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甘肃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甘肃培训).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农学院 刘孟君电话:13572434794QQ:490419255,一、马铃薯生产概况,(一)世界,马铃薯原产南美洲的安第斯山,16世纪传到欧洲,17世纪由荷兰人带到我国台湾。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它耐旱、耐瘠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目前全世界主要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有148个,总面积达1838万hm2,总产量近3亿吨,在全世界所有的粮食作物中,马铃薯的总产量排名第四,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一)世界,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为16t/hm2。单产水平最高的国家是荷兰,达到45t/hm2。其它单产水平较高的国家还有美国(
2、约40t/hm2)、日本(约33t/hm2)和加拿大(约27t/hm2)等。从马铃薯的利用来看,大部分是作为食物或动物饲料,前者约占马铃薯总产量54,后者约占19。,(二)中国,目前,中国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和鲜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产业链条逐步拓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达到万亩和万吨,较前几年大幅度增加。马铃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国马铃薯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约家,其中规模化深加工企业约家,全国精淀粉年加工能力万吨左右,全粉多万吨,薯片薯条万吨左右。,(三)我国马铃薯生产存在问题,1.品种退化严重、缺乏优质专用品种,(1)品种更新缓慢,而且退化严重,马铃
3、薯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我国一直是一个杂粮作物,很少受到重视,这种形势目前仍没有从根本上改观。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认为马铃薯退化问题的是由病毒引起,片面认为可通过茎尖培养技术解决马铃薯种植管理问题,使马铃薯育种几乎陷于停滞,造成目前种质资源不足,品种更新缓慢且退化严重。,(2)缺乏适宜当地条件专用型马铃薯品种,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的产品类型要多样化。因此,不仅要求马铃薯品种多样化,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要求,也要品种能够适应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2.种薯质量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为了减少马铃薯种传病,土传病和病毒病对马铃薯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弥补
4、马铃薯品种更新慢的问题,积极开展了多种方式复壮技术提高马铃薯种薯质量。但由于人们对马铃薯种薯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优质种薯用量偏小,甚使用自留种薯问题普遍存在,使马铃薯产量提高受到限制。脱毒种薯生产尽管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目前脱毒种薯使用比例相当低。,3.新技术推广缓慢,栽培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尽管积极推广地膜覆盖、脱毒种薯、高垄栽培、冬(早)播、短壮芽等高产栽培新技术,但这些技术并未得到普及,依然是采用传统农作技术种植马铃薯,粗放得栽培管理至少近20年来没有根本得改进,产量低而不稳。,(四)陕南气候与马铃薯,陕西南部包括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地,均为陕西省马铃薯生产的重要地区,但陕西其他产
