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教后反思.docx
《《什么是周长》教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周长》教后反思.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后我对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取得理想效果的原因主要有:1、重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巧妙突破难点。课的开始,以“秋姑娘送礼物”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通过画叶子的一周巧妙地、不留痕迹地引出了“周长”,为顺利传授新知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课堂上我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直接参与,无论是“订帽子”还是“测量长方形的周长”的设计都让学生在操作中既掌握了知识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了难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空间感知依赖于操作活动,在教学中,操作活动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描一描”树
2、叶的边线,“摸一摸”具体事物边线的操作活动都是在引导学生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中认识周长,在比赛描两个长方形的活动中还渗透了“-一般情况下,相似图形的周长与它的大小有关。”“订帽子”活动中,由于测量工具的不同,有的学生马上联想到利用线绳可以间接量头围,此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探究空间、思考方向,这样的教学,学生学习自主性强,方法灵活,满足了学生的创新需求。在教学中,我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学生在描述周长时习惯用大小,都能不厌其烦的给予纠正,能及时抓住细微之处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通过反思,我也发现了在最初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需要完善的地方:1、课的
3、开始,学生描叶子时有个学生的纸太小,叶子过大,所以叶子的轮廓不完整,由于黑板上的画较多,疏忽了,我在课后经过反思认为应该让学生判断这是不是周长,并及时点拨这不是周长,周长应是完整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周长的含义。2、由于时间有限,我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线绳、软尺和直尺等工具去量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若能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这一环节,我想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周长的含义,该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旋转与平移现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一第广3题。【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及生
4、活经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2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3通过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感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在感知、操作中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准备】教具: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蕴含旋转与平移现象的现实情景录像。学具:每位学生自带一根稍粗些的线和一颗略大些的纽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提问: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都有些什么游乐项目?其中你玩过哪些游乐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经历的情况自由发言)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游乐场一起去发现其中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点
5、评:简单的谈话,唤起了学生生活的回忆,架起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1情景观察,初步感知(1)播放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游乐场动画录像。(录像中包括开碰碰车、转转椅、玩风车、转滚筒、开水龙头洗手、滑滑梯、推积木、小猴滑滑竿游乐项目。)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注意在播放游乐场动画录像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2)学生观看录像。(3)学生围绕“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的问题进行汇报(提示学生可以用手势动作模仿物体的运动)。学生模仿物体运动时可重点重现物体运动的状态并定格在屏幕的旁边。点评:通过游乐场的动画情景实例
6、播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借助手势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表象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合理分类,再次感知(1)老师引导给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分类。提问:物体运动的方式一样吗?能不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类?(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进行分类。(3)分小组汇报分类的理由。教师(概括小结):像开关水龙头、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而像滑滑梯、推积木、小猴滑滑竿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板书揭示课题:旋转与平移现象点评: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
7、老师不急于将各种物体运动的属性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分类并说明理由,这使得学生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感知逐步清晰化,既利于知识的内化,又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3联系生活,深入感知(1)提问:能举例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现象是旋转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吗?(2)学生举例,同学间互相判断举例是否正确(提示学生可以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出所列举的现象)。(3)学生用手中的物体试着做一个旋转或平移的动作。点评: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旋转与平移现象的实例使学生再次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让学生自己做一个旋转与平移的动作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旋转平移现象的体验。三、巩固练习,深化理
8、解1操作实践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做一做。对用一根线和一颗纽扣来作旋转与平移的活动,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操作,想出不同的表现方法。并及时进行展示评价。2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集体订正。(2)练习十一第3题,在平移现象后面画口,在旋转现象后面画。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指名说出判断的理由。点评:能不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是检验本节课目标达成情况的一个底线,通过适时适度具针对性的练习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检测了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旋转与平移现象(二)分页代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一第4
9、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出怎样通过平移使两个图形互相重合。3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出怎样平移后使两个图形互相重合。【教学准备】与例题和练习配套的、可以移动的图形卡片;运用旋转与平移方法制作的美丽图案或动画短片课件。【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导入课题(1)谈话:上节课我们对旋转与平移现象有了解了。想象一下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方向盘的转动升国旗火车的运动钟表的运动用钥匙开门敲击电脑键盘(2)指名学生回答,并简单说明理由。(3)导入新课
10、: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平移的有关问题,看看画面上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板书课题一一画面上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点评:简单的旧知复习,为新知构建做好了孕伏。二、自主观察,探究新知1操作感知重合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几何图形占有同一个空间。操作活动一:每个同学将自己左右手掌面对齐合拢在一起。(教师可示范指导)操作活动二:同桌两位同学将数学书或一样大小的练习本完全重叠放在一起。(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在刚才的操作活动,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像刚才那样每个同学的左右手掌面对齐合在了一起,我们就可以说这时这个同学的两个手掌面重合了;同样刚才同桌两个同学的数学书完全重叠放在一起,我们也可以说这两本数学书的书
