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浮士德》PPT课件.ppt
《歌德与《浮士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德与《浮士德》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启蒙主义文学之二,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歌德与浮士德,一、歌德生平与创作概述,(一)歌德生平: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而且也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多才多艺,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他被称为欧洲诗坛君王。尼采:歌德不只是一个伟大的优秀的人,而且是一种文化。,歌德的文学地位,民族诗人:歌德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国社会生活。全世界诗人:歌德使德国文学列入世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诗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二)歌德的创作简介,1、
2、创作历程:歌德早期创作(1775年以前):前期作为狂飚运动主将的创作主要有两部重要的作品历史悲剧葛兹冯伯利欣根和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第二个创作时期(1775-1794)歌德在魏玛从政10年,后弃官而走。旅居意大利期间主要创作有戏剧埃格蒙特、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和托夸多塔索以及浮士德的一部分。作品表现了作者放弃“狂飙突进”精神,追求宁静、和谐的人道主义理想,并逐渐转向古典主义,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妥协倾向。,歌德的创作简介,第三个时期(1794-1805):这是歌德与席勒携手合作的10年,这是德国古典文学的丰收期。这个时期歌德完成了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和浮士德第一部。第四
3、个时期(19世纪之后):歌德主要是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和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亲和力,诗集中德四季晨昏杂咏、西东合集,还有诗与真等自传性作品等。,2、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是给歌德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作品。小说形式: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形式。主人公:维特、绿蒂维特的烦恼:爱情、事业和社交的烦恼 种种烦恼让维特不满,他憧憬建立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返回自然。但他的理想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实现。,1774版(第一版),维特之烦恼,维特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首先,维特是一个消极反抗者的形象,缺乏积极的行动能力,感伤有余,激情不足。(性格)“我描写了一个有着深沉细腻情感和真正观察力的年轻人,他陷
4、入迷惘的梦幻中不能自拔,在沉思冥想中慢慢毁灭自己,知道最后被不幸的激情,特别是别一种无止境的爱情所粉碎,用一颗弹丸射入自己的脑袋。”其次,落后的社会制度和风俗扼杀了维特年轻的生命,揭露了德国封建社会腐朽的等级偏见。反映了18世纪德国新兴市民阶级青年知识分子成长中的痛苦和烦恼。(时代和社会),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以后,一时间出现了一股“维特热”,不少青年因失恋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自杀。歌德塑造维特,表达他的被压抑的情感和反抗的声音,但不希望读者也像维特那样自杀,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在小说的第二版歌德写下了维特与绿蒂的卷头诗:“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这本是
5、人性中的至纯至洁,为什么却有惨祸飞进。可爱的读者呵,你哭我爱我,请从非毁之前救出自己的声名,做个堂堂的人,不要步我后尘。”,3、歌德的美学思想,歌德的美学言论是创作实践和对各门艺术体会的总结,散见于诗与真、箴言与回忆、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歌德谈话录。(1)主张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结合。古典的和浪漫的区分是现实与理想之分。(2)重视形象思维,从具体形象中表现一般。(3)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观的辨证关系。(4)提出建立民族文学,第一个提出在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8,二、代表作浮士德,现在,哈姆雷特和浮士德已经成为欧洲的象征了。TS艾略特 歌德的浮士德是从16世纪到19世纪这一文艺
6、复兴时代的诗的象征,它也与但丁的神曲一样,是一首具有世界容量的诗。古斯塔夫缪勒,浮士德是歌德倾其毕生心血之作,25岁动笔,82岁完成,花了60年时间。可能是西方文学史上创作经历作品最长的,写成的第二年去世。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合同,以灵魂换取生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入地狱。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描写为一个正面学者。歌德受马洛影响,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关于浮士德的创作,(一)浮士德的结构,以两个赌赛为缘起,五个悲剧为主体,第一次拯救为推动,第二次拯救为结局,
7、形成完整的整体。,书斋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 艺术悲剧事业悲剧,五个悲剧,终生追求,两个赌赛,上帝与魔鬼,魔鬼与浮士德,一幕序曲,(二)人物形象,1、浮士德形象是十八世纪末十九初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浮士德对人生真谛和崇高理想的无限追求是通过他的需要程度来表现的,反映了启蒙时期资产阶级的探索精神。,(1)浮士德的精神探索需要结构,浮士德的精神探索分5个阶段:第一阶段:学者生活知识需要知识悲剧 第二阶段:爱情生活情欲需要爱情悲剧 第三阶段:宫廷生活社会活动需要政治悲剧 第四阶段:艺术生活美的需要艺术美悲剧 第五阶段:劳动生活自我成就需要征服自然悲剧 浮士德围海
8、造田,改造自然。创造性的劳动生活,既使他感到欣慰,也感到焦虑,并为此而憧憬不断争取奋发的人生。,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图示,知识悲剧纯粹的精神与知识追求,浮士德年已半百,过的是脱离现实的书斋生活。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了一切学问,但所学的知识毫无实际用途。浮士德自信永远不会满足,又渴望投身现实生活,便与魔鬼订约。知识悲剧结束。知与行、求知与生活的分裂:“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唉!我还要在这监牢里坐待?可诅咒的幽暗墙穴,连可爱的天光透过有色玻璃也暗无光彩!更有这重重叠叠的书堆,尘封虫蠹已败坏”知识无限:“我虽知道很多,却想知道全部。其实看来,我并不知道什么事情!”,爱情悲剧浮士德与玛甘泪,
9、订约后,浮士德返老还童,恢复青春,与少女玛甘泪恋爱。玛甘泪因用药过度,误杀母亲。哥哥与浮士德决斗而死。玛甘泪神经错乱溺死婴儿,被关进死牢。浮士德悲痛欲绝。浮士德与玛甘泪恋爱失败,说明情欲不能开创个性解放的道路。,政治悲剧从政、服务社会,浮士德获得新生,浮士德从沉睡中醒来,忘却前事,被靡菲斯特带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宫廷。他开始投身政治活动,为封建宫廷服务。浮士德陪皇帝玩乐,又发行纸币,帮助宫廷度过财政赤字,使王朝的危机暂时解决。屈从权力,消弥自我,个性与社会的对立;改造社会、实现自我与社会现实的限制。,艺术(美)悲剧浮士德与海伦,政治生活的失败,使浮士德想逃离现实,转向古代,追求古典美(海伦象征着古
10、典美)。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与古代美女海伦结合,生了一个儿子欧福里翁。欧福里翁因无限制的追求和高飞而早夭,海伦回到阴间。海伦认为“幸福与美不能长久结合”,离开了浮士德。浮士德对美的追求破灭。艺术与现实的距离象牙之塔纯美,但往往难免虚幻;(纯美的)理想人生与其实现的可能性常常是矛盾的。,事业悲剧征服自然,浮士德追求古典美幻灭后,从古代世界又回到现实世界,要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浮士德改造自然,变沧海为良田,为人民建立理想之邦。借魔鬼法力帮助皇帝平定了战乱,得到一块海边的领地。浮士德命令魔鬼驱使百姓移山填海,开发出新的土地。围海造堤,领悟到“人需要每天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浮士德 歌德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