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滴定法.ppt
《酸碱滴定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滴定法.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一般是以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滴定分析方法。反应原理为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酸碱平衡理论。,酸碱滴定以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为基础,酸碱平衡是酸碱滴定法的基础。,一般酸、碱以及能与酸、碱直接或间接发生质子转移反应的物质,几乎都可以用酸碱滴定法滴定。,1.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1.1.1 质子论的酸碱定义,1.1 质子论的酸碱概念,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如HCL,HAC,NH4+碱: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如CL,AC,NH3HA A-+H+酸 碱 质子共轭性: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性质。对应酸碱
2、构成共轭酸碱对。HA和A-互为共轭酸碱对,HA是A-的共轭酸,A-是HA共轭碱。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如H2O,HCO3-,HPO42-。,1.1.2 酸碱反应的实质 质子的转移,1.1.2 酸碱反应的实质 质子的转移1.1.3 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KS和KW)溶剂分子间产生质子相互转移的反应称为质子自递反应。,溶剂(SH)的质子自递常数 K s=SH2+S-H2O 的KS又称水的离子积 KW=H+OH-,强度(K)、浓度(c)和酸度(pH)水溶液中用平衡常数(Ka、Kb)来衡量酸、碱的强度,Ka(Kb)值越大,酸(碱)越强。,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HA和A-的离解常数Ka和
3、Kb间的关系为:,KaKb=Kw pKa+pKb=pKw,1.1.4 酸碱的强度,酸的强度与其共轭碱的强度呈反比关系。酸愈强(pKa愈小),其共轭碱愈弱(pKb愈大)。,例:HCN酸性较弱(Ka=6.210-10,水中),共轭碱CN-则表现为较强的碱,Kb值:,Kb=Kw/Ka=1.010-14/6.210-10=1.610-5或 pKb=pKw pKa=14.00-9.21=4.79,可用pKa统一表示酸碱的强度。,1.1.4 酸碱的强度,多元酸在水中分级电离,存在着多个共轭酸碱对。,三元酸 H3A:,Kb1 Kb2.Kbn,1.1.4 酸碱的强度,A3-+H2O HA2-+OH-Kb1=K
4、w/Ka3 HA2-+H2O H2A-+OH-Kb2=Kw/Ka2 H2A-+H2O H3A+OH-Kb3=Kw/Ka2,例:计算HS-的Kb值。,解:HS-为两性物质,要计算的是作为碱时的离解常数,由,则 Kb2=Kw/Ka1=1.0010-14/5.110-8=2.010-7,1.2.1 酸的浓度和酸度,酸度:溶液中H+的浓度(指H+的活度),用pH值表示。,碱的浓度和碱度也是不同的。碱度常用pOH表示。用c表示酸或碱的分析浓度,而用H+、OH-表示溶液中H+和OH-的平衡浓度。,酸的浓度:是指在一定体积溶液中含有某种酸溶质的量,即酸的分析浓度。,1.2 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1.2.2
5、酸碱的分布系数,n:表示电荷数为n的酸碱型体的分布系数,体系各种存在型体的平衡浓度随溶液中pH的改变而变化。,c为HAc的总浓度,HAc、Ac-代表HAc和Ac-的平衡浓度。,0为HAc的分布系数,1为Ac-的分布系数,分布系数和副反应系数,副反应系数:其他副反应产生的效应分布系数和副反应系数为倒数关系,分布系数,HAc分布系数与溶液pH关系,解 0=1.010-5/(1.810-5+10-5)=0.36 1=1.00-0.36=0.64,例 计算pH=5.00时,HAc和Ac-的分布系数。,草酸(H2C2O4),以 0、1、2分别表示H2C2O4,HC2O4-、C2O42-的分布系数,分析浓
6、度c=H2C2O4+HC2O4-+C2O42-,草酸分布系数与溶液pH关系,1.3 质子条件式的计算,处于平衡状态的酸碱溶液中存在三种平衡:电荷平衡、质量平衡、质子等衡。,1.3.1 电荷平衡,例如:磷酸氢二钾水溶液 H+K+=H2PO4-+2HPO42-+3PO43-+OH-,整个溶液电中性,故溶液中带正电荷的质点数应等于带负电荷的质点数。,1.3.2 质量平衡(物料平衡)c分析=c1+c2+c3+,分析浓度=各型体的平衡浓度,按HAc:c=HAc+Ac-按总H:c=HAc+H+OH-,H+包括醋酸离解所得氢和水分子离解所得,水分子离解的氢应从总氢中除去。思考题:H3PO4 溶液,Na2HP