5、区不同,该地区地属于马铃薯二季作地区。该地区春作马铃薯结薯期处于高温、长日照条件下,而秋作马铃薯结薯期则处在冷凉的短日照条件下,所以必须选用光照不敏感的中日性品种;同时还要求块茎的休眠期短,保证在秋作播种时块茎已经通过休眠;耐病毒性退化和抗细菌性病害,陕南地区无霜期较长,在180天300天之间,年平均气温通 常10 18,最热月平均温度22 28,最冷月平均温度1 4,大于5积温为3 5006 500,年降雨量在500毫米1 750毫米之间。本区夏季长,温度高,不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为了躲避高温,采用了春、秋二季栽培的生产方式。春季生产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至6 月上中旬收获,作为商
6、品薯生产。秋季生产则用春季收获的块茎做种薯,经过催芽后于8月份种,11月份收获,收获的块茎留做下一年春季生产用的种薯。,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一)芽条生长期,从种薯播种后,芽眼开始萌芽,经历芽条生长、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为芽条生长期。该时期是以根系形成和芽条生长为中心,是马铃薯发苗扎根、结薯和壮株的基础。影响根系形成和芽条生长的关键因素是种薯本身,即种薯休眠解除的程度,种薯生理年龄的大小,种薯中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和是否携带病毒。外界因素主要是土壤温度和墒情。该时期的长短差异较大,短者2030天,长者可达数月之久。关键措施是把种薯中的养分、水分及内源激素调动起来,促进早发芽、多发根、快出苗、出
7、壮苗。,(二)幼苗期,从幼苗出土到现蕾为幼苗期。该期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主,同时伴随着匍匐茎的伸长以及花芽和侧枝茎叶的分化,是决定匍匐茎数量和根系发达程度的关键时期。多数品种在出苗后7 10天匍匐茎伸长,再经10 15天顶端开始膨大,同时顶端第一花序开始孕育花蕾,侧枝开始发生,这标志着幼苗期的结束。一般经历1520天。各项农艺措施的主要目标,在于促根、壮苗,证根系、茎叶和块茎的协调分化与生长。,(三)块茎形成期,从现蕾至第一花序开始开花为块茎形成期。经历地上茎顶端封顶叶展开,第一花序开始开花,全株匍匐茎顶端均开始膨大,直到最大块茎直径达3 4cm,地上部茎叶干物重和块茎干物重达到平衡。该期的
8、生长特点是:由地上部茎叶生长为中心,转向地上部茎叶生长与地下部块茎形成并进阶段,是决定单株结薯数的关键时期。该期经历30天左右。关键措施以水肥促进茎叶生长,迅速建成同化体系,同时中耕并结合培土,促进生长中心由茎叶迅速转向块茎旺盛生长。,(四)块茎增长期,盛花至茎叶衰老为块茎增长期。该期茎叶和块茎生长都非常迅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地上部制造的养分不断向块茎输送,块茎体积和重量不断增长,是决定块茎体积大小的关键时期,也是一生中需水肥最多的时期。该期茎叶生长达最高值,约经历15-25天。,(五)淀粉积累期,从茎叶开始衰老到植株基部三分之二左右茎叶已经枯黄为淀粉积累期,约经历20 3
9、0天。该期特点是茎叶停止生长,但同化产物不断向块茎中运转,块茎体积不再增大,但重量仍在增加,以淀粉的积累为主。淀粉的积累一直延续到茎叶全部枯死之前。技术措施的任务是尽量延长根、茎、叶的寿命,减缓其衰亡,加速同化物向块茎转移和积累,使块茎充分成熟。,(六)成熟期,在生产实践中,马铃薯没有绝对的成熟期,收获期决定于生产目的和轮作中的要求,一般当植株地上部茎叶枯黄,块茎内淀粉积累达到最高值,即为成熟收获期。,三、马铃薯块茎的休眠,(一)休眠定义,新收获的块茎,即使给以发芽的适宜条件,也不能很快发芽,必须经过一段时期才能发芽,这个现象叫做休眠。休眠又分自然(生理)休眠和被迫休眠两种。前者是由内在生理原
10、因支配的,后者则是由于外界条件不适宜块茎萌发造成的。块茎休眠特性是马铃薯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于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二)休眠与生产,块茎的休眠与生产关系密切,因为休眠期的长短,影响块茎耐贮性及播种后能否及时出苗、出苗的整齐度以至产量的高低。这个问题在微型薯作种或二季作地区尤为突出。,(三)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和贮藏条件而不同。高温、高湿条件下能缩短休眠期,低温干燥则能延长休眠期。如有些品种在14贮藏条件下,休眠期可达5个月以上,而在20左右条件下2个月就可发芽。,(四)休眠原因,块茎休眠及其解除,除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外,主要受内在生理原因所支配。块茎内存在着-抑制剂(脱落酸类
