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衍生金融市场失利案例集.ppt
《中国企业衍生金融市场失利案例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衍生金融市场失利案例集.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企业衍生金融市场失利案例集,衍生金融产品期货期权CDS,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沪深300,恒生指数大宗商品期货黄金、金属铜、石油、大豆波罗的海干散货海运指数期货,中国大妈半山腰买金,97亚洲金融危机丁蟹效应,香港政府vs索罗斯 决战恒生指数,1张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指数变化1点*50港元即如果指数下跌1000点,即意味着一张空头期货合约获利5万港元。反之,若指数上升1000点,则多头合约获利5万港元。据估计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大鳄持有空头合约8万张,平均成本在恒生指数8000多点。,汇率 利率 股市 指数期货 环环相扣的连环套,汇率不稳索罗斯首先攻击港币外汇市场,大量抛空港元,他预
2、计到香港在受到冲击时必将力保联系汇率,这是香港金融稳定的基础,金管局保护联汇的手段就是提高短期银行拆借利率,一方面以高息吸引资金不外逃,一方面加大投机者借港币卖空的时间成本。(虚晃一枪)利率上调利率一旦提高,股市重心必将下移,因为投资者要求的投资收益率是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现在无风险银行拆借利率利率上升,市场风险也在加大,股市整体市盈率水平必将下移,股票价格将下跌。股市下跌做空股市,大量抛售股票现货,并在同时做空恒生指数期货,计划港股崩盘后能够低位平掉空仓,赚取做空的巨额利润。这就是索罗斯攻击港元预先设计好的战术。(目标所在),阶段一,1998年初,中国内地已抵受住了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冲击,人
3、民币汇率稳定,港元坚持联系汇率不变,令投资者信心初步恢复。但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一批国际金融炒家暗里磨刀。他们一方面发售港元债券,一方面抛售美元吸纳港元,备足了弹药。仅索罗斯手头上就有港元40亿,国际炒家们在香港以发行港元票据方式共筹集了300亿港元,阶段二,1998年4月底,索罗斯在香港建立指数空头头寸,此时香港恒生指数在9 000点左右,而恒生指数期货堆积着十多万张未平仓的合约,这是1987年大股灾以来最高的仓位。如果恒生指数下跌到7 000点,这批合约有可能获利近百亿港元。(索罗斯当时做空英镑获利5亿即名满天下)如果还有新的做空合约签订,会造成进一步的沽空压力及更大的空头利润。,香港金管局
4、直接下海救市,招数一:提高银行短期拆借利率,高峰期达到年化360%,即索罗斯向银行借100港币,每天需支付利息1港币。索罗斯攻击联系汇率的港币是通过银行拆借的,此举大大提高了索罗斯利息成本,如果一个月内攻击不奏效,光是支付利息就要本金的30%后果:香港经济、股市房价一泻千里,正中索罗斯下怀,招数二:外汇基金土地资金救市,8月24日(恒生指数期货月底结算日的周一)开市前市场普遍忧心忡忡,上午始终在7 4007 500点之间徘徊,下午收市前1小时,香港政府主动出击,动用几十亿港元入市干预,狂扫蓝筹,恒指如火箭般在1小时内狂升300点,收市报7 845点;全日交易额出现罕见的98亿港元。同时,政府在
5、期指市场买入8月份合约抛出9月份合约,推高8月合约,迫使大鳄平掉8月空仓估计政府当日动用资金达60亿80亿港元,接近前一周托盘的投入之和。,8月25日(恒生指数期货月底结算日的周二),由于政府前几日大力托高汇丰等大蓝筹,市场普遍认为这些股票出现超买,导致开盘一阵狂卖,单是通过一家欧资银行抛出的汇丰股票即达840万股。政府策略仍是上午听由市场狂泻,到下午一轮狂扫蓝筹股,推动大市止跌回升。当日股市报7 890点收市,比前日升44点,全日成交额达99亿港元。同时,继续在期指市场上力推高8月期指,沽售9月期指,并出其不意地将资金市场上的隔夜拆息利率抬高至日息1.5%,令炒家措手不及。至此,政府招数全部
6、亮出:拉高短期拆借利率、力托股市且推高8月期指,立誓痛击炒家使其铩羽而归。,8月26日(恒生指数期货月底结算日的周三),连续数日行动,恒生指数已从6 600点,逐步向8 000点逼近,炒家们布置了三四个月的空仓,不仅可能无功而返,而且可能赔本。临近月末,香港期指的沽空行为明显减少,一些炒家开始平仓离场。股市全日成交额98亿港元,收市报7 834点。,8月27日(期货结算日前日),本日是8月期指结算的前一天,索罗斯以及其他国际金融炒家在全球股市上大量抛售打压,造成全球市场即将大幅下跌的迹象,使得当天的全球金融消息极不理想,美国、欧洲、拉美、亚洲股市均大幅下跌,而恒生指数在政府力撑下成为唯一上升的
