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ppt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ppt(1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1、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4、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5、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6、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8、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
2、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10、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11、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13、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14、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5、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16、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18、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9、管锡华:校勘学
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20、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2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2、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23、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24、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25、何新文: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6、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7、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
4、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29、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30、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本讲重点与难点,1、目录的定义;2、目录的体制与结构;3、目录的体裁;4、目录的类型。,古籍目录学是以目录学原理为指导,研究古籍目录及其发展史的专科目录学,它是整理研究古籍的基础知识,是古籍整理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目录:目书目,书目体系,分类的层次结构;录叙录,概述本书思想内容、学术源流、品评优劣等,学术含量。,我国古代目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诸子百家各自著书立说。为按照一定的思想目的保存当时的文献典籍,
5、孔子开始文献整理工作,修春秋,删诗、书,订礼、乐,纂易。在这些整理过程中,采取了一些目录方法,例如对六经篇目的编次,对诗经风、雅、颂的分类,对书经、诗经的内容、背景“为之作序”、“言其作意”(汉书艺文志序)等。,孔子及其学生整理图书,为诗、书等经典作序,起到内容提要的作用。这种方法影响广诸子百家,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以自序的形式,来宣传印介绍自己的著述内容。这些工作都是目录事业的雏形。六经中,易经的序卦编次汇总了六十四卦的卦名,是说明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和内在联系的目录,有的学者认为,古代一书目录录的出现,就是从它开始的。,中国第一部目录出现于汉武帝时代,杨仆奏兵录,乃兵书专科目录。汉代刘歆所编
6、撰七略形成我国第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把所收书目分为6大类和38个小类。七略所附的分类体系虽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文献分类法,但它首创了类目,也是类分书目的一种工具。七略已佚,遗制见汉书.艺文志。,古典目录的体制,古代目录的结构是由组成目录书的基本要素决定的,大致有名目、小序、解题和附注四个部分。这几个部分既互相联系,构成不同体栽的目录书,又是各自独立的内容,具有不同的编撰方法。,一、名 目,名目是任何目录要著录的一项内容,也是每位读者了解书籍时最先接触的。名目项包括书名、篇卷数、作者三方面。先秦时代,学者著书不都是先有题目再作文章的,往往是将自己的思想或要表达的意见写出来,文章多了,为了便于使用
