可时使用磁性法。采用盲孔法测试时,测试点处材料厚度应大于钻孔直径的四倍。用振前残余应力平均值、振后残余应力平均值来计算应力消除率,降低率应大于30%。用振前和振后的最大与最小应力差衡量应力的均化程度,振动后的计算值应小于振动前的计算值。最大及最小应力一般应以焊缝的主应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残余 应力 测量 消除 方式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