11、物质)等植物激素,同时还存在着赤霉素类物质,这两类物质比例的大小,就决定着块茎的休眠或解除。刚收获的块茎抑制剂类物质含量最高,赤霉素类含量极微,因而块茎处于休眠状态。在休眠过程中,赤霉素类物质逐渐增加,当其含量超过抑制剂类物质的时候,块茎便解除休眠,进入萌芽。,(五)打破休眠方法,生产上人为打破休眠最常用的方法是0.51mg/kg GA3浸泡1015分钟,0.1%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等方法。脱毒种薯生产过程中,用0.33ml/kg的兰地特气体熏蒸3小时脱毒小薯,可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四、马铃薯对环境条件要求,(一)温度,马铃薯性喜冷凉,不耐高温。块茎播种后,地下10厘米土层的温度达
12、78时幼芽即可生长,1012时幼芽可茁壮成长并很快出土块茎萌发的最低温度为45,芽条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318,温度超过36,块茎不萌芽并造成大量烂种。新收获的块茎,芽条生长则要求2527的高温,但芽条细弱,根数少。,(一)温度,茎叶生长的最低温度为7,最适温度为1521,土温在29以上时,茎叶即停止生长。茎形成的最适温度是20。低温块茎形成较早,如在15出苗后7天形成,25出苗后21天形成。2732高温则引起块茎发生次生生长,形成各种畸形薯块,29时停止生长。植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22,温度达到3234时,茎叶生长缓慢。超过40完全停止生长。,(二)光照,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为34万
13、Lx。光照强度大,叶片光合强度高,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每天日照时数超过15h,茎叶生长繁茂,匍匐茎大量发生,但块茎延迟形成,产量下降。每天日照10h以下时,块茎形成早,但茎叶生长不良,产量降低。一般日照时数为1113h时,植株发育正常,块茎形成早,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快,块茎产量高。早熟品种对日照反应不敏感,晚熟品种则必须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形成块茎。,(二)光照,高温促进茎伸长,不利于叶片和块茎的发育,在弱光下更显著。高温的不利影响,短日照可以抵消,能使茎矮壮,叶片肥大,块茎形成早,因此,高温短日下块茎的产量往往比高温长日照下高。高温、弱光和长日照,则使茎叶徒长,块茎几乎不能形成,匍匐茎形成
14、枝条。开花则需要强光、长日照和适当高温。,(三)土壤,马铃薯对土壤适应的范围较广,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是轻质壤土。因为块茎在土壤中生长,有足够的空气,呼吸作用才能顺利进行。轻质壤土不粘重,较肥沃,透气良好,对块茎和根系生长有利,还有增加淀粉含量的作用。这类土壤种植马铃薯,一般发芽快、出苗整齐,生长的块茎表皮光滑,薯形正常。粘重的土壤种植马铃薯,最好采取高垄栽培,有利于排水、透气。由于此类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强,只要排水通畅,马铃薯产量往往很高。这类土壤的管理要点是中耕、除草和培土以保持肥料。,(三)土壤,沙质土壤种植马铃薯应特别注意增施肥料,因这类土壤保水、保肥力最差。种植采取平作培土,适当深
15、播,不宜浅播垄栽。垄作一旦雨水稍大,把沙土冲走,很易露出块茎和匍匐茎,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困难。但是,砂质土生长的马铃薯块茎整洁、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便于收获。,(四)水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要供给充足水分才能获高产。一般亩产2000公斤块茎,每亩需水量约为280吨左右,相当于生长期间419毫米的降水量。发芽期,种薯中的水分就可以满足第一阶段生长需要。但如果土壤商情不足,根系不易吸收水分,则根不伸长、芽短缩,不能出土。因此,发芽期需土壤有足够的底墒,播种后需要保持种薯下面土壤湿润,上面土壤干爽,是保证适时出苗的技术要点。,(四)水分,幼苗期要求适当的土壤湿度,前半期保持
16、适度干旱,后期保持湿润,原则是不旱不浇。发棵前期期要保持水分充足,要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结薯后期要控制土壤水分不要过多,浇地要注意排水,或采取高垄栽培,以免后期因土壤水分过多造成闷薯烂薯。,(五)肥料,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要肥料较多。肥料充足时植株可达最高生长量,相应块茎产量也高。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每生产1000公斤鲜薯需氮(N)4.45.5公斤,磷(P2O5)1.8-2.2公斤,钾(K2O)7.9-10.2公斤。氮、磷、钾之比为1:0.4:2。,几种肥料利用率,磷酸二铵:含磷46、氮18,磷当年利用率为20,氮当年利用率为60尿素:含氮46,当