7、指数,上涨88点。一开盘,33只恒指成份股便遇到了强大的抛盘压力。收盘前15分钟,抛售更是蜂拥而来,15分钟内成交量达到82亿港元,收市前9分钟,一家外资证券公司抛出每股15元多的主要蓝筹股“香港电讯”达1亿股。全天成交额近230亿港元。,8月28日(期货结算日),期货结算日真正的生死关头,无论是香港政府还是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都不会放弃最后一博,输赢数百亿港元就在当天。国际炒家一开始便打出了狂抛两个重要指标股:汇丰控股及香港电讯,试图将恒指打压下来。开市仅5分钟,成交量已超过30亿港元,其后,恒生指数和期货指数几乎停止在7 800点上下。一般说来,多空平衡时,如果没有成交量,只能说明市况
8、清淡,但这一天的情形非常激烈,成交量直线飚升,突破100亿港元仅仅是半个小时的时间,超过了前几天香港政府入市后力度最大时全天的成交量。下午抛售压力仍源源不断,成交额一路攀升,但指数却稳如泰山。一天的惨烈决战结束,恒生指数收报7 829点,期货指数收报7 851点,全天成交额高达790亿港元,平均每分钟成交量达3亿元,创出历史最高成交额。,结局尚可,在这场股市保卫战中,香港政府至少购入了800亿港元的蓝筹股,取得了多家大蓝筹股公司的绝对控股权,维持股指在7800一线,使索罗斯做空期指获取暴利的局破灭。索罗斯在国际上大造舆论,“这是一个全世界应该致哀的日子,香港政府入场托高股市,不仅是违背自由市场
9、原则的错误,还是违背经济规律的错,香港这个国际自由港在当地政府宣布入场干预股市时,便彻底消失了。”,国储铜事件主角刘其兵(国家发改委下属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进出口处处长),2005年,刘其兵从铜价涨上 3000 美元开始,不断地在LME开空仓,累计开出8000手空仓合约(LME 铜合约 一手=25吨),然而现实是,铜价由3000 美元/吨开始启动,一路狂奔,合约到期前,铜价已经突破了4000美元/吨。理论亏损(3000-4000)*8000手*25吨=2亿美元,谁给予一位处长如此大的权利!,发改委在国内市场可以呼风唤雨,但是出海LME弱不禁风!国储为降低损失,公开宣称拥有130万吨铜库存,并在
10、国内市场连续拍卖储备铜,意图打压铜价,最终还是无力回天,最终期货空头合约亏损达9.2亿元人民币。与另一起衍生品交易丑闻的主角“中航油事件”始作甬者陈久霖类似,这样敞口的巨额头寸被国际资本大鳄盯住,一出壮烈的逼空行情就此上演,大豆加工企业如何被整垮主角中国油脂行业,2004年3月,中国大豆加工企业因缺乏经验,在价格约4300元/吨的历史最高价附近集中采购了上千万吨美国大豆,并且没有在期货市场上做相应的套期保值对冲风险。在随后的一个月,大豆现货价格跌至3100元/吨,国内压榨企业每生产一吨豆油就亏损500-600元,行业整体亏损近百亿,最后70%压榨企业停产,进口合同违约,亏损累累,走上绝路,造成
11、了中国的“大豆危机”。,中国大豆油脂现状,在这次大豆危机中,依靠进口大豆的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大连华农等一批国内大型油脂企业也元气大伤。而外资参股、控股的企业如东海粮油则未受到大的冲击,主要是因为外资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了合理的套期保值操作。四大跨国粮商“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控制了我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64家。国内总共8000万吨的产能,大约80%的产能都控制在外资控股企业手中外资已完成对原料、加工、品牌、渠道、供应的绝对控制权,掌握着大豆、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市场的定价权,成为市场价格波动的受益者。,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食用
12、油品牌占中国食用油70以上市场份额。金龙鱼益海(马来西亚丰益国际)鲁花嘉里(马来西亚丰益国际)福临门中粮(其原料主要贸易进口对象是ADM),总结经验,中国油脂企业大量为外资收购,与其自身缺乏防范国际大宗农产品市场风险的手段密切相关,行业整体被收购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不善于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招致现货市场巨额亏损,才给了外资可乘之机可用之策套期保值,套期保值买入现货大豆,卖出期货豆油,假设情景一:大豆现货价格下跌,原材料亏损,但是作为大豆的下游产品豆油同样会下跌,所以做空的豆油期货将获利,对冲了现货下跌风险假设情景二:大豆期货价格上涨,原材料盈利,但是作为大豆的下游产品豆油同样会上涨,所以做空的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企业 衍生 金融市场 失利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