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常见原因与对策.ppt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常见原因与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常见原因与对策.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常见原因与对策,content,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内容,呼吸抑制,全脊髓麻醉,异常广泛脊神经阻滞,content,椎管内阻滞并发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content,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发病率,2004年瑞典学者Vlbek.Moen等人报告1990年至1999年瑞典共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12.6万例,硬膜外麻醉阻滞45万例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127例,其中硬膜外血肿33例,马尾综合症32例
2、,脊膜炎29例,硬膜外脓肿13例,其它20例,85例产生永久性损伤发病率为l:20,000-30,000,content,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发病率,ASA对1980年至1999年间与局部麻醉相关并发症索赔事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5802例索赔病例,36为产科病人,其中硬膜外麻醉占42,腰麻占36;死亡与永久性脑损伤占49,其中51为腰麻,41为硬膜外麻醉。,content,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低血压指成人收缩压低于80mmHg,或收缩压、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30。心动过缓一般指心率低于50次分。病因:交感神经阻滞致体循环阻力降低和回血量减少 椎管内阻滞后血液再分布;高平面阻滞;麻醉药中小剂
3、量肾上腺素吸收入血,兴奋2受体的 扩血管效应。,content,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预防和治疗1、避免不必要的阻滞平面过广、纠正低血容量2、对施行剖宫产的患者常规左侧倾斜30度体位3、补充术前液体缺失量和阻滞麻醉产生的相对血容量不足4、一般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抬高双下肢、加快输液等5、严重低血压,或合并心率减慢者,可静注麻黄碱5-10mg,必要时可重复,心率增快者,可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50-100ug,content,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预防和治疗6、对严重的心动过缓,静注阿托品,但对于老年患者,需要预防静脉注射阿托品导致的心率过快,心肌氧耗增加所产生的心肌缺血反应。对于患有青光眼等眼内压增加者、
4、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对阿托品反应差,和或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可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5ug)7、静注阿托品和麻黄碱无效者,静注小剂量肾上腺素(5-10ug)。,content,呼吸抑制,病因1、严重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与运动阻滞平面相关;2、阻滞平面过高,平面超过T8呼吸运动减弱;3、静脉辅助应用镇痛药、镇静药,可引起呼吸抑制或加重椎管内阻滞的呼吸抑制。,content,呼吸抑制,预防和治疗1、选择适宜局麻药(浓度、剂量及给药方式),避免阻滞平面过高2、辅助应用镇痛、镇静药者,严密监测呼吸功能;3、监测阳滞平面,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4、面罩或鼻罩吸氧治疗;5、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伴有低氧血
5、症、高碳酸血症,应采取面罩辅助通气,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content,全脊髓麻醉,病因1、由硬膜外腔阻滞剂量的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2、表现为注药后迅速出现(般5分钟内)意识不清、双瞳孔扩大固定、呼吸停止、肌无力、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content,全脊髓麻醉,预防和治疗1、规范操作,确保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2、试验剂量,够观察时间(不短于5分钟)3、膜穿破者建议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如继续使用硬膜外腔阻滞,应严密监测并少量分次给药;,content,全脊髓麻醉,预防和治疗4、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和人工通气5、扩容输液,血管活性药维持循环稳定6、心跳骤停
