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特征.ppt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建筑特征.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建筑史,院系: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讲授:秦泗刚E-mail:Qinsigang_,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敦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十年 哈雄文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刘敦桢文集梁思成文集苏州古典园林 刘敦桢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马炳坚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侯幼彬,木材与中国建筑中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内容提要:,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一、关于中国建筑史,1.建筑与建筑史,建筑:什么是“建筑”,作几十个定义恐怕也难结束,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可以这么说:建筑是 人为的人类生活空间;为保障人类生息、躲避灾害之用而创造的空间;为
2、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空间;建筑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但外部空间不只是建筑。,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战国初期,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李聃,在他所著老子一书中写到:“凿户牖(Yo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明确地提出建筑空间才是具有实用价值的部分。这一思想指导了中国几千年的建筑活动。,“建筑的本质是空间”,这就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特征。,2.建筑的发展及其发展的原动力,建筑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空间,因此,建筑与人类的这两种生活相关联;两种生活中,精神生活依附于物质生活,生产是物质生活的基础,所以,生产是建筑发展的原动力,而生产中的生产力是建筑发展的决定性
3、因素。根据一般公式:生产力劳动力(体力和脑力)劳动工具(包括科学技术),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这种相适应的特点,贯穿于整个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这就是本课的研究对象与内容。,3.中国建筑历史的分期,中国建筑史是专业史,其历史的分期应完全遵从通史的分期。中国古代建筑史:从公元前 270 万年公元 1840 年。其中又可分为:.原始社会的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的建筑;(公元前2070年-前476年).封建社会的建筑。(公元前476-公元1840年)近代建筑史:1840年1949年 现代建筑史:1949年至今,4.中国建筑体系特征,中国建筑史体系特征:类型
4、与文化相结合 城市、宫殿、住宅吏官文化 陵墓、坛庙、塔、石窟、寺庙宗教文化 园林士大夫文化 民居乡土文化,5.中国建筑相对封闭性,原因有三:地理结构:半封闭大陆大河地理特征经济结构:农业型经济社会结构:宗法制度、血缘纽带优点:独特风格,文化传统积淀深缺点:局限性大,缺乏交流(“纯金文化”),提倡“合金文化”合金文化有两种:“鸡尾酒”文化美国“摩天楼榻榻米”文化日本,二、木材与中国建筑,建筑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双重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
5、的建筑风格。然而木构件承重的建筑却是我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木构建筑的优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适应性强,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木构建筑的缺点:木材越来越少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难以营建大而复杂的空间,三、中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1.穿斗式木构架,穿斗式木构架,成熟于汉,为我国南方诸省所普遍采用,其做法为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柱距较密,沿进深方向各柱随层顶坡度升高,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另用一组称为“穿”的木枋穿过各柱,使之联结为一体,成为一
6、道屋架;各层架之间又用一种称为“斗”(逗)的木枋联系,构成两坡屋顶骨架;檩上架椽,优点缺点,穿,柱,挑,檩,优点:(1)尽量以竖向的木柱来取代横向的木梁“横担千,竖担万”(2)尽量以小材来取代大材(3)简化了屋面用料(4)简化屋檐的悬挑构造(5)增加构架的空间整体性(6)增加构架的灵活适应性缺点:(1)密柱导致的小跨度,不能适应大空间的需要(2)小规格用料和简便的构造,难以适应厚重的荷载,2.抬梁式木构架,春秋时代已初步完备,后来经过不断提高,产生一套完整的比例和做法。这种木构架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迭数层瓜柱和梁,自下而上,逐层缩短,逐层加高,至最上层梁上立脊
7、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在斗拱上;这样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特点: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常见的几种形式,梁,柱,抬梁式构架的常见梁架形式,3.井干式木构架,汉代以前多用,商墓中用,如今很少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材,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4.干阑式,干阑式多用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采用底层架空,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这类民居规模不大,一
8、般三至五间,无院落,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皆在一幢房子内解决,对于平坎少,地形复杂的地区,尤能显露出其优越性。,应用干阑民居的有傣族、壮族、侗族、苗族、黎族、景颇族、德昂族、布依族等民族。,云南景洪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图,5.密梁平顶式,室内的木柱和墙承檩,檩承椽,以檩代梁构成平顶式建筑,这种形式的建筑现存的数量相对要少,规格也低。,主要流行于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6.穿斗式与抬梁式的互补,1)适用范围的互补机制,抬梁式:主要适用于官式建筑,适合作为宫殿、坛庙、陵寝、苑囿、衙署、大型寺观、大型宅第等建筑类型,以及北方地区厚墙厚顶的民间建筑的构架穿斗式:主要适用于南方的民间建筑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建筑 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