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二)方法与过程: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热爱。,概 述,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
2、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散文的主要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3、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的鉴赏技法,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以人物活动为
4、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先秦散文,卜辞(殷商、巫师),尚书(商周、史官),诸子散文(说理)历史散文(记事)(春秋战国 哲学家、史学家),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代表: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道家有老子老子1 老子2、庄子;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杂家有吕氏春秋等,文风方面 论语言简意赅 墨子讲究逻辑 孟子言辞雄辩 庄子想象奇特 荀子论证缜密 韩非子犀利峻峭,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
5、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其中的褒贬是通过一字一句来显示的。,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中的意义很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书出来。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世称“春秋三传”。,汉代散文,政论文:贾谊、晁错 史传文:司马迁、班固汉赋:司马相如、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共 229年的断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散文 发展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