6、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7、术后严密监测直至神经阻滞症状消失。,content,异常广泛脊神经阻滞,硬膜外腔注入常用量局麻药后,出现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现象。临床特征为:延迟出现(1015分钟)的广泛神经被阻滞,阻滞范围呈节段性,没有意识消失和瞳孔变化。,content,异常广泛脊神经阻滞,病因局麻药误入硬膜下间隙;患者并存妊娠、腹部巨大肿块、老年动脉硬化、椎管狭窄等,致使潜在的硬膜外间隙容积减小;,content,异常广泛脊神经阻滞,预防和治疗试验剂量对于妊娠、腹部巨大肿块、老年动脉硬化、椎管狭窄等患者局麻药用量应酌情减少;处理原则:严密监测、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直至阻滞作用完消退。,cont
7、ent,恶心呕吐,病因常见并发症,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血压骤降造成脑供血骤减,兴奋呕吐中枢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肠蠕动增强手术牵拉内脏反应。,content,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防止阻滞平面过高、低血压。应用麻黄碱或阿托品有效一旦出现,立即给予吸氧,深呼吸,将头转向一侧以防误吸。暂停手术以减少迷走刺激,或施行内脏神经阳滞;使用氟哌利多等药物;防治术后恶心呕吐,地塞米松、氟哌利多、5-HT3受体阻滞药治疗有效。,content,尿潴留,病因支配膀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麻痹所致;也可因应用阿片类药物或患者不习惯卧位排尿所引起;如果膀胱功能失调持续存在,应排除马尾神经损伤。,content,尿潴留,预防
8、和治疗1、使用能满足手术需要,作用时间最短的局麻药和最小的有效剂量;2、围手术期没有放置导尿管者,控制静脉输液量;3、检查膀胱充盈情况,如术后68小时患者不能排尿或超声检查排尿后残余尿量大于400ml,需放置导尿管。,content,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全身毒性 局麻药通过血管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引起各种生理功能的紊乱。神经毒性 局麻药与神经阻滞直接接触引起的毒性反应。,content,全身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临床表现1、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初期的兴奋相和终末期抑制相,最初表现为患者不安、焦虑、感觉异常、耳鸣、口周麻木、继之面肌痉挛和全身抽搐,最终发展为严重
9、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昏迷和呼吸心跳停止。,content,全身毒性反应,临床表现2、心血管系统:初期心动过速和高血压,晚期由局麻药的直接作用至心律失常、低血压和心肌收缩功能抑制。,content,全身毒性反应,预防1、遵守临床麻醉操作常规;2、麻醉前给与苯二氮卓类或巴比妥类药物;3、早期发现局麻药中毒的症状和体征;,content,全身毒性反应,预防4、注射局麻药前回吸、小剂量分次给药、先注入试验剂量、采用局麻药最低有效浓度及最低有效剂量;5、在无禁忌症情况下,局麻药液中加肾上腺素(5ugml)有助于判定是否误入血管,减少注射部位局麻药的吸收。,content,全身毒性反应,治疗 依据局麻药全
10、身毒性反应的严重程度1、轻微的反应可自行缓解或消除;2、惊厥:采用呼吸和循环支持手段,保持气道通畅和吸氧;3、持续惊厥改气管内全身麻醉;,content,全身毒性反应,治疗4、低血压可采用静脉输液和血管收缩药:去氧肾上腺素0.55u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O.020.2ug(kg.min)5、发生心跳骤停,心肺复苏;6、脂肪乳剂(英脱利匹特)1mlkg单次静脉注射,继之以O.25mI(kg.min)连续输注,总量不超过8mlkg,对布比卡因心肌毒性治疗有效。,content,马尾综合症,以脊髓圆锥水平以下神经根受损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及尿道括约肌麻痹、会阴部
11、感觉缺失和下肢运动功能减弱。病因1、局麻药的直接神经毒性;2、压迫性损伤:如硬膜外腔血肿或脓肿等;3、操作时损伤。,content,马尾综合症,预防1、不建议采用蛛网膜置管连续阻滞麻醉;2、采用最低有效浓度和剂量,严格执行脊麻局麻药最高限量规定;3、注入蛛网膜下腔局麻药液葡萄糖的终浓度(1.25至8)不得超过8。,content,马尾综合症,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辅助措施1、早期采用大剂量激素、脱水、利尿、营养神经等药物;2、后期采用高压氧治疗、理疗、针灸、功能锻炼等;3、马尾综合症的患者,肠道尤其是膀胱功能失常较为明显,需要支持疗法以避免继发感染等其他并发症。,content,短暂神
12、经症(TNS),多数患者在脊麻作用消失后24小时内出现单侧或双侧臀部疼痛,并存背痛,少部分患者表现为放射至大腿前部或后部的感觉迟钝。疼痛的性质为锐痛或刺痛、钝痛、痉挛性痛或烧灼痛。通常活动能改善,而夜间疼痛加重症状在6小时到4天消除,约90可以在一周内自行缓解,疼痛超过二周者少见。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无神经学阳性改变。,content,短暂神经症(TNS),病因:目前尚不清楚1、局麻药特殊神经毒性,利多卡因脊麻发生率高;2、体位影响,截石位手术发生率高于仰卧位;3、手术种类,如膝关节镜手术等;4、穿刺针损伤、坐骨神经牵拉引起的神经缺血、小口径笔尖式脊麻针造成局麻药的浓聚等。,content,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椎管 麻醉 并发症 常见 原因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