7、O4 溶液,例:醋酸水溶液,质子等衡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酸碱反应的本质是质子的转移,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有:,1.3.3 质子等衡(质子条件式),酸失去的质子数=碱得到的质子数。,(proton balance equation),零水准法,根据前面介绍的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方法,由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求得。,书写质子条件式,选择溶液中“零水准”(又称参考水准),然后根据质子转移数相等的数量关系写出质子条件式。,零水准物质:大量存在+参加质子转移的物质,例,一元弱酸HA,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是HA和H2O,选二者作为零水准:,H3O+为得质子产物,A-、OH-为失质子产物,得失质子数应当
8、相等,故质子条件式为:,H3O+=A-+OH-,得质子产物,失质子产物,HA+H2O H3O+A-H2O+H2O H3O+OH-,H3O+=A-+OH-,式中H3O+为H2O得质子后的产物浓度,A-和OH-分别是HA和H2O失去质子后产物的浓度,若两端乘以溶液体积就表示得失质子的量(摩尔)相等。,选好零水准,将所有得到质子后的产物写在等式的一端,所有失去质子后的产物写在另一端,就得到质子条件式。,注意:质子条件式中不出现零水准物质。,处理多元酸碱,对得失质子数多于1个的产物要加上得失质子的数目作为平衡浓度前的系数。,H+=HCO3-+2CO32-+OH-,CO32-是失去两个质子后的产物,按得
9、失质子数相等的原则,CO32-应乘以2。,例 H2CO3 质子条件式:,(零水准物质是H2CO3 和H2O),例 写出NaH2PO4液的质子条件式。,解:选H2PO4-和H2O作为零水准,H+H3PO4=HPO42-+2PO43-+OH-,?思考题:写出NH4Ac、NaHCO3 的质子条件式。,得质子产物:H+、H3PO4,失质子产物:HPO42-、PO43-和OH-,NaH2PO4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1.4 酸碱溶液的pH计算,代入分布系数的表达式,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质子条件式,1.4.1 一元酸碱溶液pH的计算,HA为强酸,1=1,A-=ca OH-=Kw/H+,(1)一元强酸HA
10、(设酸的浓度为ca),质子条件式:H+=A-+OH-,H+=ca+Kw/H+,一元二次方程,当ca 20OH-(允许相对误差为5%),忽略 OH-项,解一元二次方程,得:,H+=ca+Kw/H+,H+=A-=ca,(2)一元弱酸 HA(Ka),H+3+KaH+2-(caKa+Kw)H+-KaKw=0,质子条件式:H+=A-+OH-,(精确式),caKa 20KW,H+2=Ka(ca-H+),(近似式),caKa 20KW,ca/Ka 500,(最简式),(ca-H+ca),例 计算NH4Cl液(0.10mol/L)的pH。,解:由于caKa20Kw,ca/Ka=0.10/5.710-10500
11、 故可按最简式计算:,pH=5.13,(3)一元弱碱(B)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OH-=BH+H+,(近似式),c Kb20KW,c/Kb 500,(最简式),c-OH-c,c Kb20KW,1.4.2 多元酸碱溶液pH的计算,精确式:解三次方程,近似式:(caKa1 20Kw,Ka1Ka2),最简式:(ca/Ka1500),质子条件式:H+=HA-+2A-+OH-,(以二元酸H2A为例),1.4.3 两性物质溶液的pH计算?,(精确式)(解四次方程),质子条件式:H+H2A=A2-+OH-,例:NaHA(NaHCO3),得最简式:,设 c/Ka120,设 HA-=ca,;cKa2 20Kw
12、),1.4.4 缓冲溶液pH的计算,弱酸及其共轭碱,弱碱及其共轭酸,NH3OH NH4Cl,HAc NaAc,2.酸碱指示剂,(Acid-base indicator),有机弱酸或弱碱;与其共轭碱或酸颜色不同,溶液由酸性变化到碱性,平衡向右移动,2.1 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例:酚酞(HIn)有机弱酸(Ka=610-10),酚酞由酸式色转变为碱式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HIn In-+H+酸式色 碱式色,酚酞变色动画,例:甲基橙有机弱碱(InOH),溶液酸度降低,平衡向左移动,主要以碱式存在,结论: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和溶液的pH相关。,溶液由红色向黄色转变,InOH In+OH-碱色式 酸式色,甲
