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断层与伸展构造.ppt
《正断层与伸展构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断层与伸展构造.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正断层与伸展构造,第一节 基本观念,1.定义:正断层:上盘相对于下盘向下滑动的倾向滑动断层。伸展构造:由于正断层造成岩石单元的水平伸展,故正断层又可称为伸展构造(断层)。,1,1,3,3,3,1,2 应力状态及形成机制,利于正断层形成的应力条件为:最大主应力(1)在竖直方向上增大,或最小主应力(3)在水平方向上减小,或上述两种过程同时作用。,3,1,3,1,3,1,利于正断层作用发生的地质背景是:经历水平拉伸(伸展)或垂向穹隆和抬升的地区,由于经历正断层作用的地壳岩石单元发生了水平方向上的伸展,所以正断层也被称为伸展断层,但伸展断层一般特指由区域性伸展形成的大规模低角度正断层,特别是指
2、拆离断层。,第二节、正断层的一般特征,a.断层上盘相对于下盘向下运动b.被断岩石单元产生水平伸长(伸展)效应,c.在同一高程剥蚀 面上,上下盘的 对比性,1,2,3,4,第三节、正断层的几何形态,根据断层面的几何特征以及断层面和被断岩石的旋转性质,正断层可被划分为三种类型:非旋转平面正断层、旋转平面正断层和铲式断层,a.非旋转平面正断层:平面状断层面,断层面和被断岩层均不发生旋转,说明所有的运动为平移运动。一般形成地堑和地垒构造 是共轴变形的产物,b.旋转平面正断层(掀斜断层):平面状断层面,断层面和被断岩层均发生旋转 掀斜断块:由正断层围限的旋转了的岩石块体 掀斜盆地(半地堑):在掀斜断块上
3、发育的不对称盆地,其 一侧由正断层控制(箕状盆地)多米诺或书斜式构造:由一系列旋转平面正断层和掀斜断块 组成的构造。,i,水平伸长度 S S=l/l0=sini/sin=sin(+)/sin,伸长度:S=l/l0=1+e正弦定理:l/sin(180-i)=10/sin l/l0=sin(180-i)/sin=sin(+)/sin,c.铲式(犁状)断层:具有下凸断层面,且断层面产状向地表变陡而向下随深度变缓的断层。,Laminar Flow,一种解释铲式断层产状变化的模式,另一种解释铲式断层产状变化的模式,第四节、正断层的构造样式,a.地堑与地垒 地堑: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倾斜的正断层及其所夹
4、 持的下降断块形成的构造 地垒: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背倾斜的正断层及其所夹 持的抬升断块形成的构造,半地堑:单侧由正断层控制的下降断块;或由一 组倾向相同的正断层控制的一系列下降断块形 成的构造样式半地垒:单侧由正断层控制的上升断块;或由一 组倾向相同的正断层控制的一系列上升断块形 成的构造样式,盆岭构造:由一系列走向近平行的地堑(半地堑)和地垒(半地垒)相间排列形成的构造。因为地堑一般形成盆地而地垒形成山岭,故称为盆岭构造,b.断陷盆地:是在地壳伸展作用下形成的以正断层为边界的盆地,如地堑、半地堑等。如果盆地只在一侧发育正断层,则形成不对称箕状盆地,多见于铲式断层和掀斜断层。,断陷盆地正断层
5、前陆盆地逆断层走滑拉分盆地走滑平移断层,c.生长断层(同沉积断层)断层活动与沉积作用同时发生而形成的断层称为生长断层 逆冲断层和正断层均可形成生长断层,但正断层最为常见特征1)上盘与断层活动同时形成的地层厚度明显比下盘同一地层 的厚度大,有时断层会切 入某一地层的下部而不切 穿整个地层,这时该地层 在断层两侧的厚度会有截 然的不同但。2)地层断距随深度增大 而增大。,3)绝大多数生长断层为铲式断层4)铲式断层上盘同断层活动沉积地层厚度向断层方 向增厚,5)断层的运动速度会由于沉积的加载而加速,从而沉积中心 的地层厚度会向上增大6)在铲式断层中上盘因为重力作用 而产生反牵引现象,d 裂谷裂谷:伸
6、展作用形成的,由地堑、半地堑及其他与正断层相关构造组成的区域性狭长构造带,一般表现为以断层为边界的狭长谷地。裂谷一般由地幔上涌(地幔柱)或区域性伸展形成,其进一步发展可演化成大洋盆地。,裂谷系统:根据裂谷发育的位置可划分为:大陆裂谷:大陆裂解的开始,如东非裂谷带 陆间裂谷:新洋盆的初始阶段,如红海洋中脊裂谷:海底扩张的中心,如大西洋洋中脊裂谷 板块构造与裂谷的对应关系 大陆裂谷 陆间裂谷 洋中脊裂谷 大陆裂解 大陆漂移 海底扩展,大陆裂谷的特征1)地貌表现为狭长线状盆地2)构造形式为由地堑、半地堑及其他与正断层相关构造3)发育含有蒸发岩类的厚层陆源碎屑沉积4)发育大量的岩浆岩:高原或溢流玄武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断层 伸展 构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