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说课稿.docx
《《浮力》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说课稿.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o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要点: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3、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
2、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二、学生分析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
3、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教学方法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4、,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教学程序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1、新课引入: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讲授新课: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
5、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
6、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
7、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
8、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1) 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2)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
9、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3、反馈和巩固: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
10、浮力大小的决定式。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第二节欧姆定律(一)教学目的1 .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2 .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二)教具书写有问题和例题的投影幻灯片。(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使用投影幻灯片)表1、表2是某同学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的两组实验数据。请在表格中空白部分填写出正确数值,并说明道理。表1u(伏)1(安)R=5欧3 .50.30.64.5表2R(欧)1(安)U=L5伏50.3100.1答:表1填3伏和0.9安。根据: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表2填0.15安和15欧。根据:
11、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进行新课(D欧姆定律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板书:第二节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欧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I=URo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
12、欧。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xU)。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18U/R)。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板书:2.公式:I=URI-电流(安)U-电压(伏)R-电阻(欧)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使用公
13、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例题1:课本中的例题1。(使用投影片)学生读题,根据题意教师板演,画好电路图(如课本中的图8-2)。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解题过程要求写好已知、求、解和答。解题过程写出根据公式,然后代入数值,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板书:例题1:已知:R=807欧,U=220伏。求:I。解:根据欧姆定律I=UR=220伏/807欧=0.27安。答: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例题2:课本中例题2。(使用投影片)板书:例题2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按例题1的要求解答
14、。由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教师小结。电路图及解题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答题叙述要完整。本题答: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在它两端应加2.8伏的电压。解释U=IR的意义: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乘积。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因为这样表述颠倒了因果关系也不符合物理事实。例题3:课本中的例题3。(使用投影片)板书:例题3解题方法同例题2。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正误。教师小结。解释R=UI的物理意义: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i的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其比值一般不
15、同。U和I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不能认为RR/I表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个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通过例题3的解答,介绍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板书:(书写于例题3解后)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3 .小结(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什么叫伏安法测电阻?原理是什么?(2)讨论:通过课本中本节的想想议议,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有的只有零点几欧
16、),因此实验中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按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过大,有烧毁电流表的危险。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约几千欧),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测电压时,由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烧毁电压表。4 .布置作业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4o(四)说明:通过例题,要领会培养学生在审题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解题。第四节电阻的串联(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5 .复习巩固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6 .会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二)教具学生实验: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
17、值电阻(2欧、4欧、5欧各一只)三个,导线若干。(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D阅读本节课文前的问号中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板书:第四节电阻的串联(2)问:什么叫串联电路?画出两个定值电阻串联的电路图。(同学回答略,板演电路图参见课本图8-7)(3)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II、12和板书: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l=I2=Io(4)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与分电压(UI、U2)的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UI、U2和U。板书: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l+
18、U2o(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和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进行新课(1)实验:测RI和R2(R3)串联的总电阻。问: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答:用伏安法测电阻。只要用电压表测出Rl和R2串联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放用电流表测出通过串联电阻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逢出Rl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两个定值电阻(R2欧、R2=4欧)串联总电阻的实验电路。如课本图8-5所不。进行实验:按伏安法测电阻的要求进行实验。测出RI(2欧)和R2(4欧)串联后的总电阻R。将Rl和R3串联,测出串联后的总电阻R。将实验结果填在课文中的结论处。讨论实验数据,得出:
19、R=Rl+R2,R=Rl+R3。实验表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上述实验结论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得出。结合RI、R2的串联电路图(课本图8-6)讲解。板书:设: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I、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由于U=Ul+U2,因此IR=IlRl+I2R2,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1=11=12所以R=Rl+R2o请学生叙述R=Rl+R2的物理意义。解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指出: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总电阻也叫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板书:3.串联
20、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l+R2。口头练习:把20欧的电阻Rl和15欧的电阻R2串联起来,串联后的总电阻R是多大?(答:35欧)两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1千欧,已知其中一只电阻阻值是700欧,另一只电阻是多少欧?(答:300欧。)(3)练习例题1:出示课本中的例题1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学生读题并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如课本图8-7)。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讨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小结:注意审题,弄清已知和所求。明确电路特点,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本题RI、R2串联,所以1=11=12。因UI、U2不知,故不能求出
21、Il或12。但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知道,总电阻R可由R1+R2求出,根据欧姆定律I=UR可求出电流I。已知:U=6伏,Rl=5欧,R2=15欧。求:I。解:Rl和R2串联,R=R1+R2=5欧+15欧=20欧。电路中电流:1=1;/七6伏/20欧比0.3安。答: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0.3安。例题2:出示课本中例题2的投影片,学生读题,画电路图(要求同例题D。讨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此题中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串联一个适当电阻的意义是什么?答: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是2.5伏,如果将其直接连到6伏的电源上,小灯泡中电流过大,灯丝将被烧毁。给小灯泡串联一个适当电阻R2,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
22、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Ul+U2。串联的电阻R2可分去一部分电压。R2阻值只要选取合适,就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伏,正常发光。串联的电阻R2,其阻值如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分步板书(参见课本例题2的解)。本题另解:板书:R1和R2串联,由于:11=12,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得:Ul/R1=U2R2,整理为Ul/U2=R1R2o3 .小结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4 .布置作业本节后的练习:1、23o(四)说明1 .本节测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实验,由于学生已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一般掌握较好,故实验前有关要求的叙述可从简。但在实验中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2 .从实验测出串联电
23、阻的总电阻和运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的结果一致。在此应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统一。在推导串联电阻总电阻公式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 .解答简单的串联电路计算问题时要着重在解题思路及良好的解题习惯的培养上下功夫。第五节电阻的并联(一)教学目的1 .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2 .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3 .会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二)教具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三)教学过程1 .复习问:请你说出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答略)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浮力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