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五腌腊制品加工知识目标了解腌腊制品的特点.ppt
《项目五腌腊制品加工知识目标了解腌腊制品的特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五腌腊制品加工知识目标了解腌腊制品的特点.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五 腌腊制品加工【知识目标】1了解腌腊制品的特点。2掌握腌制材料种类等。【技能目标】1能解释腌腊制品加工原理。2能处理不同腌制产品加工中质量问题。3能写出腌制所用的材料名称及作用。,1,任务一 腌腊制品加工原理一、腌制的材料及其作用(一)食盐及其作用食盐是肉类腌制最基本的成分,也是必不可少的腌制材料。食盐不能灭菌,一定浓度(10%15%)的食盐溶液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繁殖,对腌腊制品有防腐作用。1防腐作用腌制过程中食盐的防腐作用主要表现有:(1)食盐较高的渗透压,引起微生物细胞的脱水,变形;(2)食盐与膜蛋白质的肽键结合,导致细菌酶活性下降或丧失;,2,(3)钠离子的迁移率小,能破坏微生物细
2、胞的正常代谢,氯离子比其他阴离子(如溴离子)更具有抑制微生物活动的作用;(4)由于氧气不易溶于食盐溶液中,导致溶液中缺氧,防止了好氧菌的繁殖(5)食盐溶解于水后发生解离,减少了游离水分,破坏水的代谢,导致微生物难以生长。2突出鲜味作用肉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等具有鲜味的成分,常常要在一定浓度的咸味下才能表现出来。3渗透作用促使硝酸盐、亚硝酸盐、糖向肌肉深层渗透作用。,3,(二)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作用(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以抑制肉毒梭状芽抱杆菌的生长,也可以抑制许多其他类型腐败菌的生长。这种作用在硝酸盐浓度为0.1%和亚硝酸盐浓度为0.01%左右时最为明显。(2)抗氧化作用,延缓腌肉腐
3、败,这是由于它本身有还原性。(3)有助于腌肉独特风味的产生,抑制蒸煮味产生。(4)优良的呈色作用。(三)糖及其作用1调味作用在肉制品加工中,添加白糖则具有缓和咸味的作用。,4,2助色作用还原糖(葡萄糖等)能吸收氧气防止肉脱色;糖为硝酸盐还原菌提供能源,使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加速NO的形成,使发色效果更佳。3增加嫩度由于糖受微生物和酶的作用而产生酸,促进盐水溶液中pH下降而提高肉的保水性,使肌肉组织变软,因而增加了肉的嫩度。4产生风味物质糖和含硫氨基酸之间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醛类等羰基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增加肉的风味。,5,(四)磷酸盐及其作用磷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肉的保水性,
4、增加黏着力,使肉在加工过程中减少营养成分损失,保持肉的柔嫩性,增加出品率。由于磷酸盐呈碱性反应,加入肉中能提高肉的pH值,使肉膨胀度增大,从而增强保水性,增加产品的黏着力和减少养分流失,防止肉制品的变色和变质,有利于调味料浸入肉中心,使产品有良好的外观和光泽。(五)抗坏血酸盐、异抗坏血酸盐及其作用(1)抗坏血酸盐可以同亚硝酸发生化学反应,增加NO的形成,使发色过程加速。如在法兰克福香肠加工中,使用抗坏血酸盐可使腌制时间减少1/3。(2)抗坏血酸盐有利于高铁肌红蛋白还原为亚铁肌红蛋白,因而加快了腌制的速度。(3)抗坏血酸盐能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因而稳定腌肉的颜色和风味。(4)在一定条件下抗坏血酸
5、盐具有减少亚硝胺形成的作用。,6,(六)水的作用(1)可以作为盐、亚硝酸盐、糖、磷酸盐等腌制成分分散介质;(2)增加产品水分损失;(3)补偿热加工的水分损失;(4)减少损耗,增加产品的商品价值,可以使产品的含水量大于原料肉的含水量。二、肉的腌制方法(一)干腌法干腌是利用食盐或混合盐,涂擦在肉的表面,然后层堆在腌制架上或层装在腌制容器内,依靠外渗汁液形成盐液进行腌制的方法。操作和设备简单,在小规模肉制品厂和农村多采用此法。,7,(二)湿腌法湿腌法即盐水腌制法。就是在容器内将肉品浸没在预先配制好的食盐溶液内,并通过扩散和水分转移,让腌制剂渗入肉品内部,并获得比较均匀的分布,直至它的浓度最后和盐液浓
