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乘法:连乘、乘加、乘减》教案.docx
《《小数的乘法:连乘、乘加、乘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的乘法:连乘、乘加、乘减》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连乘、乘加、乘减(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激发:1、口算。1.020.20.450.60.8X0.1250.759X00.25X0.40.0670.10.l0.080.85X0.4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560307+85250X4-200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2)得出: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
2、次运算;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二、尝试: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板书:0.90. 9100=81 (平方米)(100块不够)4、那40块够吗?(l)0.90.9110=0.81X110=89. 1 (平方米)(可以怎样算?)(2) 0.81X10+110=8.
3、 1+81=89. 1 (平方米)4、(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5、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独立计算出结果。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4)做乘加题注意什么?三、运用:1、P.14页7题3. 76X0. 25+25.8(1)出示:50.4X1.95-1.8= 50.4X0. 1=0. 094+25.8=5.04=25.894怎样判断它对不对?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4)集体订正。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19.46.12.33
4、.254.76-7.818.l0.923.933、P.14页9题四、体验:今天都学了什么?五、作业:P.13页5题P.14页6、8题六、课后反思:一、分析教材,理清思路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3、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
5、喜悦。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二、优选教法,注重学法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三、优化程序,突出主体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巩固深化、课后小节。(一)创设情境1 .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们
6、会很快地说出:车多、人多)2 .播放录像:注意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此,课始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习。(二)实践探究1、理解意义(1)揭示课题一一相遇问题(2)制定目标一一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教师依学生所说归纳出学习目标并板书:意义、规律、应用)(3)
7、联系生活一一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4)归纳小结一一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板书:两个物体、同时、两地、相对、相遇)(5)教师指出一一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相遇问题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这一良好状态下去发现数学知识。2、实践操作(小组合作)(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从两端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行的次数红色线段长兰色线段长两色线段长度和两色线段距离1325102
8、64105396150(3)观察表中的数据,研讨发现了什么?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两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的运动规律: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为0,即相遇了;相遇时,两者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各自所行路程之和等于总路程;因为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在相遇时,各自所行路程有多有少。学生在活动中把直接经验内化为知识能力,更好地去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规律。3、应用规律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教学设计例:(媒体出示)90页,例3(1)自己选择学习方式A独立完成(鼓励用多种解法)B借助教材(依据小标题列式解答)C请教同学(2)指名板演,讲解思路在例题的教学中,突出让学生借助实践经验解决
9、问题。屏弃了过去的整齐划一的教法,对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好的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对善于与人交往的学生,让他们向同学请教;对乐于借助教材的学生,让他们看书,依提示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三)巩固深化1、口答:先说说解答思路,再列式计算一一目的是巩固新知。小明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2米,小芳每分走48米。经过4.5分钟两人在学校相遇(学校在两家位置之间)两家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2、自选一一让学生依个人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练习题。(1)练习十八1、2(2)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5千米。
10、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3、编题:小红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设计运动情况并编题。设计开放性的练习,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课后小结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密铺的含义和了解可以密铺的图形形状,了解图形密铺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应用数学意识。2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用三角形、四边形和梯形密铺的图形。3 .理解密铺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密铺的含义及知道哪些平面图形能单独密铺能否单独密铺的原理四、过程实施:(一)欣赏图片,感
11、受奇妙图形1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否留心观察过这些镜头?这些场景熟悉吗?哪里见到过?请你用数学的眼光去考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用一种或几种图形有规律地平铺而成的。)2 .平铺时,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什么要求吗?3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出示:无空隙、不重叠。)4 、象这样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在数学上就称为“密铺”。(板书:密铺无空隙不重叠)5 .密铺是数学中最有趣和最美丽的部分之一,它在生活中有着及其广泛的运用。除了在地面墙面上看到密铺,你还在那里也曾经见到过平面密铺图形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其实,密铺就在我
12、们的身边,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二)操作探究,体验密铺1.猜一猜: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所有美丽的密铺都离不开数学的基本图形。那么我们学过的所有平面图形是不是都能单独密铺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在作业纸上记录下自己的猜测结果。(黑板上贴8个图形)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猜测结果?有不同看法吗?(预设:正五边形有争议)看来,对于正五边形是否能单独密铺,我们课堂上有两种不同的猜测。面对不同的声音,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每个人的想法。6 .验一验:现在矛盾就在于这个正五边形能否单独密铺!怎样才能判断谁的猜想是正确
