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ppt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二)离子的选择吸收,(一)根对矿质和水的相对吸收,(三)单盐毒害与离子对抗,1.根对水和盐的吸收不成比例。,(一)根对矿质和水的相对吸收,2.吸盐和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生理过程,相关,(1)矿质元素必须溶于水中才能被吸收,随水一起进入根部自由空间。,(2)由于矿质的吸收形成水势差-吸水的动力。,无关,(1)动力和吸收方式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以主动吸收为主。水分吸收主要是被动吸收。,(2)植物吸收养分的量与吸水的量无一致关系。,(二)离子的选择吸收,1、物种间的差异,如番茄吸收Ca、Mg多,而水稻吸收Si多。,表示试验结束时培养液中
2、各种养分浓度占开始试验时,水稻和番茄养分吸收的差异,玉米根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2、同一植物对溶液中的不同离子,3、对同一种盐的不同离子吸收的差异上。,生理盐性盐(NH4)2SO4,生理碱性盐 NaNO3或Ca(NO3)2,生理中性盐 KNO3,(三)单盐毒害与离子拮抗,1.单盐毒害,溶液中只有一种矿质盐对植物起毒害作用的现象称为单盐毒害(toxicity of single salt)。,小麦根在盐类溶液中的生长情况,A.NaCl+KCl+CaCl2;B.NaCl+CaCl2C.CaCl2;D.NaCl,2.离子拮抗,离子间能相互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作用的现象叫做离子拮抗(ion antagon
3、ism)。,3.平衡溶液,把必需矿质元素配成一定比例和浓度的溶液,可以使植物生长发育良好,这种对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的溶液,称为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二、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区域和过程,(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区域,根冠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尖端,怎样证明根毛区吸收能力最强?,(1)用32P研究5-7天小麦初生根不分枝部分的吸收区。发现32P的积累有两个高峰:一是根冠及分生区;一是根毛发生区。,(2)以32P研究大麦根尖对P的积累与运输,发现根毛区运输最快。,(3)以黑麦草为材料,比较去掉根毛,不去根毛对矿质的吸收,结果不去根毛的比去根毛的吸收矿质高出80%左右
4、。,(二)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1.离子被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 细胞吸附离子具有交换性质,故称为交换吸附。,离子交换有两种方式:,(1)根与土壤溶液的离子交换,间接交换,(2)接触交换,离子交换遵循“同荷等价”的原则。,2.离子进入根部导管,质外体共质体,两条途径,(a)质外体途径-经自由空间进入根皮层,根部吸矿质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表观自由空间(apparent free space,AFS),相对自由空间(relative free space,RFS),根部与外界溶液保持扩散平衡,离子自由出入的区域叫自由空间(free space),包括根部内皮层外细胞壁和细胞间隙。,自由空间,每
5、克鲜组织中可扩散离子的微克当量AFS=介质中的离子浓度(微克当量/毫升)自由空间体积 自由空间溶质数/外液溶质数RFS=100%100%组织总体积 组织总体积,将根放入一已知浓度、体积的溶液中,待根内外离子达到平衡时,再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数和根内进入自由空间的离子数。,(b)共质体途径-通过主动吸收或被动吸收方式进入细胞质。,根部吸矿质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三、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条件,(一)土壤温度状况 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根吸收矿质增多;,图 温度对小麦幼苗吸收钾的影响,(二)土壤通气状况,土壤通气良好,根系的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多。,中耕,排涝,落干,晒田,南方冷水田,烂泥田等都与
6、土壤通气相关。,(三)土壤溶液浓度,在外界溶液浓度较低时,随溶液浓度增高,根吸收离子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有饱和效应,太高造成“烧苗”。,注意施肥的方式,配合灌水,施肥要均匀,(四)土壤pH状况,1.影响根细胞原生质所带电荷的性质,当土壤pH低时,易吸收阴离子;高时易吸收阳离子。,2、影响矿质盐的溶解性,在碱性条件下:Ca、Mg、Fe、Cu、Zn沉淀在酸性条件下各种矿质盐的溶解性增加,但PO43-、K+、Ca2+、Mg2+等易被雨水淋失。,3、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酸性反应易导致根瘤菌死亡,而碱性反应促使反硝化细菌生育良好,氮素损失。,多数植物最适生长的 pH 为67,(五)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7、竞争作用和协同作用。,1.竞争作用,即一种离子的存在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具有相同理化性质(如化合价和离子半径)的离子之间,可能与竞争同种离子载体有关。,如 NH4对K,Mn2、Ca2对Mg2+,Cl对NO3,SO42对SeO42如P过多时,导致缺Zn。,2.离子协同作用,即一种离子的存在能促进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这种作用经常发生在阴、阳离子间。,P、K能促进N的吸收。,(六)土壤有害物质状况,土壤中如H2S、某些有机酸、过多的Al、Fe、Mn 等重金属元素,会不同程度地伤害根部,降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七)微生物的作用,(1)菌根:高等植物的根端和土壤真菌形成的具有固定结构
8、的共合体。,(2)细菌代谢产生各种酸,促进难溶矿物质的溶介。,四、植物地上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地上部分也可以吸收矿质元素,这被称为根外营养或叶片营养(foliar nutrition)。,途径:,溶液角质层孔道 表皮细胞外侧壁 外连丝 表皮细胞的质膜细胞内部,影响叶片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A、角质层的厚度:,B、影响蒸发的各种因素如温度、光照、大气湿度、风等都影响叶片对矿质的吸收。,第四节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配,一、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一)矿质元素运输的形式,(二)矿质元素运输的途径,根,叶,根,叶,二、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与再分配,1.离子状态(如钾);2.不稳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元素 吸收 根系 特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