13、基橙变色动画,例:弱酸指示剂 HIn H+In-,2.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KIn-离解平衡常数,又称指示剂常数在一定温度下为常数,平衡时,上式可改写为:,In-/HIn=KIn/H+,在一定酸度范围内In-和HIn的比值决定溶液颜色。,溶液的颜色是由KIn和pH因素决定。一定温度下,KIn是常数,溶液的颜色决定于溶液的pH。,在一定的pH条件下,溶液有一定的颜色,当pH改变时,溶液的颜色就相应地发生改变。,In-/HIn=KIn/H+,2.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In-/HIn的范围是1/10 10,In-/HIn=KIn/H+,溶液中指示剂的颜色是两种不同颜色的混合色。,当两种颜色的浓度之比
14、是10倍或10倍以上,只能看到浓度较大的那种颜色。,In-/HIn=KIn/H+=1/10 H+=10 KIn pH=pKIn 1,In-/HIn=KIn/H+=10 H+=1/10 KIn pH=pKIn+1,pH 在pKIn-1以下时,显指示剂酸式颜色pH 在pKIn+1以上时,显指示剂碱式颜色,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pH=pKIn 1理论变色点 HIn=In-(即pH=pKIn),实际的变色点(pT)和人眼观察的误差等因素有关,一般允许有0.3pH的出入,In-/HIn=KIn/H+,理论变色范围pH:4.16.1 实验测得变色范围pH:4.46.2,例:甲基红(有机弱酸)H+In-/H
15、In=KIn=7.910-6,pKIn=5.1,酸式色(红色);碱式色(黄色);甲基红的变色范围在pH小的一端就短一些。,酚酞的变色范围(8.010.0,pKa=9.1)在pH大的一端短一些。,红色在无色中格外明显,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随指示剂常数KIn 而异。酸性溶液中变色,如 甲基橙、甲基红等;中性附近变色,如 中性红、酚红等;碱性溶液中变色,如 酚酞、百里酚酞等。,指示剂在变色范围内显逐渐变化的过渡颜色。,In-/HIn:(10)酸色 略带酸色 中间色 略带碱色 碱色,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实验测得的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幅度一般在1 2个pH单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单色指示剂如酚酞,若
16、HIn无色,颜色深度仅决定于In-;,0.1%酚酞指示剂23滴,pH=9时出现红色;在同样条件下加入1015滴,则在pH=8时出现红色。,2.3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2.3.1 指示剂的用量,双色指示剂溶液颜色决定于In/HIn,与指示剂的用量无关,In-=In-cHIn=(KIn/H+KIn)cHIn,人眼能感觉到的In-为一定值,2.3.2 温度,例如,甲基橙在室温下的变色范围是3.14.4,在100时为2.53.7。,温度改变时KIn和KW都有改变,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也随之发生改变。,温度上升对酸性指示剂的影响比对碱性指示剂的影响显著,2.3.3 离子强度及其他溶液中中性电解质的存在
17、增加了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指示剂的表观离解常数改变。滴定溶液中不宜有大量盐类存在。2.3.4 其他因素:溶剂和滴定程序等,2.4 混合指示剂 利用颜色互补原理使终点颜色变化敏锐。混合指示剂可分为两类:2.4.1 一类是在某种指示剂中加入一种惰性染料。例:甲基橙+靛蓝 pH4.4,绿色(黄与蓝配合)pH3.1,紫色(红与蓝配合)pH=4,浅灰色(几乎无色),例:溴甲酚绿甲基红 溴甲酚绿+甲基红(3:1)(pKa 4.9,黄蓝)(pKa 5.1,红黄),常用于以Na2CO3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标准溶液,酒红色(黄+红)灰色 绿色(蓝+黄)酸色 pH5.1 碱色,2.4.2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指示剂混合
18、而成。,3.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估计被测定物质能否准确被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滴定曲线:通过实验或计算方法记录滴定过程中pH值随标准溶液体积或反应完全程度变化的图形。,3.1 强酸(强碱)的滴定,H+OH-H2O,3.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滴定反应常数(Kt)Kt=1/H+OH-=1/Kw=1.001014Kt-所有酸碱滴定中最大的滴定反应常数反应完全程度最高。,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的基本反应为:,设:HCl浓度ca=0.1000mol/L,体积Va=20.00ml NaOH的浓度cb=0.1000mol/L,滴定时加入的体积为V
