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镜间晶体光学性质.ppt
《正交镜间晶体光学性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交镜间晶体光学性质.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正交镜间的晶体光学性质,主 要 内 容,一、正交偏光镜的装置及光学特点二、正交偏光镜间矿片的消光现象 及消光位三、正交偏光镜间矿片的干涉现象四、干涉色及干涉色色谱表五、补色法则及补色器六、正交偏光镜间主要光学性质的 观察与测定方法,一、装置及光学特点,1、装置,所谓正交偏光镜,就是除用下偏光镜之外,再推入上偏光镜,而且使上、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互相垂直。,2、光学特点,在正交镜间不放矿片时,视域完全黑暗。因为PP垂直AA,平行PP振动的偏光被吸收而不能透过上偏光镜。如果在正交镜间载物台上放置矿片时,因矿物性质及切面方向不同,而显示不同光学现象。,二、正交镜间矿片的消光现象及消光位,消光现
2、象:指矿片在正交偏光镜间变黑暗的现象。,1、全消光 在载物台上放置均质体或非均质体垂直光轴的矿片,不发生双折射,转动物台360,矿片的消光现象不改变,故称全消光。,2、四次消光,若在物台上放置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其他方向矿片,这类矿片光率体切面为椭圆切面。当椭圆半径分别平行AA、PP时,则出现矿片消光,转动360,有四次消光。,3、消光位,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其他方向切面,在正交偏光镜间处于消光时的位置,称消光位。当矿片处在消光位时,其光率体椭圆半径必定与AA、PP平行。由于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是已知的,常以目镜十字丝方向代表,所以可确定此类晶体切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的方向。,色散影响,
3、某些单斜或三斜晶系矿物,光率体色散较强,矿片上紫光光率体椭圆半径与红光的方位不同,所以紫光与红光的消光位不一致。此类矿片在正交镜间,用白光照射时,转动载物台时,不出现全黑位置。当紫光光率体椭圆半径与上、下偏光振动方向平行时,紫光消光而呈现暗褐红色;当矿片上红光消光时而呈现暗蓝紫色。,三、矿片的干涉现象,下偏光透过矿片时,分解成K1、K2两种偏光,Nk1Nk2,所以Vk1Vk2,K1、K2在通过矿片时必然产生光程差R。当K1、K2透过矿片后,二者在空气中速度相等,所以在它们到达上偏光镜之前,R保持不变。当K1、K2到达上偏光镜后,再次发生双折射。K1 分解为 K1和K1 K2 分解为 K2和K2
4、其中K1和K2振动方向与AA垂直,不能透出上偏光镜,可以不考虑。而K1和K2平行AA,可以透出上偏光镜。,1、当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其他方向切面上光率体椭圆半径与AA、PP斜交时,矿片不消光,将发生干涉作用。,K1、K2两种偏光特点如下:由同一束偏光经两次分解而成,其频率相同;有固定光程差R(由K1、K2继承的光程差);在同一平面内振动(平行AA)。K1、K2两种偏光具备了光波发生干涉作用的条件,必定发生干涉作用。,干涉作用结果取决于光程差R如果光源为单色光,则:当R=2n/2时,K1、K2振动方向相反,振幅相等,二者抵消变暗;当R=(2n+1)/2时,K1、K2振动方向相同,二者叠加,亮
5、度增加一倍(最亮);当R介于2n/2和(2n+1)/2之间时,干涉结果是:亮度介于黑暗和最亮之间。,2、影响干涉的因素,(1)、干涉结果主要取决于光程差。K1、K2通过矿片的光程分别为:R1=dNK1,R2=dNK2(d为矿片的厚度)光程差R=dNK1dNK2=d(NK1NK2)=dN 因此,R与矿片厚度和双折率均呈正比关系。而双折率大小又与矿物性质和切面方向有关,所以,影响光程差大小的因素有:A、矿物性质;B、矿物切面方向;C、矿片厚度,(2)、干涉的明亮程度还与K1、K2振幅大小有关,振幅越大亮度越强。K1、K2的振幅大小取决于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与AA、PP之间的夹角。当K1、K2和AA
6、、PP成45夹角时,K1、K2振幅最大,矿片最明亮,这时的矿片位置称45位置。,在偏光矢量分解图中,OF代表K1、K2的振幅。OFOBcossin 当45时,OF为最大值,即 K1、K2的振幅最大,矿片最亮。,四、干涉色和干涉色谱表,1、干涉色及其成因,沿石英平行Z轴方向,由薄至厚磨成楔形,称为石英楔。石英的最大双折率NeNo0.009,是一常数。随着石英楔的厚度由薄到厚逐渐增加,光程差也增加。,如果光源为单色光时,在正交镜间45位置插入石英楔,视域内将逐渐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带。,明暗条带间距取决于单色光的波长。红光的波长最长,其明暗条带间距也最大,紫光的干涉条带间距则最小。,若光源为白光时
7、,除R0外,任何一光程差都不可能同时等于各个单色光半波长的偶数倍,所以不可能使七种单色光同时抵消而出现黑带。,某一定光程差,只可能相当或接近于部分单色光半波长的偶数倍,使该部分单色光抵消或减弱;同时该光程差又可能相当或接近于另一部分单色光半波长的奇数倍,使另一部分单色光不同程度加强。不同程度加强的单色光混合,构成与该光程差相应的混合颜色,它是白光通过正交镜间矿片后,经过干涉作用形成的,故称为干涉色。干涉色不是矿物本身的颜色,与单偏光镜下矿片显示的颜色不同。,橄榄石(单偏光),石英(单偏光),橄榄石(正交),石英(正交),第一级序:R约为0550nm。主要干涉色依次为暗灰、灰白、黄、橙、和紫红色
