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ppt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6-1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形式 和速度6-2 有机物运输的机理6-3 有机物的分配与调控,第六章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6-1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形式和速度,一.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1.短距离运输 2.长距离运输 二.有机物运输的形式 三.有机物运输的方向与速度,1.短距离运输,(1)胞内运输指细胞内、细胞器间的物质交换。有分子扩散、微丝推动原生质的环流、细胞器膜内外的物质交换,以及囊泡的形成与囊泡内含物的释放等。,细胞内、细胞器之间的物质交换,主要方式,扩散原生质环流细胞器膜内外的物质交换,一.有机物运输的途径,如光呼吸途径中,磷酸乙醇酸、甘氨酸、丝氨
2、酸、甘油酸分别进出叶绿体、过氧化体、线粒体。,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合成的成壁物质由高尔基体分泌小泡运输至质膜,然后小泡内含物再释放至细胞壁中等过程均属胞内物质运输。,(2)胞间运输,共质体运输 质外体运输 共质体与质外体之间的交替运输,转移细胞:(也叫转运细胞,传递细胞)在共质体与质外体的交替运输过程中,需要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对物质起转运过渡的作用,这种细胞称转移细胞。,概念,转移细胞,韧皮部,木质部,细胞壁向内突起,质外体运输 质外体中液流的阻力小,物质在其中的运输快。质外体没有外围的保护,其中的物质容易流失到体外。另外运输速率也易受外力的影响。,细胞之间短距离的质外体、共质体以及质外体与共
3、质体间的运输,共质体中原生质的粘度大,运输的阻力大。共质体中的物质有质膜的保护,不易流失于体外。共质体运输受胞间连丝状态控制。,共质体运输,质外体与共质体间的运输-交替运输,即为物质进出质膜的运输。物质进出质膜的方式有三种:(1)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转运,包括自由扩散和通过通道或载体的协助扩散;(2)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转运,包括一种物质伴随另一种物质而进出质膜的伴随运输;(3)以小囊泡方式进出质膜的膜动转运,包括内吞、外排和出胞等。,图 溶质穿过膜的被动转运与主动转运,膜动转运示意图 内吞作用:细胞外的物质通过吞噬(指内吞固体)或胞饮(指内吞液体)作用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外排作用:将溶酶体或消化泡等囊
4、泡内的物质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出胞现象:通过出芽胞方式将胞内物质向外分泌的过程。,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常不局限于某一途径。如共质体内的物质可有选择地穿过质膜而进入质外体运输;在质外体内的物质在适当的场所也可通过质膜重新进入共质体运输。这种物质在共质体与质外体之间交替进行的运输称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图6-3 胞间运输途径示意图 实线箭头表示共质体途径,虚线箭头为质外体途径。A-为蒸腾流,B-为同化物在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C为共质体运输。,2.长距离运输,筛管分子-伴胞(SECC)复合体,P蛋白(韧皮蛋白):指存在于筛管中的蛋白质,主要位于筛管的内壁。是被子植物筛管细胞所特有,利用ATP释
5、放的能量进行摆动或蠕动,推动筛管内有机物质的长距离运输。,胼胝质,概念,P-蛋白,功能:当韧皮部组织受到损伤时,处于高膨压状态的筛管分子其细胞质的正常状态就会受到破坏,从而迫使细胞内含物迅速向受伤部位移动,这样P蛋白就会在筛孔周围累积并形成凝胶,堵塞筛孔以维持其他部位筛管的正压力,同时减少韧皮部内运输的同化物的不必要的损失。,胼胝质(callose),功能:但当植物受到外界刺激(如机械损伤、高温等)时,筛管分子内就会迅速合成胼胝质,并沉积到筛板的表面或筛孔内,堵塞筛孔,以维持其他部位筛管正常的物质运输。一旦外界刺激解除,沉积到筛板表面或筛孔内的胼胝质则会迅速消失,使筛管恢复运输功能。,是一种以
6、1,3-键结合的葡聚糖。正常条件下,只有少量的胼胝质沉积在筛板的表面或筛孔的四周。,图6-2 树木枝条的环割a.开始环割的树干;b.经过一段时间的树干,图6-3 筛管、伴胞及筛板图解 A.横切面 B.纵切面1.筛管 2.筛板 3.筛孔 4.伴胞,A,B,4,1,3,2,3,4,筛管是有机物运输的主要通道,由于筛管分子(sieve element,SE)间有筛板,而筛板的筛孔口径小,且常含有胼胝质,再加之筛管中的糖液浓度又较大,因此筛管流阻力较大,同化物在其中的流速较慢。筛管通常与伴胞配对,组成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sieve elementcompanion cell,SE-CC)。在源端或库
7、端筛管周围不仅有伴胞,而且增加了许多薄壁细胞。茎中的伴胞比筛管分子小,而在源端或库端的伴胞或薄壁细胞的体积通常比筛管分子大,而且这些伴胞或薄壁细胞的细胞质浓,线粒体密度大,呼吸旺盛,代谢活跃,在功能上还与茎中的伴胞不相同,它们在对筛管吸收与分泌同化物,以及推动筛管物质运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有机物运输的形式,溶解度很高(0时,179g/100ml水)。是非还原性糖,很稳定。运输速率很高。具有较高能量。,主要运输形式:蔗糖?,(1)占90%,(2)蔗糖 优点:,适于长距离运输,蚜虫吻刺法 同位素示踪法,蚜虫吻刺法,棉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山梨醇、甘露醇等。微量的氨基酸、酰胺、植物激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体内 同化 运输 分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