19、bml,例:NaOH滴定HCl,滴定曲线的绘制,滴定开始前(Vb=0),滴定过程的四个阶段:,溶液的酸度等于盐酸的原始浓度,则:H+=0.1000mol/L pH=1.00,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VaVb),例如:滴入NaOH 19.98ml(化学计量点前0.1%)20.00-19.98H+=0.1000=5.0010-5 mol/L 20.00+19.98,NaOH不断滴入,溶液中H+逐渐减小,其大小取决于剩余HCl的量和溶液的体积.,pH=4.30,滴定曲线的绘制,化学计量点时(Va=Vb),H+=OH-=10-7mol/L,滴入NaOH 20.00ml 时,NaOH和HCl以等物质的量
20、相互作用,溶液呈中性,即:,化学计量点后(VbVa)pH由过量的NaOH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来决定,pH=7.00,例如:滴入NaOH 20.02ml(化学计量点后0.1%)时,OH-=(20.02-20.00)/(20.02+20.00)0.1000=5.0010-5(mol/L),pOH=4.30 pH=9.70,滴定突跃:4.30 9.70(c=0.1000mol/L)突跃所在的pH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凡是变色点的pH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滴定的终点。,VNaOH=0 19.98ml;pH=3.30 VNaOH=19.98 20.00ml(0.1%);pH=5.40,从表可
21、知:,例如:酚酞、甲基红、甲基橙,分析:溶液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可选择的指示剂愈多。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0.1%或0.2%)确定滴定突跃范围和选择适宜的指示剂。,例如:用0.01mol/L强碱溶液滴定0.01mol/L强酸溶液。,突跃范围:pH5.308.70,就不能使用甲基橙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NaOH加入量不同浓度的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讨论:浓度影响指示剂选择用强酸滴定强碱,则滴定曲线的形状如何变化?,强酸滴定一元弱碱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化学计量点的pH取决于其共轭酸或共轭碱的强度,滴定反应常数Kt比强酸碱滴定的Kt小,Kb 或Ka愈小,Kt愈小,逆反应加大,3.2 一元弱酸(
22、碱)的滴定,例:NaOH滴定HAc设HAc液ca=0.1000mol/L,Va=20.00mlNaOH的浓度cb=0.1000mol/L,滴定时加入的体积为Vb ml,滴定开始前(Vb=0):,溶液的H+主要来自HAc的离解,按最简式计算(caKa 20Kw,ca/Ka500),整个滴定过程仍分为四个阶段,滴定开始前,H+=1.3610-3 mol/L,(caKa 20Kw,ca/Ka500),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Va Vb):,由于NaOH的溶液存在,呈HAc-NaAc缓冲体系,有:,pH=2.88,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Va Vb):,化学计量点时(Va=Vb),NaAc溶液 cb=
23、0.05000mol/L(体积增大一倍)因 cbKb20Kw,c/Kb500,则:,pOH=5.27 pH=8.73,化学计量点后(VaVb),pOH=4.30 pH=9.70,过量NaOH(抑制了Ac-的水解),溶液的pH值仅由过量的NaOH的量和溶液体积来决定.,例如:滴入NaOH 20.02ml(化学计量点后0.1%),计算结果和滴定曲线如下,虚线部分为强碱滴定强酸的前半部分,用NaOH(0.1000 mol/L)滴定 用强碱滴定不同强度的酸的滴定曲线HAc(0.1000 mol/L)的滴定曲线 1.Ka=10-5;2.Ka=10-7;3.Ka=10-9,判断在水溶液中能否以强碱直接滴定
24、某一已知浓度和强度的弱酸。(caKa10-8)根据突跃范围预测滴定时应选用的指示剂。若滴定0.1mol/L的弱酸欲达到0.2%准确度的要求,即终点至化学计量点差(pH)0.3单位。caKa10-8,滴定突跃(pH)0.6单位时,才能以强碱直接滴定。(弱酸溶液的Ka值不应小于10-7),强碱滴定弱酸的特点:滴定曲线的起点高(弱酸电离度小,溶液中的H+低于弱酸的原始浓度)。,如用NaOH滴定HAc不同于滴定HCl,滴定曲线的起点不在pH1.00处,而在pH2.88处。,滴定曲线的形状不同滴定一开始pH迅速升高是由于生成的Ac-较少随着滴定的进行,HAc浓度相应减小,NaAc的浓度相应增大缓冲容量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酸碱 滴定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