17、年利用率为60硫酸钾或氯化钾:含钾50,当年利用率为50农家肥:30%,五、选地与整地,(一)选地,马铃薯不宜连作,适宜与豆类,禾谷类和油菜等作物轮作种植马铃薯的地块,以地势稍高,士壤疏松肥沃、耕层深厚,排水防渍水、干旱便于灌概,土壤砂质、中性或微酸性的平地与缓坡地块最为适宜。这样的地块土壤质地疏松,保水保肥、通气排水性能好,土壤本身能提供较多的营养元素;同时,春季地温上升快,秋季保温好,不仅有利于马铃薯发芽和出苗,而且对地上部生长和地下部生长都极为有利,(一)选地,马铃薯种植在在低洼地、涝湿地和粘重土壤地块,因为在多雨和潮温的情况下,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严重,同时地下透气不好,水分过大,不仅影响
18、块茎生长,还常造成块茎皮孔外翻,起白泡,使病菌易于侵入造成腐烂,或不耐贮藏。,(二)整地,地块选好后,要精细整地。马铃薯的经济器官是块茎,土壤使其直接环境,如果土壤结构良好,水分、养分、空气和养分协调,马铃薯的根系就会发达,植株就能健壮地生长,就能多结薯、结大薯。深翻要达到2025厘米,同时配合耙、耱,使平、土细、上实下虚,起到保摘的作用。在春雨多、土壤湿度大的地方,除深翻和耙压外,还可采取起垄,以便散墒和提高地温。,(三)起垄,纯种田块,一般垄面宽60-70厘米,垄高15-20厘米,垄间距20-50厘米,垄面呈弧形。起垄时要按预定的行距,不要太大或太小,否则播种时不好改过来。,(四)地下害虫
19、的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主要影响马铃薯地下块茎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害虫。其防治方法有以下两种:1、每亩用50%辛硫磷乳剂400500克或3%辛硫磷颗粒剂1.52公斤拌50公斤细土或细沙于播前施入沟内进行防治。2、每亩用50%敌敌畏500克加水2.5千克喷在50千克细土或沙土上,制成毒土或用2.5%敌百虫粉,每亩1.52千克,拌细土或沙50千克于傍晚撒在苗眼附近进行防治。,六、种薯准备,(一)种薯挑选,选定品种后,还要挑选优质种薯,有利于优良品种潜力发挥。优质种薯应该薯块整齐、符合本品种性状、薯皮光滑细腻柔嫩、皮色新鲜。种薯出窖后,首先挑选优质种薯,剔除冻、烂、病、
20、伤、萎蔫以及己长出纤细、丛生幼芽的薯块;其次,剔除畸形、尖头、裂口、薯 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芽眼突出的薯块。,(二)种薯处理,出窖后,种薯要及时进行催芽、促壮处理,播种后才能出苗适期、苗齐、苗全、苗壮。常采用的种薯处理方法如下。,1.促壮,出窖后,如果种薯已有1厘米左右长的芽,可将其在光线充足的房间或日光温室内摊开,摆放23层薯块厚,使温度保持在1015,让阳光晒着,并经常翻动,当薯皮发绿,芽眼萌动时,就可切块播种。,2.催芽,在播种前35-40天以前,采用湿沙层积法。先铺砂36cm,上边放种薯,再盖砂,砂的厚度以盖没种薯为度,如此34层后,表面盖5cm左右的砂,并适当浇水至湿润状况;以后保
21、持1520和一定湿度,经过一段时间即可萌芽。用0.5-1.0ppm赤霉素液或0.10.2的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液浸种30分钟,均有打破种薯休眠,提高催芽效果的作用。,2.催芽,因催芽时间较长,环腐病、黑胫病和晚疫病等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催芽时要进一步剔除带病种薯。催芽处理有利于提早成熟,提早上市时间,也有利于躲过春旱、春寒等自然灾害。经过催芽的种薯,播种时地温必须稳定在10以上,而且土壤墒情要好,否则,芽苗遇到冷凉或干旱后,很容易出现缺苗的现象。,3.切块,如果种薯薯块太大,整薯种植,用种量大,推高成本,所以必须切块。切块种薯重量最30-50g。切块时,要将薯肉都切到芽块上,切
22、忌切成小薄片或小锥体等。为了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病害通过切刀传染,切块要准备两把切刀,并准备一个容器,装上酒精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把不用的切刀泡在药液里边,一旦切到病薯,剔除病薯,用过的刀泡入药液中消毒,同时用在药液里浸泡过的刀继续切。切块时,要随切随种,不要堆积时间太长。,4.整薯播种,整薯播种大部分都选用小块整薯,而小块种薯大部分是幼龄或壮龄薯,生命力旺盛,水分养分能较好地保持,加之不易感病、病株少、顶芽优势明显等,一般出苗齐、苗全、苗壮,能较好地发挥它的增产潜力。整薯播种还减少了分切块的工序,节省人工,并且适合机械化播种。种块大小以50克左右的小薯为最好。,七、播种,(一)播种期,马