7、和记忆,这才逐渐有了书名和篇名,这种先有内容后有题目的情况,到了西汉初期还常有发生。,例如,当时刘邦定天下,吩咐谋臣陆贾为他写一部讲历史经验教训的书,史记卷九十七陆贾列传中记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由此可见,当时陆贾写成的书本来没有书名,刘邦看了以后很高兴,认为里边讲的东西,都是他前所未闻的新鲜话,所以才定名新语。,在当时,就是著名的文学著作史记,原本也是没有书名的。西汉末桓谭的新论提及此事,说:“太史公造书成,示东方朔,朔为平定,因署其下。太史公者,皆东方朔所加也。”(史记孝武本纪索隐引)据此可知,司马迁的著作写成以后,并无
8、史记之称。清末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经过多方考证,也认为司马迁原著仅有篇名,没有书名。由于东方朔最先看到这部书,并替他题上了“太史公”三字,于是“太史公”便成了这部著作的书名。,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著录“太史公百三十篇”,可知这一名称在汉代是流行着的,汉代学者说到这部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后来省略“太史公记”的书名,才简称为史记。先秦到汉初存在着一书写成还没有书名的古朴风气,而许多的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传授识别的需要,是逐步有了书名的,如尚书、春秋、论语、诗经等等。,先秦汉初存在部分作者著书不定书名的状况,引起了图书流传的一些混乱,于是需要辩明、整理图书,确定书名,这便
9、是促使目录工作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书名的辩明、著录,是目录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目录书的根本内容。,古书除了书目外还有篇目。古代典籍书写在简策上面,简策以竹木作书写材料,用韦(细皮带或丝带)串连起来,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晚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这里的“韦”,便是细皮带。,简策又厚又重,一部书需要好多的简策,携带、阅读不方便,所以只好把一部书分成若干部分,各部分独立编连,称之为“篇”。篇有篇名,题在篇首赘简上,以便于识别、查检。篇名的确定,也同书名一样,多是后人加上去的。,有的篇名确实能够反映一篇之旨意,如尚书的尧典、舜典,尔雅的释诂、释言等;有的只是为了便于识认,就摘取篇首的文字作为篇名
10、,如论语的学而篇,便是从首句“学而时习之”摘取的;此外,像诗经、墨子中的许多篇名的选定也都是如此。,古代早期的目录书在著录书名之下,还要著录篇名的。刘向编别录,在书名之下还要条列篇目,以别录列子目录为例,在书名列子之下,又著录了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等八篇的篇目,以后才是全书的叙录。,再如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整理、校注礼书的基础上,编写了三礼目录,也是在书名之下叙次篇目的,共记周礼六篇、仪礼十七篇,礼记四十九篇。在书目下条列篇目,是最初的古籍目录书的编制。但是随着书籍的增多,篇目的繁杂,目录书容纳不下太多内容,便将篇目省去,在书名之下直接
11、标题书的篇数或卷数。,篇与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反映了我国有代书籍材料发展的不同阶段。篇用于简策,前边已提过,全书分为几部分编连,一部分则称一“篇”。卷用于缣帛书,战国至汉代书籍材料开始以缣代用,书写在丝帛上,放置时一幅卷为一卷,故称“卷”。西汉时,简策、帛书并用,因此在著录上也是篇、卷并用,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便是如此,如“易经十二篇”“刘向五行传记十一卷”。但大抵称篇的多,称卷的少。,隋以后的书目,一般只称卷而不用篇,因为简策书越来越少,除了丢失的,大多已转沙在丝帛或纸张上了。名目项除了著录书名、篇卷之外,还著录编撰者姓名,在接触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分清著者、编者、注音的不同。综上所述,古
12、籍目录最基本的内容一一“名目”项,大致要包括:书的名称,篇卷数,撰述者(有时还标上版本和收藏考)几个部分,反映书籍外部特征。,二、序,序是伴随目录书开始编纂就出现的一种体式。序有总序、大序、小序之分。总序:它是目录书全书的纲领,类似一般书籍的“前言”。各种古籍目录书大致都有这么一个总序,总叙古今学术发展的大概线索,古今书籍流传存亡的大概情况,以及作者编撰这部目录书的原由、目的、体例等等。,大序:它是目录书中各大部类的纲领,对大部类中各种类、各家、各派的学术源流,优劣得失作一个综合的论述,对于掌握这个大部类的学术状况,起到鸟瞰大局的作用。小序:小序的作用是为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它对各类书籍
