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ppt
《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选),严复清末大翻译家严复(18531921)在引进西方先进思想,开发民智方面,有极大贡献。只看鲁迅青年时代读严译天演论时是如何陶醉,就可知那一代人的感受了。天演论以后,严复又有七部重要译著,合称“严译名著八种”。他自己对这些译著极有自信,曾在信中说:“且彼中有数部要书,非仆为之,可决三十年中无人可为者。”(杨正典严复评传25页)但是,这位伟大的先行者、思想家,当年出版这些译本时,却非易事,也许有些辛酸。这一点似乎少见提及。,林纾(18521924年)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家。空前绝后用在林纾(Lin Shu)的翻译上,应该是非常恰当的。这是中国翻译史上唯一的一
2、朵奇葩,以后不可能再出现“林纾现象”了。,林纾简介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酒,枕籍至深。,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
3、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曹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林纾的古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同时林纾也看到了桐城派的种种弊病
4、,反对墨守成规,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并提醒人们,“盖姚文最严净。吾人喜其严净,一沉溺其中,便成薄弱”;专于桐城派古文中揣摩声调,“亦必无精气神味”。他认为学桐城不如学左、庄、班、马,韩、柳、欧、曾。并以为在学习中应知变化,做到能入能出。“入者,师法也;出者,变化也。”,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后来他与朋友王寿昌、魏易、王庆骥、王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
5、小说,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作品目录:苍霞精舍后轩记 洞箫徐五 湖之鱼 记花坞 冷红生传 买陂塘 徐景颜传 孝女耐儿传序 游西溪记 记惠斯敏司德大寺(译作),林语堂百科名片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中文名:林语堂 出生日期:1895年10月10日 国籍: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史 空前绝后 翻译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