23、铃薯播种,首先要考虑的条件是地温。二季作区春播时,一般10厘米深度的地温应稳定通过5,以达到67较为适宜。如果地温低于芽块体温,不仅会限制种薯继续发芽,有时还会出现梦生薯,即幼芽开始伸长,但遇低温使它停止了生长,而芽块中的营养还继续供给,于是营养便被贮存起来,使幼芽膨大长成小薯块,这种薯块不能再出苗了,因而降低了出苗率。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一般在当地 正常春霜(晚霜)结束前2530天播种比较适宜。,(一)播种期,其次,要考虑的条件是商情。虽然马铃薯发芽对水分要求不高,但发芽后很快进入苗期,则需要一定的水分。土壤湿度以合墒最好,即土壤含水量为14%16%。再次,要考虑采用品种和种植目的。如果用
24、的是早熟品种,计划提早收获上市,则要适当早播。如果用的是中晚熟品种,因为可以进行催芽,而可适当晚播。,(二)播种密度、播种量、播深,马铃薯多数是与玉米进行二套二分带种植,一般以亩播30003200株为宜,行距3040cm,窝距2030cm。单作时,亩种植密度保持在4500-5500左右株。播种深度以912厘米为宜,适宜的播种深度,可防止冻伤或晒伤薯块,增加结薯层次,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八、薯、粮间作套种,陕南地区,以马铃薯和玉米套种为主,带型有:1.135厘米带型,马铃薯、玉米各种两行,马铃薯按30厘米18厘米的行株距播种。马铃薯与玉米间距66厘米;玉米间行距33厘米,株距21厘米;2.1
25、50厘米带型,马铃薯按36-45厘米18厘米的行株距播种两行,留空带按45厘米18厘米的行株距春播玉米两行,距马铃薯36-40厘米。3.在商洛地区,也采用两行马铃薯两行玉米套种田采用1.6米对开带,种植马铃薯2行,株距2529厘米,每亩28003300穴;两行马铃薯一行玉米套种田采取一垄双行栽培,行距40厘米,株距2933厘米,每亩40004500穴。,九、施肥,(一)需肥规律,马铃薯是一种以块茎为经济产品的作物,需钾量大,属典型喜钾作物。每生产1000公斤鲜薯需氮(N)4.45.5公斤,磷(P2O5)1.8-2.2公斤,钾(K2O)7.9-10.2公斤。氮、磷、钾之比为1:0.4:2。苗期,
26、马铃薯个体小,生长量小,吸收的氮、磷、钾量比较少,跟别占吸收总量的18%、14%、14%。,(五)肥料,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要肥料较多。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每生产1000公斤鲜薯需氮(N)4.45.5公斤,磷(P2O5)1.8-2.2公斤,钾(K2O)7.9-10.2公斤。氮、磷、钾之比为1:0.4:2。,几种肥料利用率,磷酸二铵:含磷46、氮18,磷当年利用率为20,氮当年利用率为60尿素:含氮46,当年利用率为60硫酸钾或氯化钾:含钾50,当年利用率为50农家肥:30%,(一)需肥规律,块茎形成期(结薯至开花初期),生长速度加快,块茎不断形成,对养分
27、的需求明显增多,而且吸收速度快,吸收的氮、磷、钾分别占到总量的35%、30%、29%。此期供肥好坏将决定薯块数量。块茎增长期(开花初期到茎叶衰老期),茎叶生长减慢或停止,主要以块茎生长为主,养分需要量达到高峰,吸收速率仅次于块茎形成期,吸收的氮、磷、钾分别占总量的35%、35%、43%。此期养分供应决定薯块大小。,(一)需肥规律,淀粉积累期,茎叶逐渐枯萎,茎叶中的养分向块茎转移,养分吸收减少,吸收氮、磷、钾养分分别占总量的12%、21%、14%。此期,供应一定的养分,防止根系、茎、叶早衰,适延长期功能期,有利于块茎淀粉积累。因此,马铃薯施肥要采用前促、中控、后保的施肥原则。,(二)施肥方法,生
28、产2500公斤亩产,约需17%碳氨70公斤、12%过磷钙40公斤、50%的硫酸钾45公斤和农家肥(农家肥当年利用按30%)。施肥时期:氮肥应分期施用,采用基肥、种肥、追肥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各个时期对氮的要求。磷肥一般多作基肥或种肥施用,若作追肥应深施。钾肥的施用时期可作基肥或种肥 或追肥,也可后期叶面追施。,1.基肥,马铃薯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生育期短,应以基肥为主,基肥的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基肥多用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每亩10002500公斤、碳氨40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硫酸钾15公斤混施,在秋耕前把有机和化肥撒于地表,然后翻耕耙耘,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2.