13、的学术渊源、流派、演变、流传和得失特点加以论述。现在讲古籍目录中“序”的内容结构,主要是讲小序,它是古籍目录中特别重要的内容,也是一部目录书中最难,撰写的部分。因为总序、大序毕竟是一些概括性的论述,而小序却要对某一具体学术流派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难度就更大了。相对于目录书中的其它内容结构来说,小序也是最难组织和撰述的。余嘉锡先生曾说:“目录之书莫难于叙录,而小序则尤难之难者。”(目录学发微目录书之体制之三小序),清代目录学家章学诚在总结刘向、刘歆以后古代目录学家对小序的撰写时,也深有感触地说:“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后世部次甲乙,纪录经史者代有其人,而能求阐大义,条别学术
14、异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见故籍之初者,千百之中,不十一焉。”(校雠通义叙)这段话不仅指出了撰述小序的难度,而且点明了小序在学术上“求阐大义,条别异同,由委溯源”的重要意义。,西汉刘歆所著七略中的辑略是小序编写的开端。刘歆部次群书,分为六略后,又阐述了各家各派的学术源流、利弊,然后集为一篇,称之辑略。东汉班固写汉书艺文志,将辑略拆散,把各有关内容,编入各家各类书籍之后,更便于学者参读。在此之后出现的古代目录书中,有一些是继承了刘歆撰写小序内容这一优良传统的。,刘宋时期的王俭编写目录书七志,在首卷有条例九篇,便是七志中九个部类的小序。隋朝许善心七林,除在卷首有总序外,部类之下又有“类例”,以“明作
15、者之意,区分其类例”,这也是各部类的小序。唐代官修的隋辖经籍志和唐代目录学家毋的古今书录都有小序,从现存的隋书经籍志来看,书序包括总序、大序、小序,小序的体例非常严谨,是继汉书艺文志之后,在小序体制上有继承、有进步的优秀目录书。,五代编制的旧唐书经籍志,主要取材于毋渠的古今书录,并在总序中保存毋书序的内容,但是没有采用小序体制,破坏了目录学的这一优良传统,开后世史志目录不立小序的恶例。宋代的官修大型目录崇文总目,继承了在目录书中的撰写小序、辨别学术源流的传统,可惜祟文总目在后世流传中散佚,在现存辑佚本中已很难看到其小序的内容概貌了。,宋代有两部著名的私修目录,郡斋读书志只有大序,没有小序,直斋
16、书录解题四部皆有大序,四部以下各小类则只在语孟、起居注、时令、农家、阴阳家、音乐、诗集、章奏等类撰写小序,其它大部分门类仍付阙如。因此,小序的体制在这两部私修目录中也是不完整的。宋代具备小序体式的目录还有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但其小序内容则是辑录它书形成的。,直到清代的四库总目,才又恢复和发展了小序这种体式的撰述,为后人研究封建社会的学术源流和利弊提供了基本资料。总的来说,现在古籍目录中,全面具备小序这种体式的,只有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和四库总目这几部目录书。那么,小序这种体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写法又是如何呢?我们可以从最早的目录小序中得到启示。例如汉书艺文志中“六艺略诗经类
17、”的小序是这么写的:,“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诗经类小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而:一是考镜诗经的学术渊源,从诗歌的出现,谈到对诗歌有目的地采集、考察。二是叙诗学的产生,指出诗学真正地产生和确立,功在孔子。三是分析诗经的流传,特别说明为何能历秦火
18、而犹存。四是辩明诗学流派,指出汉初有鲁地申公、齐地辕固、燕地韩生三家,后又有毛亨的诗经诂训。五是评论各家得失,言简意赅,点到实处。,此外,如“诸子”、“数术”、“方技”等略中的小序,也都大致有这几方面的分析,总是先言学之所出,再言学之所传,然后明其所长,最后言其所短。诸子略儒学类小序曰:“儒学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善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渐衰,此辟儒
19、之患。”这则小序,指出儒学源于古时司徒这一官职的司掌;其义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后来逐渐形成一种学问。这种学说秉承孔子的思想,崇尚尧舜、周文周武的礼治;然后说明了儒学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指出儒学之“有所誉”,如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及其出现的弊端。,要言之,古籍目录中的小序,是辨章学术源流的指南。好的小序,往往是一段简明的学术文化史,往往会涉及学术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各小序指出的“诸子出于王官论”,就成为后世研究古史议论纷纷的一大课题。,三、解题,解题也称叙录、提要,它向读者简明地介绍所著录的书籍,其目的在于揭示书籍的中心思想、内容梗概、作者生平事迹、书籍的
