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泌尿调节.ppt
《第八章泌尿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泌尿调节.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节 尿生成的调节,一、肾内自身调节(一)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的影响)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力量。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指当肾小管内有大量未被重吸收的溶质存在时,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防碍水的重吸收而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临床利用渗透性利尿消除水肿。,(二)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概念: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为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的定比重吸收现象,称为球-管平衡。机制:定比重吸收的机制与近端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和胶体渗透压的改变有关。肾血流量不变时(管-球反馈),
2、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管周毛细血管网的血量减少、毛细血管压降低组织 间液进入毛细血管的速度加快 管周毛细血管网的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组织 间液进入毛细血管的速度加快 生理意义: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有较大的变动,二、神经调节(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肾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肾脏排水排钠减少 机制:1NE激活受体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 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2 NE激活受体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循 环血中的 A和醛固酮含量 肾小管对 NaCl和水的重吸收 3NE激活受体近端小管和髓袢上皮细胞重 吸收Na+、Cl-和水,(二)肾交感神经参与的反射 1.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反射 血容量刺激容量
3、感受器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 心血管中枢 肾交感神经抑制肾血流量肾脏排 钠、排水增多 2.窦弓反射 动脉血压刺激窦弓感受器经舌咽、迷走神 经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肾交感神经抑制肾血流量 肾脏排钠、排水增多,三、体液调节,(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肾内存在RAAS的各个成分,称为肾内RAAS 1.血管紧张素对尿生成的调节 肾素分泌部位:肾小球旁器的近球细胞或称球旁细 胞 对尿生成的调节:1血管平滑肌:a.增加总外周阻力,升高动脉血压 b.使出球小动脉收缩,系膜细胞收缩 2直接刺激近端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 3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增加远曲小管和集 合管重吸收钠、水,分泌钾 4使垂体
4、后叶释放的ADH增加,使水的重吸收增 加,尿量减少。,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血压 肾近球细胞 肾血流 灌注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肝脏合成),AI(十肽),肺转换酶,AII(八肽),血管紧张素酶A,AIII(七肽),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醛固酮分泌 肾保钠、保水 排钾、尿少,血管收缩等作用,(-),(-),2.肾素分泌的调节1肾内机制 肾血流灌注减少或肾动脉狭窄时肾素分泌 a.动脉血压下降肾血流灌注减少入球小A 牵张感受器的刺激减弱。(有人认为致密斑和球旁细胞接触时,肾素分 泌减少,肾血流灌注减少时不能接触,所以分
5、泌增多)b.流经致密斑的Na+(或GFR)(流经致密斑的Na+、或小管液的量减少时肾 小管口经小和球旁细胞接触少肾素分泌)血Na+浓度降低时肾素分泌,2神经机制 肾交感神经兴奋时NE激活近球细胞受体肾素 分泌 3体液机制 肾脏合成的前列腺素PGE2和PGI2、E,NE分泌 增加时肾素分泌 A、ADH、内皮素、心房钠尿肽、内皮舒张因 子抑制肾素释放,3.醛固酮对尿生成的调节 醛固酮的分泌部位: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主细胞重吸收Na+和排出K+,具有保Na+排K+的作用 作用机制:,醛固酮的作用机制醛固酮(类固醇激素)进入主细胞和胞浆内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激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泌尿 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6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