29、追肥,第一次追肥,结合第一次中耕,每亩施过磷酸钙1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尿素58公斤,时间在出苗后,苗高10厘米左右(催苗肥)。第二次追肥,结合中耕、除草和培土,在现蕾时株高约40厘米时,亩施硫酸钾10公斤。初花期后,不许再用氮肥,以免引起茎叶徒长,影响养分向块茎的输送。,3.根外追肥,硼砂镁肥等中微肥一般在初花期开始进行叶面喷施,隔7天一次,连续三次,浓度掌握在硼砂0.05%,硫酸镁0.5%。,十、田间管理,(一)出苗前后管理,主要工作是查苗补缺。当幼苗基本出齐后,即应进行查苗补苗。据试验,行内缺苗1株时,两侧相邻的植株有补偿作用,由于营养面积的扩大,可以补偿缺株损失的50(相邻两株各
30、补偿25);但缺苗过多,形成断垄,影响产量甚大。,(二)中耕培土,在去除田间杂草的同时,可加厚土层,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块茎生长的土壤范围,地下根茎增多,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作用在马铃薯生长前期进行中耕培土,可提高土温,促进发芽生长;中后期中耕培土可增强土壤通透性,利于块茎膨大。,(二)中耕培土,齐苗后,及早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并结合除草,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第二次中耕距第一次1015天,宜稍浅。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宜较第二次更浅。后两次中耕结合培土进行,第一次培土宜浅,第二次稍厚,总厚度不超过10,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而降低品质。,(三)追肥,马铃薯生长速度较快,除了施足底肥
31、外,还要注意追肥,促进健壮生长。一般追肥2次,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第一次以氮肥为主,第二次以磷、钾肥为主。此外,也可以进行根外追肥。,(四)水分管理,幼苗期要求适当的土壤湿度,前半期保持适度干旱,后期保持湿润,原则是不旱不浇。发棵前期期要保持水分充足,要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结薯后期要控制土壤水分不要过多,浇地要注意排水,或者采取高垄栽培,以免后期因土壤水分过多造成闷薯烂薯。,(四)打花及疏枝,马铃薯的分枝性较强,若栽植过密或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和密度过大,会影响地下部分发育,应及时进行疏枝,去除病枝、弱枝,增强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在花蕾形成期,及时摘除花蕾,避免养分消耗,促进养分集中供应块茎
32、,增强产量。,(五)防治病虫害,马铃薯的病害较多,除病毒病外,常见的有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癌肿病等。马铃薯常见的虫害有蛴螬、蝼蛄、地蚕、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等。一般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进行综合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用药防治等。,(五)防治病虫害,晚疫病多在雨水较多时节和植株开花期前后时大量发生,喷洒波尔多液或瑞毒霉等,可收到较好效果。青枯病药剂防治较难,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可采用合理轮作,小整薯作种或从无病、少病地区调种等措施,减轻其危害。疮痂病可用0.1升汞水浸种15小时或用02福尔马林浸种4分钟进行防治。环腐病则要注意作好切刀消毒工作或采用小整薯作种,即可减轻发病。
33、,晚疫病,症状:此病可侵染叶片、茎蔓和薯块。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先在叶尖或顺缘出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周围具有较宽的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成黄褐至暗褐色大斑,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常在病健交界处产生1圈稀疏白霉,雨后或清晨尤为明显。空气干燥,病斑变褐、干枯,破裂或卷缩。茎杆和叶柄染病,多形成不规则褐色条斑,严重时致叶片萎重卷曲,终致全株黑腐。薯块染病,初生浅褐色斑,以后变成不规则褐色至紫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不明显,病部皮下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终致薯块腐烂。