11、面重合在了一起。点评:是否知道什么是“重合”,直接关系到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看似简单的两个操作活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扫清了认知上的障碍。2教学例3(1)实物投影出示例3(例3中的图形是可以移动的图片)。(2)教师引导:仔细观察想象例3出示的这些图形,哪些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同桌互相说说它们是怎样进行平移的。(3)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学生一边表述一边在投影仪上操作)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点评:把观察、操作、语言描述相结合使得较为抽象的想象具体化,既能帮助学生正确辨认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3出示补充的一
12、组图形(图形见下图所示),深化认识(1)提问:下面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2)学生独立观察后,用简单的语言向同学介绍,同学间进行自主评价。4思考与归纳思考: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一些图形怎样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点评:对教学资源的合理补充,强化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通过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出是怎样进行平移的,使得学生的思维全过程得到很好展示,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把握。三、课堂活动与巩固练习(1)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组织小组讨论:怎样通过平移,使箱子从入口推到出口?重点组织学生交流争辩是怎样进行平
13、移的?当箱子平移推到最上面后又该怎样进行平移?点评:对于如何进行平移能使箱子从入口推到出口,难点在于准确观察上,没有准确的观察就不能进行正确的描述。而题目在此设了一个“陷阱”,出现了一般学生观察容易忽略的“盲区”,此处让学生讨论争辩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让进入观察误区的学生豁然开朗,又让观察细致的同学增强自信,有助于难点的突破。(2)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集体订正。四、欣赏(1)谈话: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旋转与平移的现象,运用旋转平移的方法可以制作出许多美丽的图案和动画。(2)课件播放运用旋转与平移方法制作的图案或动画短片。点评:欣赏中,能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又能体会蕴含其间的旋转与平移的变化
14、过程,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五、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同学间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第一课:购物【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师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在计算中明确算理,学会竖式的书写。用乘数从个位起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把得数写在对应的数位上。第二课:去游乐场【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
15、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第三课:乘火车【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4、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第四课:0X5=?【知识点】:1、探索并
16、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分页代码2、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借助“乘法的意义”“找规律”等方法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4、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因数末尾有0时,计算时0可以先不参加运算,计算结束后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后加几个0。因数中间有O的乘法,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教学,如:402X3=1206,307X8=2456,同样是因数中间有0,为什么一个乘积中间有0,而另一个却没有。通过讨论402X3积中间是0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X8,因为发生了进位,所以积当中的0就不见了。结论:因数的末尾有0,乘积中一
17、定有0。因数的中间有0,乘积中不一定有0。5、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写法。6、通过小组讨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第五课:买矿泉水【知识点】:1、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多样的估算和计算方法。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多样的估算和计算方法。4、结合买矿泉水的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逐步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5、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汇报的多种计算方法都要予以肯定,但要着重引导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并
18、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认识质量的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2、掌握“1千克=IoOo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估算出一些物品有多重。2、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初步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教学难点:1、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2、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教具准备:硬币、盐、苹果、铅笔、台秤、天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背一背”的游戏。(找三个同
19、学,一个力气大的,一个胖的,一个瘦的,让力气大的背另外两个)师:问背的同学有什么感受?生:一个轻,一个重。师:人的体重是有轻重之分的。师:让学生感受数学课本和铅笔的质量,问学生有什么感受。生:数学课本重,铅笔轻。师:物体的质量也是有轻有重的。教师引出课题。板书:有多重(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使学生以强烈的渴望进入下面的学习。)同学们,你们看在每组桌面上都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商品,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在这些商品的包装上找到有关数学的信息。生:500克、1千克师:这些500克、1千克等都是说商品的什么?生:重量。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重量的
20、单位呢?生:“斤”“公斤”“克”“千克”师:对!但在国际上通用的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是克、千克。用英文表示是gkg。我们叫它们质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克、千克。(板书:克、千克)二、探究新知1、认识秤你要想知道物体有多重,你怎么办?生:用称量师:那么你们都见过哪些秤呢?生:天平、台秤、电子秤、弹簧秤、磅秤、地秤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我们在不同地方、称不同重量的物体,会选择用不同的秤。但在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天平、台秤来称物体。师:老师这有一枚硬币,一堆苹果你会怎么选择这两个秤?生:称一堆苹果用台秤,称一枚硬币用天平。师:为什么你会这么选?生:台秤称较重的东西,天平称较轻的东西。2、建立
21、克的质量概念(1)称一称1枚2分硬币到底有多重?现在我们就自己动手称一称,老师准备了一个天平。(称出一枚2分硬币是一克)生:1枚2分硬币重1克。板书:1克Ig(2)掂一掂每人拿一枚2分硬币在手里掂一掂,你觉得Ig怎么样?你觉得在你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Ig?你再拿5克的硬币掂一掂,感受一下。有的组说硬币不够怎么办?这里就看合作的精神,每人5个不够,合起来够不够呢?分页代码10克的硬币呢?(3)估一估,称一称根据我们刚才的体验,我们再来估一估这些物品的重量。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表格,先掂一掂,再估一估这些物品的重量,物品名称估一估一支铅笔()g一个苹果()g一本数学课本()g一袋盐()g学
22、生汇报。老师称量出真实质量。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为单位的物品?(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克)3、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1)拎一拎一袋盐是500克,老师这里有两袋盐,也就是IoOo克。师:我们再用台秤称一下。(称出来是1千克)也就是Ikg=100Og1千克二100o克齐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kg是比g大的质量单位。那么我们在称较重物体的重量时,我们就用千克作单位,称较轻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就用克作单位。那么Ikg大约是多少?大家先掂一掂两袋盐到底有多重。(让学生感受1千克)师:拿出我们准备的苹果,4个人一组,估一估几个苹果是1千克?生:5个苹果。再次感受1千克,掂一掂两袋盐和苹果。三、拓展延伸1、游戏(猜
23、一猜)既然你们这么乖,老师就奖励给你们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一猜。老师这有四包东西,猜一猜哪个重?Ikg棉花、Ikg苹果、Ikg米、Ikg铁生:一样重师:体积大的物体不一定就重。四、练一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遇到关于质量的很多问题,想试着来解决一下吗?一、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个乒乓球重1()2、一袋洗衣粉中1()3、一管牙膏重100O4、一个鸭蛋重60O5、一只鸡重2O6、小明体重28O二、填一填3千克二O克5000克二O千克6000克二O千克8千克二O克教材分析教学活动要注意,通过观察、估计、操作、测量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周长的概念。在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什么是周长 什么是 周长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70302.html