13、的呢?谁有什么好办法?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现在,请从工具袋里拿出正五边形,请同学们利用它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正五边形能密铺吗?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你能告诉我正五边形能单独密铺吗?看来,光用眼睛看并不一定正确,我们还是需要经过实践论证!其他的图形是不是也象我们猜测的那样?小组里分工合作,比一比,看看哪组拼得又快又好!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验证的结果?(课件出示)(调整实验结果)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发现原来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六边形能够单独密铺,而正五边形、圆形都不能单独密铺!那么,你们有没有想一想为什么这五种图形能单独密铺,而正五边形和圆形不能单独密铺?那是不是正五
14、边形和圆形真的在密铺中就没用了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5秒钟,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教案其实象这样,用两种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一起,也是一种密铺。活动二:两种不同平面图形的密铺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七巧板。请看一下,七巧板的表面也是一种密铺吗?这个图形里有几种基本图形?你能从七巧板中选出两种不同的图形密铺成一个平面吗?在和小组同学合作试一试之前,请看清楚操作要求。(出示要求)明确了要求,就可以开始动手试一试!我们来看看每组密铺的不同情况。你是用哪两种平面图形拼成的?你们还有不同的拼法吗?你们小组又是怎么拼的?7 .美的欣赏一:生活中密铺设计图案看来,不仅用一种平
15、面图形能密铺,用两种甚至更多的图形也能密铺成一个美丽的平面。设计师们正是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用密铺的方法为我们设计了各种美丽的图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展现才智,大胆创作1 .美的创作看了这么多密铺的图案,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而这种美感来源于密铺的什么特点?是呀,密铺中有规律的无空隙、不重叠的排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与空间延伸的想象!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试一试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作业纸,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一起来创作密铺图案吧。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用一种图案进行密铺用两种不同图案进行密铺,设计完成后,也可以为自己的密铺涂上美丽的颜色!小组里互相
16、欣赏一下同伴的作品,并推举一个同学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说说你的作品是运用了什么图形进行密铺的?他的密铺作品美吗?(可以的话,我建议大家把各自的作品贴在教室里,一起分享创作的快乐,好吗?)2.美的欣赏二:埃舍尔的艺术世界密铺图形奇妙而美丽,古往今来,不少艺术家都在这方面进行过研究,其中最富趣味的就是这位荷兰艺术家埃舍尔。(出示课件)他创造的艺术作品,结合了数学与艺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让人对数学产生另一种看法。(四)总结拓展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呢?是的,密铺就在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它还是一门学问,在美丽的密铺背后,还有太多的数学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五
17、)课后作业:研究正五边形为什么不能密铺的原因,撰写一篇数学小文章。相信你们一定能行!教学内容:苏教国标本五年级上册P4041例1及练习六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相同单位要对齐”的道理。教学流程:一、情景引入1、情境:开学前,同学们都要去商店买一些学习用品。(出示情境
18、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2、信息:一枝钢笔16元,一个计算器138元,一本笔记本3.4元,一个讲义夹4.75元。3、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只用一步计算的加减法数学问题吗?并请说出算式。4、复习:同学们问题意识很强,提出了很多问题,老师从中选择了一些,138+16,4.75+3.4,4.75-3.4,138-4.75,哪道算式我们已会列竖式计算了?谁来试试。(生板演)请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是怎样列竖式的?他做得对吗?(板演者介绍方法)你是怎样列竖式的呢?(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5、揭题:同学们整数加减法学得很扎实,剩下的三题都涉及到小数,今天我们就研究这样的计算,给个恰当的课题
19、。(板书:小数加法和减法)二、感知体验1、教学4.75+3.4尝试练习:我们先讨论4.75+3.4,行吗?你会用竖式计算吗?算之前,先估一估结果是多少。(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比较分析:(教师展示学生的做法,估计有三种)引导质疑:同一道题,怎么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会不会算错了,回头检查计算过程。小组内交流一下,你认为哪种做法正确,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吗?互动交流:辩一辩:说出你的答案对错的理由,预设方案:估算,转化成整数计算,小数的意义等。比一比:对比算式,竖式不同在哪?你认为哪种竖式对了,哪种错了,为什么?想一想:两种列式方法,可能是怎样想的?与整数加法列式有矛盾吗?(在学生不同的“算法
20、”比较中,突出“相同数位对齐,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小数点需要对齐”的算理。)正确算法:现在小数加法列竖式计算你会了吗?请或做法的同学说给老师板演,教师注意提醒学生用直尺打上横线。归纳算理:小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12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实践体验:如果把3.4改成3.45,你会算吗?算之前还是先估一估计算的结果。展示两种做法,提醒学生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对结果进行化简。2、教学4.75-3.4尝试练习:你能象计算小数加法一样列竖式算4.75-3.4吗?先估计一下,差大约是多少?再试试看。(尝试练习,板演)做好的同学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归纳算理: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列竖式计算的?为什么
21、要将小数点对齐?(3名同学说说)验算:我们学计算,不仅要学会计算的方法,还要通过计算来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会验算吗?怎样验算?下面请你用喜欢的方法验算4.75-3.4。通过验算你做对了吗?三、建构生成1、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列式时小数点对齐,得数中不要忘记点小数点,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2、算一算3、改一改4、用一用在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三种姿势射击决赛中,我国选手邱健以99.5环的成绩获得冠军,乌克兰选手以98.4环的成绩屈居亚军,请算出他们的成绩相差多少环?“神舟七号”飞船预定于今晚(9月
22、25日)发射升空,将在距地面约341千米的高空绕地飞行,它的飞行高度比“神舟六号”约少3.73千米。“神舟六号”的飞行高度约离地面多少千米?1从射阳到盐城走哪条公路比较近呢?5、赛一赛比赛要求:小组接力,自己要确保计算正确,后面的同学先要检查前面同学计算是否正确再做。(1)检查评比(2)联系反思,通过比赛,你有什么感想?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我们一起解决了三个问题,剩下138-4.75这道题,同学们课后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先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后反思:本节课本着“真实、朴实、扎实、常态、有效”的原则,力图使计算教学返璞归真,关注数学的本质来设计教学,我
23、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1、抓住算理本质,重组教材,促进新知的内化建构。小数加减法教学的切入点是“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全课因此始终围绕这一算理为主线。课前谈话中的“1()+1()=11()”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算理上的一致性,我们大胆改编课本中的素材,去掉了水彩笔2.65元,添加了计算器138元。用意在于,学生根据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的一步加减法计算问题中,出现了整数加减整数,整数加减小数,小数加减小数三种类型。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抽取了四个作为今天研讨的话题,即138+164,7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数的乘法:连乘、乘加、乘减 小数 乘法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