,晚疫病,防治技术:(1)选用脱毒种薯。(2)种薯处理。严格挑选无病种薯作种薯,选用72%百思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34、或80%云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1015分钟后晾干种植。(3)栽培管理。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避免偏施氮肥和雨后田间积水;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72%百思特粉剂600800倍液,或云生600800倍液,或30%百菌清500倍液喷雾防治。,早疫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mm。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一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青枯病,青枯病是由一种细菌性病菌引起植株
35、整株枯萎而死亡,目前还未发现防治青枯病的有效药剂,主要还是以农业防治为主。可用可杀得2000+金云大-120稀释8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链霉素+金云大-120灌根。,环腐病,症状:此病是维管束病害,全株侵染。一般病薯外观症状不明显,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色,重时变色部分可达1圈,可破坏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组织,使皮层与髓部部分或全部分离,形成离核。生长期地上部常表现枯斑或萎蔫二型。随病情发展,病株根、茎、蔓维管束逐渐变褐,新鲜病蔓有时会溢出菌液。,环腐病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病菌生长温度236,适宜温度为2023,地温1928有利于病害发展。病菌随种薯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面越冬。未
36、曾消毒的切刀是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病菌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助雨水或浇水传播蔓延。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薯调运。,防治技术,(1)实行无病田留种,采用整薯播种。(2)严格选种。播种前进行室内晾种和削层检查、彻底淘汰病薯。切块种植,切刀可用53.7%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400倍液浸洗灭菌。切后的薯块用新植霉素5000倍液+金云大-120,500倍液或47%加瑞农粉剂500倍液+金云大-120500倍液浸泡30分钟,(3)生长期管理。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出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使用过磷酸钙每亩25公斤,穴施或按重量的5%播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毒病,症状:此病在田间常表现花叶、坏死、卷叶3种症
37、状类型。花叶型即叶片颜色不均,呈现浓淡相间花叶或斑驳。坏死型即在叶、叶脉、叶柄和枝条、茎蔓上出现褐色坏死斑点,后期转变成坏死条斑。卷叶型即叶片沿主脉由边缘向内翻卷,继而叶片变硬、变脆,严重时叶片卷曲呈筒状。,病毒病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高温干旱、管理粗放、蚜虫数量大,病害发生严重。25以上高温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和传病,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加重其受害程度。病毒主要在带毒薯块内越冬,为播种后形成病害的主要初始毒源。在田间病毒通过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播。,病毒病防治技术,(1)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采用茎尖组织脱毒种薯,确保无毒种薯种植。(2)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3)栽
