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识人用人智慧人物志解读.ppt
《中华文化识人用人智慧人物志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识人用人智慧人物志解读.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1,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人物志解读,清华大学 王晓毅教授,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2,1、其人其书,刘邵字孔才,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曹操建安时期入仕,后官至散骑常侍。起草魏法和都官考课。,作者其人,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1、其人其书,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3,人才生理素质、气质和才能的差异,以及适宜担当的职务。从体貌、言谈与行为方面鉴别人才。,人物志其书,主要内容,王晓毅:知人者智解读,中华书局,2008年版。,现代校注本,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1、其人其书,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4,卷上九征第一体别第二流业第三材理第四,人物志篇
2、目,卷中材能第五利害第六接识第七英雄第八八观第九,卷下七谬第十效难第十一释争第十二,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1、其人其书,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5,吸收先秦诸子研究成果,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庄子 列御寇,2、博采百家之长,庄子“九征”观人法,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2、博采百家之长,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6,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吕氏春秋
3、论人,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法,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吕氏春秋论人,八观,六验,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2、博采百家之长,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7,人物志的“八观”法,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2、博采百家之长,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8,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人物志九征第一,九征,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2、博采百家之长,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9,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为大将。诸葛亮
4、将苑将材,诸葛亮论“大将”,曹操谋士论君德,吸收三国人才理论新成果,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2、博采百家之长,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10,人物志的主题是领导团队建设,表现为“主德”与“偏材”的学说,“主德”是君主(领导者)之材,“偏材”是臣民(执行者)之材,“主德”与“偏材”的学说,人物志的理论主题,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3、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3、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11,雄 才,英 才,“主德”与“偏材”的两种结构,“英雄”型(创业型)人才结构,英雄,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3、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12,英(分),雄(分
5、),英雄素质分解,英 雄,英 分,雄 分,聪,明,力,胆,素质图示,四、英雄论 1、“英雄”创业型人才结构,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13,儒家(思想教化),术家(战略谋划),器能(地方长官),国体(总理朝政),法家(建立制度),主德(“无名”的理想君主),三材(基本人才),三材皆备,三材皆微,偏材,“中和型”(守成型)人才结构,上篇: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3、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中华文化的识人用人智慧,14,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20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 第37章,人物志与道家管理思想,老子的“无为无不为”学说,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文化 用人 智慧 人物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