20、学术价值和社会作用等,帮助读者鉴别和选择书籍,指示读书门径。,(一)解题的起源和创立解题这一形式,在我国古代出现很早,它起源于书的传叙。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很早就有简单叙述作品的主题旨意所在,“言其作意”的传叙。汉书淮南王传曰:“初,安入朝,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颜师古注曰:“传谓解说之,若毛诗传。”在这段材料中,淮南王刘安奉诏所作的离骚传叙,可看作是一种目录解题的雏形。,解题作为我国古籍目录学的优良传统,是由西汉时期著名的目录学家刘向创制的,当时称为“叙录”。西汉末,刘向奉诏整理图籍,他在整理校勘书籍之后,给所校的每部书都写一篇叙录,阐述校勘经过,简述作者生平,叙述书籍的学术源流和价值
21、。他的这种作法,开创了我国目录学史上解题体式的先例,对于我国目录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可惜刘向别录没有流传到后世,但从现存的列子、孙卿书、晏子春秋等书的叙录,尚可略窥其中各书叙录的概貌。(二)解题的主要内容刘向创立解题的先例,对后代古籍目录影响极大,后世出现的目录解题虽在内容取材、撰写方法上有所变动或改进,但总的来说出入不多。因此,我们下面以刘向别录中的叙录,来分析古籍目录中解题这一体式所包括的内容。,以列子目录为例,解题的内容大体包括六个部分:(1)说明书籍的流传情况 刘向校书是在广采异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删定的。叙录中记述了当时见到的列子有五种传本,如“秘中书”、“太常书”、“太史书
22、”、“臣向书”、“参书”。叙录曰:“孝景皇帝时,贵黄老之术,此书颇行于世,及后遗落,散在民间,未有传者。”这一段话,是对列子一书流传情况总的说明。,(2)介绍书籍的文字增删与篇恢分合 叙录中介绍了书籍文字的情况,如有的本子“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同时也介绍了各种本子篇帙的不同,有六篇、五篇、四篇不等,于是删除重复的十二篇,列子一书定著为八篇。(3)叙述作者的生平和时代 列子目录叙述作者的情况说:“列子者,郑人也。与郑缪公同时,盖有道者也。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对作者的名氏、出生地、时代、学行都作了简要的交待,读者可藉此了解作者的时代与学术背景。,(4)探究学术源流 列子叙录曰:
23、“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持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是对列子一书学术源流的探讨,指出列子及其著作师承黄帝一派,对道家的学术要旨作了简明的评介,使解题的内容也起到“辨章学术”的作用。,(5)分析书籍的内容 列子叙录从对穆王、汤问、力命、杨朱等四篇文章的内容分析入手,指出前两篇内容“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而力命、杨朱二篇,又其义相悖,“不似一家之书”等问题。(6)对书籍的评价 叙录指出列子中某些篇章的不足后,对全书作了一个总的评价,认为“然各有所明,亦有可观者。”别录的解题内容中,常有“皆可观”、“亦有可观者”或,“可常置旁御监”等评价和建议。当然,这
24、些建议是专为当时皇帝而作的,但对后来的读者来说,这些评价和建议也就有了参考的意义。以上便是刘向别录叙录的内容范围,后世目录书的解题,基本不出此藩篱。,(三)解题形式的发展变化自刘向的别录叙录之后,许多目录书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宋代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时,将这一内容结构称为“解题”;清代官修四库全书总日提要,又把这部分内容称为“提要”。千余年来,随着古籍目录书的增多和发展进步,解题的编写也有所发展变化。由于取材内容和撰写方法的不同,解题体式又可分为三种类型:,1、叙录体:这是解题目录最早,也是数量最多的类型,基本上仿照刘向别录的取材内容和撰写方法,对书籍的作者、篇卷、内容、源流、价值、流传等状况
25、进行揭示。这一类型的解题目录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及清代四库全书总目。,2、传录体:这是比叔录体内容简略的一种解题类型。由于采用这种类型的古籍目录书多已亡佚,只能通过其他的记载了解情况。传录体解题始于刘宋王俭的七志,隋书经籍志言其“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可见其解题比较偏重于作者的生平事迹,而于学术思想少有发明揭示。据余嘉锡考证,不仅王俭七志运用传录体解题,梁朝阮孝绪七录的解题也属于传录体类型。,七志、七录虽已亡佚,但从现存一些古籍中引用以上两部目录的原文,可以看出这两部目录的解题内容确实偏重著者事迹,类似列传。例如李善注文选枣道彦杂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典 文献 参考书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