38、培防病。施足有机底肥,增施钾、磷肥,实施高垄或高埂栽培。(4)出苗后施药。彻底防治蚜虫喷洒云大-啶虫咪1200倍液+金云大-120;(5)防病毒: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金云大-120 1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500倍液+金云大-1201500倍液。,疮痂病,马铃薯疮痂病病菌主要为害块茎,从皮孔侵入,发病初期在块茎表皮产生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侵染点周围的组织坏死,块茎表面变粗糙,质地木栓化。依据病原菌种类的不同,在成熟的薯块上常表现为凸起或凹陷的表面病斑,严重时病斑连片,薯块的品质降低。由于表皮组织被破坏后,易被其他病原菌侵染,造成块茎腐烂。,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方法
39、,抗病品种的选育 目前,我国除了一些普抗的品种外,还没有专抗疮痂病的品种。据调查,近几年,由于抗病品种匮乏,加上连年干旱,华北部分地区在大规模生产脱毒微型薯过程中,疮痂病的发病率达30%60%,严重影响了微型薯的质量和销售品质。农业防治。随着土壤pH 降低,病害严重度也在降低,且在pH 5.0 以下疮痂病就不再发生。因此,栽培马铃薯应选择偏酸性土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浇灌时间间隔越长,病害发生越严重。,化学防治。种薯可用0.1%对苯二酚浸种30分钟,或0.2%甲醛溶液浸种1015 分钟,或0.1%对苯酚溶液浸种15 分钟,或0.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5分钟防治疮痂病。在微型薯生产上,可用
40、必速灭(棉隆)颗粒剂处理育苗土,用量为每平方米30 g。在大田生产中,可用五氯硝基苯进行防治。马铃薯贮存期采用百菌清烟雾剂进行熏蒸也可以较好地防治疮痂病。,九、收获,(一)收获期,马铃薯在生理成熟期收获产量最高。生理成熟的标志是:叶色由绿逐渐变黄、转枯,茎叶中养分基本停止向块茎输送;块茎脐部与匍匐茎容易脱离,不需用力拉即可与匍匐茎分开;块茎表皮韧性较大、皮层变厚、色泽正常。,(一)收获期,一般商品薯生产应考虑这些情况,尽量争取最高产量。但实际上,收获期取决于生产的目的和品种等。如早熟品种,其生理成熟期需80天(出苗后),但在60天内块茎已达到上市要求,那就要早收。另外,秋末早霜后,虽未达生理成
41、熟期,但因霜后叶枯茎干,不得不收;也有因地势较洼,雨季来临时,为了避免涝灾,必须提前早收;还有因轮作安排下茬作物插秧或播种,也需早收等。,(一)收获期,总之,收获期有各种情况,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但在收获时要选择晴天,避免在雨天收获,以免拖泥带水,既不便收获、运输,又容易因薯皮擦伤而导致病菌入侵,发生腐烂或影响贮藏。,2.收获方法,马铃薯的收获质量直接关系到保产和安全贮藏。收获前的准备,收获过程的安排和收获后的处理,每个环节都应做好,降低损失。,2.收获方法,(1)收获前的准备:检修收获农具,不论机械或木犁都应 修好备用。同时,还要准备好入窖前的种薯和商品薯的临时预贮场所等。(2)收获过程的安
42、排:收获方式可用机械收获,也可用木犁翻、人力挖掘等。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收获,首先要避免因工具使用不当,大量损伤块茎;其次,收获要彻底,把损失降到最低。,(3)收后处理:,收获的块茎要及时装筐运回,不能放在露地,更不宜用发病的薯秧遮盖,要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晒,以免堆内发热腐烂和外部薯皮变绿。要轻装轻卸,不要擦伤或碰伤薯皮。预贮场所应宽敞,刚收获的块茎湿度大,堆高不宜超过一米,而且商品薯尽量放在暗处,通风要好。入窖贮藏前要把病、烂、虫咬和损伤的块茎全部剔除。预贮时间1520天,使块茎表面水分蒸发,擦伤表皮愈合后入窑贮藏。,十、贮藏,(1)老窖消毒,烂薯、病菌常会残存在窖内,新的薯块入窖初期,往往温、
43、湿度较高;堆放新薯过程中,一旦把病菌带到薯块上,就会发病、腐烂,甚至造成烂窖。新薯入窖前,应把老窖打扫干净,并用来苏儿喷一遍,消毒灭菌,而后贮藏新薯。,(2)严格选薯,入窖时,严格剔除病、伤和虫咬的块茎,防止其入窖后引发病。,(3)控制堆高,地下或半地下窑堆放时,不耐藏的、易发芽的品种堆高为0.51米;耐贮藏、休眠期中等的品种,堆高1.52米;耐贮藏、休眠期长的品种,堆高23米。但最高不宜超过3米。此外,窖贮藏量,不要超过窖容积的 2/3,最好为1/2左右,以便管理。采用沟藏时,堆薯高度以1米左右为宜。,(4)控制温、湿度,贮藏初期,因薯块刚入窖,窖温和湿度可能高一些,这是正常现象,但一般不会超过20;20天后,窖温下降。长期贮藏的块茎,温度在24之间最合适,这样块茎不会发芽。湿度维持在85%90%为宜,可保持块茎不皱缩,保持新鲜状态。,(5)通风换气,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要及时排出,同时要使新鲜空气进入薯堆,以保持块茎的正常生理活动。,(6)覆盖散湿,块茎入窖后,窖温降低时,应在薯堆顶部覆盖一层干草或旧麻袋片等,吸湿和散发水分,因块茎贮藏期间,堆内块茎呼吸散发的水分常凝结在上层块茎上,即所谓出汗。加覆盖物吸湿散发水分,可防止上层块茎霉烂。此外,食用商品薯贮藏要求黑暗贮藏,防止块茎变绿,形成龙葵素,影响品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