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概述 课件.ppt
《传感器技术概述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技术概述 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传感器技术概述,1.传感器定义,传感器将被测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应用的某种物 理量的装置。,目前,传感器转换后的信号大多为电信号。因而从狭义上讲,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2.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类似于人的感觉器官,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作用: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测试系统中的后续环节。,人体系统与机器系统的对应关系,复杂测试系统(振动测量),简单测试系统(红外体温),3.传感器的构成,(1)组成:振动膜片、刚性极板、电源和负载电阻,(2)原理:,振膜一次敏感元件电容器敏感元件,4.分类:,5.传感器选用原则,1.灵敏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可以感知越小的变
2、化量,即被测量稍有微小变化时,传感器即有较大的输出。,2.线性范围:线性范围愈宽,则表明传感器的工作量程愈大。,3.响应特性:在所测频率范围内尽量保持不失真。,4.稳定性:经过长期使用以后,其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性能。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是时间与环境。,5.精确度:表示传感器的输出与被测量的对应程度。传感器精确度愈高,价格越昂贵,因此应从实际出发来选择。,6.其它选用原则,6.传感器技术的应用,1、日常生活,在家电产品和办公自动化产品设计中,人们大量的应用了传感器和测试技术来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全自动洗衣机中的传感器:衣物重量传感器,衣质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水质传感器,洗净度传感器,液位传
3、感器,电阻传感器(衣物烘干检测)。,指纹传感器,透光率传感器,(1)产品质量测量,在汽车、机床等设备,电机、发动机等零部件出厂时,必须对其性能质量进行测量和出厂检验。,2、机械行业,(4)故障诊断,(5)其他应用,航天,农业,交通,医疗,第二章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1、理想定常线性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在静态测量时,,理想定常线性系统呈单调、线性比例的关系,即输入、输出关系是一条理想的直线,斜率为常数。,2、实际测试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实际测试系统是非理想定常线形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到的,通常是一条曲线定度曲线。,3、描述静态特性的参数,(1)非线性度:定度曲线与拟合直线的
4、接近程度。,非线性度,常用百分数表示,拟合直线的确定,常用的主要有两种:端基直线和独立直线。,(1)端基直线是指通过测量范围的上下限点的直线。显然用端基直线来代替实际的输入、输出曲线,其求解过程比较简单,但是其非线性度较差。,(2)灵敏度,作用:用来描述测试系统对输入信号变化的一种反应能力。,1、对于定常线性系统,其灵敏度恒为常数。,2、实际的测试系统,灵敏度为定度曲线上该点处切线的斜率。,3、量纲:取决于输入和输出量的单位。,(3)分辨力:测试系统所能检测出来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通常是以最小单位输出量所对应的输入量来表示。,数字测试系统输出显示系统的最后一位,模拟测试系统输出指示标尺最小
5、分度值的一半,5.漂移:指测试系统在输入不变的条件下,输出随时间而变化 的趋势。,产生原因:仪器自身结构参数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温度、湿度等)对输出的影响。,最常见的漂移是温漂,即由于周围的温度变化而引起输出的变化。,进一步引起测试系统的灵敏度和零位发生漂移。,零点漂移,灵敏度漂移,二、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征是指在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测试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1、动态特性的描述方法,(1)时域微分方程,在初始条件为零的前提下,定义传递函数,其中s为复变量,,特点:,(2)传递函数,只反映系统本身的输出特性,与输入和初始状态无关。只反映系统的传输特性,与系统具体的物理结构
6、无关。分母中的最高次幂n代表系统微分方程的阶数。,求法:对系统的微分方程作拉普拉斯变换求得。,例1:求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微分方程为,(3)频率响应函数,在初始条件为零的前提下,定义频率响应函数,求法:,(2)若已知微分方程,作傅里叶变换,则,(3)用实验方法求得:在初始条件全为零的条件下,同时测得输入和输出,由其傅里叶变换求得。,物理意义:描述了系统的频率特性。,描述系统的简谐输入和其稳态输出的关系,不包含瞬态响应信息。,例1:已知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求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及作图。,(4)脉冲响应函数,频域频率响应函数,复数域传递函数,时域脉冲响应函数,拉普拉斯变换对,傅里叶变换对,传递
7、函数、频率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的关系:,二、环节的串联和并联,任何高阶系统均可看成若干个一阶系统或二阶系统的串联或并联。,1.环节的串联,若系统由n个环节串联而成,其传递函数为,相应地,系统的频率响应为,其幅频特性:,相频特性:,2.环节的并联,系统总输出为,若系统由n个环节并联而成,其传递函数为,系统的频率响应为,3.负载效应:,某系统由于后接另一系统而产生的种种现象。,三、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一、不失真传输,当输出信号为 时,系统就实现了不失真传输。,二、不失真测试条件,傅里叶变换可得:,系统的频率响应为,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测试系统不失真测试的条件。,电阻式传感器,一、变阻式传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感器技术概述 课件 传感器 技术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