6、度相同的腌制方法。(三)注射腌制法为加速腌制液渗入肉内部,在用盐水腌制时先用盐水注射,然后再放入盐水中腌制。盐水注射法分动脉注射腌制法和肌肉注射腌制法。(四)混合腌制法采用干腌法和湿腌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可先进行干腌放入容器中后,再放入盐水中腌制或在注射盐水后,用干的硝盐混合物涂擦在肉制品上,放在容器内腌制。,8,三、腌制过程中质量控制(一)食盐的纯度及用量1食盐的纯度。2食盐的用量。(二)硝酸盐、亚硝酸盐使用量肉制品的色泽与发色剂的使用量相关,用量不足时发色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腌肉制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用量应尽可能降低到最低的限度。目前,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为确保使用安全,硝酸盐最大使
7、用量为0.5 g/kg;亚硝酸钠的最大使用量为0.15 g/kg,在这个安全范围内使用发色剂的多少和原料肉的种类、加工工艺条件及气温情况等因素有关。一般气温越高,呈色作用越快,发色剂可适当少添加些。,9,(三)腌制温度原料肉在腌制过程中,腌制温度越高,腌制速度就越快。但就肉类产品而言,温度高的条件下容易腐败。为防止食盐渗入肉内以前出现腐败现象,腌制应在低温下,即10以下进行。具备冷藏库的企业,肉品宜在24条件下进行腌制。为此,历来我国传统中式肉制品的腌制都在立冬后、立春前的冬季里进行。(四)腌制添加剂添加蔗糖和葡萄糖由于其还原作用,可影响肉色强度和稳定性;加烟酸、烟酰胺也可形成比较稳定的红色,
8、但这些物质无防腐作用,还不能代替亚硝酸钠。另一方面香辛料中的丁香对亚硝酸盐还有消色作用,所以在使用时应注意。,10,(五)肉的pH肉的pH值会影响发色效果,亚硝酸钠只有在酸性介质中才能还原成一氧化氮,所以当pH呈中性时肉色就淡。为了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常加入碱性磷酸盐,加人后会引起pH升高,影响呈色效果,所以应注意其用量。在过低的pH环境中,亚硝酸盐的消耗量增大,如使用亚硝酸盐过量,又易引起绿变,发色的最适pH范围一般为5.66.0。四、腌制成熟的标志(一)色泽变化 肉类经过腌制后,色泽会发生变化。猪肉腌制后变硬,断面变得致密,外表色泽变深,为暗褐色,中心断面变为鲜红色。牛肉腌制后,外表变为紫
9、红色或深红色,肉质变硬,中心断面色泽为深红色。,11,经注射法腌制后的肉类,中心断面的色泽为玫瑰红色,牛肉比猪肉色泽深,一般为深红色。脂肪腌制成熟后,断面呈青白色,切成薄片时略带透明。(二)弹性变化肉类经腌制后,质地变硬,组织紧密。猪肉断面指压手感稍硬,有弹性;牛肉断面指压手感硬,有弹性。采用注射法腌制肉类,起到嫩化、乳化的作用。由于肉浆、水及盐等相互作用,注射法腌制不像干腌或湿腌那样肉质发硬,而是使肉变得柔软、表面有黏性,指压凹陷处能很快恢复,有弹性。(三)黏性变化采用干腌或湿腌法腌制肉类后,肉块表面湿润、无黏性。注射法腌制后,肉块表面有一层肉浆状物,有黏性。,12,任务二 腌腊制品的加工一
10、、咸肉的加工(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修整开刀门腌制成品。(二)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咸肉是以猪肋条肉、五花肉、腿肉等作为原料,需肉色好,放血充分,且必须经过卫生检验部门检疫合格。若为新鲜肉,必须摊开凉透;若为冻肉,必须经过充分解冻处理。2修整将原料肉除去淤血、血管、淋巴、碎油及横膈膜等部分。,13,3开刀门为了加速腌制,可在肉上割出刀口,俗称“开刀门”。刀口的大小深浅和多少取决于腌制时的气温和肌肉的厚薄。一般气温在1015时应开刀门,刀口可大而深,加速食盐的渗透,缩短腌制时间;气温在10以下时,少开或不开刀门。4腌制将修整好的肉放在34条件下腌制。温度高,腌制过程快,但易发生腐败;温度低,腌制慢,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五腌腊 制品 加工 知识 目标 了解 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6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