8、。特征是具有暗灰、灰白色而无蓝、绿色。,第二级序:R为5501100nm。主要干涉色依次为蓝、绿、黄橙、紫红色。特征是色调浓而纯,比较鲜艳,干涉色条带间的界线较清楚。,第三级序:R为11001650nm。依次出现的干涉色为蓝、绿、黄、橙、红色,干涉色顺序与第二级序一致,但色调较第二级序浅,界线也不如第二级序清楚。以上三个级序干涉色之末,均为紫红或红色,它对光程差增减反应灵敏,称灵视色。,2、干涉色级序及各级序的特征,更高级序:R2200nm,干涉色更浅、不纯,界线模糊不清。当R很大时,几乎接近所有各色光半波长的偶数倍,同时又接近于奇数倍。各色光都有不等量的出现,相互混杂,形成一种与珍珠表面相似
9、的亮白色,称高级白色。与一级灰白的区别是加入试板后,高级白干涉色基本不变化。由于矿片厚度一般在0.03mm左右,所以若出现高级白,则表明该矿物的双折率很大。,第四级序:R为16502200nm。依次为浅绿、粉红、浅橙色,颜色较淡,以浅绿为主,界线模糊。,矿物性质切面方向,光程差,双 折 率,矿片厚度,平行光轴或Ap的切面,双折率最大,呈现的干涉色最高;垂直光轴切面的双折率为0,呈现全消光;其它方向切面的双折率递变于0和最大之间,干涉色级序变化于全黑和最高干涉色之间。,决定干涉色级序的因素:,根据光程差公式作成,3、干涉色色谱表,干涉色色谱表是表示干涉色级序、双折率及矿片厚度之间关系的图表。,在
10、各光程差的位置上,填上相应的干涉色,即构成干涉色色谱表,在R、d、N三者之间,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数据,应用色谱表既可求出第三个数据。例:石英的最大双折率为0.009,在正交镜间,的最高干涉色为一级黄(R约为350nm),根据色谱表求矿片厚度。例:白云母最高干涉色为二级红(R约1100nm),矿片厚度0.03mm,在表上求最大双折率。,成因:双折率色散 在讨论干涉色成因时,是以同一矿物对不同单色光的双折率相等,光程差相同为基础的。但是实际上,同一矿物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的双折率不完全相等,从而可能引起干涉色的变异。,4、异常干涉色,有些矿物呈现不同于色谱表上的反常干涉色,称为异常干涉色。,例:若
11、矿物对紫光的双折率明显大于红光的双折率时,呈现“柏林蓝”异常干涉色(绿泥石、黝帘石);相反,则呈现“锈褐色”异常干涉色(符山石和绿泥石)。,紫光红光,紫光红光,双折率:,大多数矿物的双折率色散很小,不足以引起干涉色的变异。但有少数矿物的双折率色散较大,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光程差相差较大,可能会出现异常干涉色。,另外有些矿物的颜色较浓,如黑云母等,其干涉色常易受本身颜色的干扰或掩盖,不易看清它们应有的干涉色。,有极少数矿物,对某一单色光的双折率为零,而对其余各单色光的双折率不等,则形成与该单色光互补的异常干涉色(如黄长石,对黄光的双折率为0,呈现蓝色的异常干涉色)。,5、平行偏光镜间的干涉色,平行偏
12、光镜,即使上、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互相平行。平行偏光镜间,载物台上不放置矿片时,视域明亮。当在载物台上放置均质体或非均质体垂直光轴的矿片时,视域明亮。当载物台上放置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其它方向切片时,如果椭圆半径之一与上、下偏光振动方向平行时,视域明亮;如果光率体椭圆半径与AA、PP斜交时,也将发生干涉作用。干涉结果与正交镜间相反。,若用单色光照射:当R2n/2时,透过上偏光镜的两偏光振动方向相同,振幅相等,二者叠加,亮度增加一倍(最亮);当R=(2n+1)/2时,透过上偏光镜的两偏光振动方向相反,振幅相等,二者抵消变暗。,薄片鉴定中,平行偏光镜间的观察较少。一般可用于区分一级灰白与高级白干
13、涉色。正交镜间的一级灰在平行偏光镜间则变为暗橙红色,而高级白仍为白色。,如果用白光照射时,在一定光程差时出现的干涉色是正交镜间所呈现干涉色的互补色。例如R为550nm时,在正交镜间呈现一级紫红干涉色,而在平行偏光镜间则呈现黄绿色干涉色。,五、补色法则及补色器,1、补色法则,定义:两个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任意方向切面,在正交偏光镜间45位置重叠时,光波通过这两个矿片后,总光程差的增减法则。总光程差的增减表现为干涉色级序的升降变化。,设有两个矿片,一个矿片的光率体椭圆切面长短半径为Ng1和Np1,光波通过它产生的光程差为R1;另一个矿片为Ng2和Np2,光程差为R2。将两矿片在45位置重叠时:
14、如果两矿片的同名半径平行时,即Ng1 Ng2、Np1 Np2,则光波通过两矿片后,总光程差RR1R2,表现为干涉色级序升高(比两个矿片各自原来的干涉色级序都高)。,异名半径平行时,即Ng1 Np2、Ng2Np1,则光波通过两矿片后产生的总光程差RR1R2,R必定小于原来光程差较大的矿片,但不一定小于原来光程差较小的矿片。具体表现为干涉色级序降低(比原来干涉色级序高的矿片降低,不一定比原来干涉色级序低的矿片降低)。若R1R2,则R0,此时矿片消色而变黑暗。,补色法则的应用:在两个晶体切片中,如果有一矿片的光率体椭圆半径名称及光程差为已知,当它们在正交镜间45位置重叠时,观察干涉色级序的升降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交 晶体 光学 性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